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土耳其语专业招生及就业情况
一、招生规模
20世纪50年代,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招收了一个土耳其语班,共16名学生,60年代又招收了两个班,各11名学生。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经教育部特批,中国传媒大学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联合招生,分别定向培养了4名和3名土耳其语专业学生。2001年4月,中国传媒大学正式恢复土耳其语专业招生,招收土耳其语本科专业学生21名,2006年招收学生16名。
2009年前,中国传媒大学土耳其语专业在招生上采取自主招生、提前录取的方式,每隔四年或五年招收一届学生。2010年后,招生模式改为统一高考。
二、就业调查
总体来讲,中国传媒大学土耳其语专业学生的毕业走向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在本科毕业后凭借大学阶段打下的良好土耳其语言基础,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一线媒体从事新闻的编辑、采访、广播等业务工作,并在工作中不断完善专业知识;另一部分可以说是一定程度地改变专业方向,有侧重地利用大学阶段所积累的英语知识和技能,从事媒体类或外事方面的工作。
通过学院与学生的共同努力,2001级和2006级土耳其语专业学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了100%。2001级土耳其语专业学生人数为21人,其中,4人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工作,3人被省级电视台录用,1人留校任教,2人继续攻读硕、博学位,2人出国留学,2人去机关部委工作,6人从事与土耳其有关的商业和贸易(包括大型国企和民营企业,如中国机械进出口总公司、中国华为集团等),1人自主创业。2006级学生的就业情况较2001级更为理想,学生基本被国际广播电台、省市政府部门和大型央企所吸纳。
表8-3 中国传媒大学2006级土耳其语班学生就业简况(www.xing528.com)
〔本部分资料由徐滋提供〕
【注释】
[1]http://zh.wikipedia.org/zh-cn/%E5%9C%9F%E8%80%B3%E5%85%B6%E8%AF%AD
[2]http://tieba.baidu.com/f?kz=136694073
[3]http://tieba.baidu.com/f?kz=13669407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