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胜仁
科技生产力思想在知识经济时代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社会演进的一个必然结论。科教兴国战略,是当代中华民族科技意识的高度浓缩,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必然选择。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近些年来,科技生产力思想备受理论界的关注。科技生产力思想是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科技成果得到广泛应用,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极其重要作用的客观形势下提出和发展起来的,对于指导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1.科技生产力思想的一般认识
传统的概念认为,科学是人类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规律的体系;技术则是指人类在生产实践中所应用的知识的系统;生产力则是人类在自然界活动形成的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三者均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反映了人与自然的理论关系,技术反映了人与自然的能动关系,而生产力则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实践关系。科学和技术作为人类实践的认识成果,其本身就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亦称新经济时代,是相对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而言的,表明科学和知识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性的作用)的到来,作为反映社会生产活动的生产力概念也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生产力概念有了新的描述:“生产力是人类依靠、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创造、开发、利用和保护人文资源以实现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利益为目的的能力。”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作为人类解决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矛盾的生产力同样具有三要素:第一是人类开发、创造、保护和利用资源的能力,即体现在经济活动中所应用的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以及劳动资料。第二是对资源的社会组织能力,即体现在社会宏观与微观经济活动中所应用的管理科学与技术及其使用的物质工具。第三是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即劳动者创造、掌握和应用上述两大技术手段的素质和技能。与传统的生产力要素相比,知识经济条件下生产力要素的描述显然具有明显的科技化特征。在新的社会条件下,社会生产力概念本身已是科技化的生产力,并且科学技术本身就是生产力,即科技生产力,而且是生产过程的独立要素。
2.科技生产力思想的历史考察及确立
伴随着社会发展史、生产发展史和科学技术发展史,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相互作用大体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虽然从逻辑上看,三者同属于人类相对于自然界的活动能力的范畴,它们之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相关性。但是,这种逻辑上的相关性并非一开始就是显现的。亦即是说,这种相关性只有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才能表现为现实相关性。鉴于此,我们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只有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才成立,它是社会演进的一个必然结论。大多数学者倾向于把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相互作用分为以下四个重要阶段:“不相关(远古时期)、弱相关(采集和渔猎社会末期)、相关联和强相关阶段。”
在工业社会中后期以前,均属生产力中实体性要素(劳动资料+劳动者+劳动对象)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模式。其中,真正将科学技术与生产力联系起来是在工业社会中后期的高级阶段—电气时代。这一时代里,科技和生产力均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科学技术密切结合,以科学为先导、技术为中介的科学技术系统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科技对生产力诸要素的渗透作用明显:使劳动者成为掌握了较多科技知识的劳动力;使劳动资料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使具有高质量的足够数量的劳动对象的供应得以保证。总之,“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各实体性要素起到极大的‘放大’乘数作用,科技成为生产力系统中的首位要素,突破了生产力中实体性要素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模式。这时,生产力公式就是一种倍乘关系: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资料+劳动者+劳动对象)。”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是马克思的一大理论贡献。在总结了近代自然科学和产业革命的基础上,马克思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生产力的这种发展,归根到底总是来源于智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不仅指出了科学是生产力,而且认为科学技术在生产力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和推动下,整个自然科学得以全面发展,从而引发了新的科学革命。以相对论、量子力学、原子结构理论为核心的现代科学革命的发展,又为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奠定了基础。与新技术革命的开展相联系,产业革命随之兴起,科学、技术、生产三者已达到一体化。以现代科技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悄然兴起,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知识经济成分已占其GDP的50%以上,标志着人类社会逐步由工业社会转入知识社会。当代科学技术引起了生产力结构的变化,使科技在生产力系统中成为第一位的变革力量。
理论源自实践,伟大的实践产生伟大的理论。邓小平总结了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给世界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的新情况和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新经验、新趋势,在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大大发展了唯物史观。当然这一思想的形成也经历了一个过程。1975年9月26日,他在讲话中提出了“科学技术叫生产力,科研人员就是劳动者”的见解。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1988年,他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将科学技术上升到生产力系统的第一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就是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一时代里,科技革命不仅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而且科技还对生产力本身的构成要素产生巨大的影响。“科学技术与其他生产力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已不是乘数增长的关系,而是指数增长的关系: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已成为首要的、第一位的生产力。可以说,邓小平关于科技是生产力的思想是一贯的,又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命题的提出,是邓小平科技思想的成熟和定型化,它标志着当代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正式形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伟大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发展到当代形态的理性标尺。”
根据这个观点,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世界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未来的科技发展还将产生新的重大飞跃。我们必须敏锐地把握这个客观趋势,始终注意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掌握、运用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用先进科技改造和提高国民经济,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跨越。这是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这两段讲话,鲜明地表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经典生产力理论、科技生产力理论和社会发展的基本理论。因此可以说,江泽民同志“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的观点是在新世纪、新形势下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发展。同时,这一思想“是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命运的又一次升级,标志着当代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最新动态。”
至此,从马克思的“科学是生产力”,到邓小平同志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到江泽民同志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科技生产力”思想的变化与发展过程。
二、科教兴国战略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必然选择和战略决策,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根本措施,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必然抉择,也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
当今世界正在继续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经济全球化趋势持续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国情,决定了我国发展科技生产力必须确立正确的发展战略。(www.xing528.com)
1.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和实施
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从当前社会生产力水平出发,确定并贯彻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为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开辟了道路。随着科技意识的不断强化和科技实践的不断推进,在1995年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并召开了全国科技大会。江泽民同志在大会讲话中第一次正式明确的提出了“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这标志着科技意识又一次推进了科技实践的发展,也预示着我国的科技事业和教育事业有了新的飞跃,同时也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科技意识,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又一次得到了强化。”1996年的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上,提出把科教兴国战略作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1997年的十五大报告中也指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1998年,在新一届政府组成后举行的首次中外记者招待会上,朱 基总理郑重表示:“科教兴国是本届政府最大的任务”。并成立了以总理为首的科教领导小组,这说明了党中央对科教兴国战略的高度重视。经过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科教兴国理论已逐步被确定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日益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并通过一系列中央文件、政策、法规等,把科教兴国战略确定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基本国策和基本方针。
可以说,“科教兴国战略,是当代中华民族科技意识的高度浓缩,它以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为指导,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备方针,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在科技和教育进步中的先锋作用,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加速国家的繁荣和强盛。”
2.科教兴国战略是发展科技生产力的必然选择
我国实行科教兴国战略,这不是主观的规定,不是可有可无的选择,而是基于中国生产力发展的现状,基于当代科技革命的趋势和综合国力较量的形势,基于中国的基本国情及科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科技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等而做出的正确选择。
首先,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渗透性的因素,渗透到生产力的各要素之中,必将使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江泽民强调:“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工业、武装农业、武装整个国民经济和武装广大人民,以利于促进经济发达振兴和国家富强,这就是我们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的目的。”这一战略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增长从外延型向效益型的战略转变,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措施。我国颁布的“五面向”、“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迎接“世纪和知识经济挑战”的重要举措。从“五四”的科学启蒙到当今的科教兴国战略,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地找到了一条振兴中华、发展科技生产力的正确道路。
其次,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只能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道路。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就是人口庞大,相对资源不足。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人口问题。能否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才资源优势,将决定着中国现代化的成败,而实现这种转化的惟一出路是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日本是一个人口密集,物质资源贫乏的国家。它所以能在亚州率先跻身于世界发达国家之林,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从明治维新之后的一百多年来,一直采取“教育立国”和“科技立国”的方针。以色列所以能在资源贫瘠的土地上创造出令世人瞩目的奇迹,重要原因也是得益于实行科技立国的战略。他们把培养高素质人才作为科技立国成功的关键因素,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8%以上,1995年高达9.5%,文盲率只有1%。我国现代化建设应当借鉴他们的经验。江泽民在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对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必要性作了深刻论述,指出:“在我们这样一个有近十二亿人口、资源相对不足、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依靠什么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呢?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大计。”
第三,实行科教兴国战略也是我国针对综合国力较量的态势和新技术革命的趋势采取的一项根本对策。“当今世界进入了一个以经济发展为重点、以技术进步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的时代,这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是智力竞赛。一个国家的持续发展力和竞争力,越来越取决于智力开发的状况。”某些发达国家通过商品输出特别是资本与技术输出,控制发展中国家。他们凭借自己在科技方面的主导权、垄断权乃至侵占权,谋取超额利润。中国要在这种综合国力较量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技。党的十五大、十六大报告把人才视作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资源,把文化视作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非常正确的。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我国的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没有知识分子,不可能发展科技生产力,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指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一部分,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有着特殊重要作用。”可以说,科教兴国战略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展科技生产力奠定了最广泛、最深厚的群众基础。
第四,科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科技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决定了我们一定要重新审视我国的科技和教育发展状况。这一规律要求人们在运用它时一定要如实地反映科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这是我们党和国家制定科技政策和科技发展规划的客观基础,也是我们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依据,还是我们进行科技体制改革的理论前提。”实现科技生产力的新解放和大发展,必须加强教育的基础地位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广大科技人员和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全面推动科技进步和教育业的发展。从而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创造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社会环境。这实际也是科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科技生产力状况这一规律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1]王乾坤.科技生产力的特点及转化路径.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4)
[2]赵洪波,李仁.从历史角度看邓小平对科技生产力思想的重大发展.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
[3]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4、87、88
[4]刘吉发.当代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多维透视.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
[5]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