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现代汉语中的感叹词
感叹词一般称为“叹词”,在汉语中这是一个非常特别的词类。正如刘宁生(1987)先生指出的那样:“它不像大部分实词和虚词那样在词法或句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不像语气词那样在句子分类中起积极作用。”但从表情达意的角度来说,叹词具有任何别的词类或表达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因此对叹词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汉语语法学史来看,人们对叹词的关注比较早,《马氏文通》中就曾设专节讨论“叹字”,后来一般语法专著和教科书都有探讨,然而作为专题研究的论文并不多见,有分量的论文则更少。从我们掌握的材料看,代表性的有张世禄的《国语叹词的研究》(1929)、何霭人的《谈感叹词》(1953)、胡明扬的《北京话的语气助词和叹词》(1981)、刘宁生的《叹词研究》(1987)等,这几篇论文的研究各有侧重。本章打算在各位先生研究的基础上,作更进一步的、较为全面的探讨。(www.xing528.com)
正如吕叔湘先生所指出的那样:“讨论感叹词,有不少困难。第一,同一声音可以表示不同的情绪;地方的,时代的,个人的歧异都很大。其次,同一音可以写成不同的字,你是你的写法,我是我的写法。”不仅如此,感叹词语音的不确定性以及表达感情的复杂性,也给研究带来极大的困难,这些困难无疑会对我们的研究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决定将研究局限在普通话的口语范围内,主要对取自当代北京口语及反映北京口语的文学作品、影视中的材料进行分析。
从理论上讲,我们觉得应该把感叹词与表示摹态的拟声词(如:“哈哈”、“嘻嘻”、“呵呵”)以及表示呼答的词(如:表示招呼的“喂”和表示应答“哎、啊”)区别开来。因为后两类词并不以表示感叹为其主要功能:前者以描摹声态情貌为主要功能,该类词和一般叹词的主要不同是它们可以进入特定的词法或句法结构如“哈哈大笑”、“笑嘻嘻”、“乐呵呵”等,普通叹词则没有这种功能;后者以传递呼应信息为主要职能,并不用来表示抒情性的感叹。但由于这两类词中有不少词语在语音形式和书写形式方面与一般的感叹词相同或相近,脱离语境孤立地看,难以将它们区别开来,因此在一般语法著作中也被划入叹词的范围。在具体的操作中,遇到在形式上难以区别的情况时,我们将它们放在一起描写,但指明其功能上的不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