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技术的价值形态
申爱琴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江泽民同志首次把科学技术提到了先进生产力的时代高度。在科技迅猛发展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今天,探讨和弘扬科技价值观,对于进一步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论断的科学内涵,充分认识科学技术发展与中国现代化建设之间的互动关系,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科技腾飞,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人类发展历史上,生产力与科学技术始终相伴相随。生产力系统和科技系统的发展在经历了古代的浑然一体、近代分化和现代融合三个阶段后,形成了今天的科技化生产力。科技化生产力是生产力和科技协同发展的必然结果。对科技价值的认识也经历了由懵懂阶段到形成科学的“科技价值观”,并不断得到深化和发展的阶段。
一、科技系统、生产力系统的发展阶段(从古代的浑然一体—>近代的分化—>现代大融合)
在人类的社会生产活动中,科学、技术和生产三者相互依赖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的完整体系。不过三者的融合形成科技化生产力则经历了不同的演化阶段。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科学在生产中起的作用也各不相同。在人类社会早期,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十分肤浅,作为知识形态的(自然)科学还未形成,科学、技术和生产三者浑然一体,没有明显区分。人类在进行生活资料的生产过程中,不自觉地将技术应用于生产,同时也产生了科学的萌芽。这正如恩格斯所说“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
随着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积累增多,剩余产品的出现,脑力和体力的社会分工成为可能,这意味着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分工成为可能。科学作为一种精神生产活动,逐渐从物质生产过程中分离出来,成为社会的一个独立部门。此时的科学活动与生产活动是平行发展的,彼此间很少有联系,形成了学者传统和工匠传统,即学者偏爱理论研究,而传统的工匠偏爱技术的应用。但科学仍没有成为系统的理论体系,主要是经验科学占主导地位。技术的发展主要凭借生产实践中获得的经验,还不能自觉地成为科学的应用或物化过程。科学还不能在理论上给技术以指导,二者基本上是分离的。科学也只是停留在对观察经验、生产经验、技术经验的总结和整理阶段,这种科学实质上还是孔德所说的那种归纳的科学。这种科学总是跟在生产、技术后面,概括总结生产活动和技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性的材料,表现出“生产→技术→科学”的过程。
文艺复兴使以哥白尼革命为标志的近代科学迅速兴起,资本主义的社会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物质生产部门和科学生产部门各自有了新的发展,并且开始有了联系。更引人注目的是,在物质生产领域也出现了物质劳动和科学劳动的分工,科学在生产中的应用也成为必然。由于科学对生产的巨大推动作用逐渐显露出来,全社会对科学教育也备受关注。科学教育的发展反过来又加快科学生产的速度。以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技术革命导致了大机器工业革命。机器大生产对科学技术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迫切。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初见端倪。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科学在工艺上的应用”,“赋予生产以科学的性质”,而且在机器生产中,“生产过程成了科学的应用,而科学过来又成了生产过程的因素即所谓职能”马克思看到了生产的科技化的过程,反过来,生产力便成为科技化生产力,只不过,此时的科技化生产力刚初具雏型,威力还不十分大。
20世纪初特别是二战以来,科学、技术、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融合。科技化生产力成为现实。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新的科学学科不断涌现,科学不仅走在生产和技术的前面,形成“科学→技术→生产”的双向运动过程,即科学、技术、生产上完全融合为一体。随着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耗散结构理论等学科的出现和计算机的产生及其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原先的大机器工业变成了自动化工业,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空间科学、海洋科学、生物科学、材料科学和能源科学的发展,使单纯依赖经验和技术的物质生产、手工业和人工操作的大机器工业让位于自动化工业。在自动化工业生产中,科学、技术和生产是不能再分离的,原先的劳动者已成了科学劳动者,原先的劳动资料已成为高科技的劳动资料,就连劳动对象也深深打上了科技的烙印。在这里,生产过程已高度科技化,科技也高度地与生产融合,科学技术已固化于生产力系统中,科技化生产力也就此形成。其二,科技化生产力的形成也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率,生产力发展呈加速趋势。正如马克思所说:“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生产率,这是一目了然。”科技与生产力的融合,使科学从理论突破到新产品的问世的周期不断缩短。例如蒸汽机从发明到投入生产用了100年(1680~1780),蒸汽机车用了34年(1790~1824),柴油机用了19年(1878~1897);进入20世纪,雷达用了15年(1925~1940),电视机用了12年(1922~1934),晶体管用了5年(1948~1953),原子能利用用了3年(1939~1942),激光器用了1年。20世纪中期以后,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更短,发挥的作用更大。
近代科学革命与现代科技革命的不同在于,前者是思想的大解放、大革命,后者则主要体现为对生产力发展的直接推动。科技与生产的融合,给生产力的构成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科学技术可以渗透入新的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之中,也可以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科学文化素养,还可以使生产过程的管理更加合理。最终,科技含量成为生产力中的首要因素。不论是原料、能源、工具、产品,还是劳动者的技能与生产过程,科技含量的重要性愈益凸显。而反过来,衡量科技发展水准的首要指标是它是否能成为生产要素,是否与生产力融合为有机整体。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价值观与邓小平、江泽民的科技价值观是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当时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根据科学技术已经起到和可能起到的重大作用,比较全面地揭示了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深刻地揭示了科学技术的价值基础和实现机制,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科技价值观。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科技的价值在于:科学技术是直接的生产力,是生产力的首先的力量;科学技术大幅度地提高着劳动生产率,极大地促进着社会生产的发展;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着阶级的划分,决定着统治和从属的关系,决定着国家、政治、法律;是唯物主义和人文科学的基础;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社会革命,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科技是生产力”的伟大思想,反映了他们所生活的年代中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现实,即“自然科学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使得科学“成为生产财富的手段,成为致富的手段”。由此,科学以及技术不仅成为社会生产力的构成因素,而且对于社会生产过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物质基础是生产力,而科学则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而且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这些精辟的论述,充分反映了马克思、恩格斯“科技的社会价值”观,是他们在认真考察人类社会发展史(尤其是科技发展史)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然而,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尚不能与当代科技进步同日而语,科技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生产过程,远未达到今天这样深刻而迅速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程度。尽管如此,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技是生产力的伟大论断,仍然代表了当时对科技的社会价值认识的最高水平,它对于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从更高起点、更新角度看待同样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邓小平就是在马克思、恩格斯这一观点基础上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的。
正如有论者所指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命题并不仅仅只是一个准确的事实陈述,它更是一个富有远见、充满马克思主义精神的价值判断,意味着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之理解的一个新视角。邓小平的这一思想从社会的角度、非常广阔的领域出发,真正准确地阐明了科学技术的本质,揭示了科技对当代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所起到的第一位的变革作用。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的价值学说的新发展,吸取了“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不费资本家分文的生产力,是科学力量”等经典论断的科学内涵,并作了进一步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反映了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这一时代大背景下,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的提升。此处的“第一”并非是将生产力的诸构成要素进行简单的位次排列,它是指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系统中的智能性因素,比以前更加深入地渗透到生产力其他要素之中,与这些要素相结合,成为生产力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内部动力。从现实意义上来看,这一价值判断一旦内化为作为实践主体的人的具体观念,可以转化为促进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www.xing528.com)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全面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邓小平的科技价值观,形成了全面系统的科技价值理论体系,把邓小平关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技决定社会生产,决定阶级的划分,决定国家、政治、法律的思想,发展为现代科技的决定作用观;并以此为根据,形成了全面系统的科技价值观。如果说,马克思所面对的是第一次科技革命、科技与生产结合后所产生的效应还只是“初试牛刀”的话,那么邓小平所面对的是继第二次科技革命以后蓬勃发展起来的新技术革命,它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应业已成为各个国家都不能不高度重视的政治决策的现实基础。当然,客观地说,邓小平的理论兴奋点还只是在于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要充分认识”;现实上的“加大对科学技术方面的投入”和“解决知识分子的待遇问题”。而到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这里,所面对的则是新旧世纪交替,机遇与挑战同时并存,“科技进步在对社会生产力发展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并且正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正是在这一新的背景下,有关科学技术的价值的认识得到了更为宽泛的拓展和深化。
三、实现我国现代化,科学技术须先行
从洋务运动到“科学救国”,从高举“科学”与“民主”大旗的“五四”运动,到科教兴国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中华民族迈向现代化的脚步始终未曾停止过。而邓小平在领导我国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时曾高瞻远瞩地指出“科学技术要走在前面”,“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这一论断深刻的揭示了现代化的实质,对于我们认识科学技术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进而正确制定我国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的50年进程中的科技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们要深刻理解并充分认识到邓小平同志这些重要论断的精神实质和深刻内涵。一是要优先发展科学技术。在知识经济时代,以最新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知识是最为重要的战略性基础资源,使决定生产力的首要因素,科学本身是推动技术进步、进而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引擎,高新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将不断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科学和教育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是基础成为企业、区域乃至国家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平台。如同工业经济时代对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一样,对科技与教育的投入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最为重要的公共性战略投资。二是要全面认识科学技术对现代化进程的深刻影响。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将对经济、社会、文化以及政治等方面产生全面而深刻的影响: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将不断提高,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科学技术将为维持和改善我们的生存发展环境,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主要的支撑,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有力的杠杆;科学文化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精神文明的基石;科技实力将成为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成为国与国之间政治实力较量的关键和基础,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主要因素。
科学技术是现代化的发动机,要早日实现现代化,就要大力发展生产力,而作为促进生产力的首要因素的科学技术就要走在前面。
作为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公路交通科技的的发展极大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经济的飞速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外开放政策的深化,乡镇企业的突起,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路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要转变公路建设中的基础设施、技术装备和管理手段的落后局面,单纯的依靠外延扩大再生产的模式是不行的,必须依靠科技,走发展内涵的道路。要依靠科技与生产相结合,加速成果转化,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公路建设的现代化。要依靠科技与企业改革相结合,以经济效益为主线,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活力,提高广大职工的素质与能力。公路的科技进步不仅体现了行业的技术水平,还要为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极大的作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我国“两个根本性转变”逐步落实,公路科技的发展将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和关注。预计在未来10~15年内,公路科技的发展将更快,技术水平也更高,公路建设不仅是资本密集型行业,更是技术密集型行业。
当前,世界公路交通科技发展呈现出三大趋势,公路交通技术研究集中于五大热点。三大趋势分别为:提高通行能力,加强环境保护,开展智能化运输和环保专项技术的研究;以人为本,重点开展交通安全技术的研究;确定经济合理的目标,促进新材料的广泛应用和开发。世界各国公路交通科技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实现测试自动化;利用交通地理信息系统促进公路建设管理现代化;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达到智能化;利用高科技检测技术促进工程质量监测和道路养护智能化;智能化运输系统方兴未艾。六个领域有可能取得重大突破:一是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使用将大大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和质量;二是快速无损检测设备大量应用,进一步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和提高运营管理水平;三是以交通地理信息和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开发应用为突破,全面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促进公路勘测设计和养护管理自动化;四是高度重视公路环保技术,推广废旧材料的综合利用;五是ITS的诸多使用技术进一步引入我国高等级公路管理,交通安全和管理控制水平进一步提高,道路更具智能特色;六是山区高级公路建设技术有所突破,特大跨径公路桥梁、长大公路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技术将达到国际水平。
公路科技的发展必将促进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进而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实现现代化的进程。
[1]刘吉发著.当代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多维透视.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
[2]王文明.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价值观.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3(5)
[3]赵树峰.论邓小平“科技的社会价值”观.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