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土耳其语专业留学活动及课外特色活动

土耳其语专业留学活动及课外特色活动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外,土耳其语专业学生参加的课外活动也很丰富多彩。2007年10月28日,土耳其语班同学积极参与了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举办的“土耳其文化周高校巡演”,土耳其文化参赞欧胜瑞出席此次活动。2007年12月15日,在外国语学院举办的“青春之歌”大型歌咏比赛中,土耳其语专业的11名同学表现出色,并取得了很好的名次。

土耳其语专业留学活动及课外特色活动

第四节 土耳其语专业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

土耳其语专业师生校内外和国内外的交流活动层次多样,形式灵活,取得了良好效果。值得提及的是,2007年11月至2010年8月,部分学生在班主任老师的协助下,完成了“3+1”留学或短期游学

“3+1”办学模式是中国传媒大学国语学院及其前身国际传播学院秉承“国际视野、理实并重、复合融通”的办学理念,针对非通用语人才面临激烈竞争的背景,积极提高教学层次,旨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母语环境,为了培养“外语突出、专业领先”的复合型、复语型人才,于2001年在全国率先开创的。“3+1”办学模式是指非通用语专业的学生就读期间,以“单位公派自费留学”的形式,赴对象国学习一年或1~3个月的短期游学,与合作学校实行学分转换。在该模式中,大一、大二的学习是基础,大三是关键,大四是提高和总结。学生大一、大二在国内的学习为第三年出国进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两年基础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所学外语的基本语法和句型,听力和口语得到提高,由此初步具备语言应用能力,为第三年出国做好充分的准备。大学三年级出国留学一年或进行1~3个月的短期游学,为学生全面提高外语水平和综合素质创造了有利条件。大学四年级是“3+1”模式的最后一年,对学生来说是总结知识、进一步提高外语水平、自我完善的一年。学生回国后,把留学期间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总结经验,查漏补缺,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一步提高了专业水平。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留学和游学实践,既加深了学生对所学语言的理解,增强了语言实际应用能力,也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对象国的客观了解,使其在头脑中形成鲜活的印象和记忆,提高了继续学习该语言的兴趣,同时也为日后的就业和发展拓展了新的渠道。

2008年12月至2009年4月期间,土耳其语班8名同学赴土耳其留学,就读于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大学的土耳其语教育中心。留学期间,同学们积极了解土耳其,努力提升专业水平,并在土耳其结识了许多外国友人,大大提高了专业素养及个人素质,增进了对土耳其语言的学习热情。值得肯定的是,学生通过在异国学习,无论时间长短,都真切地感受到了异国文化,学习到了纯正、地道的语言,学生的语言水平尤其是听说能力得到显著提升。由于置身现实的语言环境中,学生们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语言的应用过程中培养语感,提高语言水平。因此,从整体情况来看,大多数同学认为留学对自己的帮助很大,主要表现在生活能力及语言实际应用水平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在国外,置身于每天必须听说的语言环境中,看到自己的所学及时转化为所用,这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就业时的自信心。“3+1”办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就业方面凸现出显著优势。在国外留学,同学们对国外国情文化的了解有助于跨文化之间的沟通,这种沟通能力是涉外行业衡量人才的重要指标。

土耳其语在国内为稀缺语种,目前国内基本上没有出版的教材,学生对语言的掌握水平略有不足,在听力和口语方面的能力相对薄弱。通过留学,这一薄弱环节得以改善。另外,国内对对象国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学生对土耳其的了解也很欠缺,通过或长或短的留学生活,学生在这一方面的知识可得到弥补。

国外的教学更注重对学生实际听说能力的培养,并鼓励学生大胆应用语言,把课堂所学及时转化为生活所用,这样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另一方面也加深了学生对对象国的文化习俗、风土人情的了解;虽然在国内每周也安排外教给学生授课,但是仅仅几个小时的时间根本无法向学生全面展示对象国人们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在对象国为期近一年的学习生活中,通过和对象国朋友们的日常交流及沟通,学生们更加深了对他们不同于传统东方文化的处事方式的理解,为其今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留学和游学期间,许多同学还根据自己的兴趣所长,及时与对象国老师沟通,确立大四毕业论文的题目及方向,为归国后继续完成学业及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做了很好的前期铺垫。

此外,独自在异乡生活的经历,使学生的自理能力、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为人处事的能力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同学们变得更加成熟。学生融入对象国的家庭生活氛围中,充分体验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学生在与国外人民的交流过程中了解到当地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情况,同时担负着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让世界更了解现今中国国情的重任。在国外留学,学生有机会直接接触当地的文化风俗,通过与当地人的近距离接触,参加当地举办的一系列文化活动,促进了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有利于传播中国文化。因此,有用人单位评价,“3+1”办学模式下培养的学生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相比于同专业未能留学的学生有明显的提高。

在留学和游学过程中,教师的学术和科研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开展留学项目,不仅有利于非通用语专业的学生更好地学习对象国语言,培养有国际视野的语言人才,同时对于青年教师来说,也是一种认识的深人和提高。(www.xing528.com)

此外,土耳其语专业学生参加的课外活动也很丰富多彩。例如,2006年11月28日,在外国语学院举办的“音乐无国界”才艺大赛中,土耳其语班同学播放了土耳其风光片并表演了土耳其肚皮舞,杨旻月、张娜同学晋级决赛。2006年11月30日,土耳其语专业学生参加了土耳其大使馆主办的“新闻文化处交流会”,土耳其文化参赞、土耳其国家新闻社首席记者卡米尔等出席本次活动。

2007年10月27日,土耳其语专业学生参加了由土耳其大使馆、土耳其文化旅游部携手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北京民俗博物馆在北京民俗博物馆举办的“土耳其文化周”(Turkish Culture Week)。土耳其文化参赞欧胜瑞出席了本次活动,并与同学们亲切交流。2007年10月28日,土耳其语班同学积极参与了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举办的“土耳其文化周高校巡演”,土耳其文化参赞欧胜瑞出席此次活动。2007年12月15日,在外国语学院举办的“青春之歌”大型歌咏比赛中,土耳其语专业的11名同学表现出色,并取得了很好的名次。

2008年6月至8月北京奥运会期间,土耳其语专业的多名学生荣幸地担任了志愿者,其中,麻余瑶同学担任IOC助理,梁旭同学担任土耳其体育部长助理,范珣、董芳远、杨丰瑶、王瑶、孙冬明、郑鸰骁等6名同学担任NOC助理,张娜、顾莹、宋磊、胡雨兰等同学担任了语言服务助理。2008年9月至10月残奥会期间,土耳其语专业学生胡雨兰积极参与,并获得了“北京奥运会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

2008年9月20日,土耳其语专业学生参加了土耳其文化处举办的“土耳其大使馆赠书活动”。土耳其文化参赞欧胜瑞出席了本次活动,并与同学们进行了亲切交谈。2008年10月2日,土耳其担保银行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诺扬·罗拿先生来土耳其语班举行讲座。2008年10月9日,土耳其阿里斯多旅行社社长菲利斯女士来土耳其语班举行讲座。2008年11月26日,为庆祝土耳其国庆日,土耳其驻中国大使馆在东岳庙举办国宴,土耳其语专业的3名同学参加了该活动。2009年5月3日,为庆祝五四青年节,外交部举办了“开放日”,外国语学院参加了参观钓鱼台国宾馆活动,范珣同学代表土耳其语班参加了本次活动。

2009年6月26日,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土耳其商会和商品交易联合会、土耳其对外经济委员会共同主办的“中国-土耳其经贸论坛”在北京举行。应邀来华访问的土耳其总统杜拉·居尔亲自出席会议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讲,中国和土耳其近200家大中型企业的代表约400人出席了论坛活动,土耳其语专业的3名同学参与了本次论坛,担任翻译、问卷调查等工作,为增进中国企业对土耳其的了解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2009年6月23日,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在北京展览馆举办。王吴、董芳远、麻余瑶同学参加了该展会,在土耳其展览馆协助活动。2009年11月3日至4日,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洽谈会在北京召开,土耳其语专业的李然、杨旻月同学代表土耳其贸易促进局参加了会后晚宴。

表8-2 中国传媒大学2006级土耳其语班学生课外活动简况

img4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