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钧利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拨尖创新人才。”“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
重视科学技术,实施科教兴国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历史选择,邓小平同志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总结了当代世界教育的历史经验,将科技教育置于民族振兴的战略高度。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理论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贯彻,使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成为现实。十六大报告及“三个代表”成为现代高等教育改革的指南,提高我国科技生产力,要不断对高等教育体系进行改革,坚持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素质培养,潜能培养和创新意识培养,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更要推进高等教育的全球化。
一、高等教育与现代科技生产力
教育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而高等教育是教育的制高点,它肩负着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时代使命,构成了现代文明的时代高地。
1.高等教育
在1978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科教兴国的理论基础。而科教兴国战略是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实践贯彻。科教兴国战略不仅包含了科技,而且包含了教育,主要依靠科学技术和国民教育推动国家经济发展,提高国家综合实力,这是当代民族发展和经济振兴的客观规律,也是对我国民族发展总结中所获得最有价值的启示。因此,科教兴国的基本内容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我们必须坚持以教育为本,把科技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及其向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技术文化素质,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高等教育在科教兴国战略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肩负着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时代使命,构成了现代文明的时代高地,承担着科教兴国的第一要务。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高等教育已越来越成为现代社会的重心,已越来越呈现出它对现代文明的建构功能,科技兴国的战略实施,是高等教育核心地位的战略认定。高等教育的核心地位,决定了它的时代使命,因此,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历史地落到学校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肩上。只有学科齐全,文理渗透,结构优化,功能完善的学科结构,才能真正有效发挥高等教育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育人功能。学科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对于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的现代品位,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具有特殊的意义。高等教育作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时代高地。学科结构的优化升级,既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也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进而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不仅如此,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学科结构的优化升级,不但体现了我国现代文明建设的逻辑重心,而且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教育是科技发展的基础,而高等教育是教育的制高点,当代高等教育的两大职能,一是人才培养;二是科学研究,二者共同构成了衡量高等教育综合实力的基本指标,人才培养在于提升科技主体,科学研究在于进行科技创新,二者都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实质上,教育和科研的双重任务是对高等院校教育和科研人才和资源的充分开发。
2.高等教育代表现代先进生产力发展在育人方面体现
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命题。江泽民明确把科学技术为主导的生产力概括为“现代生产力”和“科技生产力”,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因此优化学科结构,提升育人功能,是高等院校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具体体现。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纵深发展,高等院校传统的学科结构已远不能适应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二者发展的共同需要,学科结构的优化升级已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的时代必然,也是优化学科结构的基本维度。特别是在理工科院校,大力发展人文社会科学是优化学科结构的根本途径。
结构决定功能,高等院校最基本的功能是培养人才,如果说学科结构代表着高等院校的潜在生产力,那么人才培养能力则标志着高等院校现实的生产力。一切潜在的生产力,最终都要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也只有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才能成为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现实基础。高等院校人才的培养能力最终体现在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和科学精神等方面。学生是学校的产品,学生的水平直接表征着学校的育人能力。人才市场是检验高校育人的能力的首要环节。面向市场经济,提升育人功能,是高等院校提升先进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优化育人环境,提升文化品位,是高等院校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必须优化校园文化结构,营造优质育人环境。大力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建构科学与人文,两大文化的互动机制,从而营造功能完善的校园文化环境。这是提升当代大学生文化品位的根本途径,必须优化教学结构,集约教育资源,不断开拓校园文化的育人空间,让先进的校园文化成为培养优质人才的良好环境。
3.高等院校代表先进生产力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体现
科学研究是高校的重要职能,象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高等教育一样,重大的科学技术革命也离不开高等院校。人类社会历史上三次重大的技术革命都发源于高校,这是不争的事实。历次诺贝尔奖获者大多来自于高等院校,我国的两院院士中,高校的教授占相当高的比例,据统计,我国的科研成果有70%与高校有直接关系,可见,我国高校研究,在促进科技进步和增强综合国力方面发挥着不同替代的作用。在科学研究的类别上,对小平同志主张高等学校多搞一些基础研究,同时强调工科院校也应搞应用科学研究,以促进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这也反映了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逻辑进程。这些充分体现了高等院校的科学技术研究也同样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即现代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二、当代高等教育的创新教育
1.创新与教育
教育是科技发展的基础,而创新是科技发展的本质。创新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求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江泽民同志指出:“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我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今天我还要说,科技创新已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江泽民高度论述了创新的社会功能和历史价值,同时还揭示了创新的民族价值,并把创新提升到中华民族振兴的战略位置,进一步把创新提高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标志的高度来论述。
科技发展的基础在教育,科技创新的基础也在教育,教育已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教育水平提高了,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才有后劲,科学技术实力和国民教育水平,始终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每个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两个不可缺少的飞轮”江泽民同时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的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创新成果方面,教育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肩负当代教育制高点的现代高等教育应以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创新人格等方面为主要内容,建立一个创新素质教育体系是非常重要的,也是现代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
2.创新教育的主要内容
创新教育是以继承为基础,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价值取向的新型教育,而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因此,创新教育是根据创新原理,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人格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体系,使学生一方面牢固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同时又发展他们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它是成功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前提条件。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人们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挖掘创新潜力和发挥聪明才智。中外科学史上的许多发明与发现都是在强烈创新意识的鼓舞和推动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创新思维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的方式或方法用以处理某种事物或事情的思维过程。它产生于由热爱、追求、奋斗和奉献所引发的精神高度集中状态,并沉浸于这种状态中所产生的自觉思维。它包括思维的敏锐性、流畅性、变通性,发散性和独创性等。创新思维是整个创新活动智能结构的关键,创新教育和教学必须着力培养这种可贵的思想品质,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知识,并能顺利地解决新问题。
创新技能反映了创新主体行为技巧的动作能力,它是在创新智能的控制和约束下形成的。它属于创新活动的工作系统。它包括具备作为创新基础知识技能,具备获取、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如工作能力、动手能力或操作能力,以及熟练掌握和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创新成果的物化及表达能力。创新技能同样也属于创新教育的核心地位,在目前高等教育中,尤其要加强以实验基本技能为基础,以创新技法内化为中心的科学能力和科学方法训练。(www.xing528.com)
创新人格属于人格心理学中的动力系统,它包括个性和情感人格两部分。因为创新过程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在智力和创新情感的双重作用下,创新才能获得综合效应的能量。个性在创新能力的形成和一切创新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创新个性一般包括大胆、勇敢、独立性强,有恒心、一丝不苟以及富有乐观精神等良好的人格特征,具有优越创新情感和良好的个性特征,是形成和发挥创新能力的基石。
三、高等院校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系
对高等教育而言,创新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提高整个民族的创新素质服务,为培养现代高新科技方面创新人才,打下广泛而深厚的基础。
1.高校以创新素质培养为目标对学科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进程,我国产业结构在不断的优化升级,必然决定了高等教育学科结构的优化和升级。高等教育学科结构的优化升级是科技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形式,也是科技创新的应有内涵。应本着“强化优势,着眼未来,优化结构,完善功能”的基本原则,突出特色,把自己的优势学科推向世界,树立具有前瞻性的教育观念,构建与时俱进的学科结构,强化自身的育人功能,在不同学科交叉、渗透、融合、重组的基础上,坚持“以育人为本”的教育原则,注重从科学思想、科学理论、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不同强度建构出培养创新素质的综合型现代化的育人格局。
2.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创新精神
开展创新教育,首先要转变观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创新精神,这就必须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要正确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确定以能力为中心的教育质量观;要正确处理好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确立课堂、实践教学并重的学生发展观,只有把学生看作具有创造潜能的主体,才能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尊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才具有坚实的基础。
高等教育承担着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历史重任。自然科学是生产力,社会科学同样是生产力,二者共同构成了现代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科学在自然科学的思维过程及成果应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等教育在学科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要对传统的教学体系进行改造,对其进行现代化与信息化改造,提高其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科技品位,加大学科融合力度,使传统科学技术不断向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延伸。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人格,就必须建立一整套系统的课程体系,尤其在工科院校要增加一些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课程,诸如创造心理学、思维科学、哲学与方法论、人格心理学与创造性思维等课程,以及美学、环境学等内容。人类科技发展史上许多生动事例都向人们揭示了创造性思维的奥秘。把创造性思维的规律很好地加以总结和完善,并有意识地传授给学生,帮助他们在创造、发明的道路上走向自由王国。
创新教育需要升级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其知识结构。在教学内容时知识的横向整合必将引发对“宽、厚、实”模式的重新认识和定位,在课程设置上,适当减少必修课程,增加选修课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自主选择余地,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实现创造性学习和创新教育。
4.追求创新的教学模式
创新就是超越和突破,它的显著特点就是外向和开放。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其毕业生将直接面对社会各层次的挑选。因此高等教育迫切需要改变自成一统,自我封闭的状态,以开放的教育模式培育开放思维和开拓性人格。
开放的教学过程是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能力,从而主动寻求和发现新的问题,即培养问题意识。有启发、讨论、探究、实验、质疑、争论。搜索信息、自主学习、发展创新等所构成的开放式教学过程,以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从教学环节上,加强实践技能的培养。实验是创新的源泉,也是人才成长的必由之路。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而言,实践教学比理论教学更为重要。因此高等教育应以最大限度地创造条件,加强学生实践环节,形成系统完整的教学体系。
从教学空间上,利用信息化平台,将课堂向互动教学、向传媒网络,向社会层面延伸。这种教学空间的开放是培养创新素质的需要,也是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推动教育发展的必然走向。从心理学面层看,教育教学空间的开放有益于培养开阔的视野、纵横综合的思维和博大的胸襟,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高等教育作为科教兴国的制高点,不管是高级人才培养职能还是科学研究职能,均决定了高等院校必须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以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提升文化品位,这是使高等院校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重要途径。创新已成为当今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作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摇篮的高等院校,就要顺应历史潮流,建立完善的创新素质培养教育体系,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使我国的创新教育迎接美好的明天,以完成好时代赋予当代教育工作者的历史责任。
[1]刘吉发.当代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多维透视.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
[2]黄麟雏等.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3]高嘉社等.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北京: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
[4]江泽民.论科学技术.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5]文兴吾.第一生产力与科教兴国战略.成都:四川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6]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日报,2002-11-18
[7]刘吉发.“三个代表”在高等院校的具体实践.长安大学报,2002-12-3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