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筑形式美规律的实践应用研究成果

建筑形式美规律的实践应用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建筑形式美规律的实践应用建筑形式美规律有:统一与变化、主从关系、对比与协调、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比例与尺度、序列、风格与性格等等。1.建筑形式美规律总原则:统一与变化变化就相当于多样性,因此“多样性的统一”同“统一与变化”来讲,具有相同的内涵。甲、建筑与外部环境的统一与变化建筑设计实践中的统一与变化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与环境的统一和变化。

建筑形式美规律的实践应用研究成果

(二)建筑形式美规律的实践应用(1)

建筑形式美规律有:统一与变化、主从关系、对比与协调、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比例与尺度、序列、风格与性格等等。其中统一与变化是总原则、终极规律。而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是基本形式美规律,主从关系、对比与协调和比例与尺度是综合形式美规律。总原则一般以综合形式美规律和基本形式美规律作为自己的基石,而综合形式美规律又以基本形式美规律作为自己的基石。而序列、风格与性格则是建筑学上特有的与建筑形式相关的规律。

1.建筑形式美规律总原则:统一与变化

变化就相当于多样性,因此“多样性的统一”同“统一与变化”来讲,具有相同的内涵。统一的规律不仅仅是所有艺术的总原则,而且是人类知识的总原则。例如,化学上采用元素周期表来统一化学理论知识。从艺术领域来看,形式统一是处理形式组合的最概括、最基本的原则,也是所有其他形式美规律的总则。其他形式美规律都是这一终极规律的各种不同的表现方式。

形式统一是所有的形式法则变化的基础,但是,同质的物体或者部分的集合是没有差异的统一,是单调的统一。只有“统一与变化”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既有质的不同和差异,即所呈现的不同的对立面;又有量的或形的层面上的统一,它们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优美的建筑形式。

变化的前提是相同,而结果就是差异,差异为质的不同,统一则是形或量上的相同或共性,以不同的质为基础的统一更加突出为不同之中的同。统一感使人感到整齐、单纯和秩序,统一是各种因素质的统一,而非量的叠加。统一与变化所体现的最终效果就是质的统一基础上的量的差异。构成部分形的层面过分的相似则是单调的统一,毫无生气的协调。构成部分形的层面过度的变化,则可能冲破统一的引力而导致整体的解体。统一中的差异之间的对抗保证了既有质的一致又有量的差异,真正做到了对立统一

统一与变化的规律的形成,是人类过去长期的创造性的活动的结晶,反过来又是人类未来的艺术品创造的基本起点。它要求人们在形式美的创造过程中,把多种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消除了杂乱感,又不失丰富感,避免单调性。总之,统一与变化是在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又争取统一,是同一与差异的矛盾统一。

甲、建筑与外部环境的统一与变化

建筑设计实践中的统一与变化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与环境的统一和变化。建筑艺术品与其他艺术品不同之处或者特异之处就是要考虑环境问题,这个问题体现出了建筑形式的特质(2)。其他艺术品如工业设计服装设计、装帧设计等等,都基本上不用考虑环境的问题。建筑与环境的统一问题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来展开:一是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的统一,另一方面是与人文环境的统一。

当建筑基地环境中缺少人文环境时,与周围环境的统一就成为首要问题。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一般来说是以环境作为主题,建筑作为协调或者作为陪衬,自然环境是作为主体或者统一的主题(图3-1、图3-2)。在中国传统的水墨山水画中,建筑物和人总是描绘得很小,总是作为陪衬出现,但同时又是画龙点睛之笔,使得整个画面顿时生机盎然。中国传统的水墨山水画中,以环境作为主体,协调问题解决得比较好。

img40

图3-1 博塔设计的塔马诺山顶小教堂

img41

图3-2 美国康涅狄格州菲尔费尔德小学校

当建筑的基地环境中人文环境比较丰富时,可以采取两种方式统一:一是与周围的人文环境协调,这在具有一定人文环境的文物区或者文化区中,特别盛行(图3-3)。另外则是以自己作为环境的整合主体,使周围的人文环境成为自己的陪衬(图3-4)。

img42

图3-3 罗西设计的威尼斯水上剧院

要指出的是,当环境中同时存在着自然环境因素和人文环境因素,一般而言优先考虑的是人文环境,而后考虑的是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形成最终还是以自然环境为基础,因此人文环境中应该包含有自然环境的基因。当建筑以人文环境作为考虑的重心时,它并没有抛弃自然环境,而是包含有自然环境。

img43

图3-4 圣马可广场的钟塔(后建)

乙、建筑内部自身形式的统一与变化

建筑中的变化是先天带来的。当建筑师把建筑物设计得满足复杂的使用要求时,建筑物功能的复杂性必然会带来建筑形式的多样性。因此在建筑设计实践中处理统一性的问题在于解决多样化的问题。在建筑实践中,很多建筑是由于变化过多而导致建筑物形式的凌乱。

在建筑物的内部统一的问题首先是体现为建筑物的平立剖面的统一。建筑物的平立剖面的整合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而不是机械的叠加,最终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其次,建筑物的内部形式统一的问题就是通过体量的完整或者一致而获得统一,或者称为简单几何体的统一。任何简单的,容易辨认的几何形状中都具有必然的统一感(图3-5、图3-6)。锥体、球体、方体、圆柱体都可以形成统一的整体,如埃及金字塔陵墓。在现代建筑师的作品中这样的作品也比比皆是,如国家大剧院(参见图5-3)和鸟巢(图3-7)等等。

img44

图3-5 迈耶设计的罗马天主教堂

img45

图3-6 金寿根设计的韩国文化艺术基金会艺术中心

img46

图3-7 鸟巢

再次,建筑物的内部形式统一的问题就是通过部分构件的形状协调一致而获得统一(图3-8)。一栋建筑物所有窗户都采用相同的高宽比,或者说形式相似,那么它们之间将有一种完整的统一感。形状和尺寸的协调可以贯彻到建筑物的最小的细部中去,这是获得构图完整最可靠的方法之一。当然还有采用色彩或者相同材质的协调来获得统一。

img47

图3-8 英国建筑师格雷姆肖的作品

2.建筑形式美规律之一:主从关系

主从关系或称主从结构是构成整体性和突出统一感的主要手法。这个手法同均衡与对称等规律有所交叉。但是主从关系与它们的区别在于:对称与均衡、韵律与节奏等基础性形式美规律一般多是从二维的平面关系来理解,而主从关系等综合形式美规律则既可以从二维的平面关系来理解,也可以从三维的空间关系来理解。也就是说主从关系建立在对称与均衡、韵律与节奏的基础上,是对称与均衡、韵律与节奏的推论或者衍生物。

img48

图3-9 赫尔佐格设计的泰特现代美术馆

主从结构有如下一些特点:一、以一个突出中心作为统辖总体的主体部分(图3-9)。二、主与从的关系可以通过形的相似或者色彩的呼应来秩序化(图3-10)。三、主从结构多样化,既可以有对称与均衡作为骨架,也可以韵律与节奏作为框架,甚至可以以序列作为主体中心来充当框架。主从结构在建筑上是常采用的手法。大多数以对称与均衡关系为形式美规律的建筑都可以归纳为主从关系。如北京天安门,城楼为主体,两边的观礼台是从体。日本凤凰寺,高大的主体是主,三面的延伸体是从。西方的中世纪教堂多数为对称结构,也是主从结构。无论是平面如拉丁十字形二维结构,还是体量造型如以穹顶为中心的三维结构。对于哥特式教堂,为了表现一种尘世对天堂的向往,一般都是通过各种主从关系或结构来呈现一种升腾向上的感觉。外形上建筑局部和细节的上端都是尖的,高低错落,营造出了犹如万箭待发前的紧张气氛。如著名的米兰主教堂(图3-11)。

主从结构在规划上也是一种主要的设计手法。主从结构特别可以用来控制复杂的形体,尤其对对称与均衡、韵律与节奏等形式美规律无法介入的特殊情况下,主从结构就显得更加灵活。如盖里设计迪斯尼音乐厅(图5-16)、魏斯曼博物馆和古根汉姆博物馆(图5-17)就是较为典型的例子。

img49

图3-10 罗西设计的舒泽大街住宅与办公楼

img50

图3-11 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

3.建筑形式美规律之二:对比和调和

对比与调和,与主从关系一样,是建立在统一与变化的基础上的一个综合性的形式法则。对比与调和,存在于统一性质的因素之间。对比的是突出事物间的对立因素,以强调事物的个性;调和,则是强调事物间的共同因素,以达到协调的效果。有对比才有差异,有调和才有共性。共性与差异的辩证统一就是对比与调和的实质,也就是统一与变化的内核。

在建筑实践中,对比与调和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展开:形式、色彩和质料(材质)。

形式的对比与调和涉及到形式的种类、形式的大小、形式的方向感、形式的虚实,乃至构成装饰的线型等等。形式的种类的对比内容比较丰富:如几何形与自由形(图3-12)、复杂的形与简单的形(图3-13)、直线形与曲线形(图3-14)和规则形与非规则形(图3-15)等等。形式的大小实质是形态体量的大小。形态大小的对比既可以是在同一形态间进行,也可以在不同形态间进行。当形态大小相差悬殊的时候,便形成对比的形式,对比的结果使大者愈显更大,小者愈觉更小。当两者形态相差不多、比较接近时,则形成调和的形式,其效果是两者愈加接近。形式的方向对比是指形式在竖向、横向、纵向或倾斜等方向的伸展所形成的对比。一般说来,可以构成垂直于水平、正与斜、陡与缓等的对比。方向的对比可以产生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形式的虚实,比较好理解。实是指建筑中物质的体量部分,虚是指建筑物质之间或者构件之间形成的体积部分。虚既可指建筑内部的空间,也可指建筑构件之间空隙部分。虚实相生,有机统一。实体部分给与人一种力量感和体积感,虚体部分从形式层面上讲,给予人一种开敞、空灵和自由的印象。线是造型艺术中最为活跃的构成要素,线的对比可以丰富形式的内容,同时也可以丰富形式的情感体验。线的对比,表现为直与曲、粗与细、水平与垂直、正与斜等等。直线的严肃与单纯,曲线的柔和与活泼;粗线的浑厚有力,细线的纤弱精美;水平线的舒展稳定,垂线的坚定与直接,斜线的不安与动态等等。不同的线形和状态有着不同的情感体验,在建筑设计中,熟练地运用上述形式的对比能够给予建筑艺术增添无穷的魅力。

img51

图3-12 罗西设计的博尼方丹博物馆新馆

img52

图3-13 赫尔穆特·扬设计的喷泉广场西侧大楼

img53

图3-14 包赞巴克设计的巴黎音乐之城

img54

图3-15 盖里设计的波斯顿儿童博物馆

色彩的对比可以包含在形式与质料对比中,在此,由于色彩在实践运用中的比较普遍,因此在此单独分出来阐述。色彩的对比与调和主要可以从明度色相和纯度三个方面来比较。明度的高与低,色相的冷与暖,纯度的鲜与灰,它们的不同程度的对比能体现丰富的表现力,特别是许多抽象意义和微妙的情感的表现,就是通过对比产生的。如果说色彩的对比是通过色彩互补视觉原理来综合不同的色彩,那么调和就是通过色彩的协调或者近似来取得一致的,调和色彩在表达感情的细腻方面有着独特的效果。总之,色彩的魅力来自于对比和调和(参见图3-10)。

材质(质料)对比与和谐在视觉冲击力方面所给予人的强度,显然远远逊于形式和色彩等方面。但是材质所具有的感染力通过对比更加强烈和感人。不同的材质具有各自的审美特征,每一种材料都具有独特的美感。不同的材质的对比组织使各自的审美特征更加强烈,从而更具有感人的力量。木材的质朴和柔软(参见图2-2)、钢材的光亮与坚硬(图3-16)、玻璃的晶莹与通透(图3-17)、石材和混凝土的粗糙与凝重(图3-18)、砖材的工整与细腻(图3-19)等等,这些材料的独特的使用或者混合的使用,一方面通过对比更加突出各自的美感,另一方面通过协调维持整体统一感受。在建筑设计实践中,形式的把控相对而言容易些,而对材质感受的把控,则只能以建筑师平时的生活经验积累和对生活的深切体悟为基础。建筑设计面临的两大难题,就是形式意义的赋予和材质感悟的调配,这应该是一个建筑大师成长道路上必然要解决的两大关卡,惟有通过这两大关卡,才能够对建筑设计做到出神入化和游刃有余,对于建筑的视觉印象和感觉效果必然会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充盈欣赏者的情感和理性。

img55

图3-16 赫尔穆特·扬设计的MM21工程

img56

图3-17 妹岛和世等设计的卢米埃公园咖啡厅

img57

图3-18 墨西哥的金字塔

img58

图3-19 博塔设计的朗西拉一号

4.建筑形式美规律之三:对称与均衡

对称与均衡法则来源于自然物体的属性。它是物的动力和重力两者矛盾统一所产生的形式美规律。无论是对称还是均衡,都能达到最后安定的目的。虽然对称与均衡是由重力等在人们心理培育起来的规律,但是已经超越于重力作用的范围而发展为纯形式的视觉规律。

对称是人类发现和运用的最早的形式美规律,也是客观世界中随处可见的形式。对称分轴对称中心对称两大类。轴对称是两组重复形象分列在对称轴两侧。中心对称也可以称为辐射对称,此时,过中心所做直线,均能称为对称轴。

对称的形式给予人以平衡感、秩序感、条理感和静态感,它具有庄重、严肃、静穆、稳定和大方的意味(图3-20、图3-21)。但是,对称也容易导致单调与呆板,在建筑设计时,必须考虑到对称可能的负面作用。

img59

图3-20 罗西设计的托里中心

img60

图3-21 佩罗设计的萨西勒会议中心

在建筑历史上,早期的建筑大多数都是对称形式的,这是因为对称所造成的简化和有序与人类初期对世界的把握和理解的能力是一致的。随着人们对世界本质认识的深化,逐渐摆脱了这种严肃的对称概念。许多科学发现和研究证明,对宇宙世界对称性的理解与解释并不完全吻合研究对象的本质。客观世界中种种力量的复杂作用往往是呈现为均衡的形式而并非是绝对的对称形式。均衡与对称有着同样的心理感受原理,都是基于点或线为重心的形的平衡。对称必然均衡,但是,均衡不等于对称或者归属于对称,均衡要比对称复杂。均衡形式美规律的产生,反映了人类对客观世界本质理解的深化。对称是均衡中的一个特例,也仅当对象的重心和重心相重合时,均衡才能简化为对称。

均衡,是“量感”平衡的另一种形式(图3-22)。这里说的“量感”是视觉对各种造型要素(形态、色彩、肌理)的刺激所产生的心理效应即心理量,当然,在这心理效应即心理量中,也包括有视觉产生的重量感受和有联想所产生的其他感受。如大的形比小的形、复杂的形比简单的形、纯度高的形比纯度低的形、粗糙的物体比光滑的物体等等具有较大的量感。如果把量感换成重量,那么均衡意味着自然界里的一切静止成匀速运动的物体都必须遵循的力学原则——平衡。而“量感”的平衡,则是视觉对物体外形式所产生的量感相对于特定轴线或“支点”所形成的秩序感和稳定感。(www.xing528.com)

img61

图3-22 均衡的量感示意图

均衡的稳定感和秩序化,同对称所产生的安定感和条理化,是完全不同的。对称是中心轴双方的形、色、肌理及布局完全相同,从而产生一种静态的秩序感和统一感。均衡则是以双方的要素的不等为前提,然后通过这些不等的要素量感的转换最终达到双方量感的大致相同。由此可见,均衡是双方的因素的变化通过对比而达成的平衡。它是一种动态平衡,生动、活泼、轻快,同时又不失统一、协调、稳定、有序的整体效果。

在当代,古典艺术形式的和谐、优雅的审美观念受到了时代的挑战。追求和谐中的不和谐性成为现代审美中的不可轻视的潮流(图3-23)。人们对对称形式的溺爱也已经成为历史。一方面是传统对称形式的长期刺激,已经导致审美疲劳。而最重要的原因是时代的精神和文化背景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现代思维和生活方式生活节奏合拍的均衡,更加容易得到现代人的共鸣。

img62

图3-23 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均衡

在建筑上,对称与均衡的手法非常的普遍(图3-24、图3-25)。在古代,建筑的对称形式居多,在当代,建筑的均衡形式很多。在建筑上,这两种手法的运用应该与建筑的性格或者风格结合起来考虑。性格上要求稳重和严肃的建筑物或者建筑群,如果适度地运用对称的形式美规律,将有助于建筑主题的深化。而性格上要求轻快和灵活的建筑或建筑群,如果采用均衡的形式美规律,将把建筑的性格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img63

图3-24 哈迪德设计的Zollhof 3媒体公司

img64

图3-25 包赞巴克设计的marne建筑学校

5.建筑形式美规律之四:韵律与节奏

韵律和节奏给形式带来整体性的秩序。节奏是有规律的重复,一种元素在一个整体中不断地重复,就构成了整体的秩序和整一的美。在时间中的运动变化,一般称为节奏,如音乐的旋律。在空间中的运动变化,一般称为韵律,如建筑中的序列。

韵律和节奏是事物运动规律的正常展现,相同的元素的出现使得对象变得有规律性,使视觉变得稳定,使心灵变得安宁,人可以预期前面将会出现什么,人就感到了自信,同时也感到了周围世界的可靠性。简单的重复给人带来的是稳定感,在有规律性变化的重复中,规律成为稳定性(不变)的主题。但是变化却给规律(不变)带来了生动。有规律的变化就是韵律或者节奏的核心。

韵律和节奏除了上述时间和空间上的区别外,它们之间还有程度上的区别。韵律和节奏虽然同是指规律性的变化,但是,节奏偏于简单,韵律偏复杂。即节奏是简单的韵律,韵律是复杂的节奏。节奏强调的是变化中的秩序(规律),在有规律地重复特征中体现出统一的因素。而韵律强调的是秩序(规律)中的变化,在强弱起伏、悠扬缓急、疏密变化、抑扬顿挫中则体现出变化的性质。因此可以说,节奏是韵律的基础,韵律是节奏的升华。在这个意义上,有的学者建议把节奏和韵律统称为韵律。

在建筑设计中,由于建筑的复杂性和庞大性,使得韵律在建筑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图3-26、图3-27)。在建筑中,韵律的表现方式有:线条的韵律、体量的韵律、色彩的韵律,还有细部的韵律。线条的韵律在古典建筑中,尤其在巴洛克的建筑中,获得了广泛的采用,形成了线条的交响乐。体量的韵律,在建筑中更为常用,尤其在建筑群的布局中起到了统辖的作用。在北京的紫禁城中除了中轴线的骨架外,体量的相似韵律也为故宫的艺术成就贡献了一份力量。

img65

图3-26 罗西设计的圣卡罗公墓

img66

图3-27 SOM设计的某作品室内

在节奏和韵律中还有一种较为常用的复杂的形式就是渐变韵律。渐变韵律由形式的大小、距离的长短和线条的疏密等等,按照逐渐增大或者逐渐减少的规律(规律本身也是变化的)进行排列,形成渐变的趋势。这种手法在建筑的序列处理上应用比较多。当然复杂的韵律还有交叉韵律和自由韵律等等,在建筑上使用不多。

6.建筑形式美规律之五:比例与尺度

形式与数之间的关系在于两个概念内在本质的同构性,比例与尺度就是形式与数之间亲密结合的产物。乃至于希腊雕刻家波里克勒特感慨道:“雕塑艺术的成功要依靠许多数的关系,而任何一个细节都是有意义的。”人们早就意识到形与数的这种亲密关系,因此很早就开始了比例与尺度,尤其是比例的研究。在历史上,毕达哥拉斯就是很早就注意到数、艺术(音乐)和比例之间的关系。

比例与尺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比例是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在量度上的对比关系。比例不但是合乎逻辑的(理性的),同时也必然符合视觉艺术规律的。[逻辑主要是按照视觉工作原理建立起来的,因此,逻辑(理性)、视觉规律(形式美规律)是同构异体的对应物。](3)尺度是指形体与人体的比例关系,其实就是人体比例系统和外在的客观比例系统相结合的产物。由于人体的比例系统在一段时间内是稳定的,因此尺度中有一个绝对尺寸作为基准,其最终效果就是外在形式与人体比例系统相比较后而获得的一种大小印象。尺度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字,而是一个尺寸的范围限度。一般来说,不同媒介的艺术的尺度是有所取舍的,如建筑艺术的尺度多是以标准身高为基准,雕塑艺术的尺度则是以人体的各部分的数据关系为基准。也许可以这样说,造型艺术在形体允许的尺度范围内调整比例关系,使它们统一和谐。良好的比例和合理的尺度是建筑造型美的一个重要因素。

比例与尺度也是一个综合的形式美规律,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比例与尺度就是统一与变化的量化形式,就是量上的统一与变化。

在造型艺术中,比例关系非常复杂。比例不仅涉及到线与线、面与面、体与体之间的比例。建筑师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出这样的规律:当建筑物的整体与局部的全部主要尺寸之间形成了和谐的比值关系时,美就显现了。正如英国哲学家和美学家夏夫兹里博所说:“凡是美的都是和谐的和比例合度(尺度)的,凡是和谐的和比例合度的就是真的,凡是既美而又真的也就是在结果上是愉悦的、合善的。”

●比例

在建筑发展史上,比例系统的研究一直是建筑理论的重心,乃至在相当的历史时期内,和谐的比例就等于美。比例的观点可以从下列三个方面来展开论述。

(1)几何比理论

该理论美的比例来自于某种具有“肯定”外形的几何形的数理逻辑。而这种几何形,必定受着某种数值关系的制约,制约越严格,形的肯定性越强,引起的美感就越大。最典型的几何形有正方形、等边三角形、圆形、黄金比矩形等等。上述基本形体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古典时期,在建筑中就得到广泛的应用,而黄金比矩形的美学特征也是建筑师和理论家们津津乐道的。

黄金比矩形是按照黄金率组成的矩形。黄金率也叫黄金分割,由德国数学家阿道夫·蔡辛提出的:即将长为1的直线分为两段,使其中的长段与全长的比值等于短段与长段的比值。这种分割就是黄金分割,比例数0.618就是黄金数。将短边与长边的比值为0.618的矩形,称为黄金比矩形。

黄金率是一种完善合度的比例关系。其魅力,首先来自于美的形式。黄金比矩形短边与长边特定的比例,使它的外形具有肯定性。其肯定性不仅表现在它与正方形、圆、正三角形等的具体的几何形式区分开来,而且还表现在它介于一个正方形与两个正方形组成的矩形之间,却还能明显地同它们区别开来。黄金比矩形还隐含独特的韵律。当我们以一个黄金矩形做无穷的黄金分割时,可以得到黄金涡线。如图3-28,黄金涡线在无限趋向消失点处形成矩形的涡眼点。这条黄金涡线具有生生不竭的涵义,它是欣赏的动力,在视觉上造成独特的韵律美感。黄金比矩形的魅力,也与审美主体有关。人的生理结构中也存在着黄金分割。如美的人体,头顶到脐部的距离与脐部到地面的高度之比为0.618,同时从脐部到头顶的距离与头顶到举手指尖的距离之比也是0.618。人的心理结构受到生理结构、外在客观世界的影响,必然会对黄金分割产生一种特殊的亲和性。乃至于欧洲著名的科学家开普勒曾经说过:“几何学有两个宝藏,一个是勾股定理,一个是黄金分割。”可见黄金分割在美学上和艺术实践中的重要性。

img67

图3-28 黄金涡线

(2)代数比例论

在17世纪以后,数学有了很大的发展,复杂的几何现象都可以代数化,归纳称为简单的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比率,于是出现了以形体比例绝对数值作为研究比例形式的数学法则。法国著名理性主义的建筑家、法兰西建筑学院第一任教授弗·勃隆台曾经宣称:“建筑艺术的美来自于绝对容易认识的数字比例。”

在过去,建筑师和艺术家所推崇的比率有等差数列比、调和数列比、等比数列比、费波纳齐数列比和贝尔数列比等等。这里主要介绍一下等差数列比、调和数列比和等比数列比等等。

①等差数列比(算术数列比)

设A为长度单位,将其一倍、二倍、三倍……,一直增加下去,得到一个等差数列。即A、2 A、3 A……。数列各项之间的差相等。

②调和数列比

设A为长度单位,将其做1/2、1/2、1/3、1/4……,一直分割下去,即可得到一组调和数列:A、1/A、2/A、3/A、4/A……。

③等比数列比

img68

图3-29 控制矩形系列

设首项为1,R为公比,依次相乘,得到等比数列:1,R,R2、R3、R4……。在等比数列中,含有无理数的比率在造型设计中,具有特别的意义。无理数img69img70img71img72img73……,等等,它们可以组成一组控制矩形。

所谓的控制矩形是指这样的一组矩形:从正方形开始,每一个矩形的长边等于紧挨着它的那个矩形的对角线(如图3-29)。在这些矩形中,以img74矩形最为重要。以img75为公比构成的数列为:1,img76,5,img77,25……。这些数虽然很难运算,但却很容易用作图法求出的,所以在设计中运用比较多。

img78受到青睐的原因,也是因为它有特殊的肯定性。它可以分割为一个黄金比矩形和它的倒边矩形(亦是黄金比矩形)。也可分割为两个矩形和一个狭矩形,且AB=AC(图3-30)。用矩形原理设计的最著名和最典型的建筑是帕提农神庙的正立面(图3-31)。

img79

图3-30 img80矩形的分割

img81

图3-31 帕提农神庙的比例分析

(注:左边根据杰·汉毕琪的原理绘制,右边根据帕提农神庙立面绘制)

(3)模数理论

模数是一种度量单位,一般指两个变量成正比例关系的比例常数,含有某种度量的标准的意义。一般艺术理论认为,美的造型从整体到部分,从部分到细部都是由一种或者若干种模数推演而成。如高宽比相同的一系列矩形,尽管组合的方式不同,但都能给人一种统一的和谐美感。

总之,比例的概念既有客观的一方面,又有主观的另一面。客观的一方面是指和谐的比例总是给予人一种愉悦的感受,并且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主观的另一面是指不同时代具有自己偏爱的特定比例系统。这样,保证了现代的人能够欣赏古代的和谐的比例美,同时又保证现代人能够突破过去的比例经典的极限,而创造出属于自己那个时代的经典的比例系统。不过总的说来,比例系统慢慢地在艺术界受到冷落,在艺术中的地位也基本上降低到了历史的最低点。

●尺度

建筑物或者技术产品,最终必须通过人的使用、操作,发挥建筑物或者产品的功能。人与建筑物和人与产品的协调是保证功能实现的基本保证。因此合理的尺度,反映在人与建筑物或者人与产品的和谐中,必然会在审美上促进人的愉悦,体现出深层的理性美。

(1)尺度感源于功能

img82

图3-32 尺度感分析

几何形状本身没有尺度,长方体既可以是巨大的建筑物,也可以是儿童玩的积木。比例本身也没有尺度,如,黄金矩形既可以指一栋建筑物的正面投影,也可以用来作为一本书的控制比例。仅当在这些几何形或比例系统中加以功能限制,功能就涉及到人活动的参与,这样就引入了人的相关比例数据。如图3-32,矩形A,根据功能不同,可以充当大门洞C或者小门洞B。

尺度使得建筑物呈现出预期的和恰当的尺寸,使之产生恰如其分感。尺度产生除了人体比例数据外,还可以根据建筑的构件来获得。一般说来,建筑的构件的尺度的依据还是人体比例数据,不过被物化而已,是人体数据的变体,其实质还是人体数据这个中心。

(2)尺度感与人体比例

恰如其分的尺度感可以使人感到亲切和祥和。但是,在建筑设计中,为了达到某种艺术效果,尺度感夸大和缩小,能够使建筑物呈现出不同氛围,如壮观或压抑,崇高或宏伟。在建筑艺术创作中,尺度感的变化也是常用的艺术手段和法则。在建筑艺术创作中尺度的处理方法有三种:自然尺度、夸张尺度和亲切尺度。

①自然尺度

指在建筑设计中完全按照功能的实际需要,确定建筑体量的尺度,试图让建筑物表现它本身的实际尺度。欣赏者在建筑物的前面能够度量出它本身的正常存在。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一般的世俗建筑如住宅、商店、办公楼和厂房等等莫不如此。

②夸张尺度

夸张尺度就是通常所说的超人尺度。夸张尺度就是在建筑设计时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故意放大原来的尺度,改变正常比例(图3-33)。夸张尺度使人对建筑物的感觉比原有的正常尺度更大了,建筑物或显得更加宏伟或显得更加壮观,反过来人就显得更加渺小和卑微。建筑的局部也就显得更加粗壮、浑厚。

img83

图3-33 柯布西埃设计的昌迪加尔的议会大厦

夸张尺度不是一种虚假的尺度,而是人类的一种情绪在建筑物上的直接表现。如果说自然尺度是建立在建筑的功能使用基础上,那么夸张尺度则是建立在建筑的精神需要基础上。超人尺度的建筑物,就不仅仅是一栋建筑物的物性存在,更是一种建筑物的灵性存在。它表达出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和现实世界的限制精神,一种超越时代局限而对人类创造力的歌颂。超大尺度的建筑在宗教教堂、纪念建筑等等最为常见。对于宗教建筑来说,超大的尺度与宗教精神和氛围是相适应的,宗教中神的万能和强大与人的渺小,以及超大尺度对人的精神的压抑是相对称的。在纪念建筑中,一般都是为了对某一重大事件或任务表示纪念,如人民英雄纪念碑、抗洪救灾纪念碑、唐山大地震纪念碑等等。但是,纪念建筑都是借着建筑作为媒介,其实就是歌颂人的某种精神,如地震或抗洪纪念碑多是表达灾后的人们相互团结和重建家园的决心,一种人类在自然界中的顽强不屈的抗争精神。在当代,一些社会集团如企业为了表达自己集团的文化或者理念,喜欢采用建造超大尺度的建筑来展示自己的实力和集团存在的意志。还有一些社会公共建筑如市政厅或大会堂、礼堂、歌剧院等等为了表达市民的或者社会的意愿或者时代的精神,也通常采用超大尺度来达到特殊的艺术效果。托伯特·哈姆林在《建筑形式美原则》中,指出超大尺度不是自然尺度的相似放大,建筑物尺寸与人类数据形成新的尺度,这种新尺度给人的感受不是理性的,而是情绪的改变。

③亲切尺度

有些建筑物的造型,不但不需要夸张。相反,为了某种特殊的目的,常常做得比实际尺度更小。在建筑设计中,把建筑物或者房间做得比它的实际尺度明显要小些,以获得亲切感或者含蓄性。这种手法在建筑设计中并不常见,也不容易取得成功。在艺术上,中国古典私家园林就是在尺度上运用亲切尺度比较成功的艺术。在建筑上,为了获得亲切的空间,特意把大空间划分为小空间,如办公室内划分为一格一格的私人办公空间的做法就是亲切尺度在建筑上的具体用法。

其实,上面的三种尺度可以分为两组:一组是实际尺度,主要是指自然尺度。另一组是反常尺度,包括夸张尺度和亲切尺度。后一组,经常是附加有另外非功能和视觉方面的目的。设计时,正确地选用合适尺度控制,是建筑师设计的第一步,也是对建筑师修养的考验。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在单栋建筑物中,最好要做到尺度协调,一般来说,就是把基本尺度贯彻到建筑物的全部结构中去。当然,也可以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尺度,但是,在实践中较少运用,其控制难度剧增,需要建筑师具有良好的建筑审美修养和尺度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