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技生产力研究:价值定位

科技生产力研究:价值定位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论科技生产力的价值定位周勇军一、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定位科学技术是由科学和技术整合而成的复合性结构。而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大发展。

科技生产力研究:价值定位

科技生产力的价值定位

周勇军

一、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定位

科学技术是由科学和技术整合而成的复合性结构。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科学和技术经历了一个由独立走向融合的发展过程。科学标志着超越于感性经验的理性认识,是感性经验的理性深化,是人类普遍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人类的近代是科学的时代,科学时代的最大标志就是知识上升为科学。这既是人类知识发展史上质的飞跃,也是人类科学理论产生的时代标尺。与技术不同,技术与人类社会同步产生。虽然古代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科学,但技术不仅与人类社会同步久远,而且在古代已经达到了应有的高度。虽然技术的产生比科学的产生要早得多,但由于科学的加速发展,后者居上,走在了技术的前面。在此基础上,科学技术的循环体日益收缩,最终融合成一个现代文明的新概念——科学技术,简称为“科技”。

而对文化一词的解释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自1871年泰勒给出了文化的研究范围后,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哲学家从不同角度对文化进行研究和界定。但文化有其核心内容,那就是人类在长期适应和改造自然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模式和行为模式,或者叫内在和外在的行为模式。内在的模式包含在观念、知识、信仰、价值中,是看不见的。只有当它诉诸行为时才表现出来。外在的模式包含在人的行为中以及人类创造的各种物质形态中,是可见的,经验可以把握的。从外在的行为模式来看,文化学是经验的、实证的科学,从内在实现模式来说,文化学是抽象的理论科学。所以,文化学既不同于抽象的哲学,又不同于具体的历史科学,而是一种中度概括的科学。文化渗透在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表现为各种文化现象。概括起来说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符号文化等。

邓小平同志率先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不仅对科学技术进行了本质定位,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也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一个有机部分。而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大发展。总而言之,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对科学技术的本质进行了三维定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科学技术价值结构的“经济”定位,“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对科学技术价值结构的“社会”定位,而“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对科学技术价值结构的“政治定位”。科学技术价值结构的三维聚焦,勾勒了科学技术的内在本质,体现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核心内容。

二、科学技术与文化的辩证关系

科学技术不仅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而且也是先进文化的代表,具有重大的文化价值。

科学技术是文化体系中的智能文化,科学是智能文化的精华,技术是智能文化的延伸。文化分为上层文化和基础文化,基础文化具有本原性,它决定和推动着上层文化的不断发展,而上层文化对基础文化又具有反作用。从文化定位的层面来看,科学技术属于基础文化的范畴。它是文化体系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最具有创造性的部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具有物质文化的性质,同时科学技术作为观念形态及其外化形态,具有精神文化的性质。

人类社会就是一个文化场,科学技术就是人类文化场的轴心。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日益提升着人类社会的文化势能。由于科学技术发展的不平衡性,形成了民族文化势能,即文化传播方向始终从高文化势能走向低文化势能。随着科技文明的日益发展,科学技术已愈来愈成为文化基因时空流动的重要载体

科学技术具有经济价值,间接地说明了科学技术也同样具有文化价值。因为经济价值与物质文明属于同一层次,文化价值与精神文明属于同一层次。物质文明具有根源性,它决定着精神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如果物质文明决定精神文明,这是二者关系问题上的唯物论;那么,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又是二者关系问题上的辩证法。我们既要运用科学技术来推进物质文明,同时还要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来建设精神文明。

江泽民同志不仅充分肯定了科学技术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双重作用,而且进一步揭示了科学技术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基础作用,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石”的著名命题,这是当代马克思主义者对科学技术文化价值的最高肯定。

三、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

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站在时代的高度,深入分析了科学的动态本质,提出了“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的著名命题。江泽民同志于2000年6月5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五次院士大会上指出“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要不断的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江泽民同志深刻地揭示了科学的动态本质,标志着当代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的重大发展。如果说,科学的生产力本质是其社会功能本质,那么科学的创新本质则是其发展创造本质。创造本质着眼于内在创新,而内在创新是提升外在表现的原动力。实际上科技作为一种物化的文化,科技水平所折射出的是社会文化的先进程度,当今科学技术的竞争在某种意义上是社会文化的竞争。

1.科技创新需要自由开放的文化氛围

每一种科技文明都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文化,正如天主教之于欧洲中世纪儒家文化之于中国的封建社会,高技术文明也是一种先进社会文化的历史积淀。近年来,西方一些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研究表明:决定一个企业高技术发展状况的最主要的因素,不是物质资本的数量和质量,而是与人力资本潜力发挥相关的经济组织结构和文化传统等社会因素。

创新意识是一种先进文化长期积淀而形成的社会文化形态。美国文化崇尚个性和标新立异的创新精神,忌讳因循守旧,孕育一种创造性思维,并注重前沿科技的研究。而中国两千年来的中庸之道,长期农业社会造成的因循守旧、强本抑末观念,科举制对教育的影响,淹没了中国的冒险精神、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民族文化影响鼓励创新的方式。围绕一种技术创新而进行分离创业活动,是硅谷个人主义文明的决定性内容。这种文化使个人潜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在集体主义日本,大部分技术创新活动是现有企业内部形成的。由于日本重视集体才智,个人才能往往淹没其中。而中国文化中团体导向的价值观、重视一致的求同心理;排拆异已、压抑个性的社会文化氛围泯灭了个人的创造性。中国文化中的权威崇拜、权力本位及狭隘的门户之见,论资排辈,妨碍了人才的公平选拔,造成外部压制、内部消耗的制度环境

2.科技创新不足是社会文化的落后的因素

我国科技创新意识不强和创新能力不足不仅是科学技术的落后,而且是一种文化的不先进,进而说明社会教育观念的陈旧与落后。中国社会长期受封建专制与人治统治,特权等级文化观念影响至深,民主与平等的观念淡漠。专制与人治需要清楚地划分人的等级与名分、长幼尊卑秩序。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有权就有一切,官位的高低与权利的大小自然成为社会价值体系的核心,一直在我国占主导地位。官本位文化及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使企业和科研机构失去了创新的动力,而标准化考试所主导的教育制度则窒息人们的创新意识和自由思想的空间。在儒家文化的价值体系之下,崇尚道德、没有劳动与科学的地位。儒家文化的家族观念,裙带观念主导下的中国社会是以人际关系为主的封闭社会,再加上官本位文化的影响,没有“背景”的科技人员创业举步维艰。

总之,中国的文化传统缺乏民主与科学的精神。民主方式能保证辩论在稳定的框架内进行并促进广为接受的变革,对采用新的思维方式和建立新的社会组织起到帮助作用;而科学对技术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这是中国历史上没有发生工业革命的文化根源,也会成为我国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历史包袱。

3.发展科技不可忽视文化创新

中国人对自己的科学技术落后可以说是自近代西学东渐以来就有切肤之痛。中日两国近代以来不同的历史命运证明:如果不进行制度和意识形态等社会文化的创新,那么建基于零星引进的先进技术之上的企业,有如建立于沙滩之上的大厦。中国近代以来一百多年的漂泊史说明中西方文化论战式的空谈误国,当我们处在一个数字社会、信息时代、文化日趋世界化的21世纪,文化转型依然是否面临“体用”之争?明智与否的文化抉择是否依然事关民族的命运?

4.如何创建先进的社会文化

我们已经知道,在历史的各个经济发展阶段,包括今天的知识经济时代,起决定作用的不是人的聪明程度的差异,而是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的先进程度。确切的说,是指国家制度能否有效地激励大多数人的潜能的发挥,能否有效地激励出创新和创业行为,能否最大限度地减少制度对人的上述行为的阻碍,以及该国的文化(大多数国民的价值观念)中是否具有创新和开拓的因素。因此,我们必须将文化创新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创新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多层次的结构,其内核是根本价值观,与此紧密相连的是经济、政治等社会意识,包括这种价值观的文化的体制因素,即基本经济、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体制,最外层则是表现出来的一般人伦关系和生活方式(包括处事方式)。(www.xing528.com)

文化创新的首要任务是制度创新。能够发挥人力资本潜力的激励机制和制度安排,才是推动科技创新的主要动力。人的创造力自由发挥是以人的各种自由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为前提的。若要实现持久的繁荣昌盛,必须找到一种能发挥亿万人聪明才智的制度结构,以打破对人的自由和创造性的限制,彻底淘汰“外部压制、内部消耗”人的创造力的旧制度、旧观念。

制度改造的根本目标是实现政治的民主化和法制现代化。因为民主是健康的个体心态存在的基础,只有民主才会有个性自由,只有民主才会有平等和公平竞争,才能形成创新活动的社会文化机制。民主不是“主权在民”一句空洞口号和表面形式的举手表决,而是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包括民主意识、民主结构、民主运作体系以及构成人们价值观的民主精神。民主意识包括主体意识、多元意识、兼容意识、公平竞争意识和法制意识;民主结构至少包括自下而上的民主参与、权力的制衡与监督;民主的运作应树立生活和工作中的民主作风、遵纪守法、制度的透明度和政策的公开辩论;民主精神的基本点应是人权平等,机会均等,权力分享,反对平均主义和特权思想。

当然民主与法制是互为前提的,不以严格的法制管制人们的行为,人们的民主权力会受侵犯。而法制的前提是必须把权力界定清楚,并且人们在行使法制时要有权力的制衡。否则法律条文就没有依据,并且权力若无制衡,有了法律也不会有法制。

制度改造必然要求改造传统的价值观,完全不触动价值观的文化创新是难以成功的。个性自由与平等竞争是激发个人创造力的必要条件。必须树立自由与平等的价值观,公民应该有工作和迁徙的自由,思想、言论和信仰的自由等权利。社会平等是公平竞争的前提,是最能激励个人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文化动力。

我们应继承五四时期的光荣传统、有勇气对传统的政治模式、经济制度、伦理观念进行批判性的重新审视,分清自己传统文化中哪些是落后的东西,需要借助外来文化的先进因素来克服和弥补。这就是对现代的民主与自由观念,对个人权利的尊重和诚实守信的契约文化的坚持,创造一种民主、进取和开放的社会文化。另一方面必须充分发掘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部分。但在公共生活和政治经济制度方面,必须认清传统文化的致命弱点,进行制度创新。这方面,主要的领导层的价值观念的创新、领导层的文化的改变对社会文化的改变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只有通过深层次的文化革新和改造,确立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体制才能建立新的国家创新体系,实现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伟大复兴!

四、促进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

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社会文化的发展是一个互动的过程。科学技术渗透到社会文化之中,不可避免地改变着社会文化结构,形成新的社会文化环境;反过来,改善了的新的社会文化环境又会更有利于科学技术的生长与发展。为了发展科学技术,以推进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提高中国在21世纪的国际地位,积极主动地有意识地去营造一个有益于科学技术生长与发育的社会文化氛围,是十分必要的。

1.改变传统文化观念,迎接科学技术的新时代

不同的民族都具有区别于他民族的相对稳定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及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的民族性通过价值取向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起着深远的影响,它或促进或阻碍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观念中就存在着许多阻碍科学技术发展的因素。例如,缺乏商品经济的观念,就不能够产生科学技术发展所需要的刺激需求和竞争意识;天人合一的观念,又使得人们片面强调人对自然和谐而忽视了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强调共性,压抑个性的文化传统,又埋没了大量的优秀的科技人才,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不到应有的发挥;伦理中心主义,不讲物质利益原则,致使人们丧失了科学技术竞争的积极性。所有这些,都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念层次上,影响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处于新世纪的中国,在大力发挥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实施科技兴国战略,推进自己的现代化进程的过程中,必须把传统文化观念的变革作为我国走向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时至新世纪,我国又遇到了国家的现代化问题。洋务运动的失败,不能不令我们引以为鉴。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所带来的中国文化的观念冲突和价值矛盾则仍然困扰着我们,使我们不得不考虑中国几千年来所形成的传统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影响。我国今后要发展科学技术必然要将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对现代社会的适应在新的层面上加以整合,使之能很好地吸收消化西方现代科学技术。

2.掌握科学技术知识增强公众科学文化观念

科学技术知识是科学文化观念的基础。要真正把科学精神注入民族的文化观念之中,首先就得让大众了解科学技术知识,掌握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公众的科学技术素养。由此,在全体民众之中,大力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就成了当今中国社会的迫切任务。

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除了取决于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水平以外,还受制约于它被公众的理解程度。

中国科协和国家科委于1990年9月和1994年9月对我国公众进行科学技术的态度和科学技术素养的情况进行了调查,报告表明中国公众的科学技术素养在逐渐提高,但与发展国家相比却存在着差距。加强科学技术普及,进一步提高中国公众的科学技术素养就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了。应该把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看成是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的那样:“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是关系到我国21世纪发展的根本性、战略性的工作,全党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认真抓好。”

一般说来,科学精神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第一,要求平等和民主,反对专制和垄断;尊重权威而不迷信权威;独立思考而不主观臆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二,认为具体真理都是在一定适用条件和范围内是不能违反的,但在变化了的新条件下,则可以突破,加以创新。创新精神乃是科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认为相对真理不断逼近绝对真理,绝对真理中包含相对真理。因此扩展了的真理必须包含原有真理体现的客观规律。在继承中发展真理,也是科学精神的组成部分。

第四,现代科学乃是有组织的群体,团队精神已成为科学精神中的重要内容。

第五,要求客观求实,不为假象所迷惑,不带主观偏见,不把偶然性当作必然性,不把局部当作全体,不把适合于一定条件、时间和地点的结论加以无条件地扩充或推广,未经实验条件确定下的多次重复和实践反复验证前,不轻易相信和下结论。怀疑,但不是怀疑一切,也是科学精神的组成部分。科学精神提倡严肃认真、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提倡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不断创新的工作作风。因此,它并不只是科学界的事情,对整个社会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在全社会普及基本科学知识的同时,大力弘扬科学精神。

处在新世纪的中国,必须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形成有利于科学技术发展的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在观念文化层次上,接纳、吸收科学观念,应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

参考文献

[1]刘吉发.当代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多维透视.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95~119

[2]黄麟雏,孟宪俊.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184~2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