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地研究法的一般步骤

实地研究法的一般步骤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实地的选择往往与研究者的社会资源息息相关。与当地人沟通这一环节在实地研究中应该是最为困难而又最费时间的工作,但是,实地调查要获得有效的资料,这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实地研究法的一般步骤

二、实地研究法的一般步骤

实地研究法从实施程序上看,可以分为六个步骤:选择“实地”、进入现场、取得信任和建立友善关系、收集资料、整理和分析资料、报告研究结果。

1.选择“实地”

“实地”是实地研究法的前提,选择“实地”毫无疑问是实地研究的第一步。选择“实地”并不仅仅为确定研究地点,而是包括了确定课题和确定实地两个层面。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研究课题的确定受到研究者自身和客观条件两个主要方面的限制。一方面,从研究者的角度讲,研究者的研究能力、学术兴趣、学术素养和前瞻性对研究课题的确定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随着课题的确定也就基本确定了。另一方面,客观条件的制约也是影响研究课题确定的重要因素。这些客观条件包括文献资料、研究经费、社会意识形态和政治等因素,由于实地研究需要研究者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费用,能否争取到科研经费是确定研究课题的重要客观限制。因此,在选题时,研究者必须根据主客观条件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课题。

在课题确定后,便要确定展开研究的“实地”。实地选择要符合两个原则:一是相关性,二是方便性。所谓相关性,是指要尽量选择与研究课题密切相关的现场;所谓方便性,是指在符合相关性的前提下,现场要易于进入和观察。也就是说,在客观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我们应尽量选择那些既与所研究的问题或现象密切相关,又容易进入、容易观察和访谈的地方作为研究的“实地”。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实地的选择往往与研究者的社会资源息息相关。例如我国社会学家孙立平教授在做口述史研究时,做得比较好的案例是他的学生挂职任副县长的县,搜集到的材料包括几千页的资料,上级的电话、批文、批示以及对许多参与者的访谈。而前文提到的曹锦清教授在做中国乡土社会研究时,选择实地也是沿着私人的亲情朋友关系网络进入调查现场,利用了这一颇具中国特色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2.进入现场

顺利进入现场,是实地研究的关键。研究对象本身的特点不同,进入现场的方式也存在差别。

对于一般性的课题研究,进入现场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正式的机构介绍进入,一种是通过熟人关系介绍进入。对于那种适用正式的接触且表明研究者的身份的课题,研究者可以采用比较正式的、合法的身份,持单位或组织的介绍信,以研究者的身份进入现场进行直接的正式的观察和访谈。例如到有关单位或社区做调查,首先就应向单位或社区的机构出示证明文件,说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征得他们的同意。到了观察现场后,要设法消除当地群众的戒备心理。也可通过当地政府或社会组织的领导以及群众中有威望的人物做些必要的解释和说明,得到被观察者的支持和帮助。对于有些不需要侵扰政府机构或者说不适宜通过政府机构的研究课题,研究者也可以通过研究对象所生活的社区的“熟人”这样非正式的渠道进行接洽,征得研究对象的同意,以研究者的身份进行直接而正式的观察和访谈。如前文提到的曹锦清教授1996年在黄河边做的研究便是采取这种方式进入并取得成功。

对于有些课题(如边缘群体研究)来说,研究过程中可能需要研究者以成员的方式完全参与其中,并不能暴露自己的研究者身份,那在进入现场时不能用前面多提到的方式进入,而是需要采用以某种程序或仪式进入、“局内人”推荐、“关键人物”帮助等其他方式。例如2003年出版的《卧底当代丐帮》一书中,作者就是采取这种方法进入“实地”的,作者占才强进入现场的方式是通过局内人的推荐——他有一位乞丐朋友“小曹”。通过小曹,他的“乞丐”身份才得到其他乞丐的认同,乞丐也对他失去了警惕心,并以可能是犯罪的生活方式继续原有的生活状态。

进入研究现场是需要勤劳和耐心和技能的工作,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一般说来,研究者需要和现场的人们磋商以进入现场,逐渐获得他们的信任和合作,并且慢慢地搜集适合其研究兴趣的资料。如果进入某个现场碰到困难,研究者可以继续尝试下去,试着继续和现场的人们磋商。并没有一定的规定,决定什么时候研究者该放弃某一个场所,而改换另一个场所。然而,为了避免盲目地尝试,研究者在进入某个现场时,需要进行初步的评估和运用一些进入现场的策略。

研究者在接近和进入某个研究现场时,要先评估和了解研究者自己和现场的关系、现场的性质,以及现场人们的属性。进入研究场所时,有三个基本的参考原则:一要坚持,持续地寻求进入现场;二是有弹性,如果最初的想法行不通,尝试不同的计划或新的方式;三要有创意,例如送研究对象小礼物或卡片。

3.与当地人建立友好关系

当研究者获准进入现场后,他只是完成了进入实地的表面程序,而并没有真正融入到实地里面去。也就是说,研究者并没有进入社区的生活,他离所研究的群体还有相当的距离。正如有实地研究者折晓叶在谈到自己进入所研究的村庄后的感受时所说的:“作为陌生人的感觉,时常让我觉得难以真正进入这个村庄的社区生活,其中首先的障碍,是与村里人之间在穿着、相貌、语言、心理和身份上的距离,这可以从他们对你探究、猜测、冷眼的目光中,从与你谈话时的尴尬中感觉到。”(2)

因此,尽快取得当地人的信任,尽快与他们建立友善的关系,就是进入实地后研究者面临的首要任务。与当地人沟通这一环节在实地研究中应该是最为困难而又最费时间的工作,但是,实地调查要获得有效的资料,这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在一定意义上,研究者能否取得研究对象的信任,他能否与研究对象建立起友善的关系,决定着他的课题研究的前途和命运。

研究者要与当地人建立友好关系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做到入乡随俗。入乡随俗是实地调查中同当地人建立友好关系的关键。研究者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会有很多的不适应,在感性上甚至会产生各种情绪性或排斥性的思想,这是要竭力克服的,尤其不能出现对当地事物指手画脚的现象,应该做到是对当地文化和风俗予以充分尊重,并充分融入到当地生活当中去,绝不要说违反禁忌的话,做违反禁忌的事。如前面提到的何明洁,她为了更好地了解调查对象的日常生活状态,从舒适的家中搬到了酒楼为服务员提供的集体宿舍里,并很快打成了一片,学历的差距并没有阻止她和她的同事们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每晚的例行“卧谈会”中,她和同屋的其他女孩子叽叽喳喳地讲着白天在酒楼里发生的种种趣事,谁又把菜传错啦,谁又泼了客人一身水啦,酒楼新进一个长得挺好看的大厨啦等。

第二要做到与人交流坦诚相见,保持平等交谈。没有平等的态度,就不可能有融洽的人际关系。在调查过程,如不是隐藏身份进行研究的话,在与调查对象交流过程中一定要开门见山进行自我介绍,必须以平等的态度对待研究对象,绝不能盛气凌人,摆架子,不能出现“狐假虎威”的事情,更不能出现“挂羊头卖狗肉”的状况。

第三要创造良好的氛围。良好的氛围是实地研究的关键所在,研究者可以适当参加当地的某些活动,并通过共同活动来增进了解,建立友谊,广交朋友。同时,也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当地民众解决某些困难,如提供某些信息或咨询意见,帮助做些工作或家务,解决某些可能解决的难题等,这对于加深信任和感情具有重要作用,也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实地研究氛围。

第四千万不能卷入到当地的纷争中去。在实地研究过程中,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介入“实地”的纷争中,遇到这类问题时应尽可能做好团结工作,起码是严格保持中立,以免使得自己陷入不利境地。

4.资料搜集

实地调查的资料搜集方法主要有访谈法和观察法,关于如何进行访谈和观察,在本章的后两节中会详细介绍。这里主要介绍在资料搜集过程中的记录问题。

实地研究中的记录是资料搜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最佳的记录方法是边访谈(或观察)边记录,这样能够及时地把访谈(或观察)到的内容详尽地记录下来,且在有可能的情况下,为了保证记录结果的客观、准确,可以在记录的同时,用录音机摄像机加以记录,以备日后查证或补充文字记录的不足。然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这种理想境界很难达到,因为现场研究者的记录行为本身也是一种刺激,它会影响和改变研究对象的行为表现,从而出现反射性反映甚至是人为地作假,从而给研究带来困扰。因此,无论是做现场观察记录,还是做访谈记录,还有一点应该注意:最好做到“不引人注目地记录”,即记录的动作要小,记录的速度要快,记录的时间要尽可能短。

而对于有些访谈和观察来说,如果不方便在现场记录,千万别强求,而可以采取事后记录的方法来进行。整体来说,事后记录的方法,访谈和观察的记录大体相同,但也有些许差别。(www.xing528.com)

对于访谈法来说,其记录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比较正式的、事先约好的访谈,这种可以在现场记录。但另一种是非正式的、偶然的、闲聊式的、非常随便的访谈,这种闲聊式的非正式访谈,研究者既无法事先准备,通常也不能当时记录。所以对这种访谈中有价值的谈话内容的印象,特别是对一两句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原话的印象,最好当时就在自己头脑中反复记忆两遍,并在可能短的时间内进行追记。而到了晚上,一定要对白天与各种对象谈话、闲聊时所得到的资料进行回忆和记录,千万不要拖到第二天,因为第二天又会有新的谈话和闲聊,并且对前一天的谈话情景和内容就会相对淡忘。

而观察的记录则通常是先看在眼里,然后再记录在本子上。一般也必须在当晚进行回忆和记录。白天观察时,研究者应该尽可能地多记住他所观察到的行为、现象、人物和事件,记住关键人物说的关键话语。并且只要可能,在白天就要找到机会草草地记下几句能够提示自己回忆的词语、原话、句子或其他记忆线索,哪怕只是只言片语。到了晚上,再对白天的观察进行回忆并详细记录下来。

在实地研究中,无论是观察记录还是访谈记录,都应该注意同时记录下研究者本人的思想、感情、评价、认识、猜想、理解等主观内容。因为在实地研究过程中,研究者的思想感情的卷入是十分自然的事情。正是这种卷入导引着研究者去理解研究对象的真实的思想感情,也使他能够分析和解释研究对象的行为。这就是“设身处地”、“投入理解”的实际意义。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记住:研究者思想感情的卷入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它也会导致研究者的某种认识偏见。因此,研究者应该像记录研究对象的行为表现、思想感情那样,记录下自己的感觉和思想感情。当然,研究者本人的思想感情应与研究对象的内容分开记录,通常的方法是:在记录中用括号将研究者自己的认识和感情记录对研究对象的记录区分开;最好的方法是:在记录研究对象到笔记本中,专门留出旁边1/3的空白,以记录研究者自己的认识和感受。

5.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在实地研究的过程中,通过较长时间的观察、访问、交往、闲聊和参与,研究者会得到一堆凌乱的、无结构、无顺序的现场笔记。因此,资料的整理就显得非常重要。和问卷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不一样,实地研究的资料整理工作量非常大,难度也更大,它主要包括审查、分类和建档等具体内容。

资料整理的第一步工作就是对资料进行审查。原始资料在记录过程中,可能出现虚假、遗漏、自相矛盾等问题。资料审查的目的是为了消除原始资料的这些问题,保证资料的信度和效度。信度审查就是看资料是否可靠。进行信度审查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第一是根据已有的经验和常识进行判断,如果与经验、常识相违背,就要对资料进行核实;第二是采用两个以上的人分别记录,对记录相互印证;第三是根据资料的内在逻辑进行核查,如果发现资料前后矛盾,或违背事物发展逻辑的,就要找出问题所在,重新进行调查;第四是利用资料间的比较进行审查,如果资料是用多种方法收集的,如既使用了观察法,又使用了访问法,可将对同一事件的记录进行比较以判断资料的可靠程度。

效度审查也就是准确性审查。一方面是审查收集到的资料符合所研究问题有效用的程度。那些偏离主题太远的资料要清除。另一方面是审查资料对于事实的描述是否准确,特别是有关的事件、任务、时间、地点、数字要准确无误。

在实地研究过程中,资料的搜集和审查必须同时持续地进行,直到研究方案将近完成。因此,搜集资料不是机械式地记录资料,而是必须同时分析和解释资料,并且知道这些资料是否互相矛盾,是否需要进一步搜集更多的资料。当资料中的主题已显然可见,研究者才能准备结束资料的搜集工作,专注于资料的综合分析和解释。反之,若一直等到搜集资料结束后,研究者才开始做资料的审查,在研究途中可能迷失于未经分析组织的大量资料中,而很难知道自己何时已经搜集有某一主题的资料。若在最后的分析资料时再发现问题,很可能很难再回到现场搜集资料。

资料审查完毕后,接着就是对资料进行分类和建档。传统的做法以手工操作为主,将材料分门别类地写在卡片上,然后按不同的类别归类放置。现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实地研究的资料整理工作大大简化,效率大大提高。通常的方式是先将实地研究的记录或笔记全部输入到计算机,变成可以随时调用、不断复制、任意组织和无数次处理的文件。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输入计算机应做到完全按照实地记录本上的内容和文字录入,不要做任何的修改,使得输入计算机后所形成的文本原始记录在内容、文字、时间、前后顺序、各种记号等等方面都完全一致。这份与实地记录完全相同的“原始”文本一定要很好保留,不做任何处理,而将其复制出的多个备份用来进行各种删改、编排、摘录的处理。

在资料整理的过程中,研究者要着手建立各种资料档案,其中主要有以下一些:一是背景档案,特别是对一些社会运动或者重大社会事件的研究,这种背景档案十分重要;二是传记档案,这种传记档案的对象是实地研究中的各种人物,将所有有关人物的档案放在一起,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加全面地认识这个人,也可以帮助研究者从中发现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三是分析档案,即根据分析的主题将各种资料分别集中。当各种资料档案建立后,实地研究的资料整理工作便宣告结束。

资料整理完毕后,便进入实地研究资料的分析阶段。实地研究资料的分析过程是一个对资料分类、描述、综合、归纳的过程。实地调查资料分析的基本逻辑是归纳法,即从具体的、个别的、经验的事例中逐步概括、抽象到概念和理论,其主要工作任务可以概括为对信息的组织、归类和对信息的提取。在资料分析过程中,研究者所采取的典型方法就是对在实地研究中观察、访谈所得到的资料进行重新研读,其具体过程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初步浏览阶段。先对整个实地观察记录和访谈笔记等资料粗略浏览一遍,其目的是对全部资料的整体有所了解和熟悉,这种浏览实际上起到了某种提供背景和分析基础的作用,它使得研究者在对原始资料进行各种处理时更加心中有数。

第二,分析抽象阶段。在浏览完资料的基础上,找出资料中存在的突出差异,并从中归纳或抽象出解释和说明现象和社会生活过程中的主要变量、关系和模式。

6.撰写研究报告

在完成了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工作后,就进入到实地研究的最后一个环节,即研究报告的撰写。

研究方法的特性,决定了实地研究报告的撰写应该特别注意详尽介绍研究的方法和策略;研究场所;与研究对象的关系;资料的搜集——在现场花了多少时间,整个研究进行了多少时间,搜集资料的主要方式和辅助方式,如何做观察和访谈记录,如何检核观察记录和访谈记录等;研究者的心境——在研究的不同阶段,研究者个人对于现场和被研究者有何感受,是否体验到情绪上的压力,这些主观的想法和情绪可能如何影响到研究;资料的分析——如何整理和分类所搜集的资料,使用哪一种归档和分析方式等。

一般而言,实地研究报告由以下六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导言,介绍研究的缘起、研究涉及的基本概念和报告的架构。

第二部分为研究背景,在此部分中应对以往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分析已有研究的漏洞,明确此次研究在该领域的位置。

第三部分为研究的方法和策略,应该详尽描述。

第四部分为描述和分析研究结果,被研究者持有或运用着哪些内在观点,被研究者如何建构他们的行为等。

第五部分为结论,描述整个研究和过程发现了什么,归纳出哪些理论。

第六部分为讨论,对本次研究的推广度、效度和伦理道德等的讨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