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职能转换与服务意识和责任的强化
通过改革,重新确立乡镇政府的职能定位,重塑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主导力量。一方面使基层政府退出不该管的领域,另一方面强化那些本该属于政府管理范围的职能,强化基层政府的服务意识和责任。
改革前,乡镇的“七站八所”视同于政府“块块”部门,与政府机关的职能相混杂,真正用于农村公益服务的人力和财力十分有限。乡镇管理体制改革后,政府机关内设机构撤并,党委、政府、人大几大班子合为一套班子,职责明确,职权得到有效统一,党政机构之间的关系得以理顺,指挥更加得力,决策效率得到了提高,乡镇一级党政部门的“内耗”减少,行政成本大大降低。2003年换届选举后,新的乡镇党政班子成员平均年龄33岁,大专以上学历达100%,年龄和知识结构更加合理。实行党政领导交叉任职后,党政职能得到有效统一,权力相对集中,指挥更加得力,形成一个目标,一个声音,决策的效率得到了提高,同时党政领导也不为协调矛盾而操心,可以集中精力抓乡镇的发展工作。[1]
乡镇站所的改革,使乡镇政府从“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基层工作的重心开始由抓大农业生产向抓大市场转变,由行政领导和管理向服务和指导转变,由微观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由收粮派款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科学管理、公共服务转变。逐渐形成政府创造和维护环境,社会和人民创造财富的新的治理格局。(www.xing528.com)
乡镇站所的改革,有效地实现了基层站所行政职能、公益性事业和经营性事业相分离,明确界定了乡镇政府该干什么、能干什么、该承担什么责任;改变了政府服务经费的支出方式,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真正集中政府人力、物力、财力,并积极调动社会各种资源和力量,将自己该履行的职能履行好,将自己该办的公益事业办好,而将自己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经营性事业推向市场,建立起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灵活的市场化服务机制的公共服务平台,使政府的服务职能得到明确和强化。
如咸宁区高桥镇改革后,将动物检疫、畜禽防疫、动物疫情监测及报告等畜牧兽医服务,由政府列支5万元,列入财政预算;将计划生育普查、重查、孕情跟踪服务、药具发放服务、上(取)环服务等计生服务,以1.65万元向社会公开招标;将文化市场管理、群众性文化体育产业经营,培育和发展农村的乡土文化,培养乡土文化人才等服务向专业人员发包;将乡镇规划建设管理、绿化卫生管理等公益事务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来解决;将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试验和示范推广,植物病虫害防治、水利设施的管护等农业服务项目定向委托给有资质的专业人员。2004年,全镇用于养事的经费支出达到11.85万元,有力地支持了农村的发展。
基层政府管理和服务职能的转变,也使得基层干部和已经置换身份的乡镇站所人员从原来大量的向农民催缴税费、要钱要物的繁重任务中解脱出来,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真正用在服务农业和农民增收上,使得政府服务“三农”的力度不但没有削弱,而且得到了加强。政府的工作精力用在为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服务上,让农民得到了更多的实惠,党群干群关系大为改善。贺胜桥镇党委书记李平说:“通过这次改革,全镇干部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大大提高,镇财政开支负担大大减轻,真正做到了减人、减支,使我们有更多精力从过去忙干部工资中解脱出来,从而一心一意抓经济发展。”[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