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法的应用范围及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法的应用范围及重要性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法不仅适用于阶级对抗社会阶级状况的分析,也适用于阶级对抗趋于消灭、阶级差别仍然存在的现实社会。但是,绝不能仅仅承认敌对阶级之间的斗争而否认人民内部存在阶级斗争。

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法的应用范围及重要性

三、阶级分析法

阶级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认识和分析阶级社会的阶级状况,正确把握社会阶级分层、利益分层以及相关社会问题的重要方法。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法不仅适用于阶级对抗社会阶级状况的分析,也适用于阶级对抗趋于消灭、阶级差别仍然存在的现实社会。虽然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阶级斗争,但是,阶级还存在,阶级利益差距还存在,在一定范围内的阶级斗争还存在,并且社会人群还在不断分化。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些现象,怎样科学把握我国现实的阶级、阶层状况,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法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一)阶级、阶级斗争和阶级分析

科学的概念必须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特点。明确概念并且准确地使用概念,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讨论问题、交流思想最基本的要求。列宁说:“要进行论争,就要确切地阐明各个概念。”(14)那么怎样理解阶级、阶级斗争、阶级分析这三个概念呢?

1.阶级

什么是阶级,马克思是准备做出全面概括的。在《资本论》第五十一章中,马克思已指出应该从什么地方去寻找阶级的定义,第五十二章的标题也就是“阶级”,提出了“什么事情形成一个阶级”这个问题,并指出不能从分配关系和收入来源来解释阶级的差别。但是,马克思没有来得及进一步阐发这个原理从而为阶级的定义作出结论,这一章只写了几百个字就中断了。

列宁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基本思想,在《伟大的创举》一文中,给阶级下了一个完备的定义:“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对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领得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列宁在这里说了好几层意思,显然我们不能抽出其中一点代替全部,也不能把各层意思平列起来或割裂开来。其中,“在历史上一定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地位不同”,主要是指人们在经济上处于统治的或者服从的,剥削的或者被剥削的这种不平等地位,这是阶级划分的基础;这种“地位不同”是取决于“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占有大量生产资料者就处于统治者剥削者的地位,不占有或少占有生产资料的劳动者就处于被统治被剥削的地位,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是划分阶级的根本标准;由于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决定了人们“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也决定着人们用什么方式领得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和领得分量的多寡。列宁在这段话的结语是对阶级定义的总概括。由于“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所以“一个集团能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造成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揭示了形成阶级矛盾和斗争的总根源。

恩格斯指出:“社会阶级的消灭是以生产的高度发展阶段为前提的。”(15)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社会产品的极大丰富,也就不必在分配产品的时候规定每人应当领取的产品数量,每人将按需自由地取用,各个人不同的需要都可以得到充分的满足,社会成员不再存在富裕程度的差别,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社会成员共产主义觉悟的高度提高使得私有制和私有观念的派生物:庸俗的贪欲、粗暴的性欲、卑下的物欲、对公共财产的自私自利的掠夺以及为达到这最卑下的利益而采取的偷袭、暴力、欺诈、背信等等最卑鄙的手段也将在社会上消灭;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使人们的体力和智力将得到全面发展,人们将从旧的分工中解放出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之间的差别将逐渐消失,使生产劳动从一种沉重的负担变成一种乐趣,从仅仅是谋生手段变成生活的第一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一切阶级和阶级差别的存在都将成为多余的,从而最终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差别也才成了现实。

2.阶级斗争

自从人类社会出现了阶级,便有了阶级斗争。列宁指出:“什么是阶级斗争?这就是一部分人反对另一部分人的斗争”。在剥削阶级居于统治地位的情况下,表现为“无权的、被压迫的和劳动的群众反对特权的压迫者和寄生虫的斗争。”(16)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之间有着根本的经济利益的冲突,他们之间的斗争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剥削者为着维护他们在经济上的利益,巩固和加强他们作为一种特定的经济实体而存在的客观地位,并使其剥削的要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必然要用一切方法首先是政治统治的方法,其次是精神奴役的方法来压迫,麻痹被剥削阶级,而被剥削阶级也不能不起来反抗剥削阶级在经济上、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剥削、压迫和奴役,开展三条战线上的阶级斗争。

毫无疑义,在阶级社会里,敌对阶级之间的斗争是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这是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的本质、主流。但是,绝不能仅仅承认敌对阶级之间的斗争而否认人民内部存在阶级斗争。正如列宁明确宣布的那样:“马克思一向都是无情地反对那些认为人民是一致的,认为人民内部没有阶级斗争的小资产阶级的幻想。”(17)当然,列宁的这些论述是根据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关系提出的。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的阶级斗争,这是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重大的实践问题。毛泽东同志在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阶级关系发生了新变化的情况下,及时地指出:就我国的情况来说,现在的阶级斗争,一部分是敌我矛盾,大量表现的是人民内部矛盾。当前的少数人闹事就反映了这种情况。”(18)显然,毛泽东同志是把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都放在阶级斗争这个概念里来论述的。当然我们必须承认,在人民内部矛盾中存在着的大量的是属于非阶级斗争性质的矛盾,如先进与落后、革新与保守、学术上的不同流派以及艺术上的不同风格等。但同样应该承认确实还存在着具有阶级斗争性质的矛盾。这是由于原来剥削阶级中已经转化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的那一部人,彻底改造其剥削阶级思想还需要一个过程,他们的旧思想旧作风不时地要顽强地表现出来,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无产阶级思想和剥削阶级思想的斗争,但是这种矛盾和斗争无疑已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只要不表现为同社会主义法制敌对的行动,就不能再认为是敌我矛盾。

恩格斯指出:“无论是在政治、宗教哲学领域中进行的,还是在任何其他意识形态领域中进行的,实际上只是各社会阶级的斗争或多或少明显的表现。”(19)在我国,剥削阶级虽然作为一个阶级已经不存在,但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仍将长期存在,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国际上资产阶级思想歪风也不免要向我们袭来,这些腐朽没落的意识形态,还会败坏我们的空气,侵入我们的肌体。如有的人在资产阶级腐朽生活方式的影响下走上腐化堕落的道路,有的甚至干出有损民族尊严的丑事;有些人则进行贪污盗窃、投机倒把等损害社会主义经济的活动;有些人从向往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发展聚众闹事、成为“害群之马”之类的人物破坏社会主义的安定团结;有些干部受剥削阶级思想腐蚀热衷于搞特权、搞腐败,严重损害人民的利益。这些剥削阶级的思想行为已经构成破坏社会主义事业,损害无产阶级根本利益,是阶级斗争的一种表现。就其性质说来,大量的还是人民内部的阶级斗争。当然,如果这些人坚持错误,屡教不改,那么矛盾的性质将转化为敌我之间的阶级斗争。在人民内部,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封建意识形态的影响也将长期存在,所以对这些影响必须进行长期的斗争和教育

在我国现阶段还存在没有剥削阶级的阶级斗争,残余形态的阶级斗争。按其性质来说,既有敌我矛盾,也有人民内部矛盾;按其斗争形式来说,既有流血的、强力的和军事的斗争,又有不流血的、和平的、经济的、教育与行政的斗争。这是阶级斗争逐步走向消灭的一个特殊历史阶段。有些同志担心,承认人民内部存在阶级斗争,将会导致阶级斗争扩大化。我们认为恰恰相反,不承认人民内部有阶级斗争,以为一有阶级斗争就都是敌我矛盾,这就势必混淆敌我关系造成扩大打击面;承认存在两种性质不同的阶级斗争,正是为了严格区别和正确处理两类矛盾,缩小打击面、扩大教育面。不承认人民内部有阶级斗争不仅会犯左的扩大化的错误,而且由于看不到人民内部存在阶级斗争,放松政治思想工作,使各种错误的甚至反社会主义的倾向自由泛滥。

3.阶级分析

在阶级社会里,阶级和阶级斗争是社会的客观存在。阶级分析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科学地分析社会历史现象,分析社会问题,认清在这些现象里面所包含的阶级关系和阶级本质。它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方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强调阶级的存在与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阶级的划分是以生产的不足为基础,它将被现代生产力的充分发展所消灭。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发展尚未奠定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的物质基础的情况下,也就是说在阶级和阶级差别依然存在的现实社会中,还需要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对现存的阶级和阶级差别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把握现阶段阶级阶层状况。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巨大变革,出现了阶级差别和阶级矛盾,离开阶级分析,许多经济问题就无法找到合理的答案,正确认识和处理阶级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20)

同时,我们还应清楚地看到,处于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多极化、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共存竞争国际环境中的社会主义中国,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在国内实行“一国两制”即大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为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制度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样的客观现实告诉我们,无论从国际视野还是从国内视角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从来没有,也不可能脱离社会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只是使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现象在总体上弱化,不再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阶级斗争也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但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现象始终存在,在许多地方变得更加复杂、更加扑朔迷离,而要科学认识和正确把握这种复杂多变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现象,只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从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入手,去分析把握现阶段的阶级现象,分清什么是具有阶级斗争性质的现象,什么是不具有阶级斗争性质的现象,从而更加明确在现实社会发展中应该怎样采用民主与专政方法来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以团结尽可能团结的力量,打击极少数敌对势力,有效化解各种矛盾,调动绝大多数人的积极性,加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只要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我们就不能丢弃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分析的观点和方法。这种观点和方法始终是我们观察社会主义同各种敌对势力斗争的复杂政治现象的一把钥匙。”(21)

坚持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是我们坚持党的领导,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需要。因为共产党工人阶级政党,国家的性质是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如果完全消灭了一切阶级,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就完成了,那就既不需要共产党及其领导作用,也不需要“国家”了。因此否认了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共产党就没有执政的理论前提,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继续存在的历史必然性、社会的正当性、政治的合法性。

在理解阶级分析时,要正确地理解阶级分析与阶级划分、阶级斗争这两个概念的联系和区别。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法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阶级分析不仅要分析人们的经济地位,而且要分析人们的政治态度、思想状况,通过分析来揭示各阶级的本质特征,各阶级的相互关系,各阶级的动向以及各阶级的力量对比关系从而作出正确的阶级估量。因此,阶级分析法是属于政治立场和世界观、方法论的范畴。而阶级划分只是依据其经济地位来确定其阶级属性、明确其阶级成分,它为阶级分析提供坚实可靠的基础。但是,在任何情况下阶级划分与阶级分析不能互相代替,不能混为一谈。阶级分析无论就其内涵和外延都比阶级划分要广泛得多。阶级斗争是各个阶级的行动,各阶级之间矛盾的冲突的表现形式,正是客观上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斗争,才要求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运用阶级分析方法来考察社会历史现象。阶级和阶级斗争提供了阶级分析的对象和范围,但是不能代替阶级分析。

正确地进行阶级分析,必须是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与求实的科学态度相结合。人们在分析事物时,要从无产阶级的利益出发,把它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它;由于不同事物具有不同性质和特点,要求人们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由于世界上的事情是复杂的,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因此要求看问题必须从各方面去看,不能从单方面看。总之,要历史的、具体的、全面的观点分析每一事物的来龙去脉。这就要求人们作认真的调查研究,详细地占有材料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不熟悉生活,对事物没有真正了解,就不可能有中肯的分析。

我国人民在过去的历史中,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在阶级、阶级斗争、阶级分析的问题上,付出的学费是高昂的,经验教训是沉痛而宝贵的。今天,我们重温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明确阶级、阶级斗争、阶级分析的科学概念,正是为了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深刻理解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大业。

(二)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法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法是一个内涵丰富、内容完整的方法论系统,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观察认识自原始社会解体以来人类社会阶级和阶级斗争发展历史观点的总结,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

1.阶级的存在是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的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观察认识社会时,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强调从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去认识人类社会的产生与发展。在谈到人类社会阶级的产生与发展问题时,马克思指出:“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2),他在强调阶级的存在与社会生产发展水平密切联系的同时,十分重视阶级的存在与社会分工的联系。他认为,由分工决定的阶级“是通过每一个这样的人群分离开来的”(23),“至于这些阶级是什么样子,那要看生产的发展阶段”(24)。根据马克思的基本观点,恩格斯进一步强调:“在每个历史地出现的社会中,产品分配以及和它相伴随的社会之划分为阶级或等级,是由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怎样交换产品来决定的”(25),“这种划分是以生产的不足为基础的,它将被现代生产力的充分发展所消灭”(26)。这就充分说明,阶级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由社会分工引起的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的产物,是社会生产有了发展但又严重不足的体现。

在谈到人类社会阶级的消亡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观点是十分明确的,这就是阶级不是永存的,而是必然要消亡的,但阶级的消亡是有条件的。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明确指出:“社会阶级的消灭是以生产高度发展的阶段为前提的,在这个阶段上,某一特殊的社会阶级对生产资料和产品的占有,从而对政治统治、教育垄断和精神领导的占有,不仅成为多余的,而且成为经济、政治和精神发展的障碍。”(27)因此,阶级的消灭不是主观随意的,而是“只有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发展到甚至对我们现代条件来说也是很高的程度,才有可能把生产提高到这样的水平,以致使得阶级差别的消除成为真正的进步,使得这种消除可持续下去,并且不致在社会的生产方式中引起停滞或甚至倒退。”(28)列宁坚持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阶级消灭的观点,并结合俄国发展的实际,明确指出:“消灭阶级要经过长期的、艰苦的、顽强的阶级斗争。在推翻资本权力以后,在破坏资产阶级国家以后,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以后,阶级斗争并不是消失(如旧社会主义和旧社会民主党中的庸人所想象的那样),而只是改变它的形式,在许多方面变得更加残酷。”(29)这就清楚地告诉人们,阶级的产生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阶级的消灭也要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基础,以阶级斗争为动力,以无产阶级专政为最终实现形式,进而实现无阶级的人类社会。正如马克思对阶级和阶级斗争所作的总结论述那样:“(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30)

2.阶级的划分是以在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地位不同而定的

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社会的不同阶级是怎么划分的,怎样才能科学地把握社会不同阶级的特征,这是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十分重要的内容,确切地说是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的精髓所在。虽然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阶级和阶级斗争时都未对阶级这个概念作过明确阐释,也没有明确提出划分社会阶级的标准,但从他们对阶级的产生、发展和消灭的论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始终把阶级与社会生产发展和经济关系联系在一起,正如恩格斯指出:“互相斗争的社会阶级在任何时候都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产物,一句话,都是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31)这为后来列宁提出划分阶级的依据奠定了思想基础。列宁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思想,明确提出:“区分各阶级的基本标志,是它们在社会生产中所处的地位,也就是它们对生产资料的关系。占有某一部分社会生产资料,将其用于私人经济,用于目的在出售产品经济——这就是现代社会中的一个阶级(资产阶级)同失去生产资料、出卖自己劳动力的无产阶级的区别。”(32)在这里,列宁特别强调,不能把阶级差别与职业差别等同起来,也就是不能以职业差别来替代阶级差别,更不能以职业差别否定阶级差别,进而否定阶级斗争,否定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为此,列宁指出:“把职业的差别同阶级的差别混淆起来,把生活方式的差别同阶级在整个社会生产制度中的不同地位混淆起来——这就清楚地说明了时髦的‘批判界’根本缺乏科学的原则,说明它实际上有抹杀‘阶级’概念和取消阶级斗争思想的趋势。”(33)列宁在阐明划分阶级的标准的同时,进一步阐明了阶级的内涵,第一次对阶级作了一个科学的界定。他说:“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同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34)

3.阶级的作用是阶级所代表的社会利益和发展方向决定的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来,社会不同阶级处于不同的社会地位,代表着不同的社会利益和发展方向,因而决定了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同的。

无产阶级是最具革命性并担负着实现共产主义历史使命的阶级。恩格斯在《论住宅问题》中指出:“正是现代大工业把被束缚在土地上的劳动者变成了一个完全没有财产、摆脱一切历来的枷锁而被置于法律保护之外的无产者,正是这个经济革命造成的条件才可能推翻剥削劳动阶级的最后一种形式,即资本主义生产。”(35)大工业的发展使许多农业劳动者失去土地,成为无产者,并具有革命性。正是从这个认识出发,马克思明确指出:“无产者在全社会面前负有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新的社会使命,只有在这一使命激励下的无产者才能够把国家这个阶级统治的工具,也就是把集权化的、组织起来的、窃据社会主人地位而不是为社会做公仆的政府权力打碎。”(36)因此,针对无产阶级担负的历史使命和发挥的巨大作用,恩格斯强调指出:“现代被压迫阶级即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摆脱阶级划分,从而摆脱阶级斗争,就不能争得自身的解放。”(37)摆脱阶级斗争,争取自身解放,这是无产阶级为之奋斗的基本目的,而无产阶级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是要“推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消灭阶级”,创造一个无阶级差别的真正的自由人的联合体,即实现人类最理想的社会——共产主义。

资产阶级是对历史发展发挥过重要作用并必将灭亡的阶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充分肯定了资产阶级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它在反对封建宗法势力、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生产力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资产阶级的占有方式和生存方式使它在发展的同时也在为自身修建了坟墓。对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财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殖;资本的条件是雇佣劳动。……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38)这就是说,资产阶级虽然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推动了社会进步,但由于它实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社会化大生产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不能代表社会发展方向,加上它以牺牲社会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来维护极少数人的利益,因而必然要走向死亡。

农民阶级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在资本主义社会,作为农业经济发展产物的农民阶级仍然是社会发展举足轻重的阶级。马克思在谈到农民阶级的历史作用时指出:“在无产阶级暂时被挤出舞台而资产阶级专政已被正式承认之后,资产阶级社会内的中等阶层,即小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就必定要随着他们境况的恶化以及他们与资产阶级对抗的尖锐化而越来越紧密地靠拢无产阶级。”(39)这充分阐明了农民阶级作为社会的中间阶级成为无产阶级同盟军的可能性。关于这一点,毛泽东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强调指出:“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是农民,这是小学生的常识。因此,农民问题,就成为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的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40)中国革命胜利的伟大实践证明,中国农民阶级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没有广大农民的参与,革命是不可能成功的。为此,毛泽东反复强调:“忘记了农民,就没有中国的民主革命;没有中国的民主革命,也就没有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也就没有一切革命。”(41)

社会的中间等级具有动摇性,为利益而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阐述社会主要阶级的划分和作用的同时,也十分关注处于社会主要阶级之间的一部分中间等级,他们由于自身的地位和处境,在社会主要阶级之间往往表现出动摇不定、为利益而动的特征。正如马克思指出:“中间等级,即小工业家、小商人、手工业者、农民,他们同资产阶级作斗争,都是为了维护他们这种中间等级的生存,以免于灭亡。所以,他们不是革命的,而是保守的。不仅如此,他们甚至是反动的,因为他们力图使历史的车轮倒转。如果说他们是革命的,那是鉴于他们将转入无产阶级的队伍,这样,他们就不是维护他们目前的利益,而是维护他们将来的利益,他们就离开自己原来的立场,而站到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来。”(42)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社会中间等级在革命斗争过程中,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选择是不确定的,最终是以自身的利益作为选择标准的,因而,中间等级具有革命性和保守性的两面性,具有动摇不定的特性。

4.同一阶级内部可以划分为不同阶层

关于社会阶层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直接论述得不多,多数都是从分析阶级的角度来谈论阶层问题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几乎在每一个阶级内部又有一些特殊的阶层。”(43)这就充分说明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认识中,社会阶层是分属于不同的社会阶级的,每一个阶级内部都有若干个阶层。马克思在《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一文中在谈到农民阶级时,明确指出:“这个阶级加上附属于它的农业工人,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但这个阶级本身又分为不同的部分。”(44)这里马克思虽然没有直接使用阶层这个概念,但他把农民阶级分为富裕农民、小自由农、封建佃农和农业工人四个部分,本身就带有明显的阶层划分的性质。

(三)坚持阶级分析法必要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个社会之所以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危机,根源在于落后的生产关系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产生了根本性的矛盾。而无产阶级革命之所以必要,就是因为“现代生产力和资产阶级生产方式这两个要素互相矛盾”(45),只有通过革命,才能解放资本主义制度所压抑的现代生产力,为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一个必要的前提。在近代中国,由于当时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如何为正常的现代化建设确立发展的前提条件,亦即如何才能争取民族独立、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便成为毛泽东等人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为此,毛泽东等人特别强调阶级斗争。在我国民主革命时期,阶级斗争的作用就在于,分清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谁可以作为革命的依靠力量,谁属于应当被消灭的落后阶级。这套阶级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我们运用得很成功。在成为执政党后,尤其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关键时期的今天,我们仍需要把阶级分析法作为考察有关社会问题的一个基本方法。这是为什么呢?对这个问题,可以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来分析。

从国内来看,阶级差别和阶级斗争仍将存在。

具体来说,一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阶级差别。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最基本的国情。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条件下,阶级差别依然是客观存在的现实。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只存在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同时还存在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的敌对分子,但已不构成为一个阶级。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是两大联盟阶级,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就是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之后的总体阶级格局。在这一阶级结构中,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这是由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决定的。工人阶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物质承担者,始终具有社会化大生产所要求的、在这种物质条件中生长起来的高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工人阶级“同社会化的大生产相联系”,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代表、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我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以来“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具有许多优秀品格,是一个具有最广大前途的阶级(46)。这些看法,是对西方某些理论家否定阶级分析、认为工人阶级已不是社会的主体力量的观点的坚决拒绝。既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依然存在着阶级现象,那么要正确认识这一现象,就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否则便不可能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得出正确的阶级状况的结论,也不可能据此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具体政策。正是基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关系的正确分析,我们党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从根本上符合各阶级阶层的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

二是我国仍然存在着与非公有制经济相联系的阶层和阶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打破了所有制上“一大二公三纯”的局面,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这是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及其发展需要的,我们应该实行支持、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出现相联系,原有的“两大阶级,一个阶层”(即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的基本阶级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产生了很多新的社会阶层。有些新的社会阶层如私营企业主阶层无法纳入“两大阶级,一个阶层”的阶级格局框架内。虽然从根本上来说,阶级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阶层关系同样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而且阶级关系中统一的方面占据主导地位,这是贯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阶层关系的主线。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各阶级阶层根本利益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一致性就否认阶级分析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必要性;也不能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现的阶层分化就否认阶级分析的适用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资本强力渗透到经济乃至社会各个领域,带来了许多与生俱来的社会问题。而只要私人资本存在,作为资本对立面的社会批判理论即阶级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就必然有其强大生命力。这是因为,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既存在一致的方面,同时又存在矛盾和斗争的方面,尤其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私营经济与公有制经济之间,由于经济性质的不同,各自追求的根本利益不同,矛盾和斗争的一面更为明显。为此,我们在充分发挥它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的同时,还必须注意限制它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消极影响,引导它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尤其要注意防止它与公有制经济争夺主体地位。我们是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这是我们处理同私营企业主关系的基本立场和出发点。此外,我们是用“一国两制”构想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和与此相联系的资产阶级在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仍将完整地长期地存在下去,这也要求我们进行阶级分析。抛弃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就不能科学认识和正确处理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就不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三是当前我国社会仍然存在着一定范围内的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定范围内阶级斗争的存在,也是阶级分析有效性的社会历史背景。我国现阶段,虽然在阶级结构、阶级关系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但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仍然长期存在,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阶级斗争。阶级斗争的这种客观性和特殊性,要求我们在一定范围内还必须坚持用阶级、阶级斗争的理论去观察和处理问题,必须坚持阶级分析的方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纠正了过去一度发生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一些人错误地吸取以前阶级斗争扩大化的教训,思想走到了另一个极端,认为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个阶级之间的对立也不复存在;还有人认为剥削阶级在我国已经被彻底消灭,阶级斗争也随之消灭了,认为再提阶级斗争不合时宜。这些人在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时,看不到“世界充满爱”的背后,依然存在着尖锐复杂、你死我活的斗争,看不到各种复杂的社会政治现象的阶级背景、阶级目的。这是极其错误和非常危险的。

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深刻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中的阶级斗争是一个客观存在,不应该缩小,也不应该夸大。实践证明,无论缩小或者夸大,两者都要犯严重的错误。”(47)实践证明,我们纠正过去一度发生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这不等于阶级斗争已不存在了,只要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我们就不能丢弃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分析的观点与方法。这种观点与方法始终是我们观察社会主义与各种敌对势力斗争的复杂政治现象的一把钥匙。如果放弃了这一理论武器,就等于自己解除了自己的武装,东欧剧变的经验教训可谓前车之鉴。总之,对于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斗争,我们仍然需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进行观察和研究,并制订相应的对策,这样才能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保证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运用阶级分析方法,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也就是说,要一切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如实地承认确实存在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决不能从主观感觉、印象或抽象定义、原则或某种模式框架出发,这样我们就可以更透彻地厘清一些争论不休的问题。坚持阶级分析的实事求是原则,必须严格区分有阶级性的和无阶级性的社会矛盾和社会现象,既不能对那些明显属于阶级斗争的现象视而不见,也不能从一些不带阶级性的社会矛盾和社会现象中“分析”出阶级性来,不能用阶级性代替一切、囊括一切。阶级斗争只是阶级社会中人们的社会实践的一种基本形式,是社会实践活动形式之一,而社会实践中的另一些重要的基本形式,如生产实践以及与之密切联系的科学实验,其本身不具有阶级斗争的性质。因此,阶级分析方法是有一定范围的,它只适用于社会生活中带有阶级和阶级斗争性质的社会现象,决不能用阶级分析的方法看待一切、分析一切。坚持阶级分析方法是为了如实揭示客观对象自身固有的阶级性,而不是将某种主观的看法加之于客观对象。把具有阶级性的现象和不具有阶级性的现象分开,分清一种社会现象是否具有阶级斗争的性质,这本身就是坚持阶级分析方法的题中之意。否认事物所固有的阶级性,或者把不具有阶级性的现象硬贴上阶级的标签,都是歪曲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都是对阶级分析方法的背离。

从国际来看,从20世纪初叶起,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形态横空出世,揭开了社会发展新的一页,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这个时代可以概括为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并存、竞争、经过长期反复较量,逐步取代资本主义的时代。可以说,我们所处的大时代,早从90多年前十月革命胜利时起,就开始了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从世界范围来看,总体上还是阶级社会。这是我们正确认识和对待国内外的阶级问题的大背景、大前提。冷战结束以后,世界形势发展变化的实践表明,国际关系充满了矛盾和斗争。邓小平曾指出:“世界上矛盾多得很,大得很”(48),“可能是一个冷战结束了,另外两个冷战又已经开始。一个是针对整个南方、第三世界的,另一个是针对社会主义的”(49)。在当前国际范围内的意识形态的斗争尤其激烈,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的图谋从未死心。国际关系中的矛盾和斗争同合作和共处是交织在一起的。在这种复杂的国际背景下,需要更加自觉地运用阶级分析法来看待当今国际问题。

一要正确认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和斗争。发展经济、改善生活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冷战结束后,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经济全球化越来越加深。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他们可以利用外国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甚至市场来发展自己。但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并没有给这些国家带来经济的繁荣,相反,却带来了南北经济差距越来越大。据联合国统计,最近20年来,世界近90个国家趋于贫困,使得南方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北方国家相比,差距扩大。1980年北方GDP(77000亿美元)是南方GDP(21000亿美元)的3.6倍。进入21世纪之际,北方的GDP约为230000亿美元,南方约为55500亿美元,其差距扩大到4.1倍。从个人收入看,1960年富国与穷国差距为31∶1,进入21世纪后,则为74∶1。另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统计,占全球人口约20%的发达国家占世界GDP的86%、世界出口市场的82%;而占全球人口约80%的南方仅占全球GDP的14%和出口市场的18%(50)。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当今世界上的经济全球化是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是为垄断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其在资金、技术、管理和市场等方面的优势,特别是利用他们是经济全球化“游戏规则”的主要制定者的有利地位,把发展中国家纳入符合他们利益的世界经济体系,从而使他们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主导地位。这样,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就成为国际垄断资产阶级不断加深对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剥削的进程。这种现象是由垄断资产阶级的阶级本性所决定的,只有限制并最终消除垄断资产阶级的剥削,才能解决发展问题。

二是正确认识战争与和平的矛盾和斗争。争取世界和平,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尽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也通过谈判、协商等方式化解了一部分矛盾,并避免了世界大战的再次发生,然而冷战结束以来,局部战争一直接连不断,诸如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垄断资产阶级集团出于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他们总是用武力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他国人民。显然,西方垄断资产阶级的霸权主义是世界和平的最大障碍。这一点,西方国家的进步人士也看得非常清楚。2003年2月6日,在伊拉克战争爆发前夕,英国Marxist网站发表了一篇关于伊拉克战争的宣言,反映了部分英国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宣言认为,这场战争是专门为了那些石油寡头、军工综合体以及统治阶层进行的。资本主义不可避免地制造了帝国主义和争夺国外市场、原料产地和势力范围而进行的战争。反对战争的斗争是与反对垄断资本主义的斗争不可分割的,都是为了实现对社会的社会主义变革(51)。在垄断资产阶级推行强权政治的形势下,坚持同霸权主义作斗争,是防止战争、维护和平的根本保证。客观地说,霸权主义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是在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产生的必然现象。垄断资本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也是霸权主义的根源。只要存在垄断资本主义制度,其对外政策必然是实行霸权主义。因此,战争与和平的矛盾和斗争将长期存在,直到产生霸权主义的垄断资本主义制度被消灭,这一矛盾和斗争才会消失。

三要正确理解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和斗争。在国际范围内两个阶级、两种制度的斗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改变的只是斗争的形式、手段和程度。从两个阶级之间的斗争来看,在当今的资本主义世界,并没有消除产生阶级斗争的根源,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也并没有握手言和、融为一体。一方面,资产阶级的剥削使无产阶级的处境未见好转,工人的实际收入下降,失业率上升,还有部分工人劳动和生活缺乏保障。以美国工人的实际收入为例,美国经济从1991年到2001年连续十年有较快增长,但工人的收入却没有什么增长。美国最大的900家大型跨国公司1999年的年利润增长率为19%,而这一年美国的劳动力成本只上升了1.8%,工人的收入与公司的利润显然是不成比例的,相对于工人创造的价值来讲其收入实际上是下降了。另一方面,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从未止息。罢工这种工人阶级反抗资本主义的斗争形式依然产生着广泛的影响;跨越国界的工人阶级的联合斗争此起彼伏;工人运动和工人组织同其他社会运动和非政府组织,如妇女解放组织、环境保护组织、反贫困组织、失业者组织等合作,争取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与垄断资产阶级斗争。总的来看,冷战结束后工人阶级的斗争并未沉寂,虽然没有像以前那样轰轰烈烈,但静水深流,只要强资本弱劳工的倾向一天不改变,工人阶级的反抗意识和行动就一天也不会停止。可见,那种企图抹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认为“无产阶级已经一体化于资本主义制度”的论点是站不住脚的。从两种制度之间的斗争来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经济封锁、军事威胁的同时,又采取了全面接触的政策,发展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贸往来。这种政策的变化,并没有改变其本性。帝国主义的本性,不仅决定了它是出于自己的经济利益才同社会主义发展经贸往来的,在平等合作的背后隐藏着不平等的剥削关系,更重要的是在社会制度方面,进行全面接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使社会主义从内部发生西化、分化,用美国前总统布什的话来说,就是要“利用经济接触来促进自由”。这一帝国主义本性在当前集中反映在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即“打一场没有硝烟的世界大战”上,这是当前国际范围内阶级斗争的突出表现。可以认为,只要资本主义不灭亡,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斗争就不会停止,这就要求我们保持政治警觉。邓小平曾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工作是不能离开现实政治的。我这里说的政治,是国内外阶级斗争的大局,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在现实斗争中的根本利害。”(52)在这个大的历史时代,世界人民的根本利害就是要从时代本质的高度,来认识和实现各国劳动人民如何通过必要的联合和斗争,以摆脱资本主义剥削,逐步和尽快地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从时代高度对当代世界进行阶级分析,我们可以说,未来是属于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的。

(四)怎样进行阶级分析

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进行阶级分析呢?从总的方面来说,阶级分析包括下列内容:

第一,要分析各个阶级的经济地位和经济基础

对社会各阶级进行经济分析,是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的首要内容。因为在社会的发展中,每个阶级的存在都依赖于一定的经济基础。由于在生产关系中对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不同,而划分为各个不同的阶级。要分清社会阶级力量和阶级地位的对比,首要的就是对各个阶级的经济地位进行具体的分析。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我们要分辨真正的敌友,不可不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及其对于革命的态度,作一个大概的分析。”(53)经济地位是决定人的阶级性和政治观点、政治态度的物质基础。

在进行经济分析时,必须深入的分析各个阶级所代表的生产关系,和在这种生产关系中的经济状况;分析它是代表反动的落后的生产关系还是先进的同社会发展相一致的生产关系;是阻碍和束缚生产力的发展还是促进和代表新的生产力的发展;它占有什么生产资料,占有多少,如何使用,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如何,怎样分配产品,以及由此而决定的经济利益和经济要求等。凡是代表先进的生产关系和新的生产力,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或者能帮助生产力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依靠力量或团结对象。

对于各个阶级的经济地位,除了分析它的当前经济情况之外,还要分析它的经济发展要求和发展方向,以便认识这个阶级的经济基础,又知道它应该和可能向哪个方向发展,引导它走上正确的道路,阻止它向错误的道路发展。

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各个阶级进行经济分析。我们要一方面分析它们的历史发展过程,分析它们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又要分析它们的新的变化、特点和发展,以求得全面的认识。

第二,要分析各个阶级的政治思想、政治态度和思想意识

这也是阶级分析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取得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保护它的经济地位和经济基础,它就需要有上层建筑,建立国家政权,形成代表它的阶级利益的政治思想。而被统治的阶级也必然产生它的政治思想,而与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进行斗争。同时,在同一个思想体系里面,还存在各种不同政治思想和政治态度。因此,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不能只从经济上着眼,还要重视从政治思想和对革命的态度上进行阶级分析。

从政治上思想上进行阶级分析,比在经济上进行阶级分析要复杂得多。在政治上思想上不能如同在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上那样划分阶级。人们的政治思想如何,既不能用尺码来丈量,又不能用磅来计重量,它是反映在对各种问题的看法、意见和观点之中,只有用马克思主义进行阶级分析,才能看清这些看法和观点的阶级实质。列宁提出对政治思想进行阶级分析的一条原则,就是看一看这些观点、提议、措施对哪一个阶级有利,代表哪一个阶级的利益。列宁说:“要是一下子看不出是哪些政治集团或者社会集团、势力和人物在为某种提议、措施等辩护时,那就应该提出‘对谁有利?’的问题。”又说:“直接为某些观点辩护的人是谁,这在政治上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这些观点、这些提议、这些措施对谁有利。”(54)这就是说,“对谁有利”这是我们从政治上思想上进行阶级分析的一条重要原则。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提出了在我国人民的政治生活中用以判断人们的言论和行动的六条标准,就是在社会主义时期进行政治思想分析的标准。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的理论,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现在,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有很大不同。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实现人民的富裕幸福,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个人的财产也逐渐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做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与落后的标准,而主要应该看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和现实表现,看他们的财产是怎么得来的以及对财产怎么支配和使用,看他们以自己的劳动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作的贡献。

第三,要分析各个阶级中的阶层和各个阶级、阶层之间的矛盾,以及区别两类性质不同的社会矛盾

从分析各个阶级的经济地位和政治态度,再深入一步地分析各个阶级中的阶层,以及这些阶层在经济上的差别和政治思想表现上有何不同,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法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社会的各个阶级内部,由于占有生产资料的数量不同,在经济地位上有所差别,因而在同一阶级之内出现了不同的阶层。这些阶层,一般上总的利益是一致的,但因有差别,故又产生矛盾,存在不同的经济要求和政治态度,在一定条件下,阶层之间不同的经济要求和政治态度,不但有程度上的区别,甚至可以达到相反的地步。

我们知道,毛泽东同志是最善于分析社会各个阶级和阶层,以及这些阶级、阶层之尚的矛盾的。他把中国资产阶级,划分为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并对各个阶层之间的矛盾作了深刻的分析。对农民,除了一般的划分为中农和贫农之外,就中农来说,还进一步分为老上中农和新上中农、老下中农和新下中农。在这些阶层之间的经济地位和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态度是有所不同的。毛泽东同志指出,“工人阶级和共产党如果要用社会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制度去彻底地改造整个农村的小农私有生产资料的制度,便只有依靠过去是半无产阶级的广大的贫农群众,才能比较顺利地办到,否则将是很困难的。因为农村中的半无产阶级,是比较地不固执小农私有生产资料的制度,比较容易地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人们。他们中间的大部分现在已经变为新中农,但是他们和老中农比较起来,除了一部分富裕中农以外,大多数在政治上有较高的觉悟,他们过去的困苦生活还是容易回忆起来。还有,老中农之间的下中农,他们的经济地位和政治态度,和新中农中间的下中农比较接近,而和新老中农中间的上中级,即富裕的和比较富裕的中农不同。”(55)富裕中农具有比较严重的资本主义自发倾向,对社会主义的动摇性较大。所以,在农村的阶级路线,必须是依靠贫农和下中农,巩固和团结其他中农。(www.xing528.com)

在各个阶级、阶层之间存在的矛盾,是有不同性质的。需要进一步分清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根据不同性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

第四,要分析各个阶级、阶层的动向

各个阶级、阶层在不同的形势下,根据本身的经济地位、经济利益、经济发展要求和政治态度,形成了各个阶级的动向。例如,我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4~1927年),曾参加了大革命,这一时期末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则跟着大资产阶级背叛革命。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又转到走上参加民族民主革命的道路。又如中农(尤其是上中农),他们无论在向地主作斗争、实行土地改革的时期,还是在向富农和其他资本主义因素作斗争、实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时期,在开始的阶段都是动摇的,等到看清了大势,革命将要胜利的时候,中农才会坚决地参加到革命方面来。

第五,要从分析阶级社会的各种现象中找到阶级的本质

社会上的各个阶级,都是通过一些人物、事件、斗争和意识形态等等现象,以反映这个阶级的利益、要求和发展动向。同社会发展规律相违背的反动阶级,总是不敢把它的阶级利益和要求直接告诉人民,而用各种现象掩蔽它的阶级本质。因此,对阶级社会的现象,就不能不进行阶级分析。从各种社会现象中一层一层地分析下去,掌握住隐藏在现象背后的阶级本质,并且由第一层本质进而达到更深的第二层的本质,这是对阶级分析方法的基本要求。

【注释】

(1)本章重点参考了闻凤兰、倪志安、康祥生、李广智、梁绿琪、王松、陈跃、何玲玲、刘保国、田心铭等人的研究成果。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04。

(3)倪志安,侯继迎.论马克思的实践唯物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60~66。

(4)列宁.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92。

(5)列宁.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90。

(6)[德]黑格尔.逻辑学:上卷[M].杨一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6:39。

(7)[德]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56。

(8)倪志安.马克思的实践哲学[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22~28。

(9)倪志安.关于调整完善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基本对策的思想[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6):30~35。

(10)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02。

(1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03。

(1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11。

(1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12。

(14)列宁.列宁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34。

(1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00。

(16)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43。

(17)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20~621。

(18)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357。

(1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2。

(20)吴宣恭.阶级分析在我国政治经济学中的地位[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1,(2):11。

(21)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83。

(2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7。

(2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4。

(2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38。

(2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17。

(2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56。

(2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32。

(2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3。

(29)列宁.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836。

(3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7。

(3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9。

(32)列宁.列宁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0。

(33)列宁.列宁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71。

(34)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

(3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49。

(3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4。

(3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9。

(3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4。

(3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00。

(40)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92。

(41)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05。

(4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2~283。

(4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0。

(4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86~487。

(4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70。

(46)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67。

(4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79~380。

(4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54。

(49)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44。

(50)于中琴.浅论经济全球化与南北差距[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45。

(51)褚思真.伊拉克战争与美国的霸权、垄断资本主义[J].国外理论动态,2003,(6):72。

(5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79。

(5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

(54)列宁.列宁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38。

(55)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中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5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