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王清任《清代名医》:气虚血瘀成中风病机

王清任《清代名医》:气虚血瘀成中风病机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可见,王清任认为中风之病机为气虚血瘀,气虚为本,血瘀为标,气虚为因,血瘀为果。两者都将中风病机归结为一个字——“虚”,王氏的气虚血瘀论又进一步深化了《内经》学说。王氏的中风说发展了《内经》之理论,丰富了祖国医学,有力地指导了临床实践。王氏列举了34种中风先兆症状,将各种病因归之为气虚。

王清任《清代名医》:气虚血瘀成中风病机

十一、中风学说探讨

中风记载,始见于《内经》。《灵枢·刺节真邪》篇云:“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偏枯即半身不遂,虚邪相对于实邪而言,实者邪气实,虚者正气虚,素体已虚,邪气来犯,邪深入营卫,客于半身,则发为偏枯,从此段论述来看,《内经》已将中风病机定为“虚”。

王清任明确提出元气亏虚导致中风,《半身不遂论·半身不遂本源》云:“君言半身不遂,亏损元气,是其本源。”王氏十分重视元气的作用,他将元气比作火,火为生命之源泉,认为人的生命活动由元气来决定,元气充足,则有力;元气虚,则无力;元气绝,则死矣。故他将多种疾病归于元气虚所导致。王清任认为血依靠元气的推动才能运行。元气即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由此可见,王清任认为中风之病机为气虚血瘀,气虚为本,血瘀为标,气虚为因,血瘀为果。

由上分析可知,王清任的中风理论,源于《内经》。两者都将中风病机归结为一个字——“虚”,王氏的气虚血瘀论又进一步深化了《内经》学说。

《内经》中有许多记载中风的症状,《素问·生气天论》“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这些论述,倒不如王清任量化元气之方法深入。王氏将人体的元气分为十分,每半身各五成,元气亏虚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症状,“若亏五成,剩五成,每半身还剩两成半,此时虽未病半身不遂,已有气亏之症,因不疼不痒,人不自觉”。最后至络道亏虚,“其气向一边归并”,“无气则不能动,不能动名曰半身不遂”。王氏解释由于对元气采取了量化的方法,使人一看即明,一看就能理解。

王氏认为中风之病机乃气虚血瘀,因虚致瘀,故治疗方法以补气为主,兼以活血化瘀以通络,其创立了治疗中风名方补阳还五汤,遵《内经》:“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重用生黄芪大补元气之虚,使气旺足以血行,去瘀而不伤正,并助诸药之力,为君药,配以归尾活血,有去瘀不伤血之妙,是臣药,佐以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助归尾活血化瘀以通络,地龙舒筋活络,诸药合用,使气旺血行,瘀祛络通。方剂最大特点是黄芪用量多达4两,20倍于归尾,意在用黄芪补气之力,使络通而恢复肢体之功能。陆九芝在《世补斋医书》评道:“观其方用黄芪4两,归尾2钱……首以黄芪为君,当归为臣,若以古方当归补血汤,黄芪五倍于当归,则二钱之归宜君以一两之芪者,四两之芪当臣以八钱之归,今芪且二十倍于归矣。大欲以还五成之亏,有必需乎四两之多者。”可见王氏用药之大胆。补阳还五汤气血并顾,切中病机,疗效确切,为后世所推崇。

综上所述,王氏气虚血瘀论,量化元气说独具特色,所创方剂耳目一新,实用。王氏的中风说发展了《内经》之理论,丰富了祖国医学,有力地指导了临床实践。(www.xing528.com)

王氏之“气虚致中”学说,不仅从一元论角度系统深入地阐明了元气对生命的重要意义,并在中风半身不遂的病机分析和治法用药中提出了重要思路。

王清任认为元气为生命之本源。人体脏腑经络,四肢百骸的所有功能活动均有赖于元气,所谓:“元气即火,火即元气,此火乃人生命之源。”“人行坐转动全仗元气,若元气足则有力,元气衰则无力,元气绝则死矣。”又指出:“气有虚实,实者邪气实,虚者正气虚。即元气之为病,唯有虚症,无实证可言。”因此他将人体疾病都归结为气虚,其中特别是与人体肢体活动有联系的疾病,都认为是气虚所致的,如中风之半身不遂。他反对前贤关于中风因于风火痰湿及真中类中之称,推崇张介宾对中风成因有“高人之见,论半身不遂大体属气虚”。强调中风半身不遂:“亏损元气,是其本源。无气则不能动,不能动名曰半身不遂,不遂者,不遂人用也。”于是口歪眼斜,口角流涎,言语謇涩,小便不禁,大便不通等证皆归之于气虚不达所致。此外王清任还细致地描述了半身不遂忽然无记性,忽语无伦次,手指屈伸不利,胳膊腿脚无故发麻,无故抽筋或行走两腿步态不稳,有心口气堵,头项无故一阵发直者,“皆是元气渐失”,元气不能送达而致。王氏列举了34种中风先兆症状,将各种病因归之为气虚。在治疗方面重于补气。善用黄芪,创用补阳还五汤,生黄芪120g,归尾6g,赤芍4.5g,川芎3 g,桃仁3g,红花3g,地龙3g,全方特点黄芪用量大,用四两,且生用,活血药用量均轻微,意即取生黄芪之性走而周行全身,又因气虚所致血瘀,故补气药与活血药合用,王氏所创12张方剂中,12张用黄芪,13张补气和活血药同用,方中黄芪用量最大为240g,由于力主“气虚致中”的中风病因观,强调全身阳气之推动、温煦作用,或弱而致病,故还适当加附子四五钱,使方中益气扶阳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气足而血行得畅,络通瘀去,其病得治。王氏认为,凡阳气不足引起的中风先兆,中风半身不遂乃至痿证等病,均可按此方法论治。

和大多数临床大家一样,由于王清任在中风方面有真知灼见和创新意识,深刻地启示了后世业医者。当代有识之士认为,中医临床疗效之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临床实践基础上之厚积薄发而形成的“灵感”思维,王氏“气血致中”说和力主补气与活血通络治疗中风的气虚型中风后遗症、中风重证和小中风的治疗具有特异性指导意义。特别是当今临床上发病至多之小中风,从现代医学角度讲,是指小的脑梗塞和微量之脑出血,只引起短暂性功能障碍,常突然表现为眩晕、复视、单瘫、共济失调、感觉障碍等,症状持续几分钟或1小时以上,常反复发作。这种小中风的病机常常也有气虚血亏或血瘀,及时运用补气活血方药,往往获满意疗效。

例1 脑梗塞:席某某,男,60岁,干部,初诊时间,1992年8月27日,素有血压病史眩晕七八年。近三四天来步态不稳,自诉有头重脚轻感,左手持物无力,精神疲乏,MRL检查示:轻度脑梗。查体:BP150/100mmHg,神志清晰,倦容,行走时人体向左侧偏斜,左手握力减退,苔薄舌淡红,脉细濡。辨证为脾肾气虚,治法拟补气活血为主,处方:生黄芪50g,炒白术18g,仙鹤草30g,鸡血藤18g,云茯苓15g,当归15g,赤芍5g,川芎5g,生晒白参12g(另煎服),制附片10g,(先煎半小时),生谷麦芽各15g(另煎),6剂1日1剂,同时服硝苯地平缓释片,1次1片,每日晨服。药尽,主诉精神好转,眩晕也减轻,Bp140/90mmhg,继续服用上方,生芪改为70g,加北沙参20g。连服10剂,再诊时自诉:步态稍稳,四肢疲乏,再予前加丹参40g,牛膝40 g,桑寄生40g,坚持服用两月,诸症悉除。1994年电话随访,患者仍有血压波动,但脑梗塞征象未再发生,小中风已痊愈,每天可做半日家务。

例2 脑障性脑梗塞后遗症:华某某,49岁,男,农民,初诊时间1997年6月18日,三天前由于过度劳累,引发突然头痛、眩晕、右侧肢体感觉异常。入院后经MRL检查提示:右脑多发性脑障碍性梗塞,经用丹参注射液,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及氢化可的松静脉输液,病情渐趋稳定,现主诉头晕,周身乏力,精神疲乏,言语謇涩,左侧上下肢肌力减退,苔薄白,舌干红。辨证为气虚血络不通,拟益气活血为主,以补阳还五汤化裁。处方:生黄芪70g,当归10g,川芎6g,桃仁、干地龙各6g,制附片10g(先煎半小时),生地黄12g,益母草10 g,炙甘草6g,丹皮6g,每日一剂,连服7天,同时配合针刺,头左侧运动区,快速持续捻转,等患者出现热麻、出汗等感觉时,间隔10分钟再捻转,每次治疗约20分钟,隔日一次,1周后精神好转,左侧上下肢稍有力,继续前方治疗,并隔日1次针灸治疗,前后针刺15次,服药60天,病情明显好转,又继续中药治疗,体征消失。半年后恢复正常。随访2年,未复发。

临床实践证明:在中风先兆、中风后遗症及小中风临床范围内,“气虚致中”学说有其特定的临床价值,特别是当今中风有临床多见之趋势,小中风症候轻微,甚至少有感觉,但先进的检测仪器,如MRL即可快速地发现病变与部位,加之社会的发展,人们日常生活习惯的改变,工作强度减弱,缺少活动量等现实,不少患者先有血液黏度增加等改变造成脑血液流动缓慢,抑或轻微出血,梗塞的概率趋高不下,王清任补气活血的治疗方药对中风证临床前期、中风乃至后期之防治、善后三大环节均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与实践意义,值得现代临床慎思明辨,择善而从。广而言之,王氏补气活血法,对阳气虚人群之体质调整尤其有价值,业医者应当去挖掘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