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骉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在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已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地位不断提高。但科技生产力是潜在生产力,需要通过各种途径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转化过程中,作为国家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的高等学校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科技生产力的内涵出发,浅论科技生产力与高校教育的关系、科技生产力对高校教育的指导意义,提出对高校教育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科技生产力内涵
所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指科学技术对现代生产力诸要素发生着最重要的影响,或者说它对于现代生产力诸要素具有决定作用。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历来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在1988年的一次谈话中又提出了这样的命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改进经济发展绩效和经济增长实绩的重要决定因素,是生产力发展中的决定因素。不过科学技术并不是直接的生产力,也不是生产力的独立要素;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但只是知识形态或潜在的生产力。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主要是因为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生产的革命性变革,产业结构升级换代,产业结构优化,都离不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经济增长绩效的改进,经济发展速度的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同样离不开科学技术。生产力水平的高低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科技实力是重要的综合国力指标。说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是因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仅是一种可能性,并不是任何科学技术都能成为现实的生产力;事实上,很多科学技术是无法成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种可能性,可能是抽象的可能性,亦可能是现实的可能性,抽象的可能性不是不可能,而是要经过不懈的持久努力,创造必要条件才能变为现实的可能性。现实的可能性则是已经具备或基本具备成为现实性条件的可能性。但不管是那种可能性,都不是现实性,中间有一个渗透转化过程。科学技术只有进入生产经营过程,对生产力的三要素产生促动效应,提高生产力要素的效能和质量,才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邓小平正是掌握了时代的脉搏,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审视和分析当代世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实际和我国科技战线存在的问题,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揭示了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第一位变革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科技思想的核心,邓小平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原则,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二、科技生产力的发展和作用
1.科技生产力的发展
在近代生产力中,科学技术开始全面渗入生产力的要素中,全面进入生产过程,其作用虽初现端倪,但已显示出强大的威力。由于机器大生产的使用,使资产阶级在“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而机器正是人的智能的结晶,是科学技术的物化。所以,马克思得出结论: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然而,在这个时代,科学技术也只是通过提高劳动者的技能,以及革新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而发挥作用。尽管这种作用有时甚至是巨大的和具有革命性的动力,但从根本性质上说,科学技术仍然只是工业化过程中的添加剂和催化剂。
在现代生产力中,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较之以往已有显著的不同,甚至是质的变化。具体体现在:①科学技术成为现代生产力系统中居支配地位、起核心作用的第一要素,推动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及生产管理发生质的变革。一是使劳动者由体力型、体智结合型过渡到智能型、科技型,成为“人化”的科学技术;二是使劳动资料由普通机器过渡到智能型机器体系,成为“物化”的科学技术;三是使再生型、扩展型等人工化资源成为主要劳动对象;四是使生产管理科学化、现代化。在现代生产力系统中,科学技术同其他要素和生产管理已形成函数、倍数、甚至是指数的关系,由此按几何级数推动生产力跳跃式向前发展。特别是在正在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不仅使现有生产力的要素发生重大变化,而且还能创造生产力要素。在知识经济,科学技术不再单纯是资本、资源、人的附庸,它变成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在的资源,变成了直接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社会经济生活的中心正转变为科学、知识的生产和传播。②在现代生产力中,知识分子和科技型人员日益成为劳动者的主体。在现代社会,物质生产过程完全趋向于科学化、智能化,由此导致生产过程中的体力劳动消耗与脑力劳动消耗之比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劳动者队伍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劳动者行列中,科技型人员、脑力劳动者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在有些国家,脑力劳动者人数已十分接近或超过体力劳动者。脑力劳动者日趋成为劳动者的主体,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主要代表,这是现代生产力的又一个重要特征。从以上可以看出,在现代生产力系统中,科学技术已上升到“第一”的地位,已成为推动生产力系统良性运行和快速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这就是现代生产力的本质面貌,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正是对这个本质面貌的高度概括和准确反映。
2.科技生产力的作用
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这都是由于科学技术介入生产力其他因素当中的结果。科学技术正是通过这个途径,转化为巨大的物质生产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劳动资料是人们用来改变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其中主要的是生产工具。而自然科学正是通过技术发明和创造的途径,物化为生产工具,从而大大地提高了生产工具的质量和效能。劳动对象有两大类,一类是直接用于生产的天然物,一类是经过人类加工的原材料。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现代化生产中,劳动对象里面的第一类——天然物已大大减少,而第二类——原材料大大增加。现代生产使用的原材料已达几十万种,人们可以按照实际需要设计生产出指定性能的新材料。这样就扩大了劳动对象,大大提高了它的质量和利用率。劳动者是生产力三个要素中最主要的因素,劳动者的素质对生产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手工业时期,劳动主要靠体力和生产经验;到了现代化大机器生产,就要求劳动者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而现代科学通过教育,使劳动力向智力化发展,大大提高了人的劳动效率和创造性。科学通过向劳动者的渗透,转化为巨大的物质生产力。劳动的组织管理不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但它也是生产力系统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生产力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的,三个基本要素要进行结合,进入生产过程,才能形成生产力。而三个基本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有机结合,就是劳动的技术性的组织和管理。因此,劳动的组织管理对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有着重大的影响,现代科学技术给劳动管理提供了电子计算机等先进的技术设备,从而大大提高了管理的科学性,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三、科技生产力与高校教育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的基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需要依靠教育培养和造就大批科技人才。邓小平同志把培养科技队伍、发展科学技术的希望寄托在教育事业的发展上。他指出,我国科研的希望,在于它的队伍有来源。科研是靠教育输送人才的,一定要把教育办好。因此,教育在科技人才的培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育水平落后,就无法培养出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现代企业的生产对广大劳动者的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广大劳动者掌握一定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而且还要求广大劳动者掌握较高的科学知识和先进的专业技术。劳动者只有掌握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丰富的生产经验,先进的劳动技能,才能在现代化的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不依靠教育显然是不行的。
而高等学校是培养科技前沿一线科研人才和应用人才的主要基地,是进行科学技术理论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的主要阵地,也是创造、传播和普及科学技术的主要媒介。因此,高校教育直接关系着科技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科技生产力的转化实现,也影响着社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为了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必须根据科技生产力发展需要深化高校教育改革,加强高校教育力度,提高高校教育水平。
为了发展科学技术,发展第一生产力,必须把那些束缚着第一生产力的东西统统打破,把一切陈规旧矩加以革除,进一步解放思想,在领导方式和体制等方面进行科技、教育改革,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加大教育投入,大力办好教育事业,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加强对外科技交流,创造有利于科技发展的优化环境,让人才脱颖而出,让科学技术深人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中去,促进我国科技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科技生产力是潜在生产力,需要通过各种途径转化才能成为现实生产力,而在转化过程中,首先需要在高校教育中进行观念革命。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和积淀,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知识分子的价值观深深地打上了“等级”的烙印;加上体制上一些具体操作措施有倾向性,因此,科技成果成了知识分子的名誉、地位、价值、抱负的象征;大多数知识分子重名轻利。大量科技成果研究开发出来以后,只要评估鉴定通过,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就算大功告成,不再有后续的开发工作;即使退一步,也只是评奖而已。有些科学家和科技开发人员为了在国际上出名,将极具商业化价值或商业开发价值的成果拿到国际学术刊物发表,结果是其他国家的企业抢先一步将其转化为直接生产力,获取巨额利润。由此可知,要加快科技生产力转化,在高等学校教育管理体制中,除了组织管理(如人事管理)的具体措施对科技研究人员、教学人员、技术开发转化人员要一视同仁、公平对待(如评定职称对不同人员要有不同的要求,不能一味强调科研成果,尤其是科研论文)外,科技人员必须转变观念,充分认识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更新观念,重新建构科技价值观念体系。(www.xing528.com)
其次,通过高校教育体制改革,改变高校办学模式,加快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只有彻底解决“科技经济两张皮”的问题,让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才能真正推进技术或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进程。
第三,要改变当前的应试教育模式,逐步向素质教育模式和创造教育模式转变,培养出高素质的,并具有创造力的人才,切实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998年3月19日,刚刚当选为国务院总理的朱 基在答记者问时郑重指出:“科教兴国是本届政府最大的任务,我们有决心进一步把科教兴国方针贯彻到底。”“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事业是全民族的事业,我们要在全社会范围内提倡再学习,重视教育,要在全社会造成一种终身学习的环境和氛围,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在加强义务教育的同时,完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体系,形成一个能主动应变的、能响应创新潮流的“教育+培训”的网络体系,以适应这个新科技不断涌现的时代的要求。
四、对高校教育改革的建议
高校是促进科技生产力发展的前沿阵地,高校教育是科技生产力实现的关键,因此,应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进行高校教育改革,加快“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从科技生产力内涵和与高校教育的关系层面,提出以下建议。
(1)制定科技与教育发展的战略计划
近年来,许多发展中国家日益将科技与教育放在推动自身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相继提出长期科教发展规划。东盟的《科技发展中期计划》、新加坡的《理想的教育成果计划》、马来西亚的《多媒体超级走廊计划》、埃及的《国家科技政策框架和战略》,以及巴西的《工业竞争力支持计划》、《高等教育现代化计划》等都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制定并实行的。
(2)建立和健全高校教育管理与激励机制
我国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影响很大,高校管理和激励机制存在着一些与目前科技发展不相适应的方面,如高校学科分割、高校研究受计划约束、高校教育与企业生产脱钩等,限制或束缚了科学研究和科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因此,应以促进科技生产力发展为目标,调整或重新建立国家对高校教育的管理与激励机制,充分发挥高校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3)调整高校教育模式
首先,从科技管理体制上创造有利条件,鼓励高校与企业开展合作研究和合同研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合作研究或合同研究一方面可帮助缺乏技术力量的企业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为企业结构和技术现代化提供服务,提高企业的竟争力;另一方面可以为高校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制订研究计划和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同时也为开展科学研究提供了更多的经费来源,促进科技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实践证明,开展合作研究和合同研究是推动科技成果向企业转化、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形成“科研—生产—再科研—再生产”良性循环的较好方式。
其次,应从高校人才管理体制方面,鼓励科研人员自带科技成果创办高新技术企业,或者以技术人股方式进人公司,如法国允许大学的科研人员可停薪留职2~3年自办企业;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人才交流,大学的研究人员到企业工作一段时间,帮助企业从事技术开发和人员培训,企业中有一定研究能力的科技人员可到大学从事一段时间的研究工作,如美国的许多高校明确规定,只要不影响完成学校自身的任务,教师和科研人员可以到企业兼职。
第三,创办高校科技园,加快科技成果的直接转化。这种方式是以智力密集为依托,以开发高技术和开拓新产业为目标,促进产、学、研结合,建立科技经济一体化综合性基地。实践证明,创办高校科技园可大大缩短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提高转化速度。
(4)转变高校教育人员对成果认识的观念
为了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高校管理者与科研人员必须从根本上摆脱单纯推崇学术水平和技术水平的认识局限,跟随时代的步伐,转变对成果认识的观念。过去有相当一部分人对科技成果缺乏全面的认识,认为只有学术水平高、科学价值大、具有重要理论意义的才是科研成果,而对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经济社会效益,能形成商品化和产业化的科技成果产生偏见,形成了一种科研成果与晋职、分房、评奖挂钩,个人受益,而漠视成果的转化及其经济社会效益的现象。因此,我们既要重视科研成果的科学价值,又要突出科研成果的经济功能,树立知识就是资本,智力就是财富的新观念,采取措施使作出主要科技成果的科技人员既得名又得利,使知识资本成为生产财富的手段。
[1]刘吉发.当代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多维透视.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
[2]黄麟雏,孟宪俊.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