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书的理论和方法
我们认为,句类的分别实际上是句子功能的分别,尽管各句类之间都有一定的形式上的差别,但这些差别说到底是由功能决定的。感叹句的形式特点当然也是由感叹句自身的功能决定的。以往在对感叹句研究的过程中,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人并不多,尤其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人们主要是从感叹句的形式出发,希望从句子系统内部弄清感叹句的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尽管获得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但由于形式本身缺少一种自我证明的能力,这就导致了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从来就没有形成过统一的意见,以至于到目前为止,连关于“什么是感叹句”这样基本问题的认识都存在着严重分歧。90年代以后,一些青年学者如朱晓亚(1994)、王洪梅(1994)等都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但可能是因文章的篇幅所限,故而都没有在具体的论述中充分阐述她们关于感叹句研究的功能主义见解。这就造成了目前关于感叹句的研究仍没有重大突破的现状。因此,本书将以功能主义为主要的理论基础,来全面审视现代汉语感叹句。
功能主义是和形式主义相对立的一种语言观,形式主义语言学的主要做法是:将语言作为一个独立的、自主的系统来研究,不考虑语言的实际运用或社会功能;追求语言研究的形式化,力求语言描写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希望通过在语言系统内部发现一些具有普遍有效的规则、原则和制约条件对句法现象进行解释;认为句法是语言系统和语言研究的核心,不太注重语义的作用。这就存在一个问题,即形式主义者无法对这些规则、原则和条件产生的原因进行解释,同时由于描写本身的局限性,形式主义者也无法对一些“例外”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和处理。
与形式主义者不同,功能主义者把语言视为一种社会现象,认为语言系统本身不是独立的,而是整个信息传递系统的一部分;语言结构本身不是自主的,与语言使用的环境及其功能密切相关。因此,语言结构的产生是具有外部动因的,句法结构是受外部因素制约的,它不可能成为语言的核心。句法形式只有通过语境和功能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语法研究应该对语用、语境、篇章、语义甚至文化等句法外的因素给以足够的关注。由于这些因素具有复杂多样性,难以形式化,因而功能主义不强求语言描写的形式化,而更多地关注对语言现象的解释。
从功能主义的理论背景出发,我们对感叹句进行如下处理:
第一,把感叹句放到整个信息背景中去考察。认为人的感情信息的表达也是一个信息系统,感叹句的语符形式所表达的内容仅仅是这个信息系统的一部分,感叹句的全部情感信息是由句内信息和句外信息共同构成的,在很大程度上,句内信息仅仅是联系全部感情信息的纽带。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在具体分析过程中主要采用“信息要素分析法”对感叹句进行分析。具体做法是:将感叹句的句内和句外的所有的信息构成要素都看成感叹句信息结构中的基本信息单元,着重分析各信息单元对整体信息的影响以及句内信息的结构模式,对各信息单元在整个信息表达中的地位和作用做出评价。(www.xing528.com)
第二,把感叹句看成一个原型范畴。认为感叹句的内部成员之间并不一定具有某些绝对相同的共同点,感叹句实际上是以典型成员为样本建立起来的类,其他成员则因和典型成员的相似程度不同而有着不同的归属程度。一般来说,和原型成员相似程度越高的成员,其感叹句核心成员的身份就越强,离其他句类就越远;反之,离其他句类就越近。因此,我们在讨论感叹句的性质和特征时,一般把典型成员作为主要的分析依据。
第三,把感叹句放入具体的动态的语用过程进行考察。我们关注引起感叹的各种语用条件,以及各种语境因素对感叹句形式和内容所产生的影响,并尽可能地对感叹句在形式和内容方面种种有规律的变化的功能动因进行解释。
当然,正如廖秋忠先生所指出的:“功能主义并不排斥描写的形式化。”我们既要看到语言形式与功能之间相对独立的一面,也要看到二者之间相互联系的一面。因此我们在从功能的角度对感叹句进行考察的时候,也注意对感叹句的形式描写,为功能分析寻找依托和印证。在具体分析的时候,我们也不绝对排斥那些形式主义常用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在不会引起根本性原则冲突的前提下,我们也将采用诸如“变换分析法”、“语义特征分析法”这些形式主义语言学和传统语义学常用的分析方法作为辅助分析手段。不过,我们并不把这样的分析作为我们追求的目标。
我们把对感叹句进行全面而充分的解释作为我们的努力方向,而描写又是解释的基础,所以,本书力图做到描写和解释相结合。可是对感叹句研究来说,由于前人关注的不足,描写仍然是一项需要付出很大努力的庞大工程,所以描写在本文中将占很大的比重。对有些现象,由于水平和认识的局限,暂时还难以给出令人十分满意的解释,我们就干脆放弃解释,只作尽可能的描写以待后来的研究。本书毕竟在许多方面带有填补空白的性质,所以我们觉得,这样做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