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创新理论,发展中医学
创新是医学发展的动力源泉,没有创新,医学就停滞不前,无法进步。《黄帝内经》力倡:“去故就新,乃得真人”(《移精变气论》),之后的医家也有好多位在创新和发展上做文章的。中医学发展到今天,并不断完善成熟走出国门,也正是多少代人在继承古医学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的结果,这也是十分不易的事情,但是再难也要克服困难,否则不进则退,王清任的创新精神,除了他在解剖学上的贡献外,还体现在一些新的学说之创建上,这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问题。
(一)提出脑髓学说,把脑作为一个独立的功能单位
王清任认为,人的“灵机记性不在心而在脑”。这是因为“饮食生气血,长肌肉。精汁之清者化而为髓,由脊骨上行入脑,名曰脑髓;盛脑髓者,名曰髓海。其上骨,名曰天灵盖。”“两耳通脑,所听声归于脑。”“两目即脑汁所生,两目系如线,长于脑,所见之物归于脑。”“鼻归于脑,所闻香臭归于脑。”一句话,脑是一个功能独立的重要器官。脑主意识,并且为感官之通路,对感官起统一的指挥作用,脑的这一功能的形成是从胎儿就开始的,王氏的这一结论不是无根无据之主观臆断,而是做了细致之观察和深入研究后得出来的:“看小儿初出生时,脑未全,囟门软,目不灵动,耳不知听,鼻不知闻,舌不言。至周岁,脑渐生,耳稍知听,目稍有灵动、鼻微知香臭,舌能言一二字,至三四岁,脑髓渐满,囟门长全,且能听,目有灵动,鼻知香臭,言语成句所以小儿无记性者,脑髓未满;高年无记性者,脑髓渐空。”王氏这一学说,是对《黄帝内经》“肾脑说”和“心主神明说”有突破性的发展,是明代医学家李时珍“脑为元神之府”说的完善和扩展;比俄国生理学家谢切诺夫1863年发表《脑的反射》之论文,提出“脑为思维器官”的观点还早33年。在国际范围内都是领先的。
(二)提出脑死亡的标准
什么是真正的死亡?呼吸、心跳停止算不算死亡?这是多少年来医学界一直争论的问题,通过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反复研究和用多种手段的科学测定,结果出来了,心跳动和呼吸的停止(医学上习惯称“心肺死亡”标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死亡,脑死亡才是真正意义的死亡,这就是1968年首先在美国哈佛医学院被提出来的“脑死亡标准”,人们又习惯上把它称为“哈佛定义”。岂知早在得出此结论的138年前,王清任就明确提出了脑死亡的标准。王氏说:“脑髓中一时无气,不但无灵机,必死一时;一刻无气,必死一刻。”一语中的,丝毫也不含糊,虽然中医学上的死是广义的模糊概念,也包含着“难治”、“不治”、“假死”等复杂现象,但也包含着大量确确实实是真正死亡在内的。因此,王清任提出了死亡与脑的关系,也就包含着“脑死亡”的意义在内,这也绝不是偶然的巧合,这是王氏在“脑髓说”的基础上对大脑作用更深层的认识。
世界医学界大多数人士认为从心肺死亡到脑死亡标准的转变,反映了人类对死之问题认识上的巨大进步,充分体现了人的生命价值和对医疗资源合理利用原则,既减少和避免了“假死”可能造成的冤枉和医疗纠纷,又合理安排了临床抢救和科研工作,如正确选择利用死者的组织器官进行移植之最佳时机等。2001年的春天,世纪之春风吹绿了中国大地,我国第一次运用脑死亡者的两个肾脏分别移植给上海和江苏的两名尿毒症患者,从而使他们成为首例在我国利用此方法获得生存的幸运者,世界上最早提出脑死之标准的传统医学终于在传统认识的基础上又向前迈出了一步。
(三)提出神经交叉学说
王清任在接触大量的半身不遂患者后发现:“凡在左半身不遂者,歪斜多半在右。病右半身不遂者,歪斜多半在左。”于是,其大胆提出“何者人左半身经络上头面,从右行;右半身经络上头面,从左行,有左右交叉之意”的假说。在中医学里面没有神经这一名词,把神经的部分功能包括在经络范畴的前提下,虽然他把“神经交叉”的意义用“经络交叉”的词语表达出来,而谁又能否定他的智慧和聪明呢?他是否对西医学已有了接触,这不得而知,但起码这时他还没有直接看到西洋医学的有关书籍,这一点他在他的著作中说得很十分明白:“此理令人费解,又无书可考”,而且也为权威的《清史稿》中有关的记述所证实:“清代医学多重考古,当道光中始译泰西医书……王清任未见西书,而其说与合。”这也可以说王清任在临床中观察仔细、认真、善于开动脑筋,解放思想,创造一伟大的学说,在西医尚未东进时,来指导自己或他人的医学实践,其功可载入史册,成绩可喜可贺。伟哉,生活于清代道光年间之王清任!与其相比,我们当代之业医者又怎么办呢?是保守?是创新?!
(四)提出发热与血液有关的理论
祖国医学认为:凡发热即正邪相争的结果,是人体防御疾病之一种积极反应,说明机体正气之旺盛。现代医学认为,发热可以使人体白细胞提高,从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王清任在与其胞侄王作砺讨论发热现象时,谆谆告诫他说:“邪向血内攻,血向外抗拒,一攻一拒,故寒热往来。”他把发热现象与血液之功能直接联系起来了,再一次搭起了中西医汇通之桥梁,此时正邪之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两者之间正进行着一场“拉锯战”。正气盛,则病退,邪气盛则病进,寒热往来,正是正邪两者之间进行剧烈争战之关键时刻,也是医生大显身手之重要时刻。此时如果能正确辨证用药,疾病即会向好的方面转化,反之则向结局反面转化。王氏正是学会了这一窍门,才得以在临床许多疾病中用药自如,屡屡获效。(www.xing528.com)
(五)提出治疗半身不遂病人大便干燥的新原则
对于半身不遂病人出现大便干燥时,平时的治法是散风清火、润燥攻下,但在许多情况下,效果并不好,王清任认为,此“非风火也,乃无力气催,大恭下行,大恭,在大肠日久不行,自干燥也”。临床上,一些曾留下后遗症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或处于该病康复期的病人,确实存在着用常规方法无法解决的大便干燥问题,有的甚至因排便用力过度,会造成腹压、脑压升高而引起心搏骤停、脑血管破裂而导致死亡的悲剧,对于这类病人,王清任运用补气法有时确实可以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不能不说这是王清任对人类健康之又一大贡献。
把药用于治疗疾病是自古以来之观点;把药物用于保健是后人之发展,王清任就是较早提出这一观点的人。他创制的龙马自来丹和黄芪赤风汤“治诸病皆效者,能使周身之气通而不滞,血活而不瘀,气通血活”,疾病自然祛除,这是药物治疗的基本功;而“无病服之,不生疾病”,这是药物的保健作用。他的这一观点,正是在20世纪8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才提出的“健康不仅仅是不生病”的观点的内容,对《黄帝内经》“治本病”《逆顺篇》)的思想又有新的发展,无疑为后来保健药品之生产和运用起到了推动作用。
(七)提出了运用动物实验比较的方法
为了弥补尸体解剖数量上不足之缺陷,为了与自己掌握之资料进行对照,为了进一步弄清楚一些问题上存在的疑问,王清任运用了动物实验的方法开展了比较解剖学之研究。如为了弄清人体对水的吸收过程,他“以蓄较之,(发现)遂喂遂杀之蓄,网油满水铃铛;三四日不喂之蓄,杀之无水铃铛”。为了研究大小便的生成及排泄过程,他以鸡、鸭、牛、马等动物的粪便与童便进行比较。他还解剖过羊的心脏,以与人的心脏进行参照比较。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他的实验手段和方法虽然是粗浅的,但最终将动物实验方法引入了中医学领域,无愧于我国比较解剖学创始人之称谓。
此外,王清任还有许多有价值的立论。如在对癫狂、癫痫病机之认识上提过的脑气与脏腑之气不接之论断,对胎儿发育过程的认识和描述等,都与现代医学的认识基本一致,至今对中医学的临床有重要指导意义。可以预言,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和认识论的不断进步,人们还会对王清任所提出的一些学说出现新的认识。
王清任敢于标新立异,创立新说,与他深厚的理论功底、长期的临床实践、扎实的解剖学基础,刻苦钻研的精神是分不开的。因此他的创新说具有前瞻性,是超前的、具有生命的,是经得起实践考验、经得起历史考验的。除临床应用之外,还具有科学的研究性质,这也是他的过人之处。至于王清任对脏腑认识上的一些错误,除了受当时历史条件下认识论、方法论和科学发展水平、技术手段等约束和限制外,与中医传统观点中存在的负面影响也是密不可分的。王氏对脏腑的认识,以解剖学为基础,比较接近于实验医学的模式,而传统中医运用的是抽象思维模式,其脏腑实质是功能集合的标志,二者区别较大,王氏将它们糅合起来,将中医理论进一步定位和改造,所以不可避免出现一些错误观点。
王清任作为我国清代的一位敢于创新、敢于为天下的医学大家,他对人类的健康事业和中医学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他的名字和他的著作《医林改错》在中国医学发展史上树起了一座永垂不朽的丰碑。他的成就源于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古代先哲们长期的理论和实践,是对以《黄帝内经》为主线的中医理论体系的继承,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为黄帝之功臣”(《医林改错》原叙)。同时他又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创立了许多新的不朽学说,发展了祖国医学,为人类的健康作出了贡献。
认识王清任,了解其代表作《医林改错》,必然对我们当代业医者有着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