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演进历程
现代企业管理的目标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也经历着不断的变化。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已经由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转变到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上。价值是一切经济管理行为的依据和前提,而企业价值增值更成为企业制定战略、经营管理最根本的出发点。
1.利润最大化
从纯经济学角度出发,利润最大化是西方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古典经济学者们一致认为利润最大化是企业追求的目标。利润最大化原则下,企业从事生产、销售商品就是为了赚取利润,因此企业总是获得尽可能多的收益,并减少成本。经济学理论指出,利润最大化将人的行为设于完全理性的假设之中,通过单纯的数学公式推导出厂商的最优化行为,即将产量控制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时候。由此看来,利润最大化在理论上具有绝对的指导意义。但是,单纯以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的目标存在以下缺陷:①利润最大化目标忽略了货币的时间价值,即没有考虑到不确定性对企业价值的影响;②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容易引起企业的短视行为,导致企业经营者追求短期利润、急功近利而损害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如企业单纯追求当期利润,对环境资源进行无节制的开发,最终导致资源的枯竭,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损害。因此,一味地追求利润,尤其是短期利润,将给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
2.股东财富最大化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以及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加之利润最大化目标的短期性,西方财务理论界提出了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目标。在较长时间里,尤其是在自由企业和私有产权制度下,社会所赋予企业的唯一责任就是,在遵守基本社会规则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为股东赚钱,这个状况可能一直持续到20世纪50至60年代。这一观点认为,因为股东拥有并控制企业,所以公司的管理者为股东的利益而决策,因此公司制企业力图通过采取行动提高公司股票的价值以使股东财富最大化。(www.xing528.com)
与利润最大化目标相比,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有其积极的方面,这是因为:①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将风险因素融入到管理者关注的范畴,风险的高低,直接对股价产生重要的影响;②股东利益最大化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决策,因为股价可以更好地反映公司决策的长期影响;③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容易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价值判断,如企业的投资、融资决策都可根据股价进行初步判断。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股东财富最大化的弊端也开始显现,主要表现在:①在我国,由于资本市场还有待健全,市场效率不高,股价不能完全反映企业的价值,即股票价格还存在不稳定的因素;②对股东利益的一味追求,容易造成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况发生。在我国,存在严重的一股独大、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因此股东财富最大化容易给大股东的掏空行为创造条件,不利于中小股东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的维护。
3.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企业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强调企业价值增长中各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满足,实现企业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强调风险与报酬的均衡,将风险限制在企业可以承担的范围之内;关心企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促使企业积极承担环境责任,促进企业可循环发展;最大限度地兼顾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企业价值最大化与股东财富最大化的最根本区别在于:企业价值最大化是基于企业角度追求价值的增加,理论上是以企业的各种利益主体共同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而不仅仅考虑股东这一个方面。因为从价值创造的过程来看,企业的剩余收益可以表示为:企业剩余收益=企业销售收入-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折旧-利息费用-税收-股东的必要报酬,然后对其根据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折现可得到企业价值。上述价值创造的过程正是各利益相关者从企业获得利益的过程。企业的销售收入是全体消费者的利益,而原材料成本则代表了供应商的利益,人工成本代表了企业雇员的利益,利息费用代表了债权人的利益,税收代表了政府的利益,股东的必要报酬代表了股东的利益,企业的剩余收益则是可供利益相关者再分配的利益。所以,它不但能够避免利润最大化的所有缺陷,而且能够避免股东财富最大化所导致的利益不均衡的弊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