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南宋前期的高宗中兴史编修
高宗朝作为南宋政权诞生和确立的最主要阶段,在对内施政方针和对外外交政策等方面,均会对整个南宋社会产生影响。在南宋初建之时,深处外有金军追袭,内存地方武力各自为战并独霸一方困境中的高宗,为完成重建事业,便以中兴相号召,并进而在民众心目中重塑赵宋皇权形象,以便强化王权,宣扬圣政。为此,早在绍兴六年,史馆依据“断自圣意”(8)的汪伯彦的《建炎中兴日历》,编成了《皇帝元帅府事实》(10卷),用以表明自己的中兴之功。绍兴二十六年十月,高宗还特意下诏将据“绍兴议和”迎回的生母韦太后的事实让实录院编成为《皇太后回銮事实》(10卷)。有以上诏修的基本文献作为基调,朝廷组织的高宗中兴史籍编修活动便达到了高潮。期间,绍兴十三年先修成高宗即位至绍兴十二年间的《建炎以来日历》590卷。至孝宗淳熙三年,最终修订完成高宗一朝《日历》1000卷。乾道二年,国史日历所完成《高宗圣政》60卷。九年,修成《中兴会要》200卷。至宁宗嘉泰二年正月,《高宗实录》500卷最后完成。开禧元年七月,实录院又完成《高宗御集》100卷。嘉定六年,《高宗宝训》70卷亦告完成。此外,《高宗正史》的诏修则始于宁宗嘉泰二年二月。(9)这样,高宗中兴史籍在南宋前期就得以基本完成。(www.xing528.com)
在朝廷积极组织编修中兴史,大力倡言圣政的同时,私家依托官修史书所提供的史材,亦纷纷编撰高宗一朝中兴史。其中专记高宗一朝历史的主要著作就有:熊克的《中兴小历》(40卷)、赵甡之的《中兴遗史》(60卷)、李焘的《思陵大事记》(36卷)、李心传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200卷),以及稍后成书的陈均的《中兴编年举要备要》(14卷)、彭百川的《中兴治迹统类》(30卷)和无名氏的《皇朝中兴纪事本末》(76卷)(按:据现存该书内容可知,此当为《中兴小历》之异名节录本)。兼及高宗朝的史著主要有:李的《皇宋十朝纲要》(25卷)。专题性著作如:李壁的《国朝中兴诸臣奏议》(400卷)、龚颐正的《中兴忠义录》(3卷)、陈亮的《中兴遗传》、(10)章颖的《皇宋中兴四将传》(4卷)、张浚的《中兴备览》(3卷)、何俌的《中兴龟鉴》(10卷)、佚名的《绍兴讲和录》(2卷)、《绍兴正论》(2卷)和楼昉的《绍兴正论小传》(20卷)等。除有意宣扬圣政之外,这些著作还必须具体涉及“南京即位,扬州渡江,复辟之功,亲征之举,与夫伪楚伪齐、叛将群盗之扰,行台分镇、措置守御之方,隆祐过江西,车驾幸明浙,收复河南,迎奉梓宫,和战议论之异同,治军理财之本末”(11),以及秦桧专权等关键问题。其间有关与金和、战问题最为突出。虽则私家对诸如和、战等重大问题看法不一,但占主流的是对秦桧议和之举的极力贬斥,这表明力主恢复故土是当时人的普遍心愿。对于此,王应麟就评论说:“绍兴、隆兴,主和者皆小人;开禧,主战者皆小人。”(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