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李祝龙
200多年前,英国作家培根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名言。100多年前,马克思把科学技术同生产力联系在一起,提出"科学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1978年3月8日,邓小平重新提出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进而在1988年发展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时又再次重申了这个观点。总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995年5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是国家强盛的决定性因素。20世纪80年代起,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对经济、社会产生巨大推动作用,给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的变化。科学技术实力已经成为决定国家综合国力强弱和国际地位高低的重要因素。
2000年2月25日,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正式提出了“三个代表”的思想。他说,我们党之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的新概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其中,“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也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党的先进性、革命性方面的充分表现。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人类活动本质上是实践活动,认识活动是实践活动的一个环节和层面。科学技术既是人们认识世界的结果,也是从主观世界通向客观世界的桥梁,是精神的物化形态。动态化的科学研究既是认识活动,也是实践活动。江泽民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人类的伟大实践之一,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
1978年1月,邓小平同志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的理论,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1978年3月18日,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着重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1985年3月7日,他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又进一步肯定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述。1986年,邓小平高瞻远瞩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88年9月,他说:“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92年春,他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又说:“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从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高度出发,从当代世界科技发展的状况出发,得出的科学结论。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系统结构的逻辑轴心,这是生产力结构软化和重心虚移的结果;其二是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变化的决定力量,这是生产力功能强化和科技先行的表征。
生产力是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他表示人们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水平,反映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它包括着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人的因素,是指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科学知识的劳动者,它在生产过程中起着最根本作用。物的因素是指生产资料,其中起着最重要作用的是生产工具,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的最主要标志,也是划分社会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
强调科技是生产力并不是说科技是以生产力两个因素并列的第三个因素,而是从科技对生产力两个因素的影响和渗透这一角度来讲的,是渗透性要素。新的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劳动技能,科学技术可以革新、创造新的生产工具,提高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可以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并使劳动对象日益优化;也可以改进和变革工艺的过程,从而有力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对生产的发展具有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它使劳动生产和经济增长率越来越高;它使理论突破到运用于生产的周期日益缩短;它使生产力的发展呈现出加速的趋势。
二、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一切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一般的条件,也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和进步的决定性力量。在社会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总是处在不断发展和变动的过程中。先进的生产力替代落后的生产力,落后的生产力让位于先进的生产力,如此循环往复,进而带动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带动上层建筑的变化,以至带动整个社会的发展。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最终就会形成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也就会建立起什么样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变更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更。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个基本矛盾的运动,决定着社会性质的变化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们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不同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为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打开了广阔的道路。无论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都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如果它们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障碍,那就必然要发生调整和变革。
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必须建立在发达生产力的基础之上。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概括体现了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坚持和发展。从生产力的角度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物质条件。社会主义之所以优越于资本主义,就在于它能够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前景、更良好的条件,能够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同时,解放与发展生产力又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使人民的生活日益改善,不断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特点。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目标而奋斗。
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不符合社会主义的要求,就不可能建成合格的社会主义。而要发展生产力,就必须注重发展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
四、科学技术含量是衡量生产力先进程度的尺度
在知识经济中,技能和知识成为比原材料、资本、劳动力都更为重要的经济因素,是最重要的财富之源,可以作为发展经济的资本。近年来,美国经济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灵活快速地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美国微软公司的发展速度,就充分地印证了知识经济的力量,微软公司创立仅20年,资产已超过400亿美元,可见科学技术在当今社会发展中起到了多么重要的作用。(www.xing528.com)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与通信产业的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和国际网络的发展,科学技术不仅成为生产力中的根本要素,科学技术的生产、学习和创新也成为至关重要的活动,科学技术本身已经结束了依附传统产业的局面,进而形成了一种庞大且又重要的产业,带动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促使全球经济增长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如果说生产力的发展趋势是衡量生产力先进与否的动态尺度,那么,生产力的科技含量则是衡量生产力先进与否的静态尺度。生产力的科技含量愈高,则生产力愈先进。科学技术就是先进生产力,科技创新则是创造生产力发展的原动力。
所谓先进生产力,应该是指那些现代科技和知识含量越来越高的生产力。先进生产力具备以下基本特征,第一,高科技化与高智能化;第二,高专业化与社会化;第三,高市场化与高流通化;第四,高人文化和人性化。
谁能掌握先进生产力,谁能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谁就能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谁就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推动人类社会的历史航船胜利地驶向光辉的彼岸。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其核心和关键在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谁掌握了高新技术的优势,谁就掌握了经济和政治竞争的主动权。
纵观科技发展史,科学技术从“间接的生产力”到“直接的生产力”到“第一生产力”说明社会生产力内涵的深刻变化。它揭示了近现代人类社会所以发生如此迅速和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作为中国无产阶级的政党,一定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但要认识到生产力的关键作用,还要认识到当今先进的生产力是指以高科技如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等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并且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五、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历史和实践证明: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取决于我们党。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始终是与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的。无论战争年代还是建设时期,我们党都走在时代前列、领导时代潮流。我们党要永远保持先进性和生命活力,就要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走在时代前列,首先就要走在生产力发展的前列。
正是对生产力作用及其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认识,也正是生产力的发展进步,对共产党人的全部活动提出了根本性的要求,并最终决定着共产党人的历史地位和命运。
首先,共产党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基于和顺应着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这一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都是要尽最大努力推动和促进生产力更加迅速地发展,都是要通过革命或改革的手段解脱旧的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发展的羁绊。
第二,共产党人把建设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就是因为生产力是推动社会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的最终原因。社会主义的出现,归根结底是生产力提出的要求。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性和优越性,就是因为它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的巩固,也离不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第三,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以及它的基本特点,都是由生产力的进步性质所决定的。
第四,共产党人的各项政策正确与否,归根结底要用生产力标准来衡量。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论断都明确了这一点。
正因为如此,共产党人的历史命运始终紧紧地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方向联系在一起。什么时候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党就与时代进步的方向相一致,就能对历史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就能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就能具有百折不挠的力量,就能始终充满生命的活力。中国共产党成立81年来,之所以不断取得胜利和成就,之所以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一个根本的原因,就在这里。生产力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动,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在一定的条件下,新的生产力形态会不断出现,而旧的生产力形态也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所以,代表生产力,还不是一般地代表静止不动的生产力,而是始终代表生产力向前发展的方向,代表具有先进性质的生产力。只有始终站在先进生产力的前列,才能够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质。所以,先进性对于党来说,不是一时一地的要求,而是一个长期不断的要求。能否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必须时时提醒自己加以注意,不可有任何的自满和懈怠,不可有任何忽略和遗忘。只要始终瞄准先进的水平和方向,我们就始终有前进的动力,就能尽快推动中国的生产力实现由比较落后向比较先进的转变。
六、实践“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000年2月25日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的核心,是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高度繁荣的社会主义文化、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一伟大历史使命,进一步提炼、升华,并使之上升为执政党建设的根本指导方针。
坚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在我们党的一切活动中体现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就要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通过我们党的领导及其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促进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如何才能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呢?首先,思想体系要科学化,这就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保持在思想上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不断自我更新、自我发展、自我超越。其次,经济体制要多样化,生产力的多种层次客观上要求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济形式并存,要在保持公有制和国有经济为基础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经济形式,真正搞活经济,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再次,实现政治体制民主化。管理体制法规化。
七、科技人员如何积极实践“三个代表”
科技人员要实践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和“三个代表”伟大思想,就必须做到:加强学习,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增强业务能力,提高认识水平;认清世界科技发展和竞争的新形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也只有这样,广大科技工作者才能做到与时俱进,不辱使命,为实现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
[1]刘吉发.当代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多维透视.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
[2]黄麟雏,孟宪俊主编.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3]江泽民.论科学技术.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