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再论王氏对半身不遂的治疗
其认识可以说是独出心裁的。元气亏虚是病本,即当十成元气亏损五成之时,常以某一诱因而致气血向半身归并,另外半身则无气,无气则不能动,故而不遂。在这一假设的基础上创立了补气为主,活血化瘀为辅的补阳还五汤,其君药黄芪用量达120g,当微有效果时,则日服两剂。黄芪用量则达240g,吾偶读医籍,发现有人用量还要大,有用300~500g。这样大的用量是否有意义呢?这可用近年发展起来的微循环理论予以充分说明,根据修氏理论,微血管系统的灌注,如同海上波涛一样,一浪接一浪地冲向岸边,其中最后拍岸的一击最为有力,人的微血管,即依靠这种冲击力最后一击,得到灌注。这个冲击力是什么呢?就是中医所说的气,海涛的冲击,是大自然之气的鼓动,人的微循环的灌注,是人的元气之冲击。在发生半身不遂时,无论人的疾病当时是出血还是不出血(梗塞),在后遗症期,即表现为脑微血管的不畅通。据王氏原理可以推知,不畅通的主要原因是元气不足,无力推动瘀血使之恢复正常,必加大补元气,黄芪是无香燥之弊的药物,同时必须用足剂量以推动瘀血,才能达到目的。所以王氏瞅准了黄芪,并超过一般用量10~20倍剂量投之,说明他对“瘀血”之顽固是有充分认识的。现代医学在治疗血栓时有个“时间窗”概念,一般指发病到动脉灌注药物溶栓为6小时,最有效,若过6小时,效果肯定减弱,在恢复期超过半年,已基本定型,再恢复已不易了。王清任用黄芪的认识与后来发展的西医学是何等的不谋而合?王清任黄芪用量大是不过分的,实践也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现代中药提取了黄芪的成分,制成黄芪针,用之量大也很有效。谁能说这不是受王老先生之启迪呢?(www.xing528.com)
补气活血化瘀大法,是由补阳还五汤来具体体现的。他受何启迪而又有如此设想呢?《医林改错》中没有讲,但是我们作了一个大胆设想:一定有他的理论基础,他既然去改错,又敢改错,又不怕后人非议,一定有他的论据,这种论据肯定来源于他的临床实践,并且不是一般的实践,而是他的解剖学实践了——只有在研究脏腑解剖中产生,别的实践如行医是产生不了的!因为解剖学实践中,他亲眼见了瘀血,他看到了尸体,看到了尸体的脏腑部位残留死血,并发黑发紫,总之失去了红活的生机,是死的人,死的血,气脱血停,血液瘀闭。而半身不遂证,是半边身体活动失灵,肌肤渐趋暗淡冰凉,有的甚至废用萎缩,虽非死亡,但却有近于死亡之变化。尸体是气脱血行,半身不遂是半个身体无气!半身血脉瘀闭!虽不同却相类,这不是典型的“取类此象”又是什么?从而认识半身不遂证是以气虚为本,血瘀为标,创立补气为主,化瘀活血为辅的法则。从而为半身不遂找到了出路,我对王清任这个医家是十分喜欢的,王氏总是给人们以不同于他人的见解。他有他的一套理论,虽然他的理论有时也不十分完善。不明白机体的内部规律,粗浅认识的基础上建立的立论认识,远远落后于实践现实,已不能适应实践的要求,故王清任有了改错之心,有了主张实践第一的思想,明确提出只有用解剖研究,才能认识机体的内部规律,具体地科学地了解机体内部规律,才知道外部规律反映了怎么样的内部规律,内部规律如何规定着外部规律,并进一步知道还有哪些内部规律在实践中没有被反映出来,还没有被认识,外部规律与内部规律只有实现在认识上的辩证统一,才能从必然到自由,我们知道解剖学研究原是中医发展的固有内容,只是在五行世界观和中国封建思想约束下被废弃了,但被王清任重新又拾起来了,王清任为中医发展重新开辟了前进的道路。有人讲解剖学是西医的东西,不能用西医解剖来研究中医。这种观点首先否认了中医学也有解剖学研究,这是用形而上学的方法看问题,解剖研究的对象及内容,在中西医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找到机体内部规律,为了解决外部规律与内部规律的辩证统一,是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过渡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是从经验向系统的科学认识过渡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内部规律在没有科学地被认识前,不论中医、西医,均是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不能完全自由,我们应像王老先生那样,去找内部规律,为人类健康贡献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