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90年代中国社会文化转型:文论研究的接受视角

90年代中国社会文化转型:文论研究的接受视角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活方式的变化影响到文化层面,使90年代中国的社会和文化中出现了后现代的因素。同时,由于跨国资本对大众文化生产的介入和全球大众文化传播的及时性、消费的共时性,90年代中国的大众文化就带有后现代主义的成分。90年代中国社会和文化的转型成为文论转型的第一股推动力量。

90年代中国社会文化转型:文论研究的接受视角

一、90年代的社会文化的“转型”

90年代中国社会发生了有目共睹的变化,依据各自的立场和利益,思想界对90年代社会转型的描述各不相同(如90年代后期的论争) 。通常的描述是,90年代的中国由政治型社会向商业型社会转化。但这种描述高度概括,在有意无意之间似乎又遮蔽着什么。我认为,政治话语在80年代和90年代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没有实质的区别,区别只是在于80年代和90年代政治话语培育的经济意识形态的角色和影响力的不同。商业话语是政治话语寻求自身合法化的一种手段。在80年代,由于传统政治话语的强大惯性,也由于商业话语刚刚萌芽,政治话语是一切社会话语的中心。90年代,政治意识形态刻意催生和培育了商业社会和商业意识形态,由于满足了在政治型社会中人们久被压抑的物质性需求和对物质生活享受的想象,商业话语似乎成为弥漫整个社会的主导意识形态。但现实并非完全如此,政治意识形态只是调整了它的策略,低调处理或淡化社会生活的政治意识形态性,却仍保持对社会生活包括经济话语的足够的影响力。因此,如果说90年代社会在政治经济层面发生转型,也只能说是由政治主导型转向政治/商业话语二元主导型。(www.xing528.com)

经济——商业性话语作为90年代冉冉升起的话语新贵影响了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变化影响到文化层面,使90年代中国的社会和文化中出现了后现代的因素。当然,最早的经济/商业话语与西方工业资本主义/商业资本主义相伴而生,并不必然和后现代联系在一起。但是,90年代中国的经济——商业化进程置身于一个经济上的全球化、文化上的后现代主义背景中,因此,社会和文化生活中存在后现代性因素,并不是超前的预测或西方文化的“殖民” 。在90年代的商业文化氛围中,大众文化的崛起是一个突出的文化事件。什么是大众文化?法兰克福学派、英国伯明翰学派、国外的文化理论家、国内的学者都定义过大众文化,因角度语境、价值评价的差异,大众文化的定义就不同,这里无法详述。概而言之,现代工业、市场经济大众传媒、都市市民、市场运作,感性消费是大众文化的前提条件。以此为标准,中国的大众文化在80年代中期(与港台文化的传入有关)出现,但却在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合围中处于边缘的位置。90年代的商业文化氛围给大众文化提供了快速成长、从边缘向主流和精英文化挑战的条件。同时,由于跨国资本对大众文化生产的介入和全球大众文化传播的及时性、消费的共时性,90年代中国的大众文化就带有后现代主义的成分。90年代中国社会和文化的转型成为文论转型的第一股推动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