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海燕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是人类科技意识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科技观的科学形态。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有两个最基本的层面:其一是科学技术动因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多次论述了科学技术产生和发展是由生产决定的基本原理。不但古代天文学、数学、力学的产生是这样,在中世纪之后,“科学以意想不到的力量一下子重新兴起,并且以神奇的速度发展起来,那么,我们要再次把这个奇迹归功于生产。”1894年1月,恩格斯在给一个德国大学生的回信中,再次强调这个思想。他在信中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马克思在考察近代第一次科学革命、技术革命的产生和发展时,同样清楚地分析了近代科学发展的经济动因。他指出:“自然科学本身(自然科学是一切知识的基础)的发展,也像与生产过程有关的一切知识的发展一样,它本身仍然是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的,这种资本主义生产第一次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为自然科学创造了进行研究、观察、实验的物质手段……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展,科学因素第一次被有意识地和广泛地加以发展、应用,并体现在生活中,其规模是以往的时代根本想象不到的。”
马、恩二人的论述,深刻地揭示了以生产需要为表现形式的经济动力,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这种生产对科学的推动作用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社会生产不断提出新的需要,另一方面生产的发展又不断为科学提供新的实验手段,并提供“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
科学技术发展,除了经济活动的根本动因之外,还有赖于相应的政治条件和文化条件,从而构成了科技发展的动力系统。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中进行,特别是政治制度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既可以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可阻碍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还与科学方法的指导和科学精神的培育有密切关系,历史表明,只有运用科学方法,特别是辩证思维方法,才能进行科学理论的综合创新。
其二是科学技术功能论。科学技术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是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科技意识的时代升华。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有经济功能、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等不同的维度,但最基本的功能则是经济功能,经济功能是科学技术的首要功能。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经济功能的论述,集中表现于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把科学技术纳入生产力范畴的开创者。马克思认为,作为知识形态的科学技术,是一般社会生产力,也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只有进入生产过程,才是物化的知识力量,也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产生以后,一个半世纪的历史发展,推动着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与时俱进,使其达到了时代的高度,从而形成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新形态。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历史发展,是以“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命题的不断深化为发展历程的。
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主义科技观,从他的一些论著中可以看出列宁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中的作用。如果说马克思的科技观是科学型科技观,那么列宁的科技观则是技术型科技观。
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贯重视科学技术在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他们总是敏锐地捕捉住每一项重大科技发现的社会意义,从而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揭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方向。毛泽东同志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多次论述过这个问题。他在1963年指出: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就无法提高。1975年,邓小平同志在领导科技工作整顿的时候,针对“四人帮”破坏科技工作的谬论,以马克思主义者的大无畏气概肯定科学技术是生产力。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重申了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1988年,邓小平同志总结了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七八十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经验,进一步鲜明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学说,揭示了科学技术对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位的变革作用,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的重要性,特别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其基本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发展生产力。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不符合社会主义的要求,就不可能建成合格的社会主义。而要发展生产力,就必须注重发展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
第二,中国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必须从科学技术和教育入手。到21世纪中叶我国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根据之一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我们有能力把教育搞上去,把科学技术搞上去。对外开放,首先是为了把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管理学过来,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些东西本身并没有阶级性。坚持改革开放,推进科学进步,再加上发挥我们的传统政治优势,我们完全可以比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干得更好。
第三,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要充分重视发挥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先导作用。
第四,中国必须发展高科技,实现高科技产业化。下个世纪将是高科技的世纪,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搞出一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东西。
第五,包括科技人员在内的知识分子是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劳动者,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保证科技人员把最大的精力放到科学技术工作中去。对科技人员政治上要信任,工作条件要保障,生活待遇要提高,有突出贡献的要给予重奖。
第六,为了最大限度地解放科技生产力,必须相应地改革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体制改革必须创造一种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以有利于拔尖人才的脱颖而出和科技同经济的结合,从而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邓小平同志关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一系列基本观点,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对于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如何面对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同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尽快把经济和科技搞上去,迎头赶上发达国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www.xing528.com)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伟大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到当代形态的理性标尺。2001年7月1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这是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命题的又一次升华,标志着当代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最新形态。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工作者是新的生产力的重要开拓者。纵观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历史发展,学习领会当代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最新形态,对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新世纪的征程上,深刻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基本事实,深刻认识创新对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大意义,深刻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具有多方面的指导作用。
第一,建设革命的科学技术队伍。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始终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同时还要发扬相互学习、相互支持、紧密团结、共同提高的集体主义奋斗精神,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科教兴国的伟大事业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社会价值。
第二,要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科学技术研究。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最好的思维方式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可以引导人们奋发图强、积极向上,树立雄心壮志,弘扬创造精神。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运动是自然界和社会界的普遍规律。运动就是变化和发展。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一切科学的东西都在发展和进步之中,否则就会消亡。推动我国的科技进步和创新,必须紧跟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紧密结合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勇于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就没有人类的未来。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过程。没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加雄辨地证明了这一点。
第三,批判地学习和继承科学技术的成果。科学技术发展十分迅速,每一代人都要学习与继承前人的成果。20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学理念进一步发展,人类文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相对论、量子论、基因论、信息论等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以及人类基因组序列“工作框架图”的绘就,为人类正确认识大自然,为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了新知识和强大的动力,打开了广阔的前景,也对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深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物质科学领域深入到基本粒子世界,在生命科学领域深入到分子水平,在思维科学领域主要是数学与脑智科学的进步。这标志着20世纪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也预示了21世纪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
在21世纪,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将是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科技领域,生物技术、新材料、先进制造技术、洁净高效能源、航空航天、环境保护领域将不断取得新突破,人类将继续拓展对宇宙空间、海洋、地球深部的研究探索,将更加注重人、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开拓了许多过去难以想象的新领域,光子、生物、量子计算机的研究,就是例子。
在下个世纪里,科学研究应更加重视与人类前途命运攸关的全球性问题,尤其要加强跨学科交叉研究,进一步走向极端条件与物质本原、系统综合与统一,进一步加强科学与技术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形成新科学的重要生长点。科学技术没有国界,对宇宙起源、生命本质和物质世界本原的研究,更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超出了一个国家可以支撑的范围。因此,应该大力加强国际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做到优势互补,成果共享。
第四,正确认识和对待人同自然的关系。人类通过劳动利用科学技术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是人类同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也是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但是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人类应学会预见到较近或较远的后果,尤其是在科学技术大踏步前进中,人们应清楚地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生态、经济、社会三位一体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生态、经济和社会三者的协调发展。
1.生态可持续发展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在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环境,包括控制环境污染和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地球生态的完整性,保证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人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
2.经济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以体现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它不仅重视增长数量,更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3.社会可持续发展以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应包括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创造一个保障人民享有平等、自由、教育、人权免受暴力的社会环境。
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三者不可分割。人类共同追求的是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面对新世纪新发展,广大科技工作者应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以当代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最新形态武装自己,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努力为我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为维护和实现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贡献智慧和力量。
[1]刘吉发.当代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多维透视.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
[2]江泽民.论科学技术.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