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传媒大学非通用语特色专业教学和研究成果

中国传媒大学非通用语特色专业教学和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附录一中国传媒大学非通用语特色专业在校生问卷调查报告2008年,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学院针对非通用语亚非语特色专业的其中四个专业的48名在校生,通过发放纸质问卷的方式展开了调查,具体包括:9名尼泊尔语专业学生、14名斯瓦希里语专业学生、10名孟加拉语专业学生以及15名泰米尔语专业学生。表1-1-3在校生对教学管理的满意度(二)不同专业在校生对非通用语教学的评价表1-1-4至表1-1-6显示了不同专业在校生对于各专业教学的评价情况。

中国传媒大学非通用语特色专业教学和研究成果

附录一 中国传媒大学通用语特色专业在校生问卷调查报告

2008年,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学院针对非通用语亚非语特色专业的其中四个专业的48名在校生,通过发放纸质问卷的方式展开了调查,具体包括:9名尼泊尔语专业学生、14名斯瓦希里语专业学生、10名孟加拉语专业学生以及15名泰米尔语专业学生。

调研主要从四个方面考察非通用语特色专业在校生对本专业的看法和评价,依次为:在校生对非通用语教学的评价、在校生的学习态度、在校生的就业态度以及在校生对所学非通用语专业特色的建议。

一、在校生对非通用语教学的评价

(一)在校生对非通用语教学的总体评价

表1-1-1至表1-1-3显示了在校生对非通用语教学的评价情况。总体来讲,认为“非通用语专业课”是对其影响最大或最有帮助的教学环节的学生最多;与之相应,认为“专业语言课程”是最重要课程的学生也最多;在校生对非通用语教学管理的满意度也相对较高。

1.在校生认为影响最大或最有帮助的教学环节

表1-1-1数据显示:在所调查的48名在校生中,多数学生认为影响最大或最有帮助的教学环节是“非通用语专业课”,选择该教学环节的学生有41人次,占85.4%,明显高于其他教学环节的选择比例;其次是“英语课”,选择该教学环节的学生有31人次,占64.6%;再次是“社会活动”,选择该教学环节的学生有26人次,占54.2%。值得注意的是,在所调查的全体样本中,选择“思想道德教育”的学生仅有1人次。

表1-1-1 在校生认为影响最大或有帮助的教学环节

img58

(本题为多选题,合计百分比可能大于100%,n=48)

2.在校生认为最重要的课程

从表1-1-2中可以看出,认为“专业语言类课程”最重要的在校生最多,有39人次选择该课程,占81.2%;其次是认为“英语语言类课程”重要的学生相对较多,有31人次选择该课程,占64.6%;再次为选择“国际关系、新闻传播类知识性课程”的学生,占54.2%。

在所调查的48名在校生中,选择“文化类课程”的学生仅有9人次,其比例相对较低,仅为18.8%,可见在校生并没有意识到“文化类课程”的重要性。

表1-1-2 在校生认为最重要的课程

img59

(本题为多选题,合计百分比可能大于100%,n=48)

3.在校生认为需要增加或减少的课程和训练

关于在校生认为需要增加的课程,48名调查者中有29人回答了该问题。总体来讲,多数在校生希望加强专业课程的力度,增加与专业相关的课外实践活动,以及适当增加新闻类的课程。具体来讲,有6人表示希望增开一些实践性强并与专业课程有关的课外训练和实践;5人表示希望增设电视新闻类的专业课程;5人表示希望增加英语专业课程(其中有3人明确说明希望重点加强英语视听方面的训练);4人表示希望在本专业的专业课程上加强力度;3人希望增加介绍对象国背景文化知识的课程;2人希望增加国际关系、国际新闻类课程;另外各有1人希望增设外交礼仪课程、经济和文化类课程、体育选修类课程以及文艺类课程(如国标舞等)。

关于在校生认为需要减少的课程,48名调查者中有9人回答了该问题。其中,希望减少英语类和政治类课程的学生最多。具体来讲,有4人表示希望减少英语类课程(其中有2人明确说明希望减少英语视听类课程,有1人明确表示对英语写作类课程不满意);有2人表示希望减少政治类课程;分别有1人希望减少选修类课程、与专业课无关的概论类课程以及“所谓的文化类课程”。

另外,48人中有2人认为目前课程设置很合理,无须增减。

分析结果显示,为满足在校生的需求,学校需要增加的课程和训练主要包括对象国的背景文化知识、与专业相关的课外实践以及新闻类和国际关系课程。而对于英语视听类课程,在校生的意见出现分歧:5名学生希望增加英语课程,其中有3人明确表示要加强英语视听方面的训练;4名学生却希望减少英语类课程,其中有2人明确表示希望减少英语视听类课程。

4.在校生最满意的课程

关于学生最满意的课程,所调查的48名在校生中有27人回答了该问题。总体来讲,对专业语言类课程和英语语言类课程满意的学生最多。具体来讲,有13人表示对本专业的大部分专业课都比较满意(其中有8人明确表示对专业语言的翻译课与精读课最满意);有5人表示对英语类课程最满意(其中有3人明确表示对英语口语课最满意,有1人表示对英语翻译课最满意);有3人表示对公关、新闻类课程最满意;有1人表示对学校将专业语言类课程和英语类课程兼顾的做法感到很满意。另外有4人表示对所有课程均很满意,还有1人表示没有最满意的课程。

5.在校生对教学管理的满意度

为了更直观地显示学生对“教学管理”的满意度评价,我们对满意度进行赋值,然后计算各评价内容的平均值。其中,“很满意”赋值为4分,“满意”赋值为3分,“比较满意”赋值为2分,“不满意”赋值为1分。

表1-1-3的数据显示了学生对教学管理各方面的满意度均值,其中,“学习风气”有2人未作评价,“教材质量”有1人未作评价,“实习环节”有1人未作评价,“综合评价”缺失6人评分。

总体来讲,学生对非通用语教学管理的各个方面都比较满意,除了“专业知名度”,其他各项均值都超过了中位数2.5分,“综合评价”达到了2.98分。

在校生对于学院老师“师德师风”的满意度最高,均值为3.52分;其次,学生对于“学习风气”和“课程设置”的满意度也较高,均值分别为3.13分和3.06分;相对而言,学生对“专业知名度”的评价最低,均值为2.31分,略低于中位数。

表1-1-3 在校生对教学管理的满意度

img60

(二)不同专业在校生对非通用语教学的评价

表1-1-4至表1-1-6显示了不同专业在校生对于各专业教学的评价情况。总体来讲,对于影响最大或者最有帮助的教学环节,除了斯瓦希里语专业,其他三个专业的多数学生都认为是“非通用语专业课”和“英语课”;四个专业中的多数学生认为最重要的课程是“专业语言课程”,但对其他课程的态度略有不同。对于教学管理的满意度评价,四个专业学生都是对“师德师风”满意度较高,对“专业知名度”满意度则相对较低。

1.不同专业在校生认为影响最大或最有帮助的教学环节

由表1-1-4可以看出,除了斯瓦希里语专业,其他三个专业中,认为“非通用语专业课”和“英语课”是影响最大或最有帮助的教学环节的学生相对较多。具体来讲,在所调查的9名尼泊尔语专业学生中,认为“英语课”是影响最大或最有帮助的教学环节的学生人数最多,为7人次;其次分别有5人次选择了“非通用语专业课”和“社会活动”,学生比例相对较高。孟加拉语和泰米尔语两个专业中,认为“非通用语专业课”是最有帮助或影响最大的教学环节的学生最多,选择该教学环节的学生分别是10人次和13人次,其次是选择“英语课”的学生相对较多。

与其他三个专业不同,在所调查的14名斯瓦希里语专业学生中,多数学生认为影响最大或最有帮助的教学环节是“非通用语专业课”,其次是“社会活动”。然而,认为“英语课”是影响最大或最有帮助教学环节的学生则相对较少,选择该教学环节的学生仅有4人次,占该专业总体的28.6%,明显低于其他三个专业学生的选择比例。

表1-1-4 不同专业在校生认为影响大或有帮助的教学环节

img61

(本题为多选题,合计百分比可能大于100%)

2.不同专业在校生认为最重要的课程

表1-1-5的数据显示,四个专业中的大多数学生认为最重要的课程是“专业语言课程”。

除了“专业语言课程”,不同专业学生对待其他课程的态度略有不同。孟加拉语和泰米尔语两个专业中认为“英语语言类课程”重要的学生相对较多。斯瓦希里语专业中,认为“英语语言类课程”和“国际关系、新闻类课程”这两门课程都比较重要的学生较多。尼泊尔语专业中认为“国际关系、新闻类课程”重要的学生相对较多,然而认为“英语语言类课程”重要的学生仅有4人次,占该专业总体的44.4%,明显低于其他三个专业学生的选择比例。

表1-1-5 不同专业在校生认为最重要的课程

img62

(本题为多选题,合计百分比可能大于100%)

3.不同专业在校生对教学管理的满意度

为了更直观地显示不同专业学生对“教学管理”的满意度评价,我们将满意度进行赋值,然后计算各评价内容的平均值。其中,“很满意”赋值为4分,“满意”赋值为3分,“比较满意”赋值为2分,“不满意”赋值为1分。

表1-1-6数据显示了不同专业在校生对于教学管理各方面的满意度均值,依次为:课程设置、教学条件、教学效果、师德师风、学习风气、图书资料、教材质量、学习环节、专业知名度、对外交流活动、综合评价。其中,9名尼泊尔语专业学生中有1人未对“学习风气”评分,1人未对“综合评价”评分;14名斯瓦希里语专业学生中有1人未对“学习风气”评分,2人未对“综合评价”评分;15名泰米尔语专业学生中有1人未对“教材质量”评分,1人未对“实习环节”评分,3人未对“综合评价”评分。

总体来讲,四个专业学生对“师德师风”的满意度均值最高,对其自身专业的“综合评价”也相对较高,而对于“专业知名度”的满意度则相对较低。

具体来讲,尼泊尔语专业学生满意度较高的是“学习风气”、“师德师风”和“对外交流活动”,满意度均值依次为3.50分、3.44分和3.22分;而对于“教学管理”和“图书资料”的满意度偏低,其均值都是2.44分,略低于中位数2.50分,对于“专业知名度”的满意度最低,甚至可以说是比较不满意,其满意度均值仅为1.89分。

斯瓦希里语专业学生满意度较高的是“课程设置”和“师德师风”,其满意度均值都是3.21分;而对于“实习环节”和“图书资料”的满意度则相对较低,满意度均值分别为2.43分和2.29分。

孟加拉语专业学生满意度最高的是“师德师风”,其次是“学习风气”,接下来对于“教学效果”、“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和“对外交流活动”的满意度也相对较高;而对于“专业知名度”的满意度相对较低,均值为2.20分,低于中位数2.50分。

泰米尔语专业学生对于“师德师风”的满意度最高,对于“教材质量”、“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的满意度也相对较高;而对于“专业知名度”和“对外交流活动”的满意度则相对较低。

表1-1-6 不同专业在校生对教学管理的满意度均值

img63

二、在校生的学习态度

(一)在校生的总体学习态度

表1-2-1至表1-2-2显示了学生们对待本专业的学习态度的情况。总体来讲,所调查的大多数在校生都对所学专业有兴趣,并且表示有信心学好本专业。可见,在校生的总体学习态度还是非常积极的。

1.在校生学习本专业的兴趣

表1-2-1的数据显示,大多数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较高,占89.6%。其中有16人对学习本专业“很有兴趣”,占33.3%;有27人对于学习本专业“较有兴趣”,占56.3%。

另外,所调查的48名在校生中有3人对所学专业“兴趣一般”,其中有2人说明了原因,2人均表示“就业前景不佳”是导致其学习“兴趣一般”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在所调查的样本中,有2人对所学专业“没有兴趣”,其中有1人说明了原因,“基础没有打好”是导致其学习“没有兴趣”的主要原因。

表1-2-1 在校生学习本专业的兴趣

img64

2.在校生学好本专业的信心

表1-2-2的数据显示,大多数学生都有信心学好本专业。其中有13人表示“很有信心”学好本专业,占27.1%;有26人表示“较有信心”学好本专业,占54.2%。

有8人对于学好本专业“信心一般”,其中有5人说明了原因:1人表示“就业前景不乐观”;1人表示“源自性格,不自信”会导致其学好本专业的“信心一般”;另外有3人表示“(专业学习)难,相当难”导致其对于学好本专业的“信心一般”。

另外,有1人表示对于学好本专业“没有信心”,而该学生的理由则是“(功课)落下太多”。

表1-2-2 在校生学好本专业的信心

img65

3.在校生如何平衡专业语言技能和英语语言技能的学习(www.xing528.com)

关于学生该如何平衡专业语言技能和英语语言技能学习的问题,48名被调查者中有41人回答了该问题。总体来讲,将专业语言技能和英语语言技能学习同步进行的学生最多,多数学生能将学习两种语言的时间基本上分配均衡。

具体来讲,有34人表示会将专业语言技能的学习与英语语言技能学习同步。他们普遍认为,英语是当今社会必备的工具,而所学专业是将来工作必备的,二者同样重要,所以在两种语言学习时间的分配上基本均衡。另有4人表示会以英语学习为主,同时也会将专业课的学习贯穿其中;还有3人表示在学习时间分配上是以专业课为主,英语课为辅。

由此可见,多数在校学习非通用语言的学生还是将英语语言技能的学习看得非常重要,希望做到专业语言学习和英语学习“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二)不同专业在校生的学习态度

表1-2-3至表1-2-6显示了不同专业学生学习本专业的态度情况。总体来讲,不同专业学生学习本专业的兴趣程度和学好本专业的信心程度差别不大。

1.不同专业在校生的学习兴趣

表1-2-3和表1-2-4显示了不同专业在校生学习本专业的兴趣程度。为了更直观地显示不同专业学生对学习本专业的兴趣程度,我们将兴趣程度进行赋值,然后计算其平均值(如表1-2-3)。其中,“很有兴趣”赋值为4分,“较有兴趣”赋值为3分,“兴趣一般”赋值为2分,“没有兴趣”赋值为1分。

表1-2-3的数据显示,总体来讲,四个专业学生学习本专业的兴趣程度都比较高,均值都超过了中位数2.50分。其中,泰米尔语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最高,均值为3.40分;其次是斯瓦希里语专业和孟加拉语专业,均值分别是3.36分和3.00分。但是,相比其他三个专业,尼泊尔语专业学生学习的兴趣程度则相对较低,均值为2.78分,仅略高于中位数2.50分。

表1-2-3 不同专业在校生学习本专业的兴趣程度的平均值

img66

表1-2-4的数据显示,在所调查的9名尼泊尔语专业在校生中,有2名学生表示学习“兴趣一般”,而2人均表示“就业前景不佳”导致其学习“兴趣一般”。可见,目前在校生将学习和工作联系得比较紧密。在所调查的10名孟加拉语专业学生中,有1人表示“兴趣一般”,该学生没有说明原因;另有1人表示“没有兴趣”,该学生说明的原因是“基础没有打好”。

表1-2-4 不同专业在校生学习本专业的兴趣程度

img67

2.不同专业在校生的学习信心

表1-2-5和表1-2-6分别显示了不同专业在校生学习本专业的信心情况。为了更直观地显示不同专业学生对学好本专业的信心程度,我们将信心程度进行赋值,然后计算其平均值(如表1-2-5)。其中,“很有信心”赋值为4分,“较有信心”赋值为3分,“信心一般”赋值为2分,“没有信心”赋值为1分。

表1-2-5的数据显示,四个专业学生对学好本专业的信心程度都比较高,均值都超过了中位数2.50分。其中,斯瓦希里语专业的学生对学好本专业的信心度最高,均值为3.43分。其次是尼泊尔语专业,均值为3.11分。

表1-2-5 不同专业在校生学习本专业的信心度均值

img68

表1-2-6的数据显示,在所调查的9名尼泊尔语专业在校生中,1名学生表示“信心一般”,其原因是认为“就业前景不乐观”。斯瓦希里语专业中有1名学生表示“信心一般”,该学生没有说明原因。孟加拉语专业中有1名学生表示“信心一般”,该学生也没有说明原因,另有1名学生表示“没有信心”,其原因是“(功课)落下太多”。泰米尔语专业中有5名学生表示“信心一般”,有4名学生说明了原因,其中有1名学生表示“源自性格,不自信”导致学习信心一般,另有3名学生一致认为“(泰米尔语)难、相当难”。

表1-2-6 不同专业在校生的学习信心

img69

(续表1-2-6)

img70

三、在校生的就业态度

(一)在校生的总体就业态度

表1-3-1和表1-3-2显示了在校生的就业态度,包括毕业后打算从事的工作以及学好本专业对将来工作的帮助。总体来讲,目前超过半数的在校生对毕业后打算从事的工作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关于学好本专业对将来工作的帮助,大多数学生认为“学好本专业,对将来从事与对象国贸易交流有帮助”。

1.在校生毕业后打算从事的工作

从表1-3-1的数据可以看出,所调查的48名在校生中,有28名学生表示“还没想好”毕业后打算从事什么工作,其比例达到了58.3%。另外有15名学生表示“毕业后从事与所学专业有关的工作”,有5人明确表示打算“毕业后从事与所学专业无关的工作”。

由此可见,目前超过半数的非通用语在校生对毕业后打算从事的工作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在少数已经有就业方向的学生中,想从事“与所学专业有关的工作”的学生相对较多。

表1-3-1 在校生毕业后打算从事的工作

img71

2.在校生认为学好本专业对未来工作的帮助

表1-3-2数据显示,在所调查的48名在校生中,认为“学好本专业,对将来从事与对象国贸易交流有帮助”的学生最多,有34人次表达该观点,占总体的70. 8%;其次是认为“学好本专业,对将来与对象国开展文化交流工作有帮助”的学生较多,有24人次持该观点,其比例达到50%;而认为“学好本专业,对将来从事对象国文化研究有帮助”的学生最少,仅有7人次,其比例仅占14.6%。

表1-3-2 毕业生认为学好本专业对未来工作的帮助

img72

(本题为多选题,合计百分比可能大于100%,n=48)

(二)不同专业在校生的就业态度

表1-3-3和表1-3-4显示出不同专业的在校生关于就业的态度。总体来讲,相比其他三个专业,斯瓦希里语专业中有相对较多的学生对毕业后所要从事的工作有了大概的目标和方向。对于学好本专业对将来工作的帮助,不同专业学生的观点表现出一定差异。

1.不同专业在校生毕业后打算从事的工作

从表1-3-3的数据可以看出,四个专业中的多数学生都没有想好毕业后打算从事的工作。

相比较而言,斯瓦希里语专业学生的就业态度要相对明确一些,在该专业所调查的14名学生中,共有8名学生对毕业后打算从事的工作有了较为明确的方向,占总体的57.2%。其中,有6名学生明确表示“要从事与所学专业有关的工作”,占总体的42.9%;另有2名学生明确表示“要从事与所学专业无关的工作”。

表1-3-3 不同专业在校生毕业后打算从事的工作

img73

2.不同专业在校生认为学好本专业对未来工作的帮助

表1-3-4的数据显示,在所调查的9名尼泊尔语专业在校生中,认为“学好本专业,对将来与对象国开展文化交流工作有帮助”的学生人数最多;其次是认为“学好本专业,对将来从事与对象国贸易交流有帮助”的学生人数。然而与其他三个专业不同的是,尼泊尔语专业中认为“学好本专业对将来从事对外宣传工作有帮助”的学生最少,仅有1人次。

斯瓦希里语专业与泰米尔语专业学生的观点类似,两个专业中都是认为“学好本专业,对将来从事与对象国贸易交流工作有帮助”的学生最多,认为“学好本专业,对将来从事对象国文化研究有帮助”的学生最少。

在所调查的10名孟加拉语专业在校生中,认为学好本专业“对将来从事对外宣传工作有帮助”、“对将来与对象国开展文化交流工作有帮助”以及“对将来从事与对象国贸易交流有帮助”的学生都比较多。

从表1-3-4中我们可以发现有意思的是,所调查的尼泊尔语专业和孟加拉语专业在校生对于“学好本专业,对将来从事对外宣传工作有帮助”这一观点呈现出截然对立的态度。尼泊尔语专业中持有该观点的学生最少,而孟加拉语专业中持有该观点的学生却最多。

表1-3-4 不同专业在校生认为学好本专业对未来工作的帮助

img74

(本题为多选题,合计百分比可能大于100%)

四、在校生对中国传媒大学非通用语专业特色的建议

关于在校生认为在中国传媒大学的大学科背景下,本专业的学科特色应如何体现的问题,48名被调查者中有37人回答了该问题。总体来讲,多数学生认为应该将非通用语教学与中国传媒大学的“传媒”特色结合起来,增加新闻类和传播类的专业课程,增强学生的新闻传播意识,加强学生在广播电视领域的实践环节。

具体来讲,有19人认为应该结合学校的“传媒”特色,将专业语言学习与新闻和传播联系起来,加强非通用语言在广播电视领域的应用和研究,通过学校的“传媒”特色彰显非通用语的专业优势;有8人认为应该加强专业的实用性,如开展与对象国的文化交流,以及增加一些专业实践的机会;有4人认为可以通过加强对象国的文化研究以及开展对象国新闻传播领域方面的研究来突出学校非通用语的专业特色;有4人表示非通用语的专业特色体现在其基地语种的唯一性,藉由这种唯一性,可以得到更多与相关部门(如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合作与交流的机会;有1人表示应该将本专业建设成“小而精”的专业。

另外,有2名学生表示“没有想过”;还有2名学生表现得比较悲观,其中有1名学生表示“专业语言用不上,对象国英语普及率太高”;有1名学生甚至认为“本专业所学人数较少,在学校老师都不太注意我们的情况下,我们必须自己权衡利弊,以自己的兴趣为主”。

五、总结

从此次非通用语专业在校生的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们的学习态度比较积极,多数学生表示对所学专业有兴趣,并且有信心学好本专业,对本专业教学管理的满意度也比较高。在校生比较重视专业课和英语课的学习,但是忽略了文化类课程的学习,忽视了文科综合能力的培养。另外,在校生对就业的态度比较模糊,学校应该增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

(一)在校生的学习态度积极,重视专业课和英语课

调查显示,在校生学习本专业的态度比较积极,多数学生表示对所学专业有兴趣,而且有信心学好本专业;而对所学专业没有兴趣或者没有信心学好本专业的学生,“就业前景不佳”是困扰他们的主要问题。

同时,多数在校生最重视的课程是专业课和英语课,而最满意的课程也集中于专业课和英语课。并且,在当今世界广泛使用英语的大背景之下,非通用语在校生普遍将专业语言学习和英语语言学习并重,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然而,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认为“文化类课程”重要的学生相对较少,仅有9人次。可见,在校生主要将学习精力投放在专业课和英语课上,没有意识到文化类课程的重要性,忽视了对文科综合能力的培养。

对比不同专业,我们可以发现在所调查的14名斯瓦希里语专业学生中,认为“专业课”和“社会活动”影响最大或最有帮助的学生相对较多,而选择“英语课”的学生则相对较少。另外,在所调查的9名尼泊尔语专业学生中,多数学生认为影响最大或最有帮助的教学环节是“非通用语专业课”,然而认为最重要的课程是“专业语言类课程”的学生却相对较少。

(二)在校生认为学校应该加强专业课力度

在课程设置方面,多数在校生认为仍需加强专业课的力度,包括增加对象国的文化知识等课程,增加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以及适当增加新闻类的课程,同时也有较多学生认为应该增加英语视听类的课程;对于需要减少的课程,学生的意见却集中于英语视听类课程和政治类课程上。

因此,学校可以针对学生的普遍需求,针对非通用语的专业特色而增加相关专业课程和训练,包括对象国的背景文化知识、与专业相关的课外实践以及新闻类和国际关系课程。

对于英语视听类课程,在校生的意见存在分歧:5名学生希望增加英语课程,其中有3人明确表示要加强英语视听方面的训练;4名学生却希望减少英语类课程,其中有2人明确表示希望减少英语视听类课程。因此可以再通过深入调查找出学生希望增开或者减少英语视听类课程的原因,制定相关政策。

(三)多数在校生就业态度不明确

调查中我们发现,目前超过半数的在校生对于毕业后打算从事的工作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在所调查的48名在校生中,有58.3%的学生表示还没有想好毕业后打算从事的工作。在已经有就业方向的学生中,想从事和所学专业有关工作的学生较多。因此,建议学校应该对在校生进行相关就业指导。

(四)增加新闻传播课程,彰显“传媒”特色

非通用语在校生对“专业知名度”的满意度最低,多数在校生认为应该结合学校的“传媒”特色,在课程设置上强化新闻类和传播类的课程,并且加强学生在广播电视领域里的实践活动,通过培养和增进学生的“传媒意识”来彰显中国传媒大学非通用语的专业特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