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马来语专业招生及就业情况
一、招生规模
2000年,国家教育部专门组织专家组对中国传媒大学非通用语本科人才培养基地进行了评估论证,并于2004年正式批准中国传媒大学为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2001年,北京广播学院(今中国传媒大学)招收了第一届马来语专业学生,共18人(其中男生2名)。之后,2005年招收14名学生(其中男生2名),2009年招收15名学生(其中男生7名)。2010年前,马来语专业招生采取自主招生、提前录取的方式,基本保持每隔四年招收一届学生,坚持小班授课。学制均为四年。
二、就业调查
总体来讲,中国传媒大学马来语专业学生的毕业走向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在本科毕业后凭借大学阶段打下的良好马来语语言基础,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一线媒体从事新闻的编辑、采访、广播等业务工作,或去一些在马来语对象国进行投资和贸易的企事业单位进行语言类翻译及文案整理工作,并在工作中不断完善专业知识。另一部分可以说是一定程度地改变专业方向,有侧重地利用大学阶段所积累的英语知识和技能,从事媒体类或外事方面的工作。学生的生活背景和大学前的教育背景各不相同,因此,对未来发展方向的选择也不会整齐划一。
通过学院与学生的共同努力,2001级马来语专业学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了100%。具体来讲,有5人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工作,1人在大使馆工作,2人被福建东南卫视录用,1人留校任教,1人继续攻读硕、博学位,4人出国留学,1人在外企工作,2人被国企录用并驻外工作,1人从事报刊杂志广告行业。
2005级马来语班14名毕业生的就业率也非常高,毕业去向如下(统计截至2009年6月):1人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工作,2人在金融机构工作,2人去国企工作,1人去机关单位工作,2人出国留学继续深造,1人从事报刊杂志行业,3人在世界500强外企中工作,1人从事其他行业。
表6-4 中国传媒大学马来语专业毕业生毕业去向统计表
注:2005级马来语专业学生毕业去向统计(截至2009年6月)(www.xing528.com)
通过电话采访,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马来语部主任张雯雯分别针对我校2001级和2005级毕业生在工作中的“职业道德”、“事业心和责任感”、“积极主动性”、“团队协作精神”、“吃苦耐劳精神”、“组织能力”、“创新能力”、“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学习和适应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工作业绩”等层面进行了评价,评价分为“优秀”、“良好”、“称职”和“不称职”四个层级。表6-5的统计结果显示,张雯雯主任对马来语专业毕业生的各项能力和素质均有良好的评价,相对而言,“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他们相对比较薄弱的环节。张雯雯主任认为,现在任职的中国传媒大学马来语专业毕业生中有非常优秀的,综合来看表现良好。提及我校马来语专业毕业生的不足时,张雯雯主任表示,对于每个学校的毕业生而言都存在着所学知识和实际需求间的一个差距,被马来语部录用的毕业生都能在翻译或采访中流利地使用马来语;但在外文播音、新闻写作、采编以及节目制作方面的技能培养上,中国传媒大学应该利用自身的优势为非通用语的学生们提供学习的平台,特别是那些有志于广播电视领域的学生们。她表示,如果能提供一些中文或外文的播音技巧和新闻知识,会非常有利于毕业生与工作单位之间的磨合。
表6-5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对中国传媒大学马来语专业毕业生就业表现评价
〔本部分资料由张静灵提供〕
【注释】
[1]根据百度百科整理,http://baike.baidu.com/view/367076.htm
[2]http://baike.baidu.com/view/367076.htm
[3]根据网络资料整理,http://www.hudong.com/wiki/%E9%A9%AC%E6%9D%A5%E5%8F%A4% E5%85%B8%E6%96%87%E5%AD%A6,http://www.hudong.com/wiki/%E9%A9%AC%E6%9D%A5%E8%A5%BF%E4%BA%9A%E6%96%87%E5%AD%A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