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中国科技生产力发展的主要特点
王 恒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科学技术。从20世纪50、60年代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到80年代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再到90年代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不断深化生产力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的认识。特别是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正确指引下,我国各项改革事业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其中科技改革与发展紧紧围绕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促进科技与经济的密切结合为目标,实现了我国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发展的新跨越。
一、科技生产力的定位
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就已经结合技术革命导致产业革命的史实,深刻阐述了科学技术的生产力性质。尽管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力的影响远不如今天这样广泛而深刻,但马克思、恩格斯已经敏锐地洞察到科学技术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因此他们“把科学看成是历史的有力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先进生产力总是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没有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和应用,就不可能有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要大力发展科技事业和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把科学技术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等一系列精辟论述。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和科技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是指导我国科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2.现代生产力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进入到一个知识不断创新、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新时期。科学理论越来越走在技术和生产的前面,为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途径。现代科学技术的这种特点,使它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力量。同时,科学技术的更新速度日益加快,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周期大大缩短。19世纪,电器从发明到实际应用要花上5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20世纪初则加快到30年,现在一些技术从发明到投入应用的时间已不到1年。科技进步将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产生更加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社会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生产工具和劳动者素质等生产力要素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等,也都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二、我国科技生产力发展的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依靠科技进步,我们发展了“两弹一星”,维护了国家主权和安全,从而维护了全体中国人民的最大利益;依靠科技进步,我们已经基本解决了世界22%的人口的温饱问题;依靠科技进步,我们使信息、生物、医药健康等现代技术成果加速转化,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人民生活水平还远没有达到富裕的程度。
1.我国高度重视科技生产力的发展
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体制逐渐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在顺利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一步战略目标后,如何进一步让科技力量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为实施第二步战略提供坚实有效的支撑,成为科技工作的主要任务。江泽民同志就此指出:“通过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科技与经济有效结合的机制,加速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和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七中全会以及七届人大四次会议都明确提出,要抓好一大批投入少、效益好、见效快的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促进产品结构的调整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作为这一阶段的重要标志,科技攻关计划、星火计划、火炬计划、成果推广计划等国家级科技计划相继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上全面实施。市场机制开始在科技资源配置和科技工作运行中发挥出基础性作用,大批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投身于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1995年5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明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决策。在同年5月26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江泽民同志指出:“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1999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明确了通过深化改革,从根本上形成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和机制,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在同年召开的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上,江泽民同志指出:“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全社会的科技进步,关键是要加强和不断推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科学的本质在于创新。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科学技术相对落后的国家来说,更需要通过推进科技创新获得竞争优势,寻求跨越发展和后来居上。为此,科技部等有关部委相继颁布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为推动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全面启动,与以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工作为目的的“技术创新工程”、以培养科技人才为目的的“211工程”相互关联,有机衔接,在国家宏观层次上形成比较完整的总体科技战略布局。
2.高新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
1991~2001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工业产值从3000多亿元增加到18000多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超过同期全部工业年均增长速度10多个百分点,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最富有活力的组成部分。一大批充满活力的科技型企业成长起来。到2001年底,全国民营科技企业达100950家,技、工、贸总收入18471.39亿元,从业人员644.23万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已成为拉动外贸出口增长,优化外贸结构的主导力量。1991年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不到30亿美元,2001年提高到465亿美元。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先后在一些智力资源相对密集的大中城市建立了5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初步走出了一条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有中国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之路。2001年,53个高新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928亿元,实现利税1285亿元,出口创汇226.6亿美元,10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60%。不少高新区已经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骨干力量,对地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辐射带动效应日趋显著。
3.我国科技生产力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
科技进步推动农业增产增收。据统计,1978年中国水稻每公顷产量为3.97吨,到1999年达到6.15吨,2000年进一步达到10.5吨。10多年来,我国农业新品种每5年更新一次,每更新一次增产粮食10%以上。仅杂交水稻一项技术,就为我国增产粮食累计3000多亿kg,“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也因此获得中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推动制造业技术升级。通过重点组织实施“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开发与应用示范”和“计算机集成制造(CIMS)技术应用示范工程”这两项制造业重大共性技术的推广与普及,我国制造业在关键技术研究、应用软件产品开发与产业化、应用支撑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目前,CAD技术已广泛普及应用于机械、工程设计、船舶、航空航天、汽车、轻纺等行业。CIMS技术10余年来共获专利57项,软件登记34项,国家级奖励13项。科技进步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在水问题方面,先后组织开展有关水资源合理调配、湖泊污染治理、工业和生活污水的处理以及洪涝灾害减灾等方面的科技攻关;在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方面,开发了有关水土保持技术、荒漠化防治技术、生态恢复技术等;在全球环境方面,针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以及相关的公约,研究提出了我国参与的方案、原则和对策,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在人口与健康方面,针对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开展了系统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技术研究,成功开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和医疗器械。
三、我国科技生产力发展趋势的几个特点
当今世界,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已成为国际竞争的一个鲜明特征。为确保我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处于主动,就必须牢牢抓住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的先进生产力不放松。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江泽民同志就明确提出了“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对于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无论基础研究还是战略高技术研究,抓什么、不抓什么,先抓什么、后抓什么,这是战略决策的首要问题。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只有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起来,优化组合,形成合力,优先解决那些一旦突破就能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带动作用的关键技术,才能尽快缩小差距和赢得主动。
世界迈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科技创新集中体现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和价值。加大投入,重点倾斜,全面提高科技生产力,是我国科技生产力发展的主要特点。(www.xing528.com)
1.由技术实现和市场实现到不断提高劳动者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转移
在现时代的中国,先进生产力就是那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含量高的生产力,就是由具有现代的思想观念、现代的价值追求、现代的科学技术知识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所掌握和运用的生产力。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始终是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第一要务。”这一重要论断,为我们如何更好地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切实推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以技术创新作为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基本动力
技术创新并形成产业化经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动力。如发达国家40%~90%的经济增长,依赖于知识积累和技术创新、技术进步。而中国经济增长的方式,以外延扩大生产规模为主,具有拼资源、拼消耗、铺摊子等粗放型经营的特点。不难看出,中国要实现集约型的经济增长,依靠创新和科技进步是惟一的选择。
3.从扩大外延规模的铺摊子向注重内涵的高水平方向转移
中国的R&D投入,存在着某种分散的趋势,不能形成规模优势、人才优势和国际竞争优势。中国的企业发展尤其是涉及到高新技术的企业发展,也是以注重投入为主,忽略了企业内在生产潜力的发掘和技术集约型、大规模、高水平、极具国际竞争能力的企业的培育。在本世纪,无论高科技的发展还是工业企业的布局,都应集中有限的资金和人力,在有限的目标中提高内涵能力,避免铺摊子和分散、小而全式的发展,因为自1994年以来,中国高技术发展的声势已经较大,但高技术产业的产值比重(占全部工业产值)和高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占全部工业产品出口)都低于10%,较前几年并无明显增加。
4.单元技术的突破转向集团技术(技术群)的突破
中国高科技的现状表明,单元技术的突破占有较大的比例,集团式的、组装式的、系统化的技术群,仍处于相对落后状态。这样,科技整体水平的提高和基础产业的升级就比较慢、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益得不到良好的保证。同时,由于缺乏先进的支撑性的技术群,也造成了技术结构和产业结构发展的不平衡及竞争力的低下,达不到资源优化、技术优化和人才优化的目标。因此必须转变到以系统技术的开发为主,达到以系统技术促进单元技术,以单元技术强化系统技术的科技发展目标。
5.从引进设备、引进技术为主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的转移
加强原始性创新,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原始性创新不仅能够带来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而且能够带来新兴产业的崛起和经济结构的变革,带来重大发展的机会,已经成为决定当今国际产业分工地位的基础条件。面对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繁重任务,我国科技发展正努力实现从以跟踪模仿为主向以自主创新为主的转变。一方面,鼓励和支持科学家进行自由探索,并在国家需求和科学前沿紧密结合的基础研究领域积极开展创新性研究,为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开辟各种可能的途径;另一方面,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更多地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不断提升产业技术水平,逐步摆脱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中存在的对外技术依赖的被动局面。
6.研究与开发活动已经转入企业投入为主政府投入为辅的轨道上来
国际上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实现产业化并立足于市场竞争,已经由以政府投入为主,逐步转移到以企业投入为主。因此,只有把技术进步的主体真正落实到企业经营中去,才能真正实现中国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企业技术开发基础薄弱,科技活动的主要力量独立于企业之外,与市场经济国家的科技活动存在明显差异。1987年全国56.8亿元R&D经费中,政府科研机构支出30.8亿元,占54.4%;企业为16.9亿元,占29.7%;大学支出90.1亿元,占15.9%,政府研究机构是我国R&D活动的最大执行部门。“九五”期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逐步确立,市场竞争法则激励企业开始转向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发展轨道,特别是在“科教兴国”战略指导下,我国企业高度重视科技,到1999年,我国企业R&D经费占全国比重达到49.6%,首次超过政府研究机构和大学的总和,成为最大R&D执行部门。这一时期,我国企业R&D经费的年增长率为23.6%,远远超过全社会R&D平均增长水平(17.6%),成为科技活动调整的主要增量因素。
四、结语
21世纪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无论应对国际竞争的严峻挑战还是服务于国内改革发展的紧迫需要,无论解决经济结构矛盾还是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我们都面临着许多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加快科技进步,同时大力推动以科技进步带动生产力发展。
[1]刘吉发.当代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多维透视.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
[2]黄麟雏,孟宪俊.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3]江泽民.论科学技术.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4]高嘉社等.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于马克思主义.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