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莉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即科技生产力),已在理论和实践上得到佐证与确认。为了能够充分发掘和实现科学技术的内在效能,以保障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国内外的学者和各国政府,既在着力寻求科技进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佳贡献途径,也在努力探索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何有效促使科技进步的对策。上述议题虽属两个不同的侧面,但本质上是在探寻、追求科技进步主导下两者的协同发展。这自然涉及到科技生产力对经济增长、社会文明乃至可持续发展贡献的评判问题。
一、知识经济时代科技生产力的基本概念
科技生产力是指在一定社会背景下,社会所具有的创造、传播、应用和发展科学技术的能力的总称。它既是科技生产方式发展的内在动力因素,也是人类认识、改造自然的能力——社会物质生产力的核心组成部分,在社会物质生产力中起着先导和先锋作用,而且也是一个社会科技发展水平的标志。一个国家科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着这个国家科技的发展状况。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生产力概念有了新的描述。它具有三个要素:第一,是人类开发、创造、保护和利用资源的能力,即体现在经济活动中所应用的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以及劳动资料;第二,是对资源的社会组织能力,即体现在社会宏观与微观经济活动中所应用的“管理科学与技术”及其使用的物质工具;第三,是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即劳动者创造、掌握和应用上述两大技术手段的素质和技能。与传统生产力要素相比,知识经济条件下生产力要素的描述显然具有明显的科技化特征。在新的社会条件下,社会生产力概念本身已是科技化的生产力,并且科学技术本身就是生产力,即科技生产力,而且是生产过程的独立要素。
科学技术要能真正地成为推动经济和保障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必须具备下述三个外延要素的协同。①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要依靠科学技术;②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发展:③建立健全实现科技与经济、社会和环境良性互促的体制保证。这三个要素缺失任何一个,或者其间互不匹配,都会影响科技生产力的贡献潜力。只有以上三者的有机协同,才能形成现实的科技生产力。这意味着,现实的科技生产力不仅取决于科技内在的生产力,也需要与外部需求和体制保障相协同。
经济发展要依靠科学技术,是经济增长通过提高效率和兼顾社会、环境效益,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人们通过科学发现、发明与具有创新性的技术研制,大大地提高了物质、能量和劳动力的利用效率,并且借助顾及到资源承载力与环境容量等限制条件下的集约化生产,来保障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科学技术要面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根本目的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现代社会的发展,已将过去科学家的自由研究,改变成整个社会供需链条中的集团化作业。它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结合程度,从不自觉到自觉已经成为衡量科学技术本身健康发展的标志。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要想实现其最高、最优、最大的成效,必须要有相应的制度和体制做保障。科学技术要面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这两者的互相促进协调,只有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才能充分地实现科技成果有效的供给和不断满足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积极需求。这两者的过程实现,既需要一种适宜的宏观环境,也需要具体的政策指导。而这里的宏观环境,则涉及到制度创新和法制的健全。也就是说,没有适宜的政治、经济体制和健全的市场机制、法律法规体系,既不可能保障科技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也往往会因局部利益驱动下的各自盲目、畸形发展,而加重资源和环境危机,从而制约着可持续发展。
二、科技生产力的内涵分析
把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既是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举措,也是其他国家加速现代化建设,或保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实现这种转化,形成现实的科技生产力,除了上述外延因素的协同外,还需要发掘科技内在的生产力,解决下列内涵要素的发育和效能提高等问题,以便使科学技术能够面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而发展。
1.科学技术实力
这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学技术潜能的首要标准。它一般由R&D的投入数、每万人中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比重、国家级及地方级科研所的数目、大型成套科学仪器的数量、技术中心或装备中心的数量、国家开放实验室的数目、科学家与工程师的工作量、企业中技术人员占职工的比例等指标,进行单一或组合判别。科学技术实力,实质上是可能提供科学创新和技术发明的基础力量,亦即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学技术总潜力。
2.科学技术能力
这是指科学技术实力的能量转化水平,即科技成果的产生能力。通常,有一定的科学技术实力,并不意味着可以全部变成科学技术的能力。科技实力转化为科技能力的水平或程度,取决于R&D资金投入的有效性、科学家与工程技术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大型科研仪器和设备的先进性与完备率、科技管理水平的高低、科研选题的先进性和实用性,以及对科技发展前沿和实践应用潜力的判断力等。以上这些要素均对国家或地区的科技实力施加影响,并且加以“折损”后,才能形成可被社会或企业接受的具有竞争力、创新性或某种实用值的理论、技术成果、如知识产权、技术专利和新产品、新工艺等。在现代科技革命的推动和未来知识经济时代的感召下,尽最大可能地盘活科技要素的存量和壮大自身的科技实力,尽最大努力地提高科技实力的转化系数和增强自身的科技能力,成为各国竞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
3.科学技术效力
科学技术效力,是指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效率或效用。我们知道,科技成果或科学技术能力,尚未具备直接或广泛满足社会经济需求的“产品”属性(这些产品的表现形式可以是物质的、能量的、也可以是信息的)。因此,需要对这些初级“产品”进行加工、调制、组合、集成、放大,并在考虑其可行性、经济性和先进性之后,才能使其真正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保障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或现实生产力。在这一过程中,科技成果的中试和规模化生产,或者科学理论和方法的广泛渗透与社会接受,均是科学技术效力的最终映象。(www.xing528.com)
显而易见,上述三个基本内涵是科学技术生产力的能量蓄积、转化和释放表征。一个国家或地区没有经历长久的科技能量蓄积和形成相对雄厚的科技实力,就不可能转化、孕育出丰富、杰出的科技成果,从而不能有效地释放,变现为物质或精神产品,势必造成高投入集成下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极大浪费。因此,科技实力、科技能力和科技效力之间呈现出链式的科技能量转换。同时,亦存在着逆向的反馈需求,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反过来迫使科技领域调整科研方向,重组内在资源配置,加速科技成果的生产和实践应用的转化。
三、科技生产力的发展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指导我国科技事业快速发展的理论武器
先进生产力总是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没有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和运用,就不可能有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要大力发展科技事业和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把科学技术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等一系列精辟论述。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和科技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是指导我国科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今后5到10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无论应对国际竞争的严峻挑战还是服务于国内改革发展的紧迫需要,无论解决经济结构矛盾还是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我们都面临着许多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加快科技进步。当今世界科技和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标志,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与传统产业的广泛融合,这就为我们提供了发挥后发优势、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机遇。要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就必须大力推动科技进步。
2.科教兴国是发展科技生产力的必然选择
当今世界正在继续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经济全球化趋势持续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国情,决定了我国发展科技生产力必须确立正确的发展战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党从中国当前社会生产力水平出发,确定并贯彻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为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开辟了道路。1991年,江泽民同志指出,要“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在1995年5月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江泽民同志代表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口号。党中央发布的《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指出:“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解决好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落后、劳动生产率低、经济增长质量不高等问题。”在党的十五大上,江泽民同志再次提出把科教兴国战略作为跨世纪的国家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展科技生产力奠定了最广泛最深厚的群众基础。这一战略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增长从外延型向效益型的战略转变,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措施。
3.创新是科技进步的本质和灵魂
在知识经济崛起和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科技进步与创新已成为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国力增强的关键因素。
创新,顾名思义就是创造新事物,创造新事物必然要打破一些旧的框框束缚,所以创新首先要树立敢于创新的精神。敢于创新就要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不惟上、不惟书,才能打破陈规陋习,破除旧框框的束缚,想别人所未想,发现别人未发现,从而创立新知;其次,要善于创新。创新不是异想天开,不是无源之水,更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创新是智慧的发挥和科学方法的运用,要从实际出发,在广泛学习和借鉴他人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新成果:此外,创新还要有自信心,要有锲而不舍的坚强意志,提倡理性的怀疑,允许失败等等。
要充分发挥科技进步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作用,关键就是要突出创新。创新是科技进步的本质和灵魂,它贯穿于整个科学活动过程,但又不限于科学研究领域。创新是人类社会一切进步活动中最具有创造性的活动。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由于科学技术对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越来越大,因而科技创新就成为人类创新活动中最活跃因素,其中技术创新又是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重要的动力源泉。加强技术创新,对于提高国民经济的质量和效益,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发挥科技进步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作用,保护和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精神就必须建立创新体制。可以说,体制创新是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障。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科技与经济一体化趋势使科技进步与创新对体制创新更为依赖,这对我国体制创新提出全新的要求。体制创新关键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科技发展规律的科技和知识创新体系,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强技术集成,增强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解放科技生产力;二是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开发和创新体系。目前,我国企业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还很薄弱,企业对科技的投入占国家全部科技投入的比例相当低,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情况,加大企业对科技投入的力度,提高企业技术、设计、制造、管理、市场开拓的创新能力,以带动我国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战略调整,增强企业竞争能力。我们即将迈进新世纪。新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大放光彩的时代,是一个崇尚创新、需要创新、孕育创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一个人缺乏创新能力则将一事无成,一个企业缺乏创新能力,就要被市场淘汰,一个国家缺乏创新能力,就不可能振兴和发展。我们一定要加强责任感和危机意识,进一步解放思想,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不断深化各项改革,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创造一个支持创新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大力提高我们民族的创新能力和水平。只有这样,科学技术才能真正地成为第一生产力,从而推动社会、环境、经济有效健康地发展;成为协调人与自然演化冲突的根本手段,以便保障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刘吉发.当代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多维透视.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
[2]黄鳞雏.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0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33
[5]江泽民.在中国科技技术协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1991年5月23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