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筑审美学:韵律和节奏的重要性

建筑审美学:韵律和节奏的重要性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四)韵律和节奏韵律和节奏本质上是指同一规律,韵律是这一规律在空间中的表现,而节奏是这一规律在时间中的表现。装饰性图案的空间中的重复和排列是以知觉时间作为中介获得这种感觉迁移的,因此,空间中韵律的感知并没有完全脱离时间中节奏的运动。这种韵律变化的规则可以是一个不变的参数,也可以是一个变化的参数,从而可以获得丰富的韵律美。

建筑审美学:韵律和节奏的重要性

(四)韵律和节奏(39)

韵律和节奏本质上是指同一规律,韵律是这一规律在空间中的表现(图2-15,图2-16),而节奏是这一规律在时间中的表现。人类对这一规律的认识,首先是它在时间中的表现。节奏(旋律)本身是时间中的艺术规律,韵律的空间性在于审美过程中,存在着人对这一系列韵律的各部分的知觉顺序,这种时间性的顺序性,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其与节奏的时间性的同质性。也就是说,韵律的空间性以人的感知作为基础和中介,从而被时间化了。

img31

图2-15 韵律(一)

img32

图2-16 韵律(渐变)(二)

节奏的出现可以归结两种可能的原因;一是劳动中的规律动作产生节奏。正如毕歇尔指出:“一个运动持续时间愈短,愈容易一致。每一种劳动活动至少由两种因素组成,一种较强,一种较弱;上升和下降;推动和牵引;伸张和压缩等等。这样就使它的量度大大简化。这种运动好像受到自身的抑制,因此我们总是把具有同一强度和在同样时间内运动的规则性的重复看作节奏。”(40)节奏就是“重复”这种规则,在人的心智上产生映射。但是必须注意的是,节奏的理解还有人在身体方面的生理节奏的影响,例如呼吸、心跳等等。而这种对映射的理解,就与生理节奏在大脑中无意识的存在有着某种关联性,至少机体对于节奏本身就有某种先天的体验。如,有节奏的行走比不规则的行走,规律性的活动比不规则的运动,将使人感到容易和轻松些。劳动的节律使劳动强度减轻,消除劳动中因持续的精神紧张而产生的疲劳。这种疲劳通过劳动的“自动化”,通过劳动的机械化和非随意化才能减少,这是节奏化在劳动中的积极作用。对于人类来说,劳动使得人对自身的躯体和自身的运动的掌握成为可能;节奏也是某些艺术家例如舞蹈戏剧等对肢体艺术动作的感知的体会。正是劳动的节律性而带来身体的轻松才为艺术的审美意识和鉴赏意识奠定了基础,同样,劳动中产生节奏意味着节奏在社会中的蔓延,而不再是生物性的活动。应该指出的是,节奏意识的成熟同时也是人的思维的成熟过程,节奏的摆动也促进了人类对“数”的感知。根据常识完全有理由做出推测,人类的节奏意识的萌动,除了促进了人脑的成熟,同时也通过劳动过程和劳动对象的相互作用又产生出来更复杂的节奏。节奏的审美特性在人类早期的生活中起着一种这样的作用,即付出较少的劳动力同时取得较多的收获而带来情绪上的轻松和愉快。这种乐趣赋予了节奏的审美功能。作为成长于劳动中的节奏,最初依附于劳动,但是在成熟之后,逐渐扩展到原始的巫术、舞蹈、音乐诗歌等艺术形式中去,同时,人类思维中日益成熟的意识能够从产生节奏的活动分离出节奏本身,节奏因此获得了自己的抽象形式的存在,能够在艺术中灵活运用(41)。当然,由劳动节律到艺术节奏的转化之间其过程也是非常复杂的,在人类进化的时间中也许是以百万年为计算单位。节奏意识转变成审美意识的基础,也是节奏意识摆脱劳动意识和其他活动意识而获得独立的自律形式,从而成为与自我意识相对立的一种对象意识。

另外一种原因是自然界的变化节奏,日夜相间,季节交替,这也是节奏意识的一个促进因素。日夜交替也是人类休息和劳动的强制因素。季节的交替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外在因素,虽然其本身是规则性的,但却是强暴地对人类内生生活节奏的一种“否定”,而形成四季不同的生命活动节奏。人类包括所有的生物都不得不根据这种节奏来调整自己的生命活动从而与它相吻合,最终反过来转化成对生命的一种保护。(www.xing528.com)

时间中的节奏在人类的知识体系获得独立之后,在人类意识中不同的感官中进行渗透和迁移也就是不可避免的,由时间中运动的声音或动作的重复或有规律的变化在视觉上获取相同感受的努力最先出现在装饰性的图案之上(图2-17)(42)。装饰性图案的空间中的重复和排列是以知觉时间作为中介获得这种感觉迁移的,因此,空间中韵律的感知并没有完全脱离时间中节奏的运动。在目前电视电影镜头中一个常用套路就能够指出两种感觉的共通性:当导演试图表现一排人整齐地向右看的动作时,镜头分别处理成第一个人向右看转头,之后,第二个人接着向右转,依次类推。人们看到一个人接一个人之后向右看,但是导演试图告诉观众的是一排人同时转头的,而且作为观众得到的理解也确实认为是同时进行的。也就是说,观众所看到与观众所理解的是不匹配的,人获得的是一种错觉。问题在于在现实生活中,观看一排人是需要时间的,而导演所作的无非是把现实中一排人转头的向右看那一瞬间的时间跨度作了一种人为的“拉长”以便供人的知觉去玩赏(43),也就是试图把空间中节奏化为时间中的节奏,而人的知觉把空间上的节奏(韵律)和时间上的节奏混为一谈。

img33

图2-17 几何风格的希腊花瓶

节奏从本质上来看,具有特殊性。如果试图从客观上来看待节奏或韵律,它似乎具备一种非客观性(主观性)。因为节奏向人展示的只是依附于其他载体上的关系,而这种关系规律变化是多样性,具有主观调节的可能。如果试图从主观上来理解节奏或韵律,它又似乎具备一种非主观性(客观性),因为节奏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关系,其对人的知觉的影响不以人的意志转移而转移。

韵律是建筑形式美中的节奏,可以从形式和色彩两个属性进行空间排布,也可以两个属性交叉形成一种复杂的韵律美。这种韵律变化的规则可以是一个不变的参数(简单数列),也可以是一个变化的参数(复合数列),从而可以获得丰富的韵律美。韵律美最终还是遵循“注意力节省”原则,最终导向形式美的“多样性的统一”。

“建筑是流动的音乐,音乐是凝固的建筑”,试图告诉人们的是节奏和韵律在感觉上的等效性(44),这应该是一个形式倾向的美或广义的艺术层面的对比,但是在现实中的引用却试图用这个“名言”来说明建筑和音乐在狭义艺术(即情感倾向艺术)层面的等效性,正如本书论述所将要谈到的一样,建筑和音乐在狭义艺术层面的等效性是建立在“情感表达”这一共同性之上。“流动”和“凝固”都在企图说明这种对比在形式层面上,把对“名言”的形式层面的理解强制拉到情感(狭义的)艺术层面的理解对比中去,本书认为可能有认识越位的倾向。可以这样说,这“名言”对建筑和音乐的理解是停留在形式层面上,仅仅重在节奏或韵律的感觉迁移上,而这对建筑艺术或者音乐艺术的理解都是浅显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