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环保投入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

环保投入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有可能因为国有企业占多数,导致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度、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影响不显著。无论三组变量的单独分析,还是对公司内外部制度环境的整体观察,由公司规模、盈利能力、财务风险体现的公司特征中,只有盈利能力始终对企业环保投入强度有显著影响。

环保投入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

一、对企业环保投入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分析

(1)从股权性质的检验看,假设1显著成立,即与非国有股东控制的上市公司相比,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对环境管理的投入力度更大。一方面,因为国有企业大多为资源垄断性行业,他们无论在资源的掌控、资源的分配还是资源的消耗上,均较其他性质企业具有更大的作用,因此利益相关者对他们环境责任的合法性要求就会更高。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多集中在石油、化工、金属、非金属等能源行业,该行业多涉及环境污染,因此,企业必在环境管理上投入更多财力。

对于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度、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假设2和假设3的检验结果均呈现出不显著的状态。虽然已有文献指出我国采用金字塔持股结构的比例较高,终极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程度高,这种特有的股权结构会导致内部治理结构趋于失效,利益博弈失衡,但通过前面的检验我们发现,大多数进行环保管理的企业均为国有企业,比例占到61%,而金字塔结构导致的内部治理结构失调多见于民营、家族企业。因此,有可能因为国有企业占多数,导致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度、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影响不显著。

(2)从董事效率的检验看,假设5成立,即董事长与总经理二职合一与企业环保投入强度负相关。这说明董事长与总经理二职合一会影响董事会效率,不利于董事会监督效用的产生。二职合一不利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均衡,使企业无法有效感应合法性压力,作出有效的基于合法性压力的行为反应。

但研究结果对假设4不支持,这可能由于在我国证监会对独立董事比例作出了强制性要求,使得独立董事比例这个指标不能完全代表独立董事效率。(www.xing528.com)

(3)从外部制度环境的检验看,假设6成立,即企业所在行业政府干预力度越大,环境管理的投入力度越大。这说明政治环境对企业的环境管理行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合法性角度出发,企业必须满足政府的经济体制改革、环保政策的要求,才能够获得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从而获得企业价值的进一步提升。

假设7的检验结果不显著支持假设,但这并不能充分说明企业所处地域的社会、文化和习俗等因素不会对企业环境行为形成合法性压力。因为制度环境是影响经济生活的重要因素,社会宏观环境中,消费者习惯、文化传统、社区规范、价值观念变迁、区域人口特征(强调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收入等)、经济发展水平等制度环境均是非常宏观的概念。由于制度环境本身的复杂性,很难用单一指标来度量它们。

市场化差异主要考虑由于中国实行市场经济以来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地域、文化差异等因素,在对具体制度的理解、执行方面存在差异的影响。通过单一的指标很难完全涵盖到宏观的社会环境因素。但检验的不显著性至少可以说明一点,在我国整体宏观环境背景下,不同利益主体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和足够的环境保护行为。

(4)公司特征构成的控制变量同样值得关注。无论三组变量的单独分析,还是对公司内外部制度环境的整体观察,由公司规模、盈利能力、财务风险体现的公司特征中,只有盈利能力始终对企业环保投入强度有显著影响。由于本书属于开拓性研究,在对控制变量的选取时,主要参照国外的文献,国内目前尚没有相关文献可供参考。通过本研究的检验至少可以说明,企业的规模与财务风险水平对上市公司的环保投入强度没有显著影响。虽然国内已有文献指出,大公司由于更加关注企业形象与声誉,会倾向披露更多的社会责任信息(李正,2006;沈洪涛,2007;马连福、赵颖,2007;刘冬荣等,2009),但环境责任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本书的结论并不能支持以上结论。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目前对企业环境责任的承担意识较弱,缺乏足够的环境保护意识。企业财务风险与企业环保投入强度之间,看似必然会存在联系,但从上市公司环境投入强度的描述性统计中我们发现,在所有进行了环境管理的上市公司中,环保支出占企业总营运支出的均值只有5.3%,所占比例非常小,不会对企业财务风险造成影响,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我国企业的环保投入力度有待加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