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南宋治史者的史学批评
史学批评作为史家对史学的一种认识活动,至宋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此正如瞿林东先生所指出的,无论是具有自觉批评意识的史家,还是在史学批评理论以及批评范围方面,宋代均取得了极大发展。(122)如北宋吴缜在对《新唐书》纠谬辨误时,便提出了“信史”及“为史之要”有“事实”、“褒贬”和“文采”的问题。(123)曾巩则为“良史”确立了衡量标准。(124)及至南宋,则涌现出了诸如郑樵、朱熹和叶适等许多在史学评论方面有所建树的学者。同时,史评体在南宋书目中的确立,亦表明史学评论性著述在南宋有了长足的发展。
如前已述,倡导会通的郑樵,极为推崇司马迁,主张编写通史,而批评断代为史,他采用纪传体通史形式编修成《通志》一书,以便体现会通之义。
同时,郑樵反对《春秋》笔法,主张据实直书。他指出:当时“有两种学:一种妄学,务以欺人;一种妖学,务以欺天”。其中“凡说《春秋》者,皆谓孔子寓褒贬于一字之间,以阴中时人,使人不可晓解。三传唱之于前,诸儒从之于后,尽推己意而诬以圣人之意,此之谓欺人之学。”(125)可见他认为后人多假托《春秋》含有褒贬笔法,歪曲其原意,实以阐明己意,为欺人之学,因此他主张撰写史著应据实直书。正缘于此,他所撰写的《春秋传》便“削去三家褒贬之说”。
而对于“灾祥说”,他认为是一种“欺天”的妖学。在分析其源头时,他指出:“说《洪范》者,皆谓箕子本《河图》、《洛书》以明五行之旨。刘向创释其传于前,诸史因之而为志于后,析天下灾祥之变,而推之于金、木、水、火、土之域,乃以时事之吉凶而曲为之配,此之谓欺天之学”。可见该说实际源于解说《洪范》者,并由刘向及后继者加以推波助澜而成。为此他感叹道:“呜呼!天地之间,灾祥万种,人间祸福,冥不可知。奈何以一虫之妖,一气之戾,而一一质之,以为祸福之应,其愚甚矣。”(126)于是他在《通志·灾祥略》中,则“专以纪实迹,削去五行相应之说,所以绝其妖”。而《天文略》为的是:“欲学者识垂象以授民时之意,而杜绝其妖妄之源焉”。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此前盛行一时的“灾祥说”。
总之,郑樵倡导编写通史,反对《春秋》笔法和“灾祥说”,其目的是:“非好攻古人也,正欲凭此开学者见识之门。”(127)应该说,他的通史主张,以及反对《春秋》笔法和“灾祥说”的思想,都被南宋时人乃至后人有程度不同地继承或认可,但期间一味否定纪传体断代史的说法,则是不可取的。
叶适的史学批评主要体现在他晚年所著的《习学记言序目》史论部分中。该部分对《春秋》、《左传》、《史记》以下至两《唐书》、《五代史》均有所评论。其间,他强调史法,也就是史书的体裁与史意,并认为《尚书》、《春秋》是最佳的古史法。他说:“《书》起唐、虞,《诗》止于周,《春秋》著于衰周之后,史体杂出而其义各有属。尧、舜以来,变故悉矣。其在于上世者,远而难明,故放弃而不录,录其可明。又止于如此,然则可谓简矣。使仲尼之意犹有所未尽而必见于他书,则法当益详;惟其以为不待他书,而古今之世变已尽见于此矣。然则法简而义周,后世可不深思其故哉!”(128)由上可知:他认为《书》、《诗》和《春秋》有着各异的史体和史意,并具有“法简而义周”的史法。
在史书体裁方面,叶适推崇“载事必具本末”、“因事以著其人”的上世史,而批评司马迁改变了古史法。他说:“按尧、舜、三代史,今存者惟《书》,其载事必具本末。《春秋》,诸侯史也,载事不能自通者,左氏必以《传》纬之,亦所以具本末也。……若夫司马迁变史,则又不然。《纪》、《世家》,君也;《传》,臣也。各因其人以著其事,非如上世史因事以著其人也。”(129)又说:“自《诗》、《书》之作皆有叙,所以系事纪变,明去取也。司马迁变古法,惟叙己意,既失之。……及班固效之,而浅近重复,往往不过常人知识之所能及,至其后史官则又甚矣。是迁之法一传而坏,曾不足以行远,非复古史法不可也。”(130)正基于此,他对存有古史法的编年体《春秋》等颇为推崇,而对《史记》及其以后的纪传体史著多加批评。有人曾记载说:“水心文本用编年法。自淳熙后,道学兴废、立君、用兵始末、国势污隆、君子小人离合消长,历历可见,后之为史者当资焉。”(131)此正是他崇尚编年体并以其记述当代史事的具体体现。
在史意方面,叶适讲求有助于世教的义理。他曾说:“史家立义,必守向上关捩,庶几有补于世论。”(132)这是要求史家当立意高远,有补于世。他认为:“孔子以诸侯之史,时比岁次,加以日月,以存世教,故最为详密。”(133)又说:“孔子之于诸书,择义精矣,可以为世教者则用之。”(134)按此标准,他认为孔子做到了此点。此外,他还高度评价李焘的《长编》。他说:“自史法坏,谱牒绝,百家异传,与《诗》、《书》、《春秋》并行。而汉至五季,事多在记,后史官常狼狈收拾,仅能成篇。呜呼!其何以信天下也。……及公(李焘)据变复之会,乘岁月之存,断自本朝。凡实录、正史、官文书,无不是正,就一律也。而又家录、野记,旁互参审,毫发不使遁逸,邪正心迹,随卷较然。夫孔子所以正时月日必取于《春秋》者,近而其书具也。今惟《续通鉴》为然尔。”(135)这显然是他认为李焘之书具有“邪正心迹,随卷较然”的有补于世的功效。
总之,叶适认为《春秋》存古史之法有一定道理,但他刻意批评司马迁及其此后的纪传体史书的观点,则是不足取的。
朱熹对《春秋》及其三传多有评论,并且认为《春秋》大旨在于“诛乱臣,讨贼子,内中国,外夷狄,贵王贱霸”而已。对于先儒及时人过分深信《春秋》中存有许许多多褒贬义例的问题,朱熹明确持不同意态度。他说:《春秋》“未必如先儒所言,字字有义也。想孔子当时只是要备二三百年之事,故取史文写在这里,何尝云某事用某法,某事用某例邪!”又说:“《春秋》所书,如某人为某事,本据鲁史旧文笔削而成。今人看《春秋》,必要谓某字讥某人,如此则是孔子专任私意,妄为褒贬。孔子但据事直书,而善恶自著”。对于《春秋传》例,他亦认为“多不可信。圣人记事,安有许多义例?如书伐国,恶诸侯之擅兴;书山崩、地震、螡蝗之类,知灾异有所自致也。”(136)由此可见,朱熹旨在要求人们不必过分深信《春秋》存在许许多多褒贬义例,而是应注重其所载史实,明晰其编修大旨。
此外,朱熹对古史之体有自己的看法。他在《跋〈通鉴纪事本末〉》中指出:“古史之体可见者,《书》、《春秋》而已。《春秋》编年通纪,以见事之先后;《书》则每事别记,以具事之首尾。意者当时史官,既以编年纪事,至于事之大者,则又采合而别记之。若二《典》所记,上下百有余年,而《武成》、《金縢》诸篇,其所纪载或更数月,或历数年,其间岂无异事?盖必已具于编年之史,而今不复见矣。故左氏于《春秋》既依经以作传,复为《国语》二十余篇,国别事殊,或越数十年而遂其事,盖亦近《书》体以相错综云尔。”(137)以上他将《尚书》、《国语》认定为纪事本末体,值得商榷,但他指出当时史官能以不同形式编修史著,则应予以肯定。
最后,宋代议论之风极盛,其直接结果便是史评体著述有所增加。晁公武在《郡斋读书志》史部目录中首次设立史评类。他对此解释说:“前世史部中有史钞类而集部中有文史类,今世钞节之学不行而论说者为多,故自文史类内,摘出论史者为史评,附史部,而废史钞云。”(138)可见他正是为顺应“论说者多”而创设了该类。不过,其内容既包括《史通》、《史通析微》和《五代史纂误》等史学评论之书,也包含有《历代史赞论》、《唐史要论》及《唐鉴》等历史评论之书。可见晁公武还未将二者明确区分开来。随后,尤袤在《遂初堂书目》史部中设立了“史学”类,高似孙在《史略》卷4中设有“史评”目,以及马端临在《文献通考·经籍考》卷27中设有“史评”、“史钞”类目,以上诸类大多用以著录史评类著述。此种现象的出现,足以反映出南宋在史学批评方面取得了极大发展。
【注释】
(1) 《夹漈遗稿》卷2《献皇帝书》。
(2) 《夹漈遗稿》卷3《上宰相书》。
(3) 《夹漈遗稿》卷3《上宰相书》。
(4) 见吴怀祺《郑樵评传》(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中的“一之5”。
(5) 《郑樵文集校补》卷3。
(6) 《通志·总序》。
(7) 《通志·总序》。
(8) 《通志·总序》。
(9) 《通志》卷21《年谱序》。
(10) 参《中国史学史》(见《蒙文通文集》第三卷《经史抉原》巴蜀书社1995年版)第三章之七。
(11) 《宋史》卷434《陈傅良传》。
(12) 《文献通考·经籍考》卷27《史钞》。
(13) 《玉海》卷47。
(14) 《玉海》卷47。
(15) 《宋史》卷434《薛季宣传》。
(16) 《四库提要》卷81。
(17) 《文献通考·田赋考》。
(18) 《欧阳修全集》卷16《正统论下》。
(19) 《苏轼文集》卷4《正统论·总论》。
(20) 《资治通鉴》卷69《魏纪一》文帝黄初二年臣光曰。
(21) 《司马文正公传家集》卷61《答郭长官纯书》。
(22) 参见范立舟《宋儒正统论之内容与特质》(见《宋代思想学术史论稿》(澳亚周刊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版))。
(23) 见《文献通考·经籍考》卷20及《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123。
(24) 《四库提要》卷45《史部·正史类·三国志》。
(25) 《朱子语类》卷105。
(26) 《朱子语类》卷105。
(27) 《直斋书录解题》卷4《编年类》。
(28) 《直斋书录解题》卷4《编年类》。
(29) 钱曾《读书敏求记》卷2。
(30) 《水心文集》卷12《纪年备遗序》。
(31) 参周必大《文忠集》卷53。
(33) 《四库提要》卷50《史部·别史类》。
(34) 《四库提要》卷50《史部·别史类》。
(35) 《南涧甲乙稿》卷17。
(36) 《黄氏日抄》卷48《读史》三。
(37) 《癸辛杂识后集》。
(38) 《文史通义》卷2《文德》。
(39) 《朱子语类》卷83。
(40) 见《文献通考·经籍考》卷9。
(41) 《春秋传》卷1。
(42) 《春秋传》卷1。
(43) 《春秋传》卷23。
(44) 《春秋传》卷11。
(45) 《春秋传》卷14。
(46) 《直斋书录解题》卷3。
(47) 《直斋书录解题》卷3。
(48) 《止斋先生文集》卷41《跋胡文定公帖》。
(49) 《宋史》卷435《胡宁传》。
(50) 《要录》卷109绍兴七年三月丙子。
(51) 《要录》卷115绍兴七年冬十月丁酉。
(52) 以上均见《困学纪闻》卷6。
(53) 《要录》卷135绍兴十年五月丙戌。
(54) 《要录》卷112绍兴七年秋七月辛巳。
(56) 参见《陈亮集》卷22。
(57) 参见《宋史》卷446《忠义一·总叙》。
(58) 《三朝北盟会编》卷181。
(59) 见《中兴小历》卷12绍兴二年夏四月末、卷14绍兴三年五月末、卷16绍兴四年八月戊子。
(60) 《要录》卷103绍兴六年秋七月庚辰注文。
(61) 《要录》卷35建炎四年秋七月丁卯。
(62) 《文山先生全集》卷13《指南录后序》。
(63) 见《经史抉原》(巴蜀书社1995年版)。(www.xing528.com)
(64) 《朱子语类》卷1。
(65) 《朱子语类》卷1。
(66)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70《读大纪》。
(67)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14《行宫便殿奏札二》。
(68)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72《古史余论》。
(69) 《朱子语类》卷11。
(70) 《朱子语类》卷11。
(71) 《朱子语类》卷11。
(72) 《朱子语类》卷11。
(73) 《朱子语类》卷23《论语五》。
(74) 《朱子语类》卷83《春秋》。
(75) 《朱子语类》卷83《春秋》。
(76) 《朱子语类》卷123《陈君举》。
(77) 《朱子语类》卷122《吕伯恭》。
(78)《朱子语类》18卷。
(79) 《朱子语类》卷10。
(80)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22《辞免江东提刑状三·贴黄》。
(81)《资治通鉴纲目凡例·注》。
(82)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25《答郑自明书》。
(83) 以上均见《朱子语类》卷134《历代一》。
(84) 《朱子语类》卷130。
(85) 《朱子语类》卷136《历代三》。
(86)《朱子语类》卷《论语十七》。84 35
(87) 详参汤勤福《朱熹的史学思想》(齐鲁书社2000年版)一书。
(88) 《东莱博议》卷1《颖考叔争车》。
(89) 《东莱博议》卷2《齐桓公辞郑太子华》。
(90) 《东莱博议》卷3《梁亡》。
(91) 吕乔年《丽泽论说集录》卷9。
(92) 《左氏传说》卷14。
(93) 《丽泽讲义》(见《宋元学案》卷51《东莱学案》)。
(94) 《左氏传说》卷5。
(95) 《丽泽论说集录》卷10。
(96) 《皇宋中兴两朝圣政》卷59。
(97)《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答沈叔晦》。95 53
(98) 《大事记解题》卷1。
(99) 《皇王大纪》卷1。
(100) 《十驾斋养新录》卷13《胡五峰皇王大纪》。
(101) 《四库提要》卷47《史部·编年类》。
(102) 《郡斋读书志·附志》。
(103)《路史》卷2。
(104) 《路史》卷4。
(105) 《戒庵老人漫笔》卷1《论路史》。
(106)见《通志略》中的《六书略第五·论便从》。106
(107) 《通志》卷1《三皇纪》。
(108) 《文献通考·经籍考》卷20“经世纪年”系。
(109) 《识遗》卷2《史阙文》。
(110)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36《答陈同甫》。
(111) 《陈亮集》卷28《又甲辰秋书》。
(112) 《朱子语类》卷108《论治道》。
(113) 《习学记言序目》卷18《战国策·总论》。
(114) 《习学记言序目》卷43《唐书六》。
(115) 《丽泽论说集录》卷9。
(116) 《丽泽论说集录》卷1。
(117) 《左氏传说》卷11。
(118) 《大事记解题》卷3。
(119) 《丽泽论说集录》卷3。
(120) 《通志》卷74《灾祥略·灾祥序》。
(121) 《通志》卷74《灾祥略·灾祥序》。
(122) 《通志》卷74《灾祥略·灾祥序》。
(123) 参见吴怀祺《郑樵评传》(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二部分。
(124) 参见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第五章有关部分。
(125) 参看《新唐书纠谬序》。
(126) 参看《元丰类稿》卷11《南齐书》目录序。
(127) 《通志》卷49《乐略一》。
(128) 《水心别集》卷6《史记》。
(129) 《习学记言序目》卷38《唐书一》。
(130) 《习学记言序目》卷23《汉书三》。
(131) 佚名《木笔杂抄》卷上。
(132) 《习学记言序目》卷39《唐书二》表。
(133) 《习学记言序目》卷19《史记一》。
(134) 《习学记言序目》卷20《史记二》。
(135) 《水心文集》卷12《巽岩集序》。
(136) 以上均见《朱子语类》卷83《春秋》。
(137)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81。
(138) 《郡斋读书志》卷7《史评类·刘氏史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