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对贫困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秦安县新生代农民工现状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秦安县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外转移的速度急剧加快,对县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贡献。与此同时,新生代农民工茁壮成长,成为一支社会上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和父辈们无论从观念上还是在现实生存方式上有着很大的不同,正是这些不同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讨。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现状
通过对秦安县兴国、魏店、中山三乡的调查以及在农村一线工作的亲身经历综合分析,我们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和问题:
(一)面临的社会问题
新生代农民工及其市民化面临的前沿而又现实的挑战突出表现在:(1)他们的劳动供给和就业行为明显不同于第一代农民工。(2)他们对社会保障的需要胜过第一代农民工。(3)他们的市民化问题如不能顺利解决,将直接关系到城乡的社会稳定。
(二)与第一代农民工区别
人们对农民工的印象多是“大包小包、一头乱发”,但在5月1日秦安县政府及劳动人事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一届“秦安县农民工招聘会”上,笔者特意在现场做了长时间的调查及交流,发现此次招聘会上出现了不少与此大相径庭的“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年龄普遍在25岁以下,说一口能听得懂的普通话,时不时地从包里掏出名牌手机;基本没有务农经历,受教育程度较高;他们与上一代农民工有着截然不同的生活观和就业观。
因为有着更多的企盼,他们找工作时也往往更“挑剔”。“虽然我来自农村,但这并不代表我对生活质量没有要求。我同样需要娱乐,需要交友,需要上网来了解全国各地的信息。”中山乡香山村的县俊太今年23岁,初中毕业,一家招工单位对他有意向,但因为单位地处偏僻,上网、外出都不方便,他一口回绝。
“我有技术,不愁工作,我要进大企业工作。我原来那家单位管吃管住,但早晨馒头、咸菜加白开水;中午一年到头都是炒白菜,这样的生活,我不能忍受。”邢泉村24岁的务工人员高建如是说。这恰恰是一个第二代农民工对找工作一直所持的观望态度。
(三)歧视与城市融入
城市对农民入城,既欢迎又有些排斥。农民进入城市大多干的是最苦、最累、最脏、挣钱最少的工作,的确填补城市职业的许多空白,给城市居民带来许多方便,也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然而,农民涌入城市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使得城市居民对他们产生一种拒斥意识。在笔者调查过的32名新生代农民工中,有9成以上的人严重感到了城市对他们的歧视。兴国镇的张虎生反映,大多数的老板会安排不给报酬的加班,更别说是福利保险了,他在说的时候表现得很愤怒也很无奈。
(四)心态问题
对于新生代民工来说,他们往往不清楚自己的未来在哪里。他们向往城市,却不被城市所接纳;他们的根在农村,却对农村日益疏远。对他们而言,城市意味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意味着不一样的前途,不一样的命运。他们希望通过进城务工经商,告别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五)培训与发展
新生代农民工更期待未来的发展,大多数人有着自己创业的梦想,对未来的渴望超过第一代农民工,对未来的人生轨道也有一定的规划,但是往往因为喜欢享受,总是离自己的预期目标很远。调查显示,有56.9%的第二代农民工认为打工是为了多挣钱,但也有高达62.6%的人未来有做老板的打算,“有自己的事业”是他们中不少人的最高理想。
调查显示,31.2%的人在工作之余选择学习,56.2%的人希望当地有关机构能组织开展各种技能培训。27岁的赵建刚说,真的很希望政府社会能够经常组织技能方面的培训,只有自身有本事了,这个社会才能真正地接纳他们这些农民工。第二代农民工在选择工作时,非常关注“对人的尊重”,希望被他人尊重和被社会认可。调查中,第二代农民工对一些公司控制加班时间,进行人性化管理非常满意,认为这样会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工作的信心和动力更大。
一方面似乎是永远汹涌的“民工潮”,另一方面民工开始回流。2008年,秦安县劳务输出达149339人,占农村劳动力总人数的36%,秦安县对回乡创业者制定优惠政策,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和金融服务力度,提倡和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近一两年回乡人数增多,据不完全统计,大约为390多人,虽然人少,但成为了一方的带头人,给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六)人群调查
1.给调研人员的直观印象:他们通过第一代农民工带回去的信息,对城市充满了向往,甚至有些80后本身就是跟着打工的父母在城市上学的,他们的思维方式以城市为坐标,对农村完全陌生。从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看,他们完全离开了农村,成为与父辈相区别的城里人。但在另一方面,与城市的同龄孩子相比,他们学业不精,缺乏高等教育机会,很多人初中毕业就开始打工。他们和城市孩子一样被娇惯,没有父辈的吃苦忍耐精神,看不上低收入的体力活,又没有机会找到高收入工作。
2.追寻“下一个城市”的理由:80后农民工,由于不满现状而到处“漂泊”。魏店乡村民魏兴武从过完年出门到现在已经是3个多月了,期间去过了很多的城市,但到如今还是一个城市一个城市地换地方,没有找到扎根的城市和合适的工作。问到他是,他说只有找到了真正适合他自己的地方和工作,他才能留下来,但是这种流动无疑中加重了自身及并不富裕的家庭的负担,而能否改善待遇还是个未知数。
3.80后的打工价值观:上一代农民工中,愿意把孩子带出来读书的,基本上都是想借此让孩子跳出农门,进入城市;而第二代农民工进城的主要理由是改变自己的农民身份。
4.新一代农民工高度渴望子女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但实际上困难重重。我国教育体制是“分级办学,属地管理”,这使没有城市户口的农民工子女难以享受和城里孩子同等的教育条件。
二、新生代农民工带来的挑战(www.xing528.com)
(一)种地的“班”谁来接
专家称中国应担心80后“农二代”无人愿意种田,在当前的广大农村现状下,靠几亩薄田的农业收入根本无法吸引“农二代”们回到耕地上。现有的“农二代”的父辈们将逐渐老去,而很多“农二代”并不能成为理想的接班人。国家应有意识培育懂技术、懂管理的“农二代”、“农三代”的种田能手或种粮大户,让他们劳有所得,给他们提供保障,让他们的收入与城市中等阶层的收入相当,激发他们的种粮积极性,不然若干年后恶性循环,不敢说危及中国,肯定会危及打破秦安县的粮食生产自给自足的现状了。
(二)新生代农民工是否是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率正在呈上升趋势,并可能会在未来城市犯罪中占有越来越高的比例。游离在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现实,容易使他们产生异常的“边缘心理”,强烈的“城市失落感”很可能导致一些新生代农民工存在着扭曲的价值观。而另一方面,他们回到城里不能找到工作,就会成为盲流,同样是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三、新生代农民工的希望之路
阻止农民工贫困的代际传递,让他们在第二代、第三代融入城市或者是成为发展贫困农村的一支强心剂,这是农民工的希望,农民工二代的希望,也是全社会的希望。
(一)融入城市之路
一是必须重点关注他们的受教育权利。政府着力解决了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我国大部分城市对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已经开放。但这还远远不够,农民工渴望子女在城市继续接受初中后教育。因此,高中阶段的教育也要对农民工子女开放。
二是学校要教书,还要育人。要教育全体城市的孩子,尊重来自外地的同学。校长、教师、同学都应纠正对农民工的偏见与歧视,给农民工子女尊重和平等。应不断地向学生传输平等、团结、友爱观念,转变城里孩子对农民工的偏见,培养他们的宽容心和博爱精神。
三是社会工作机构要介入农民工子女的教育与心理疏导。在学校建立社会工作机构,专业辅导农民工子女,关注他们的心理承受和宣泄方式,提供相应的心理诉求渠道。教育农民工子女应自尊、自立、自强,树立正确的成才观,依靠人力资本的提升来发展自己,把自己同别人放在同一起跑线上,主动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
四是社区要发挥作用。进城农民工子女生活在社区,受社区的直接影响较大。因此,社区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积极营造各方参与、密切配合的良好社区环境。倡导社区居民善待农民工,减少社会距离,减少偏见与歧视行为。
五是媒体要加强正确社会舆论导向。媒体应该客观介绍进城农民工子女的现状,提供服务机构的信息,宣传政府的政策和法令。以各种形式宣传进城农民工子女中的表现优异者,倡导他们的先进思想行为。要更加注重他们的需求,给他们话语权,将他们的利益诉求通过制度化的渠道表达出来。
(二)“回家”之路
一是“返乡创业”之路。新型农民的回流、“子弟兵”的回乡、生力军的回归,才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坚和骨干的集结,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有效载体,最终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二是“自己建设新农村”之路。因为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要想靠城里人来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不现实。建设新农村,还靠新农民。他们的素质、他们的体能、他们的视野、他们的志向,使他们最有希望、最有机会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来担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和骨干。
三是注入“新鲜血液”、反哺家乡之路。从调研的情况来看,由于外出务工者多数体能较好、素质较高,再加上当兵和读书两股外流,年复一年一直是从农村单向往外“抽血”。因此,农村剩余人口中“留守儿童”、“空巢老人”越来越多,“空心村”、土地“撂荒”现象也就相当普遍。新一代农民工他们毕竟是农村人的后代,家乡有他们的根、有他们的脉、有他们的兄弟姐妹、有他们的儿女爹娘。赤子之心,会与日俱增。现在家乡需要他们,他们应该以各种方式来回应、来反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也包含进城游子反哺农村故乡。人才的反哺,是影响最为深远的反哺。秦安县北庄村村民李新德,今年29岁,16岁就外出务工,近10年的外出务工使他积累了原始的资本,包括金钱和本领。2008年,他回到了秦安县,开了一家玻璃装修公司,年利润达到了10万元,不仅赚了钱,而且还带雇佣了同村的好几个村民。虽然规模不大,但这确实是带动农村致富的一个好的例子。如果这样的人才增多,无疑是带动贫困农村的发展的一条可行的道路。
总之,新一代农民工并不追求特权,而只是要求具有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平等权利与发展机会。社会不能够让农民工的二代成为绝望的一代,而是有希望的一代。阻止农民工贫困的代际传递,让他们在第二代、第三代融入城市,这是农民工的希望,农民工二代的希望,是贫困农村的希望,也是全社会的希望。
第三十二期乡镇干部培训班
张万生 秦安县人大办公室
杨文杰 秦安县中山乡政府
张 旦 秦安县兴国镇邢泉村
指导教授:胡三敦 党史党建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