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我国家庭养老保障功能削弱的原因
(一)物质财富的积聚
在前工业社会,由于社会和国家的整体经济水平不高,物质条件不够,无法为国民提供完善的保障制度。而进入工业社会后,大机器的运作,社会财富急剧增加,国家和社会有一定的财力物力为社会成员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老年人可以通过养老保险基金、国家医疗保险、医疗补助、老年福利等方式获得国家和社会的支持,因而在现代社会中,个人不需要仅仅依靠来自于家庭的养老,而可以更大程度上地依赖国家和社会提供的养老保障制度。与此同时,家庭养老功能必然遭到弱化。
访谈中,44位老人都说,以前他们从国家和社会那里得不到任何的支助,他们的养老完全依靠自己的子女,现在有了社会养老保障体制,每个月都可以领一笔钱,虽然不多,但是对于他们农村老年人来说意义可就大了,他们至少可以少依靠一下自己的子女,为自己的子女减轻一点负担。以前有了大病一般都是等死或者直接自杀,现在他们参加了社会医疗保障制度,虽然看病还是很贵,但是至少可以报销一些钱,减轻子女的负担。80多岁的老年人更是因为高龄津贴的发放,让他们的收入增多,提高了他们晚年的生活质量。
(二)家庭组织的核心化、小型化趋势
传统的中国家庭模式是大家庭模式,也就是联合家庭模式,它的形成条件是儿女结婚后不与父母分家,当然在父系传统的中国,主要是儿子不与父母分家。传统大家庭模式,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和责任,并且由于传统大家庭成员众多,子孙满堂,众人拾柴火焰高,有能力赡养父母。而进入工业社会后,特别是我国计划生育的执行,农村地区家庭组织的核心化、小型化已成为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演进和传统人向现代人的发展,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渴望打破大家庭的伦理束缚,摆脱家长的羽翼,以使小家庭在经济上和情感上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另外,由于现代社会中人口的跨区甚至跨省的频繁流动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家的观念逐渐淡化。比如在农村,由于经济的压力和耕地的锐减,迫使年轻人甚至中老年人纷纷外出打工谋生。在此基础上衍生的核心家庭、单亲家庭、离异家庭以及空巢家庭比比皆是。家庭的小型化和核心化使得家庭的保障功能大大削弱。
核心化、小型化的家庭中的独生子女成家立业后,要承担一对夫妇赡养四位老人甚至八位老人的义务和责任,所受的压力是传统社会子女无法比拟的。也就是说,在传统社会中家庭养老责任可由众多子女分担,那么,在现代社会就是一对夫妇需要赡养更多的长辈,这是核心化、小型化的家庭很难承受的经济压力,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了挑战。
访谈的老年人说的最多的是,子女外出到城市打工从而他们得不到子女的关怀与照顾,但是为了生存他们也理解自己的子女。XTF06说:“我的几个孩子整年都不在家,只有春节那段时间才会在家里待一段时间,我要忙着给他们看家,看小孩,自己有什么伤风感冒也只有自己撑着,那时候非常需要子女来照看我,但是他们要挣钱养家,离家那么远,回来一趟也不容易,因此总是在和孩子们联系的时候报喜不报忧,但是我还是非常希望这个时候他们在我的身边关心照顾我。”
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到来,使得家庭养老背负重压。随着现代科技和医学的重大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人口预期寿命的不断延长,人口老龄化已成为21世纪全世界首要严峻问题。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我国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形势非常严峻。在我国未富先老,人为干预的老龄化背景下,使得家庭养老方式失去了它部分客观基础,家庭无力面临超负荷的养老压力,而且兄弟姐妹关系的消失,老年人从家庭以外亲属中寻求帮助的可能性也将变得越来越小。
在访谈中,所有的老人都有这样的感受:说现在农村里年轻人越来越少了,整个村庄里老人占多数,然后是小孩,村庄一片寂静和冷清,只有到春节的时候,往昔的喧嚣才会出现。(www.xing528.com)
中国社会高速的现代化导致我国的社会结构经历了众多改变,而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妇女意识的觉醒。妇女角色演变——由从属、依赖、传宗接代的传统(妻母)角色进步到谋求两性平等、自主独立的现代角色,女性地位因女性意识觉醒同时提升了。在传统社会中,农村妇女在家庭中承担照顾老人和操持家务的重要角色。“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养家糊口是男人的事情,妇女不需要外出工作,只要待在家中操持好家务,照顾好老人和幼儿就可以了。因此,传统社会家庭养老模式有很好的条件和基础。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妇女走出家庭,参加社会劳动,在社会与家庭中获得了与男子平等的地位,获得了社会的认可和更多的权利,她们走出家庭,走入社会,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并成为社会中财富的重要创作者。家庭不再是她们此生唯一的舞台。也正是由于妇女走出家庭,她们为家庭付出的时间比在传统社会的女性所付出的时间少了许多,现代社会的妇女不可能有许多时间照顾老人,因此家庭养老模式失去了基础。
HCF07说:“现在的媳妇可都不得了啦,以前都是婆婆在家里居支配地位,现在婆婆都要看媳妇的脸色;以前我都是在家里做家务,现在儿媳妇在城市里和儿子一起打工挣钱,而且比儿子挣的钱还多;以前我在家里教育孩子,侍奉公婆,现在我的儿媳妇从来没有照顾过我。”
(五)价值观念上的转变
家庭养老保障功能所受到的最严峻的挑战是来自价值观的变化。这些年来,“个人奋斗”、“自我实现”、“个性自由”等口号被青年人乃至中年人广为接受。个体主义、以自我为中心、拜金主义、消费主义等价值观,与承担家庭责任与义务所需要的群体主义价值观和个人牺牲奉献精神,形成尖锐的对立,夫妻关系、父母与子女关系、亲情关系都在价值观冲突中受到损害。这使本来在客观条件下就发生了困难的家庭,更加无力提供资源和承担责任了。破碎家庭只是其中的一种情况,而那些处于分居、不和、怨恨乃至暴力威胁中的家庭,也是不能履行其正常职能的,家庭养老功能同样被削弱。
同时,由于现代社会生存压力大增,子女不可能有太多时间来厮守在老人身边;费用问题,即使子女有时间尽孝道,但却无力负担老人晚年的巨额医疗费用;“代沟”的存在;老年人地位的削弱;许多老人因为人际交往范围缩小,思想的固执和狭隘等因素的村庄,导致现在的年轻一代虽然愿意遵从孝道,但无法做到让老人尽享天伦之乐。同时为了家庭的和睦,为了保持“有距离的亲情”,许多农村的老人宁愿过得清苦也不愿意和晚辈住在一起。因此,处于现代社会的年轻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许多价值观的冲击和影响,在家庭养老方面的思想也不同于传统社会中的子女,家庭养老模式已在价值观上受到冲击。
在访谈中,所有的老年人都说:“现在年轻人孝顺的越来越少了,他们成年在外打工,很少和自己的父母联系,老年人生病都是自己照顾自己。”
(六)国家和社会对人权愈加重视
人权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最核心的内容是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在传统农村社会中,社会成员并不能够真正地拥有人权,国家作为统治阶级的统治机器,只是为统治阶级服务,而不可能为被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因此,在没有人权可言以及人权无法受到任何国家制度的保障的传统农村社会,社会成员只能依靠家庭这个保护伞来保障自身生存的基本权利。
但是随着社会文明的高度发展,人权逐渐成为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力。人权需要保障机制,否则,将是一句空话。人权的保障机制包括政治保障、社会经济保障、法律保障、文化保障、思想保障等等。但因为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才是人权之本,这就使得社会经济保障的重要性突出地显现了出来。在农村社会子女无法承担父母养老压力的情况下,国家要承担起对农村地区老年人的养老,会在农村催生出完善的社会保障这制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