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等教育与科教兴国:推动科技生产力研究

高等教育与科教兴国:推动科技生产力研究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等教育与科教兴国吕文江生产力从内涵上讲是指人类社会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或力量;从外延上讲又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这三个实体要素。今天,高等教育必须面向现实社会经济,并服务于现代社会经济,这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趋势。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必须紧跟世界潮流,从单一结构向多样化结构演化,实现科研、教学、生产一体化,为我国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等教育与科教兴国:推动科技生产力研究

高等教育科教兴国

吕文江

生产力从内涵上讲是指人类社会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或力量;从外延上讲又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这三个实体要素。人类经历了较原始的石器时代,进入青铜器时代,又进入了铁器时代,再进入蒸汽机电气原子能到目前的电脑时代,每个时代都经历生产力的变革。因此,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人类社会永久性的主题,更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

1978年3月,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指出,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要大力发展我国的科技教育事业,并着重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1985年3月,他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又进一步肯定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述。1988年9月,他说:“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92年春,他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又说:“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由此可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从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高度出发,从当代世界科技发展的状况出发,得出的科学结论。

既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么要想发展生产力,首先就要发展科学技术。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1972年,绵羊"多利"诞生,这头由英国生物学家通过克隆技术培育的克隆绵羊,意味着人类可以利用动物身上的一个体细胞,产生出与这个动物完全相同的生命体,打破了千古不变的自然规律。1990年3月正式宣告诞生的纳米技术,可在一张邮票大小的面积上,记下400万页报纸刊登的内容。2000年日本电器公司和香港科技大学的科学家分别用不同技术创造出了直径仅0.4纳米的碳纳米管,这是日前已知的世界上最硬的材料,且具有在4000摄氏度高温下正常工作的耐高温性能,因而可在宇航工业、原子能工业、机器制造工业和化学工业领域大显身手。1997年欧洲受控聚变中心作出了16.1兆瓦输出功率的世界纪录,使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达到65%的最高记录。2000年美国科学家已研制出了世界上最先进的量子计算机和生物计算机。最近一二十年来,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总体上还是比较落后,科学研究基本上还处于一个追踪世界先进科学技术的状态。令人幸喜的是,从2002年底,我国科技发展战略开始从追踪向跨越转变。中科院也将世纪初基础研究的目标瞄准诺贝尔奖水平,力争在2025年之前,做出国际一流水平的研究工作,形成几个由我国科学家领先开创的新方向、新领域,并在若干重要的前沿领域取得一批独创性的重大基础研究成果,同时也在我国本土酝酿出具有诺贝尔奖水平的研究成果。惟有如此,我国科学技术研究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突破,从而促使我国生产力获得极大的发展。

但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是建立在高质量的科学教育基础上的。因为只有高质量的科学教育才能培养出高尖端科技人才,从而促进科技创新,使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同步,进而才有可能使我国的科学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1995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落实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认真贯彻《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的精神,在全国形成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热潮,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科技生产力;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由此可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我国目前的一项基本国策。只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才能极大地推动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进而促进我国生产力的极大提高。

高等教育是科学技术教育的核心内容,从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杨振宁的例子可以看出,只有把高等教育发展好了,才能实现科技人才辈出的目的。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从单一结构向多样化结构演化,这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态势之一。现代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各国对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不仅需要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而且需要大批中级技术人才。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建立适应现代经济发展需要的合理的人才结构,改革传统高等教育象牙塔式的结构,实现教育结构类型的多样化。这具体表现为多种形式办学,除扩充原有的大学外,大力发展学制不同的短期大学和初级学院,使各类高等学校并存,培养目标互异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科研、教学、生产一体化,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科学和经济综合发展的产物。从宏观上看,建立以高等教育为主导的、同科研和生产紧密结合的联合体,将是世界各国推行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模式,它的出现有其客观必然性。新技术革命和现代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反映了科学理论对新技术的指导作用以及科技对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而大学人才荟萃,智力密集,最能产生新知识、开发新技术,与企业合作就可以把大学的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对新兴产业的建立、新技术的开发,都能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今天,高等教育必须面向现实社会经济,并服务于现代社会经济,这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趋势。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必须紧跟世界潮流,从单一结构向多样化结构演化,实现科研、教学、生产一体化,为我国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应踏踏实实地搞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防止学术腐败的发生。高校学术腐败近年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严重贬损了学术的崇高形象,严重阻碍了学术的健康发展以及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科技水平的提高。高校学术腐败现象主要表现为抄袭剽窃、他人代笔、买卖书号、徇私关照、项目垄断、虚假鉴定、内定奖项、近亲繁殖等八个方面。其滋生和蔓延绝不是偶然的,除了受社会腐败现象的不良影响之外,还与学术道德严重滑坡知识产权观念薄弱、相关法规缺失、监督机制残缺不全、编辑出版制度松懈、评审机制漏洞、立项管理不科学、成果鉴定主体错位、学位授予机制不严密等方面有着密切关系。近来被媒体炒作的沸沸扬扬的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年轻教授和博士生导师王铭铭剽窃事件就是学术腐败的一个典型例子。著名的美国《科学》杂志报道说,根据北大调查,38岁的人类学家王铭铭在其1998年所著的《想象的异邦》一书中,剽窃哈维兰《当代人类学》中的大量内容。校方免除了王铭铭民俗学研究中心主任职务,同时还免除了他社会学系博导资格,并停止他在人类学领域的教学和科研项目。同时,两年内王铭铭被剥夺博士生招生资格,尽管他还可以继续向在读博士生提供辅导。现在中国最典型的学术腐败现象,就是抄袭西方发达国家著名学者的著作。我们对马克思主义都不能简单地照抄照搬,难道对西方学者的科研成果就可以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吗?这种照抄照搬,是对学术创新的严重阻碍。如果这样做,中国的科学技术还怎么发展?还怎么能在世界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对西方学术盲目崇拜,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对于搞好我国高等教育工作,对于推进科技创新的事业,都是极为不利的。(www.xing528.com)

众所周知,科教兴国战略的核心内容是人才的培养。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各国间的竞争,最终体现在人才上的竞争。1995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科学技术人员是新的生产力的重要开拓者和科技知识的重要传播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关键是人才。中国加入WTO后,如何趋利避害,迎接挑战,赢得机遇,成为专家、学者们研究的重心。这些研究归根探源,都折射在人的素质上。从需求的角度看,中国加入WTO后所需要的人才,主要是农业、信息、金融财会、外贸、法律和现代管理等领域的专业人才;生物技术环保技术、新材料等领域的高层次科学技术人才;熟悉世贸组织规则、适应国际竞争需要和能够参与解决国际争端的专门谈判人才;了解国际惯例、符合需要的外语人才,尤其是专业外语人才;跨领域、跨行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为解决急需的紧缺型人才问题,我国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重点确定:坚持以高层次人才培养为重点,下大力气抓好以学术技术带头人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建设,形成一支在国际竞争中阵容强大的国家队;坚持以高新技术和复合型创新人才、高级金融管理人才等急需紧缺人才培养为重点;坚持以培养年轻人才的创新能力为重点。国家主管部门提出,到2005年,我国专业技术人员将达到5400万左右,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重大的学术技术领域里,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到2015年,队伍规模发展到8800万左右,培养大批从事科技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领导、骨干人才,同时培养出一些金融、信息、法律等领域的专门人才,建设比较完善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人才管理体制。通过这样一些人才发展战略,我国的科技人才才能不断的涌现出来。

高等教育培养出的高科技人才,一方面可在高校中继续培养下一代人才和进行科学研究,另一方面可进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从事科研开发和产业化活动。现如今,被称为“明星孵化器”的科技创业中心有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天津市科技创业重心、西安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和武汉国际企业孵化器,这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目前中国科技发展最活跃的地方,对发展我国的科技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发展科技生产力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完全一致的。1995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生产力的不断解放和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最终体现为生产力比在其他制度下的更快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经济、科技、文化十分落后的基础上起步,要在较短时间内达到经济发达国家经过几百年历程达到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后来居上,更须集中力量,大力发展和广泛应用科学技术,充分发挥科技生产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推动作用。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强科学技术教育,培养我国自己的高科技尖端人才,才能真正推动我国科技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刘吉发著.当代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多维透视.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

[2]黄麟雏,孟宪俊著.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3]江泽民著.论科学技术.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