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工作性质和内容的延续与变化
20世纪30年代时,宋庆龄曾与杨杏佛一起观看苏联影片《生路》,描述的是政府和社区办教养院收容教育失学、流浪街头的青少年。宋庆龄看后深受感动,杨杏佛将他们的想法在报刊发表,表示希望“建设一个儿童乐园,使儿童由四五岁至二十岁都在里面受教育,以成为未来科学大同世界的主人翁”(357)。遗憾的是,杨杏佛不久就被国民党特务暗杀,创办儿童乐园的计划遂搁浅。抗战胜利后,宋庆龄和中国福利基金会将儿童福利工作作为主要任务之一,在上海工厂区设立三个儿童福利站,这“无疑是参考了苏联建国初期的先例”(358)。从现在看来,这些事业的举办,“正是为解放后中国福利会工作的发展作了良好的开端”(359)。
直到上海解放后,举办儿童事业才有了可能。1949年7月24日,宋庆龄在上海市西摩路(今陕西北路)369号宋氏老宅创办了中国福利基金会托儿所。这是上海解放后第一所新型托儿所(360)。1953年9月改名为幼儿园,主要招收革命军人、机关干部、职业妇女和工人的子女。1950年8月,中国福利基金会改组为中国福利会,为了解除一些妇女参加工作的后顾之忧,在五原路205弄5号筹建婴儿托儿所,收托对象是劳动模范、机关干部和军烈属的子女,须经上海总工会、华东军政委员会人事部、上海市民主妇联介绍方能报名入托。1954年1月1日改名为中国福利会托儿所。
宋庆龄还非常重视儿童的精神需要。1950年4月1日,中福会创办了新中国最早出版的综合性儿童杂志《儿童时代》。创刊号印数为2 000份,七个月后增加到17 000份。据1950年12月对1 000名读者的抽样调查,平均每本《儿童时代》有五位以上读者。1955年,发行量在全国儿童刊物中最高(361)。中国福利会还创办了儿童剧团,演出儿童剧,很受孩子们欢迎,1953年还在团长任德耀率领下进京,然后与中国青年剧院附属儿童剧团(中国儿艺前身)组成中国儿童剧团,排练了一套节目,于10月赴朝进行为期近两个月的慰问演出(362)。宋庆龄认为,“在教育下一代的工作中,物质条件是重要的,应该毫无例外地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孩子们。然而重要得多的是对他们进行思想上的教育,要使他们的生活有目的,这个目的应是把个人的前途和全人类的进步事业联系起来”(363)。
中国福利会的宗旨,是“尽可能彻底地迅速地解放妇女和儿童”(364)。宋庆龄荣获“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国际奖金后,在10万卢布的汇款单上批示:此款赠中国福利会作妇儿福利事业之用(365),后即建成了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宋庆龄还利用一切可行机会为保健院提升工作水平,如维也纳国际保卫儿童会议时,她派江兆菊医生作为中福会代表加入中国代表团,“因为我们的工作与妇女儿童有密切关系”,请有关部门考虑“让她在归途中顺访苏联,考察妇幼工作,这将大大地促进我们的工作,江医生如能访问苏联,将带回更多有益的东西”(366)。1956年时,中国福利会的妇幼保健工作进入一个新的与科学研究联系起来的发展阶段。当时,国内还没有一个组织专门从事妇幼保健工作。“让中国福利会在较高的技术水平上承担起这项工作,一直是我多年来的梦想。这就是我所设想的如何使我们所从事的工作与我们组织的名称‘研究会’一致起来”(367)。但制定如此一个计划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对中福会和对中国来说它都完全是一个新生事物,而且还比较复杂。宋庆龄认为,“要使这项计划走上正轨,耿丽淑肯定是一个重要的人选。希望她尽快回上海”(368)。耿当时在北京做国际宣传,回沪后,宋庆龄委托她担任幼儿园、托儿所的顾问,加强幼儿教学工作的实验性、示范性、科研性(369)。在宋庆龄的不断支持下,1958年,保健院的妇科以及许多辅助科室建立起来了。一批富有经验的医生被先后聘来。保健院从此拥有第一流的医务力量和设备(370),在当时的上海乃至全国都居于妇幼保健的领先地位。(www.xing528.com)
宋庆龄认为,中国人民应保卫儿童的将来,“一切工作和努力的结果,归根结底,应该使儿童的健康和福利得到改善,这是适用于每一个地方每一个人的生活的一条规律”(371)。在宋庆龄和中福会的努力下,母亲和孩子们的福利受到了史无先例的重视。她曾多次致函给罗叔章,将自己的稿费5 280万元人民币捐赠给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作为儿童福利基金,开展儿童福利事业之用(372)。当时,宋庆龄正在生病需要疗养,邓颖超、康克清劝其留作不时之需,宋庆龄仍坚持转交。并将第二笔稿费5 280万元人民币捐赠给遭受战争灾害的朝鲜孤儿(373)。
宋庆龄说,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就是说“要为了使儿童健康的成长创造各种条件。就是说要用很多的精力去培养、教育儿童”(374)。而解放初她刚到北京时,毛泽东和刘少奇就亲自看望她,要她接受国家副主席的职务,她不便推辞(375)。尽管任职国家高层领导分散了她很多精力,宋庆龄表示她最热心的还是妇女儿童的社会福利工作(376)。把在上海的中国福利会当作她一生的事业,要为少年儿童谋福利,要给他们很好的教育,因为“儿童是我们的未来,是我们的希望,是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377)。宋庆龄离沪赴京参加人代大会,对中福会工作仍十分关切,在临行前嘱咐秘书长李云:“第一,今年的工作必须按计划工作,如果有重大变动,首先应该与你或谭顾问商量后决定,如有特别重大问题,商量后再请示;第二,今年的科学研究工作必须抓紧进行”(378)。主要是“抓工作质量和科学研究。这两者是相互关联的,只有提高工作质量,才能进行科学研究,要进行科学研究,一定要提高工作质量”。不过,中福会的工作难免也受到当时政治的影响,“政治上要红,业务上要专”(379)。不仅对骨干干部,而且对一般干部也这样要求,影响面甚广。
1957年1月,在儿童剧团建团十周年时,命名为儿童艺术剧院。1958年,中福会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儿童艺术剧场。至此,中国福利会形成为一个具有妇幼保健、儿童文化、校外教育、国际宣传等八个分支的组织,完成了从抗日救亡组织到社会救济机构、最后到人民群众团体的转变。她的创办人和领导人宋庆龄进入中共高层领导体制,对该组织的控制日渐弱化,逐渐成为形式上的象征,取而代之的是以李云为代表的中共党组织的全面领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