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继承弘扬王清任主创的重要治法——“活血通络逐瘀”法。
王氏以论述中风半身不遂之证治为起点,对临床各科多种病证在治法上创导“活血、通络、逐瘀”法,体现了他在前贤诊疗基础上的创新与发展,特别是对近代临床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提高了对若干疑难、危重病症的疗效。
中风引发的半身不遂,这是内科杂病中常见的疑难重症。在唐代以前,治疗中风及其后遗症,主要是“续命汤”类方子。宋、金、元以后,虽在方剂治疗方面有所变化发展,但“续命汤”的诊治思路仍起比较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这些治法方药对中风及其后遗症的实际疗效是不够理想的,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创用补阳还五汤,从此该方已成为中医治疗中风半身不遂的主方。并且有些注射剂的研发也多以此方为参考。此方主要具有益气、通络、祛瘀的作用。临床上以补阳还五汤(或以此方加减、变化)治疗中风半身不遂,确实提高了疗效,多年来为广大临床医师所遵循和沿用,是祖国医学对全人类身体健康作出的一大贡献,很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挖掘和提高。
王清任创导的“活血、通络、逐瘀”治法,近数十年来,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如目前治疗冠心病的多种方剂或成药,基本是以“益心气,通心络”为大法,不仅改善了症状,并大大降低了冠心病(包括冠状动脉狭窄、梗塞或心肌缺血、坏死……)的死亡率。
又如糖尿病(属中医内科杂病“消渴病”范畴),从临床、文献的角度来看,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采用肾气丸施治,后世大多沿用此方,直到明清仍以肾气丸加减作为治疗消渴病的主方,当然也涌现了不少新方。如玉泉丸(《仁术便览》):麦冬、人参、茯苓、黄芪、乌梅、甘草、栝蒌根、葛根,玉泉散(《古今医鉴》):葛根、花粉、麦冬、台地、五味子、甘草、糯米,合治汤(《石室秘录》):熟地、山萸肉、麦冬、车前子、元参,六味地黄丸加减(《张氏医通》):淮山药、山萸肉、丹皮、泽泻、茯苓、鱼鳔胶、潼沙苑等,虽有相当疗效,也不太理想,迄今,北京现代名医施今墨先生治疗消渴病,其立法处方较前人有较大的变化和发展。施氏主张脾肾兼顾,大法以“益气、补肾、清热、生津、调中”为主,常用方药为生黄芪、太子参、山药、苍术、石斛、生熟地、知母、黄柏、芡实、乌梅、天冬、麦冬、元参、枸杞子、五味子、肉桂……实际上是增液汤、生脉散、含生黄芪、加山药、苍术、元参等药之合方。其后,施氏入门弟子祝湛予教授通过多年临床,在学习、运用此方基础上,针对糖尿病易于合并肾病和视网膜脉络梗阻、出血等属于末梢循环运行不利、脉络瘀阻的病机,又在施老方治的基础上,加入活血通络之品,如选用:桃仁、红花、丹参、赤芍等,不但提高了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也明显地减少了预后恶劣和不易施治的合并症如脱疽、中风等。
再如治疗慢性肾炎,1959年1月,《中医杂志》曾发表一文——《祖国医学对肾炎的认识与治疗》,多主张以“益肾健脾利湿”为主,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三十余年前,北京中医学院的赵绍琴教授的研究生以赵老治疗慢性肾炎的学术临床为重点,介绍赵老主张该病在脾肾双补的基础上,另加活血通络之品,可以改善肾小球微循环及其渗透功能,以达到消减症状和改善肾功能的目的,立法之变化确实进一步提高了疗效,这篇论文对世人很有启发,一般在治疗疑难病症时,能根据整体辨证,考虑选用活血通络的治法,或作为主法,或作为辅疗,都能收到很好的疗效,是很能引起人们深思的。(www.xing528.com)
以上所举的现代诊疗实例,体现了后人对王清任精擅“活血通络法”的继承与发展。
王清任十分推崇“逐瘀”治法,但其先决条件在发病方面必须存在“瘀血”。王清任《医林改错》中方名有“逐瘀”的共计6个方子,即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此两方出自于该书上卷),通经逐瘀汤、会厌逐瘀汤、少腹逐瘀汤、身痛逐瘀汤(此四方出自于该书下卷)。有人在内科临床中曾用血府逐瘀汤(当归、生地、桃仁、红花、枳壳、赤芍、柴胡、甘草、桔梗、川芎、牛膝)去甘草、桔梗、柴胡加土鳖虫、僵蚕、地龙等药治疗脑溢血,症则半明半昧,半身不遂,言语謇涩等证,其中土鳖虫配合桃仁、红花有提高“祛脑瘀”之作用。
有人用膈下逐瘀汤加减主治肝硬化、肝区疼痛、肝脾肿大等症,其加鳖甲、三棱、莪术。在缩小肝脾肿大方面,均能起软坚消癥的作用。
在痹证治疗方面,患者周身疼痛,肩、臂、腰、腿均有痹痛。病程约四年,每年凡进入冬天,其痛就加剧,在多家医院治疗不见寸功,经过我之问诊,其痛处相对比较固定,而不是游走疼痛,其脉弦涩,遂以身痛逐瘀汤施治。患者服药二周,痛去十之七八,又继续服三个星期,疾病竟可痊愈,这是王清任对痹证治疗之独创,也启示世人,凡用常法施治之病证若不见效,应知常达变,改变治法,也许能收到很好之效果,值得深思。
王清任“活血、通络、逐瘀”是对祖国医学的独特贡献,其前瞻性、实用性都比较强,并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