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样性的统一(23)
“多样性的统一”是形式美规律的黄金定律,是形式美原理或者规律的终极标准。相对于柏拉图从“数”和“理念”的抽象的数学角度来研究形式美,亚里士多德则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论述形式美。亚里士多德在《诗学》的第八章是这样阐述的:“一个完整的整体之中各部分须紧密结合起来,如果任何一部分被删去或移动位置,就会拆散整体。因为一件东西既然可有可无就不是整体的真正部分了。”(24)这段话是“多样性的统一”的经典名言(25)。其内容的出发点是对统一或整体的理解,所谓的整体或者说有机的整体,应该增一分太长,减一分太短,不多不少。整体的各部分之间是一种相互呼应、相互映射、相互协调的关系。通过形式方面的布置和处理把繁乱的杂多转变成高度的统一,这是作为广义艺术即形式倾向艺术最起码的条件。“多样性的统一”的要点是,整体中任何一部分的存在都是要通过其他部分来肯定或暗示,如果该部分与其他部分没有任何联系,那么肯定就不属于整体。要素之间都是存在着呼应和协调的关系。如果该部分属于可有可无的话,那么该部分肯定是多余的。这在建筑设计上是造型美观和和谐的首要基本条件。
和谐(即“多样性的统一”)在人的身上或知觉中反映出来的感觉,只有当各部分的安排是见出比例和秩序,形成融贯的整体,才能见出和谐和统一来。“多样性的统一”一般是建立在形式基础之上,形式就是运用秩序、匀称与明晰等手段来统摄整体。
“多样性的统一”从实质上来说,就是整体的各个部分在空间中的排列和布置,而这个排列整理的标准就是人类感觉上的和谐和愉悦(26)。“多样性的统一”反映的关系实际上是空间中量的关系,是建立在量的对比基础上的和谐,是可以转化为一系列的数学游戏。
“多样性的统一”从心理学上的角度来看,其实就是“人类心智的能力强度局限性”的外化。视觉在处理外在事物或世界时,总是企图让对象的各部分都统摄到整体之下,这样对繁复的多样性最终转化成一个对象。这是人类的思维习惯,人类知识体系也是建立在“统一”的整理基础上。
“多样性的统一”,在心理学上称为“完形心理”,是基于一种“注意力节省”的心理学(27)(28):企图把握复杂的事物,最终通过某种规则或手段整理成具有内部秩序的简单事物,从而大大地简化大脑对此复杂事物的贮存和记忆,也便于今后的提取和回忆。举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当人们在观看一部电影时,主要人物数量大多控制在5—6个人或更少,之所以数量这么少,主要是人脑功能的局限。可以假设有这样一部电影,导演在其中安排20个角色,而且每个角色的故事都编排得非常到位,但对欣赏者来说,在看电影时即两三个小时内同时在大脑中贮存20个角色及他们的故事,对绝大多数的人来说是极端困难的,超过了人在短时间中记忆的限度。最后造成的效果是:看了前面的角色忘了后面的人物,看了后面的人物,又不记得前面的角色,在整部电影的欣赏过程中,大脑都忙于角色的记忆转换,最终使得记忆中角色错位而产生混乱,结果人被电影搞得一头雾水。这个例子说明了人脑的生理上的局限性:一方面是大脑本身功能(短时记忆容量)的局限,另一方面是为了(长时记忆中)贮存和提取(为尽量压缩信息贮存量),这是人脑的生理基础。
在生理上,大脑的这种局限性总是企图把复杂转化成简单,把多样性简化为统一。当人们面对陌生事物时总是试图简化它,大脑对事物简化过程就是认识和理解的过程,经过大脑的整理后关于事物的信息,就会烙下了大脑的运作机制等原理的印迹。也就是说,经过整理后的事物的信息与人们感官中的信息完全不一样了。整理后的信息获得只有大脑才能够提取的信息代码,也就是大脑已经把信息简化成简单的信息代码。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电脑的最基本的信息都是由“0”和“1”的方式储藏,这种信息人根本无法识别。只有“0”和“1”在计算机的程序的算法展开后,呈现于显示器的屏幕后,人们才可以识别。所有的信息经过电脑整理后都烙下计算机的工作原理的印迹。人类的大脑也是一样,大脑中储藏的信息都不是人们的意识所能直接识别的信息,而是需要大脑的相关功能的转化后,才能被意识所感觉。在生活中,人们有这样的体验,记得有件事,但是总是想不起事的内容。其实,人的大脑中知道简单的信息代码存在,但是找不到合适的转换手段或媒介。故而就好像知道目录索引,而不知道目录后的内容。本书认为这是因为简单的信息代码转化中断后,只有在某种类似的环境中或语境中寻找到了合适的转换手段或工具,才会使事的内容在头脑中突然清晰起来从而进入人的意识中,也就是说想起了这件事。
所谓的“多样性的统一”(包括后面的“对称与均衡”和“节奏与韵律”,也即形式美规律)原理就是大脑处理形式或图像信息的算法原则之一。因此当大脑一面对形式或图像语言就都会调用形式美规律对感觉通道中原生信息进行算法的分解。只有当人类的大脑像照相机一样去记录外界世界时,才会囫囵吞枣把外界完整地复制下来,但是人类的大脑根本没有这种功能,因为人的大脑没有理解的东西,基本上无法记忆。人类大脑的生理基础决定了人类认识事物和记忆事物的方法。“多样性的统一”,首先就是顺应大脑的生理要求。而形式美规律(大脑关于形式和图像的算法程序)在“多样性的统一”中就是起到把多样性中所有元素按照某种规律进行归类,从而把多样的繁多变成几个形式组团(局部),而这些形式组团(局部)又可以作为第二层次的基本元素按照某种规律进行归类组团(更大的局部),如此循环往复,直至把多样性聚合成一个最大的“组团”(整体),从而形成“多样性的统一”。
大脑为什么要把多样性归纳为一,而不是二或三?从单个信息来看,转化成二或三未尝不可,但是每个人每天都要面对大量的信息,如果每一个信息都不是转换成一个信息单元,而是二或三个信息单元,那么这对人的大脑来说也是庞大的信息量,对大脑的记忆和存取都是不利的。另外,当人们把多样性的归纳为二或三个信息单元,那么就证明了,人脑在这二或三个信息单元之间找不到相应的关系,或者说无法用上述的形式美规律(大脑关于形式和图像的算法程序)来连接它们。那么大脑就会出现一个二难局面:在一个具有完整边界的事物,却存在着二或三个信息单元,人脑是把它看作一个物体还是看作二或三个物体呢?看作一个物体却又存在着不相关联的二或三个信息单元,看作二或三个物体却共有一个完整的边界单元。就像看电影一样,电影存在着几个平行关系的主题,就存在上述的矛盾,一部具有开头和结尾的电影,如果把它看作一部电影却有几个主题,那就不能归结为一部电影。如果把它分解为几个小电影,那么每一个小电影从什么地方开头到什么地方结束,大脑根本无法做出相应的判断,当大脑无法用自己的算法原则把外界信息有效地归类的话,意味着外界信息无法生成大脑最小的信息单位,大脑又没有像照相机一样的生吞活剥的记忆功能,大脑理所当然就会拒绝接受该事物,也就无法认知该事物。(www.xing528.com)
人的大脑功能的局限性规定了人类认识事物的方式。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认为,在人们面对一幅图案时,总是极力把它归纳或归结为一个简单的图形或图案,当人们面对一幅实在无法作简化的图案,那么人们则无法认识和把握它,从而产生焦虑或转移注意力。传记作家对名人的传记作品都是建立在传记作家对名人的认识和理解之上,由此,形成一个总的指导原则(主题),反过来会对名人生活中的事件进行取舍,以便把这些材料串成传记作家事先设定的框架(即主题)中,这个指导原则就是这部传记作品整体性控制标准,由此才见出统一,是见出多样性的和谐,任何无关主题的事件都会被无情地砍去,就是为了适应大脑的生理上的局限性。(29)上述大脑的局限性,在美学上称之为大脑的“注意力节省”原则。
举另外例子来说明,人们之所以认为天空是穹隆形,就是因为这种基于“注意力节省”的知觉简化。大家都知道,天是没有尽头的,无论人们走到哪里,天总是在人们的视野中后退。天是没有尽头,但是这样一来,人们面对一种“无穷”或者“无尽”时,已经超出了人大脑知觉的想象能力。如果人们越想把握这种“无穷”,人们越不能把握“天”的形式,也就无法形成天的概念。因此,人们要获得“天”的概念就必须简化天的形象,天的穹隆形就是人类大脑错误的权宜结论,是人们把握“天”的概念的替代物。(30)但是,在生活中没有谁会去较真天是不是锅盖形。
“多样性的统一”在小说中表现为各部分的前后呼应,事情围绕着某一中心思想转,任何无关于小说中心的主题都会被作者无情地删除。因为任何累赘都会给作品的整体带来蒙蔽,带来混乱和杂芜。同样,其他艺术作品也都是如此,形式倾向建筑的形式处理也是这样的,形式的部分之间相互衔接,部分与整体之间相互依存,任何一个可有可无的部分,均应被视为多余部分被无情地砍去。但是,在目前很多建筑物,整体感经不起推敲:建筑造型上很多构件之间并没有呼应关系,大多数建筑上都存在大量的可有可无的构件,因此,整体感就不强,给人的感受就是堆砌,当然也就不耐看。西方的建筑师在形式处理方面就明显地存在一种理性和节制,他们对建筑造型的推敲,排除了建筑构件的堆砌,虽然不敢说绝大部分是如此,但是大部分还是做到了简洁、大方,这其实就是整体感觉的问题,工作原理就是“多样性的统一”的原则。在这方面,中国的建筑师就应该向西方建筑师学习,认真消化掉这一原则。从根本上说,没有“多样性的统一”的意识,就会导致建筑的堆砌。“多样性的统一”是形式美的主要规律,正如有些学者所感言,中国建筑界如果能够透彻领悟亚里士多德对“多样性的统一”的定义的话,那么,城市可能会更耐看一些。中国的一位哲学学者这样说道:“这好比建筑设计师跟一个泥瓦匠的区别,一个泥瓦匠在盖房子的时候,他砌好每一块砖,那就是一般技术。但是建筑师心中,每一块砖牵涉到整体建筑,所以说建筑物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多一块不行,少一块也不行。”(31)他不过是把亚里士多德的“多样性的统一”的定义通俗化而已,但是应该引起建筑师们的深思。
建筑形式美规律在形式中体现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可以用以下一些手段来获取。最主要的是通过简单的形状或体量的统一,或通过形式之间相似性来获取和谐感。或者突出主体支配地位,使附楼处于从属或被支配的地位。还可用比例系统来控制等等。总之,“多样性的统一”,是建筑师应该牢记亚里士多德的千年古训,虽然是对诗学而言,但是对形式美的实践来说,虽没有改造就可以直接拿来,这体现了它的普遍性。
“多样性的统一”其实就是人脑的“注意力节省”的外化,“注意力节省”是一种心理学现象,问题是如何转化成审美愉悦。“注意力节省”作为一个心理学原则,前提要求人的心智或知性对对象进行整理,整理的工具或手段就是形式美规律,目标就是“多样性的统一”。
首先,知性要根据感觉能动地整理对象:面对杂乱的感觉,面对一个纷乱的世界,感性提供给我们的只是堆杂乱无章的感觉图像。如果把所看见的或者眼睛所感觉的信息看作是投影在视网膜上的一幅幅静止的画面,这静止的一幅幅画面有如计算机的图像,是一个个小点组合而成。目前,计算机对图像识别功能很差,就是因为计算机缺乏一种知觉。人面对一个图片,知觉就会起着分类的归档作用。(32)对于照片中的不同的色块,知觉会把它按形状归结作为不同的图像,例如:把背景中的绿色等色块归结为一棵树,把另一个色块会归结为一幢房子。正是因为人的知觉把这些不同的小色点进行了按照某种概念的分类,从而使得整个图像形成了几个独立的色块及其后面的概念组成物,这样这幅画面就是由几个不同的物复合而成的。
其次,知性还会进行下一步,这几个物组合到一起,究竟会有什么意义,也就是试图理解图片中的情景和所蕴含的可能意义。至此,也就基本上完成了对一幅图像的解读,其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就是知觉,知性在当中不但进行着“点”的归类,同时赋予“点”组合后的概念(物),最后还要综合整个图像中物的意义。这是对空间中事物的知觉过程。同时,我们也能够理解时间中所发生事的意义。物是静态的,那么事就是物的移动,是动态的。我们面对的更多的是动态的世界而非静态的图景。在我们视网膜上总是形成一股川流不息的信息(视觉图像)流。在处理视觉图像流时,首先,必须如上述赋予不同色块的意义(即构成一个单元的物),然后在动态的图像中紧紧地关注这些物在视网膜上的动态变化的方式。这样使得前后图像(也即杂多的感性)联成一个系列,使一个知觉到另一个知觉能够衔接统一起来。这里就必须有一个前提,人必须具有记忆力,同时还必须具有取出这记忆内容的想象力。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在处理后一个知觉时而忘记前一个知觉。如果后者起而前者忘,也就不能有任何完整的表象了,就更无法处理外界事务了。在上述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记忆的功能、想象的功能、归纳的功能和综合的功能等不同的心灵活动过程,正是这样一系列的功能才保证了人类对世界的知晓和理解。
再次,在感觉中整理出一个艺术品或者说艺术对象之后,审美机制启动,“注意力节省”原则在背后发挥作用,最终艺术品在经过智力的整理后,成为高度秩序化的有机统一体。在整个过程中,知性一直在能动地改造和整理审美对象,由于知性在自由地进行创造,创造的结果就是有机统一体。知性创造是围绕“注意力节省”原则,当人们成功地理解和认识对象后,回望自己的创造,必然产生自豪感和成就感(当然,这与科学发现中创造是同一种欣喜),从而在人的内心产生愉悦和快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