首页 理论教育 身份认同的释义及其在九十年代中国文论转型中的接受研究视角

身份认同的释义及其在九十年代中国文论转型中的接受研究视角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identity”作为身份/认同而成为当代核心问题之一前,首先是个逻辑/哲学问题,即“同一性”的问题。唯一性、自身封闭、绝对性是连续成立的。“认同”这个中文译词有一种“有求于外”或“向外求同”的意味。

身份认同的释义及其在九十年代中国文论转型中的接受研究视角

一、“身份/认同”释义

中文中的“身份”与“认同”在英文中为同一个词“identity” ,构成“identity”的主要词义是整个性、个体性、个别性、独立存在或一种确定的特性组合。 “identity”作为身份/认同而成为当代核心问题之一前,首先是个逻辑/哲学问题,即“同一性”的问题。从古希腊开始,逻辑/哲学研究就注意到了“同一性” (同一律)问题。关于同一性的通常定义为:如果属于某个东西的所有性质都属于另一个东西,或者说,以一个代替另一个而不改变命题的真值,则它们是同一的。但这个定义只证明了两个东西逻辑全等,还不是极端的自身同一性。最严格意义上的同一性的约束条件比“同样本质”要多出那么一点东西,它不仅要求有形而上学上的本质或逻辑意义的全等,还要求存在论上的唯一性,必须表现为“个体”(即不可再分) 。这种表现为唯一性的同一性于是具有自身封闭性,也就具有了自身的绝对性。唯一性、自身封闭、绝对性是连续成立的。[1]

当“identity”解释为“身份”时,即指某人标示自己为其自身的标志,或某一事物自身独有的品质,指向的是某种自我认同的同一性和这种同一性得以标示的独特标记。最普遍的身份现象是作为一种社会制度意义的身份。身份意味着社会等级、权利、权力、利益和责任。传统的等级社会倾向于把一个人的个人身份固定下来,并在对这种固定身份的事实陈述中隐藏价值判断。比如等级社会中“贵族”意味着高贵,“平民”意味着低贱,又比如西方曾经有“黑人等于低等人”这样的意识。这种在理论上的非法转换可以成为某些人拥有获利特权或者某些人被迫害和歧视的理由。这种传统的等级身份观在现代社会已被逐步解构,人成了平等的抽象的人,这是现代社会人人平等的哲学基础。[2]“identity”还可翻译为“认同” ,就是对共同或相同的东西进行确认。“认同”这个中文译词有一种“有求于外”或“向外求同”的意味。这个“外”包含了两个意义:第一,人只有在与他人的比较和辨别中,才能使自己的身份即自我特性的意识得以形成,并使这种意识所参与塑造的特性呈现出来,从而获得有效的标识。第二,对人来说,特性的确定性和统一状态不是一种固有的本质,而是通过其在社会环境中不断和他身外的或未曾预料到的经验相遇,并把某些经验选择、转化为属于自身的东西,因此身份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在演变中持续和在持续中演变的过程。[3](www.xing528.com)

身份和认同其实是同一事物的两面:身份的确立必须在自我与某一外在的标示之间建立依附关系;认同的结果则强化了某一个体/集体使自己区别于他性的身份。身份或许侧重于个体性,而认同则侧重于集体性。事实上,身份( “我/我们是谁?”)之所以成为个体无可摆脱的先在之问,就在于人之为人的社会属性,在于个体无法独立承担存在的孤独而必须外求于某种群体性。所以,身份虽然源于个体性,但最终归于集体性(认同) 。或者说,在社会学的意义上,个体的身份感只是一种经验,并不构成文化/政治分析的对象,而集体的身份感(认同)才有力量,才会成为文化/政治的分析对象。能够标示个体/集体身份的是以自我为轴心的不同视角参照而形成的各种层面的差异——国家层面、地域/种族/信仰/语言层面、性别/年龄层面、阶级层面、组织或职业层面、文化层面等,并由此形成了自我的多重交叉的身份。在自我的诸多身份向度中,文化身份是最具包含性的分析概念,它也成为全球化和后殖民状态下的当代社会核心问题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