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会通古今的通史编修
中晚唐时期,与唐前期官方主修纪传体断代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此时通史撰述之风日渐形成。据瞿林东先生统计:有传记体的韩潭《统载》30卷,典制体的杜佑《通典》200卷,纪传体的高峻《高氏小史》60卷,以及编年体的许嵩《建康实录》20卷、马总《通历》10卷、陈鸿《大统纪》30卷和姚康《统史》300卷。(180)
受此风影响,两宋通史撰述之风逐渐兴盛。南宋郑樵在《通志·艺文略》“史部·正史类”中专门设有“通史”子目,著录该类著述共22部。其中包含的唐刘知几的《史通》,虽以“通”字命名,但其并非贯通古今社会之变的通史,而是史评类著述,这反映出郑樵在书的归类方面仍有欠缺。高似孙亦在《史略》卷4中专列“通史”专目,并且著录通史9部。其中含苏辙的纪传体《古史》。不过,北宋通史性著述中影响最大的当属编年体的《资治通鉴》。宋末王应麟对此有言:“梁武帝敕群臣,自太初终齐,撰《通史》六百二十卷。元魏济阴王晖业起上古终宋,著《科录》二百七十卷,其书无传。《高氏小史》自天地未分至唐文宗,为百二十卷。今虽存而传者鲜。自书契以来,未有如《通鉴》者。”(181)王应麟虽就存佚状况发论,但这无不表明《资治通鉴》在当时的地位和价值。
同北宋乃至此前相比,南宋时期的通史著述不仅数量有所增加,而且在编修体例上更趋多样化。
1.编年体通史
胡宏的《皇王大纪》凡80卷,主要记述皇帝王伯之事。始于盘古,止于周末。以盘古、天皇、地皇、人皇、有巢、燧人为《三皇纪》,伏羲至尧、舜为《五帝纪》,夏、商、周为《三王纪》。其中前二卷自盘古至帝喾,年代无法考信,粗存名号事迹而已。自唐尧甲辰起,运用邵雍的《皇极经世》(182)开始编年。据他与门人彪德美的书中提到:“史书自威烈王三十三年而下,其年纪、世次、兴亡大致尝略考之矣。自是而上及鸿荒之世,所可知者则未尝深考之也。今博取群书,取其中于理不至诬罔圣人者,用编年为纪,如《通鉴》然,名之曰《皇王大纪》。考据三代虽未精当,然亦粗有条理,可辨王伯,不至纷纷驳杂如前史所记也。”(183)可见胡宏对其书还是较为满意的。清人朱彝尊在将该书所记上古之事与苏辙《古史》、罗泌《路史》、胡卫《通史缘起》等所记加以比较后,指出:“惟五峰胡氏所述《皇王大纪》八十卷,自盘古氏迄周赧王,举二千余岁事,广摭史传,以经义贯通之,庶几择之精而语之详矣!”(184)说明该书能广征博引,用词雅驯。以上情况表明,该书虽为编年体通史,但对于远古难以准确纪年和考信之史的处理,则采用“纪”的编修形式,并且广征史籍,加以论述,从而通过变通有效地解决了该段历史的记述问题。此外,该书史论结合,观点鲜明。
吕祖谦撰有《大事记》12卷、《解题》12卷和《通释》3卷。其中《大事记》记事起自周敬王三十九年,至汉武帝征和三年。该书主要参考《左氏传》、历代史、《皇极经世》、《资治通鉴》和《稽古录》等书编撰而成,并且每条纪事均注明出处。它是一部简明的编年大事史。而《通释》则征引诸儒议论文字,其中有《易大传》、《书序》、《诗序》、《论语》、《孟子》、刘向《战国策序》、《太史公自序》、《史记》,直至《程氏遗书》,以便阐明帝王统纪。《解题》则是对《大事记》的本末作扼要的介绍,并且附有吕氏自己的论断。可见吕祖谦编撰此书,不仅其所撰内容简明易懂,而且在编修方式上,力求做到该书三部分互为经纬,突出体现了史事、议论和阐释三方面有机结合的编修特色。黄震对吕祖谦编修三书加以称赞说:“其用工甚至,其考订甚详。晦庵尝见其书于身后,答书于其子弟而称之。”(185)
马廷鸾编纂的《读史旬编》凡38卷,记事自尧甲辰至五代周显德七年庚申,凡3317年的史事。马氏“本康节邵氏《经世纪年图》(按:当为《皇极经世》)、朱文公《通鉴纲目》,略仿吕氏义例,而为《读史旬编》。”(186)即该书在编纂体例上吸收了邵雍的《皇极经世》、朱熹的《资治通鉴纲目》和吕祖谦的《大事记》的编修方法,最后编修成了包括有“事目”和“解题”为主的“谱”、具有序言性质的“通说”、使复杂史事条理化的“图”,以及历代之始依《皇极经世》推考气运变迁的通史性著述。可见该书在体例结构方面,已完全突破了传统编年体的编修体例,而是在吸收它书体例的基础上,使其书体例更为完备。
金履祥的《资治通鉴前编》凡18卷,记事起自尧甲辰,止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凡1950年,以补《资治通鉴》未贯穿远古之缺。该书的编修,是鉴于刘恕《资治通鉴外纪》“不本于经而信百家之说,是非谬于圣人,此不足以传信”之故。编修时,金履祥运用邵雍《皇极经世》和胡宏《皇王大纪》的体例,“损益折衷,一以《尚书》为主,下及《诗》、《礼》、《春秋》,旁采旧史诸子。”(187)此外,金履祥作《举要》(3卷)以表纲领。其“凡所引经传子史之文,皆作大书,惟训释及案语则以小字夹注附缀于后”。清人认为:“盖避朱子纲目之体,而稍变《通鉴》之式。”(188)可见该书在编修体例方面确有其自身特色。
除以上诸书及南宋改编《资治通鉴》的其他著述(参见表6-3)之外,历史纪年类著述在南宋亦为数不少。如朱绘有《历代帝王年运诠要》10卷、晁公迈有《历代纪年》10卷、朱黼有《纪年备遗》100卷和《纪年统纪论》1卷、陈傅良有《读书谱》1卷、孙应符有《历代帝王纂要谱括》2卷,以及张栻有《经世纪年》2卷等。该类以运历、历谱以及纪年为名称的历史纪年类著述,基本以年系事,并且一些在纪年叙事时还常常表明“正统”。如张栻在《经世纪年·自序》中指出:其书“大节目有六”。其中“汉献之末,曹丕虽称帝,而昭烈以正义立于蜀,诸葛亮相之,则汉统乌得为绝。故献帝之后,即系昭烈年号,书曰‘蜀汉’。逮后主亡国,而始系魏。凡此皆节目之大者”。见于记载的类似做法还有晁公迈和朱黼。此足以说明,该类著述不只是单一的纪年大事谱,而是无论在编排形式上,还是在内容安排上,时而还体现着编者的特殊用意。(www.xing528.com)
2.典制体通史
自唐杜佑编修《通典》,并创立典制体以来,旨在探求历代典章制度损益因革的史书日渐增多,如前述南宋就有吕祖谦的《历代制度详说》12卷、陈傅良的《历代兵制》8卷和马端临的《文献通考》348卷等。其中吕书“前皆列制度,叙述简赅。后为详说,议论明切。”(189)陈书则先选录兵制史文,次用一段按语集中讨论有关问题。吕、陈二氏以这种方式编排,其目的旨在详明制度因革原委,达到经世致用的效果。马端临编修《文献通考》,是鉴于《资治通鉴》“详于理乱兴衰,而略于典章经制”,以及杜佑的《通典》在“节目之间未为明备,而去取之际颇欠精审”(190)之故。为此他在门类划分方面,由《通典》的9门分厘增益为《文献通考》的24门。其中经籍、帝系、封建、象纬和物异5门为《通典》所无,卷数也比《通典》增加了3/4。在编排内容上,则采用“文”、“献”、“考”三者相结合的方式,从而使典制体通史的编修体例更为完备了。
3.纪传体通史
自司马迁创立并撰有纪传体通史《史记》之后,受班固《汉书》断代为史的影响,纪传体通史的编修一直难以有所发展。直至南宋时,郑樵则极力推崇司马迁,并称《史记》为:“六经之后,惟有此作。”(191)为此,他继承司马迁“极古今之变”与“同天下之文”的精神,编修成《通志》200卷。该书记事起于三皇,迄于隋末,有的记事甚至下及唐、宋。其中占全书1/4卷帙的《二十略》,更是“总天下之大学术而条其纲目。……百代之宪章,学者之能事,尽于此矣。”(192)尤其是《二十略》中的氏族、六书、七音、都邑、谥、校雠、图谱、金石和昆虫草木等略,为郑樵本人自制,这无疑扩大了纪传体史书中“志”的编修范围,为日后编撰纪传体通史提供了范例。章学诚对此评价说:“若郑氏《通志》,卓识名理,独见别裁,古人不能任其先声,后代不能出其规范。虽事实无殊旧录,而辨名正物,诸子之意,寓于史裁,终为不朽之业矣。”(193)
4.传记体通史
南宋末黄震撰《古今纪要》19卷,记事上起伏羲、神农氏,下迄北宋哲宗,是一部以人物纪传为主线而贯通古今的通史。该书记载上古至秦、西汉、东汉、三国、晋、南朝、北朝、隋及五代史事各1卷,唐7卷,北宋3卷。其中唐五代及北宋部分占全书内容的70%左右。在编排方式上,采用“每载一帝之事,则以一帝之臣附之”的做法,清四库馆臣认为:“(黄)震传朱子之学,故是书亦用纲目之例。”(194)黄震此种编排方法是否完全依据的是纲目体例,尚需再论,但值得肯定的是,它在编修体例方面,确有其独特之处。
最后,“史表”作为史书的一种编修形式,南宋史家不仅撰有一代历史年表类著述,而且还撰有贯通古今的史表著述。如李焘就撰有《历代宰相年表》34卷。据其《自序》所言:“按诸旧史,惟《前汉(书)》及《唐(书)》颇有谱牒,其他率皆不具,脱略抵牾,迷失本真。乃旁搜远取,推究前后,悉用司马迁经纬之法,追为《年表》。起汉元,讫周显德,昔之参机务、执枢要者,莫不咸在。事有本末,附见于下。否则略之。使其人与其官皆相传而不绝,观宰相之出处进退何如,而天下安危治乱在目中矣。其足以补前代之缺文,掲当今之远鉴乎!合一千五百三十四年,离为三十四卷。”(195)可见该书年经官纬,贯通古今,并且体现着李焘视宰相一职为“天下安危治乱所系”的思想内涵。
此外,南宋尚有难以归类的通史著述。如罗泌所撰的《路史》47卷,由“纪”和“论”两部分组成。其中“纪”包括《前纪》9卷、《后纪》14卷和《国名纪》8卷。“论”由《发挥》6卷和《余论》10卷组成。由于其构成颇为特殊,清人章学诚认为:罗泌《路史》“则自具别裁,成其家言者也。”(196)
总之,通观以上通史类著述,其大量产生决非偶然。我们知道,自南宋初始,郑樵就明确倡导“会通”思想,并且在理论上强调博通之义。同时,浙东学者在探求古今制度沿革之时,必须追古述今。此外,南宋一些学者在探求人类社会的产生、发展及其变化时,往往亦需贯通古今。由于有如此多的学者的倡导以及积极实践,南宋通史类史著的大量产生,以及在编修体例方面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就不难理解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