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详明兵制战备
完善的军事制度与正确的战术指导往往是战争期间不可或缺的取胜因素。由曾公亮、丁度等于仁宗庆历七年奉敕编修成的《经武总要》前、后集,凡40卷。其中“前集备一朝之制度,后集具历代之得失”,并且“宋一代朝廷修讲武备之书,存者惟此编而已,固宜存与史志相参也”(228)。可见该书对了解宋代乃至历代军备情况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更为宋人编修军事史著述提供了资料基础。到南宋时,朝廷仍多次组织力量编修《经武要略》,见于记载的就有《孝宗经武要略》、《嘉定中兴经武要略》和《宝祐七年经武要略》,可惜均已亡佚。
在兵制和战备方面,陈傅良有《历代兵制》和《备边十策》、钱文子有《补汉兵志》、李心传有《建炎边防记》、徐次铎有《中兴兵防事类》、程大昌有《北边备对》、李壁有《南北攻守录》58卷(229),以及王铚有《枢庭备检》。其中陈傅良撰《历代兵制》,其目的正如清人所言:“盖傅良当南宋之时,目睹主弱兵骄之害,故著为是书,追言致弊之本,可谓切于时务者矣。”(230)具体而言,该书共8卷,记述西周至宋时的兵制发展状况,它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兵制通史。其内容除卷8“宋代兵制”来自于王铚的《枢庭备检》之外,其他部分均为陈傅良所作。其间,他对汉、唐兵制论述尤详。他极力推崇汉代的征兵制和唐代的府兵制。在该书卷2“西汉兵制”中,他指出:“汉制虽曰因秦,然多近古。盖民有常兵而无常征之劳,国有常备而无聚食之费”。这体现出他主张寓兵于农、兵农合一的思想,其目的是为现实提供借鉴。
钱文子撰《补汉兵志》1卷。钱文子字文季,自号白石山人,永嘉人,曾以吏部员外郎兼国史院编修官,官至宗正少卿。魏了翁称其“蚤以明经厉志,有声庠序。……学术行谊,为人士宗仰。”(231)其门人陈元粹在宁宗嘉定七年为《补汉兵志》所作《序》中指出;钱文子鉴于南宋兵制日渐废弛的现状,于是“有意于汉家之遗制”。陈元粹进而表明:“谨按汉制:调民有限,无常役之岁,则与今日老弱虚籍者异;有事檄召,事已罢归,无聚食之费,则与今日竭民力以养兵者异;衣赍自备,无供亿之劳,则与今日春秋衣赐不时给赏者异;近地调发,无远征之劳;不立素将,无拥兵专制之虞;都试课殿最,无骄蹇难用之患。故自文帝以来,与民休息,经常不耗则减田租,弛山泽,寻至太仓之粟,陈陈相因,都内之钱,贯朽而不可挍,皆不养兵之效也。诚使稍取汉制,斟酌剂量,忝而行于今日,以救其极敝,不十年间,国力可纾,民力可裕,其效犹指诸掌,夫亦何惮而不为”。由此可知,以汉为鉴,正是南宋时人关注汉代兵制的真正目的所在。清朱彝尊高度评价该书说:“钱文子见南渡兵食之冗滥也,以汉制不失寓兵于农遗意,而班史无志,因以补之。书仅一卷,言近而旨远,辞约而义该,此非低头拱手高谈性命之学者所能括也。”(232)四库馆臣亦明确指出;钱文子“盖为宋事立议,非为《汉书》补亡也。”(233)此外,在具体编排方面,钱文子先列“纲目”,再叙正文,无疑为其独特之处。
高宗建炎末,作为枢密院编修官的王铚,曾奉诏编修《祖宗兵制》,于是他“谨列自建国已来兵制沿革,与夫祖宗御戎备边,又诸军兴废所因,详著于篇者,凡二百卷”(234)。书成进呈高宗,赐名《枢庭备检》(235),并且高宗认为该书“甚佳”(236)。王铚在书中极力推崇北宋兵制,他认为宋初实施的“内外相维,上下相制”措施和“更戍法”,收到了兵无专主的效果。对此,他具体指出,宋初“前后精兵不过二十余万。京师屯十万,足以制外变;外郡屯十万,足以制内患。京师天下无内外之患者,此也。京城之内,有亲卫诸兵;而京城之外,诸营列峙相望,此京城内外相制之兵也。府畿之营,云屯数十万众,其将副视三路者,以虞京城与天下之兵,此府畿内外之制也。非特此也,凡天下之兵,皆内外相制也”。同时,作为更戍之法,“使更出迭入,无顾恋家室之意,殊方异邦,不能萌其非心。仅及三年,已复更戍”。此外,北宋初还通过转员之制、剥夺地方财权,以及分散在职官员权力等措施,使得“将无重权”。不过,王铚亦指出,真宗和仁宗时,因用兵西北,兵员急增,从而出现了冗兵问题。神宗时,虽刺义勇,数阅保甲,但“盖兵虽可练而重扰也”。由此可见,在宋室南渡后,文献散佚殆尽,南宋朝廷又几乎是重起炉灶,而军事典制的重新整理尤为急切,王铚奉诏编成该书,其直接目的是追崇祖宗兵制之盛,以便为现实提供借鉴。
隆兴议和之后,当政的孝宗仍“锐意恢复”,他曾告诉辅臣说:“本朝家法远过汉、唐,惟用兵一事未及。朕以乱仇未复,日不皇暇,如宫中台殿,皆太上时为之,朕未尝敢增益。”(237)由此朝廷内外讲武谈兵之风甚盛。如乾道七年,赵粹中进呈《恢复机密》十论,“俾边帅招中原之人,用奇以俦燕山”(238)。
到宁宗开禧北伐前夕,华岳上书谏止韩侂胄北伐,结果被贬官放逐。在被放逐其间,他著有《翠微北征录》。华岳字子西,号翠微,贵池人,“为武学生,轻财好侠”(239)。他的《翠微北征录》由“平戎十策”和“治安药石”两部分组成。今存本12卷。其中“平戎十策”是针对南宋当时所存“十弊”,有针对性地在“取士、招军、御骑、陷骑、得地、守地、恩威、利害、财计和马政”十方面提出御敌策略。而“治安药石”则就“治国大计、边防要务、破敌长技、将帅小数、器用小节、采探之法、戎饬将帅之道、守边待敌之策和足兵便民之策”等方面作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其中对于“和议”问题,作者认为:“兵争之失,在于士大夫逞忿恃兵而讳言和议;和议之失,在于士大夫惩已往之咎而耻言用兵。”(240)他认为在用武力征伐的同时,不能放弃和议方式,并且认为用兵必须以强盛的国力作后盾。在当时他结合国力状况,是极力反对开禧北伐的。此外,书中还对纳贤、重视民心和选帅等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总之,该书备言战略战备,参考价值很高。
总之,从以上军事史著述的编修状况可以看出:一方面,南宋时人在谈论历代南北地理形势的同时,密切与南宋军事之需相联系,以托古寓今,通论古今的方式,积极为现实服务。另一方面,在南宋朝廷的积极倡导和鼓励之下,南宋时人更注重宣扬当代武功。他们通过记述名将事迹,叙述作战经过,追述战争发生地等以褒扬名将忠烈之士,尤其是在高宗、孝宗、宁宗和理宗时期,随着朝廷每次对外战争的兴起,便会推动军事史著述的编修。同时,随着朝廷权臣对外战与和态度的不同,又时时牵制着该类史著的编修与流行。亦正因为如此,可以说该类史著的产生,是南宋特定时代的产物。
【注释】
(1) 熊克《中兴小历》卷1。
(2) 赵鼎《忠正德文集》卷1。
(3) 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以下简称《要录》)卷40高宗建炎四年十二月己卯。
(4) 参《要录》卷76绍兴四年五月癸酉。
(5) 《宋会要辑稿·职官》一八之七○。
(6) 参《南宋馆阁录》卷四《修纂上》。
(7) 参见《文献通考·经籍考》卷20《续通鉴长编举要》。
(8) 《要录》卷93绍兴五年九月戊子。
(9) 《宋史》卷38《宁宗纪》。
(10) 参见《陈亮集》卷22。
(11) 参见《南宋馆阁续录》卷1《沿革·实录院》。
(12) 《困学纪闻》卷15《考史》。
(13) 参见《南宋馆阁录》卷四《修纂》。
(14) 《贵耳集》卷中。
(15) 《宋史》卷203《艺文志二》。
(16) 《志雅堂杂钞》卷下。
(17) 《要录》卷79绍兴四年八月戊寅朔。
(18) 《清波杂志》卷6《元祐诸公日记》。
(19) 详参《北宋宰辅朝政笔记研究》(《文献》3/2001)。
(20) 《文献通考·经籍考》卷66《别集·空青遗文序》。
(21) 《宋史》卷471《章惇传》。
(22) 《直斋书录解题》卷5。
(23) 《旧闻证误》卷3。
(24) 王明清《挥麈后录》卷4。
(25) 杨文公《谈苑》(见曾慥《类说》卷53征引)。
(26) 明徐《徐氏笔精》卷6。
(27) 见陈乐素《宋史艺文志考证》(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三篇。
(28) 《章氏遗书》卷18《邵与桐别传》。
(29) 韩淲《涧泉日记》卷下。
(30) 刘时举《续宋中兴编年资治通鉴》卷10。
(31)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43《与林择之第十一封信》。
(32)《涧泉日记》卷中。
(33)《涧泉日记》卷中。
(34)《涧泉日记》卷中。
(35) 《东莱外集》卷6《杂说》。
(36) 《左氏传续说》卷6《又执子叔姬》。
(37) 《朱子语类》卷122。
(38)《直斋书录解题》卷18《别集类下》。
(39)《直斋书录解题》卷18《别集类下》。
(40) 《宋元学案》卷85。
(41) 《鲒埼亭外编》卷16《同谷三先生书院记》。
(42) 《朱子语类》卷123。
(43)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53《答沈叔晦》。
(44) 《水心文集》卷10《温州新修学记》。
(45) 明王祎《王文公文集》卷6《送顾仲明序》。
(47) 《东莱别集》卷7《与朱侍讲元晦》。
(48) 《攻媿集》卷95《陈公(傅良)神道碑》。
(49) 《黄氏日抄》卷68《读文集·叶水心文集》。
(50) 《止斋先生文集》卷27《辞免实录院同修撰第一状》。
(51) 《宋史》卷434《蔡幼学传》。
(52) 《水心文集》卷23《兵部尚书蔡公墓志铭》。
(53) 《经义考》卷146。
(54) 苏伯衡苏平仲文集卷5《说斋先生文粹序》。
(55) 苏伯衡苏平仲文集卷5《说斋先生文粹序》。
(56) 《直斋书录解题》卷14《类书类》。
(57) 《黄氏日抄》卷50《读史·名臣言行录》。
(58) 《东莱别集》卷7《与张荆州敬夫书》。
(59) 以上均见《东莱别集》卷14《读史纲目》。
(60) 《黄氏日抄》卷54《读杂史·东莱大事记》。
(61) 《止斋先生文集》卷51《薛公行状》。
(62) 《水心文集》卷16《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陈公墓志铭》。
(63)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卷27。
(64)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卷27。
(65)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卷27。
(66) 按:该书中的北宋兵制部分经邓广铭先生考证后认为非陈傅良所作。参见邓先生的《陈傅良的〈历代兵制〉》卷8与王铚的《枢廷备检》(载《纪念陈垣校长诞生110周年学术论文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
(67) 佚名《木笔杂抄》卷下。
(68) 《陈亮集》卷1《上孝宗皇帝第一书》。
(69) 《陈亮集》卷2。
(70) 《水心文集》卷12《龙川集序》。
(71) 《四库提要》卷81《史部·政书类一》。
(72) 《会稽志》卷16《藏书》。
(73)参见何忠礼、徐吉军《南宋史稿》(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十二章。
(74)参见何忠礼、徐吉军《南宋史稿》(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十二章。
(75)参见何忠礼、徐吉军《南宋史稿》(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十二章。
(76) 《宋史》卷393《黄度传》。
(77) 《要录》卷77绍兴四年六月丙申。
(78) 参《要录》卷79绍兴四年八月戊寅朔。
(79)《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以下简称《朝野杂记》)甲集卷4。
(80)《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以下简称《朝野杂记》)甲集卷4。
(81) 洪迈《容斋三笔》卷13《四朝史志》。
(82) 《宋会要辑稿·职官》一八之一○二。
(83) 周必大《文忠集》卷25《回李大著垕启》。
(84) 《宋史全文》卷32。
(85) 《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卷16《辞免兼修史状》。
(86) 《宋史》卷438《李心传传》。
(87) 《宋史全文》卷33。
(88) 《宋史》卷409《高定子传》。
(89)《宋史》卷409《高斯得传》。
(90)《宋史》卷409《高斯得传》。
(91) 《后村先生大全集》卷71《李献可除司农寺丞兼国史》。
(92) 参见《朝野杂记》甲集卷9。
(93) 《四库提要》卷50《史部·别史类》。
(94) 《止斋先生文集》卷40《嘉邸进读艺祖通鉴节略序》。
(95) 《宋史》卷434《杨泰之传》。
(96) 见《鹤林集》卷32《答郑子辩书》。
(97) 《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83《知巴州郭君叔谊墓志铭》。
(98) 《四库提要》卷47《史部·编年类》。
(99) 见《宋史》卷411《牟子才传》。
(100) 《四库提要》卷81《史部·政书类》。
(101)《直斋书录解题》卷5。
(102)《直斋书录解题》卷5。
(103)《直斋书录解题》卷5。
(106) 参见《郡斋读书志·序》。
(107) 《齐东野语》卷12《书籍之厄》。
(108) 《文献通考·经籍考》卷75《总集·唐三百家文粹》。
(109) 《宾退录》卷1。
(110) 《宋史》卷437《魏了翁传》。
(111) 《郡斋读书志》卷5《编年类》。
(112) 《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83《知巴州郭君叔谊墓誌铭》。
(113) 以上均见于《郑樵文集(校补)》卷2《献皇帝书》。
(115) 《直斋书录解题》卷2《书类·书辨讹》。
(116) 《宋史》卷389《袁枢传》。(www.xing528.com)
(117)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4《读通鉴纪事本末用武夷倡和元韵寄机仲》。
(118) 《东莱集》卷7《书袁机仲国录通鉴纪事本末后》。
(119) 《宋史》卷445《熊克传》。
(120) 谢采伯《密斋笔记》卷3。
(121) 《宋会要辑稿·崇儒》四之三○。
(122) 《东莱集》卷6《李仲南集古录序》。
(123) 见郑氏的《皇朝编年纲目备要序》。
(124) 《宋史》卷42《理宗纪二》。
(125) 按:吕中生平事迹难以详知。此参据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66以及张其凡的《〈大事记讲义〉初探》(见《暨南学报》2/1999)。
(126) 《历代通略自跋》。
(127) 《文史通义》卷1《书教下》。
(128) 黄宗羲《宋元学案》卷49《晦翁学案》附录。
(129) 见《直斋书录解题》卷2《诗类·夹漈诗传》条。
(130) 《宋会要辑稿·选举》一一之四一。
(131) 《朱子语类》卷80。
(132)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78《建宁府建阳县学藏书记》。
(133) 《要录》卷153绍兴十五年二月丁亥。
(134) 《齐东野语》卷12《书籍之厄》。
(135)《直斋书录题解》卷8。
(136)《直斋书录题解》卷8。
(137)《直斋书录题解》卷8。
(138)《直斋书录题解》卷8。
(139)《直斋书录题解》卷8。
(140)《直斋书录题解》卷8。
(141)《直斋书录题解》卷8。
(142)《直斋书录题解》卷8。
(143)《直斋书录题解》卷8。
(144)《直斋书录题解》卷8。
(145)《直斋书录题解》卷8。
(146) 《甫阳比事》卷6。
(147) 元吴海《闻过斋集》蔡氏序。
(148) 以上均引自田浩的《朱熹的思维世界》(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第十章。
(149) 《宋史》卷438《徐得之传》。
(150) 《昌谷集》卷17《跋徐仲祥天麟三表说》。
(151)《宋史》卷《徐天麟传》。
(152)《宋史》卷《徐天麟传》。
(153)《宋史》卷《徐天麟传》。
(154) 《攻媿集》卷53。
(155) 按:据王德毅先生《洪迈年谱》(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2006年版)考订,洪皓当作洪晧。
(156) 《宋史》卷373《洪皓传》。
(157) 《宋史》卷373《洪适传》。
(158)《宋史》卷373《洪迈传》。
(159)《宋史》卷373《洪迈传》。
(160) 《四库提要》卷118《子部·杂家类二》。
(161) 《文献通考·经籍考》卷64。
(162) 《宋史翼》卷29。
(163) 周必大《文忠集》卷53《续后汉书序》。
(164) 参见《续后汉书》卷44。
(165) 《要录》卷69绍兴三年冬十月丁亥。
(166) 《朱子语类》卷132。
(167) 《四库提要》卷50《史部·别史类》。
(168) 《文献通考·经籍考》卷10。
(169)周必大《文忠集》卷54《汉兵本末序》。
(170)周必大《文忠集》卷54《汉兵本末序》。
(171) 《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55。
(172) 《宋史》卷445《汪藻传》。
(173) 《鹤林玉露》地集卷5《二老相访》。
(174) 《四库提要》卷81《史部·政书类一》。
(175)《四库提要》卷《集部·别集类一三》之《盘洲集》160-160条。
(176) 《四库提要》卷86《史部·目录类二》。
(177) 《四库提要》卷116《子部·谱录类存目》。
(178) 《水心文集》卷12《徐斯远文集序》。
(179) 《黄氏日抄》卷88《抚州重建教授厅记》。
(180) 李子愿等《象山先生年谱》卷中。
(181) 《宋史》卷319《刘敞传》。
(182) 《宋史》卷319《欧阳修传》。
(183) 《铁围山丛谈》卷4。
(184) 《文献通考·经籍考》卷65。
(185) 《推十书·史学述林》卷5《重修宋史述意》。
(186) 见《挥麈后录》末。
(187) 王得臣《麈史》卷中。
(188) 《要录》卷125。
(189) 刘一止《苕溪集》卷36。
(190) 陈元晋《渔墅类稿》卷五《跋石溪漫志》。
(191) 《挥麈前录》卷4《王知府自跋》。
(192) 《东莱外集》卷6《与李侍郎仁父》。
(193) 《东莱别集》卷8《与朱侍讲元晦》。
(194)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33。
(195) 据《四库提要》卷68《史部·地理类》“太平寰宇记”条称“后来方志必列人物、艺文者,其体皆始于(乐)史”。
(196) 《十驾斋养新录》卷14。
(197) 清阮元《通义堂文集》卷7刘毓崧《舆地纪胜序》(代)。
(198) 《仙溪志》(清《瞿氏铁琴铜剑楼影抄本》)黄氏尾记。
(199) 参陈光贻《中国方志学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一部分、第四篇方志编纂体裁”。
(200) 《直斋书录解题》卷7。
(201)以上均参《四库提要》卷68《史部·地理类》。
(202)以上均参《四库提要》卷68《史部·地理类》。
(203) 《章氏遗书》卷14《方志略例一》·《书〈吴郡志〉后》。
(204) 该顺序依刘纬毅《宋代方志述略》(《文献》4/1986)中所列统计表重新归纳统计而得。
(205) 《志雅堂杂钞》卷下。
(206) 《郑忠肃奏议遗集》卷下《广陵志序》。
(207) 《文史通义·大名府志序》。
(208) 见《郡斋读书志·附志》中《静江志》解题。
(209) 参见《浙江通志》卷263。
(211) 《宋会要辑稿·崇儒》四之三一。
(212) 《宋史》卷404《李舜臣传》。
(213)[217] 《四库提要》卷100《子部·兵家类存目》。
(214) 陈之贤序(见《抱经楼藏书志》卷31)。
(215) 《宋史》卷408《吴昌裔传》。
(216) 《四库提要》卷75《史部·地理类存目四》。
(217) 《宋季三朝政要》卷1。
(218) 《四库提要》卷49《史部·纪事本末类》。
(219) 《郡斋读书志·附志》传记类。
(220) 曹彦约《昌谷集》卷17《中兴四将赞》。
(221) 《梦梁录》卷20《小说讲经史》。
(222) 《后村先生大全集》卷143。
(223) 《宋史》卷416《余玠传》。
(224) 《建炎德安守御录》下卷。
(225)《宋史》卷377《陈规传》。
(226)《宋史》卷377《陈规传》。
(227) 《宋史》卷411《汤璹传》。
(228) 《四库提要》卷99《子部·兵家类》。
(229) 《玉海》卷58。
(230)《四库提要》卷82《史部·政书类二》。
(231)《四库提要》卷82《史部·政书类二》。
(232) 《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54《钱氏诗集传序》。
(233) 《曝书亭集》卷45《书钱氏补汉兵志后》。
(234) 《挥麈余话》卷1。
(235) 见《挥麈余话》卷1(邓广铭先生在《陈傅良的(历代兵制)》卷8与王铚的《枢廷备检》(载《纪念陈垣校长诞生110周年学术论文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中认为此部分非陈氏所作,系抄自王氏之书)。
(236) 《挥麈后录》卷11。
(237) 《皇宋中兴两朝圣政》卷50。
(238) 《玉海》卷62《艺文·论》。
(239) 《宋史》卷455《华岳传》。
(240) 《翠微北征录》卷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