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泰米尔语专业教学情况
一、师资队伍
为了提高学生专业语言的应用能力,中国传媒大学泰米尔语专业在教师队伍建设上,一直坚持“三位一体”的师资队伍模式。所谓“三位一体”就是在保证每个语种都有自己学校的正式专业教师外,力争聘用高水平的国内专家,积极引进高质量的外国专家,使他们成为泰米尔语专业教师队伍的重要补充,为泰米尔语专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目前,泰米尔语专业有1名青年骨干教师、2名国内知名专家和1名外国专家。
青年骨干教师陈娟为2007届泰米尔语专业优秀毕业生;两位国内知名专家分别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译审孙国强先生和朱娟华女士,他们长期工作在国家对外宣传的第一线,掌握着大量传媒信息和对象国的第一手资料,泰米尔语造诣都很高;另外,曾先后有5位外籍教师来中国传媒大学泰米尔语专业任教,其中有3位曾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工作,目前任教的外籍教师是菲雷斯卡,他拥有文学硕士学位。
表5-1 中国传媒大学泰米尔语专业师资队伍一览表
同时,泰米尔语专业还积极鼓励中青年教师提高学历层次,支持并资助中青年教师参加学术会议,鼓励中青年教师到国外进修访问。
表5-2 部分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情况简表
二、培养计划
泰米尔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泰米尔语专业基础知识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使他们在毕业后,能够成为对外传播、商务、文化、科研等领域从事泰米尔语和英语工作的,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复合型、复语种、宽口径、厚根基的应用型人才。
为实现该培养目标,泰米尔语专业的培养计划具体如下:
(一)培养要求
本着“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培养原则,泰米尔语专业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坚实的泰米尔语语言基础,在听、说、读、写、译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具有较强的交际能力,有良好的汉语修养并能较好地掌握英语,具备听、说、读、写等综合技能。
2.拥有广博的知识,熟练掌握对象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外交传播等方面的知识。
3.掌握英语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英语要达到专业四级水平。
4.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5.熟悉计算机和网络基本原理和技能,具备熟悉使用网络交流的能力。
6.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适应环境的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二)修业年限
四年。
(三)授予学位
文学学士。
(四)主干课程
包括“泰米尔语精读”、“泰米尔语视听说”、“泰米尔语口语”、“泰米尔语高级阅读”、“泰米尔语写作”、“泰米尔语翻译”、“泰米尔语报刊阅读”、“英语精读”等课程。
(五)学时与学分分配
本专业课总计2912学时,学生必须修满205学分方可毕业(其中,必修课156学分,基础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26学分,实践教学环节23学分)。
表5-3 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表(单位:周)
三、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方案紧密关联。在人才培养方案上,泰米尔语专业教学分为基础和提高两个阶段,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有不同的课程设置。基础阶段,对学生进行全面和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技能,课程设有精读、泛读、口语、视听说等,以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基本技能为主,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提高阶段,在继续打好泰米尔语基本功的同时,进一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对象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人文社会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并着重训练学生的综合技能,使之具备准确熟练的听、说、读、写、译能力,提高交际能力和调研能力,坚持英语教育四年不间断。
依托中国传媒大学最早开办泰米尔语专业以及在外聘师资上的优势,为了突出培养复合型国际传媒人才,学院在加强专业语言学习的同时加大对电视、广播和新闻等相关专业的教学,系统开设了“新闻传播理论”、“跨文化传播理论”、“中外新闻史”、“对象国媒介概况”等课程,培养学生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www.xing528.com)
泰米尔语专业的主干课程包括“泰米尔语精读”、“泰米尔语视听说”、“泰米尔语口语”、“泰米尔语高级阅读”、“泰米尔语写作”、“泰米尔语翻译”、“泰米尔语报刊阅读”、“英语精读”等课程。同时还开设有“英语精读”、“英语高级阅读”、“英语泛读”、“英语视听”、“基础英语写作”、“英语报刊阅读”、“实用英语翻译”等英语类课程,学生在毕业时可以达到英语专业四级水平。
泰米尔语与新闻学的复合强调培养学生在不同的大众媒体新闻采编的能力,主要课程安排为“中外新闻史”、“新闻理论”、“新闻采访与写作”、“广播电视新闻”等;与传播学的复合着重培养学生的媒体计划、媒体经营管理、公共关系等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在传媒领域知识创新的能力,主要课程有“传播学概论”、“传播学研究方法”、“传媒经济学”、“公共关系”、“广告概论”等。与国际关系学复合和与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复合还在进一步的论证中。
四、教材建设及教学设备
(一)教材建设
学校教育依托于教材,要想不断做强非通用语特色专业,必须有一定数量的优秀教材作为支撑。但是,由于目前国内只有中国传媒大学开设泰米尔语专业,所以教材资源比较匮乏。作为泰米尔语教育的先行者,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学院非常注重教材的编写工作,投入了大量经费鼓励、支持专业教师在这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现列举系列教材如下:
表5-4 中国传媒大学泰米尔语专业教材一览表
目前,《泰米尔语教程》(精读第一、二册)、《泰米尔语教程(高级阅读)》已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泰米尔语教科书在中国正式出版尚属首次,课文大多节选自泰米尔语原著,也有少量翻译作品,侧重文学,内容丰富,语言、语法规范,注重实用性,希望能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课文后面配有大量的语法注释,举例结合实际,对泰米尔语工作者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教学设备
学校和学院为非通用语特色专业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十分重视硬件建设。几年来,共投入400多万元人民币用于改善教学条件,每个语种配备计算机1~2台,教师每人配有手提电脑供教学、科研之用。学生普遍使用LAB进行视听说训练,每间实验室均配备有语言实验系统、计算机、投影机、DVD、录像机和视频展示台等设备。另外还有1间多媒体实验室,配有语言实验系统1套、视频传输系统1套以及投影机、视频展示台、交换机等设备。语言实验系统可以进行泰米尔语视听说的学习,多媒体实验室可以进行计算机、国际新闻、网络新闻采编等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习。此外还有1间演播室和1间网络国际新闻采编实验室。演播室配备有摄像机、编辑系统等电视节目摄、录、编设备以及音频录制设备,用于电视节目制作教学实践,外语音视频教学资料的录制、编辑与制作;网络国际新闻采编实验室作为外国语学院网络国际新闻采编实习基地,为央视国际、搜狐网站采集、编辑分类网络新闻,加强学生的网络新闻采编实践能力。
遗憾的是,目前多媒体LAB的数量仍然不足,供不应求,因此应增加多媒体LAB及相应设备以满足教学需要。另外,在图书资料方面,学校拨专款购置各种教材、教学软件、图书和杂志,与各驻华使馆、文化处、国际台联系,获得大量的教学素材,对教学和科研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五、课外活动
培养创新型和实践性人才需要大量的实践,这也是增加学生学识和阅历的最佳途径。寻求多样性的、多层次的开放教育实践基地就成为当务之急。
外国语学院一贯重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实践锻炼相结合,目前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泰米尔语专业因地制宜、因课设计,发挥首都优势,利用本校与国家部委、三大台、驻华机构和公司的良好合作关系,努力为学生拓展了实践空间,丰富了实践教学内容。同时,学院积极安排基地语种学生在海外“游学”,将国内学习与国外学习相结合,扩大学生的视野、见识,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这些举措不仅受到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对泰米尔语本科人才培养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六、教学评价
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了解泰米尔语专业的教学情况,分别对泰米尔语专业的在校生、毕业生以及用人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
针对在校生的调查,共调查了15名泰米尔语专业的在校生,关于对教学评价的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认为影响最大或最有帮助的教学环节”、“认为最重要的课程”以及“对教学管理的满意度”等。[2]
针对毕业生的调查,共调查了9名泰米尔语专业的毕业生,关于对教学评价的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认为在校学习对所从事工作的贡献”以及“对学校教学的评价与建议”两大层面。[3]
针对用人单位的调查,主要是对国际台泰米尔语部主任朱娟华女士和原泰米尔语部主任、现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学院外聘教授孙国强先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考察了用人单位对泰米尔语专业课程设置的评价。[4]
(一)在校生的评价
对于课程设置,被调查的学生有13人认为“泰米尔语专业课”是最有帮助或影响最大的教学环节,其次是“英语课”。同时,大部分同学认为这两门课也是专业课程设置中最为重要的课程。调查真实反映出在校生的专业学习愿望,也表明学生将专业语言学习和英语语言学习并重的态度与本专业的开设目标是一致吻合的。然而,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认为“文化类课程”重要的学生相对较少,仅有2人次。可见,在校生主要将学习精力投放在专业课和英语课上,没有意识到“文化类课程”的重要性,忽视了对文科综合能力的培养,这一点需要引起学校师生的注意。
在教学管理方面,泰米尔语班学生对于“师德师风”的满意度最高,对于“教材质量”、“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的满意度也相对较高,而对于“专业知名度”和“对外交流活动”的满意度则相对较低。因此,泰米尔语专业在日后的教学中应该继续重视和加强实践活动领域的教学内容。
(二)毕业生的评价
毕业生对专业的教学评价更为客观,其关注点主要在于就业的关联。被调查的毕业生大部分都对本专业教师的总体学术水平、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比较满意,认为老师在学习过程中确实能给予自己有益的教诲。关于具体的课程设置,与在校生的态度趋于一致,毕业生觉得最有价值、对工作帮助最大的课程也是“泰米尔语专业课”与“英语课”。在泰米尔语专业主干课程中,毕业生对“精读课”和“高级阅读课”均表示很满意,但是对“口语”和“对象国信息与文化”两门课程的满意度则相对较低。因此,口语的教学和培养应该要继续重视与加强,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除了书面语外,口语的交流必不可少。同时,为了丰富知识结构,更好地适应工作需求,毕业生还建议增加“文化综合类课程”、“国际关系、新闻传播类知识课程”的比重。
另外,毕业生还建议学校应该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习机会,帮助学生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的结合,并希望学校增加招聘会的数量,增加灵活性和趣味性强的教学环节。
(三)用人单位的评价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泰米尔语部主任朱娟华女士和原泰米尔语部主任、现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学院外聘教授孙国强先生针对中国传媒大学泰米尔语专业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几点建议,具体如下:
1.增加听力课时和翻译课时,提高学生的听力和翻译能力
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两位被访者的建议并不相同。朱娟华指出,学生的听力较弱,必须利用电脑上网多听新闻广播,学校要配备语音室,督促学生练习听力。学生在大一、大二打基础,培养语感,大三扎实培养翻译的功夫。被访者孙国强则认为,传媒大学非通用语课时严重不足,课程也欠合理,视听课课时太多,泛读课课时太少,希望课时和课程的设置向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学校学习,加强翻译课,特别是要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师任教。
2.泰米尔语专业学生须谨慎安排出国时间
被访者朱娟华指出,泰米尔语的书面语和口语差别较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要打好书面语的基本功,最好不要出国,要出国也应在大四下学期,主要目的是为了领略风土人情。等到了工作岗位,工作两三年以后,再出国学习。被访者孙国强认为,泰米尔语书面语和口语完全不同,特别是在发音、动词变位,动词分词、不定式等方面如同两种语言,广播、报纸和各种正式场合使用的都是书面语。因此,大学三年级出国留学,学生不仅会缺席学校设置的翻译课,而且会把口语和书面语混淆起来,过去这样的教训是十分惨痛的。语言不同,做法也应该不一样。泰米尔语专业学生出国学习,最好应安排在第四学年。
两位被访者对于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学生出国留学持有自己的意见,各方意见都应引起学院的重视,务必要合理设置课程,谨慎安排学生出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