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思想渊源和内涵特征
一、“以人为本”的思想渊源
“以人为本”不是世界观,不是历史观,但它是世界观、历史观的一个重要思想、一个主要观点,是世界观、历史观在人类现实生活中的体现和运用。它的主要的思想基础,我认为,有三个方面。
1.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
唯物史观即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从字面上看似乎是“唯物”而非“唯人”,见物而不见人。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唯物史观有两个基本观点,一个是生产力的观点,一个是群众的观点。生产力的观点承认劳动者是生产力的首要的能动的要素,群众的观点承认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这里都突出地强调了人的作用。
从唯物史观对“以人为本”提供的思想基础看,主要包括这样几个观点:(1)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是实践着的、活生生的、现实的人,即社会的人。马克思从人的社会性来理解人的本质,强调“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2)人是历史的主体,历史是人的活动的结果。历史活动离不开人。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构成历史要素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政治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等本身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3)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社会中大多数人的人心向背,始终是社会发展中经常起作用的因素。人心之所向,体现着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代表着每一个时代的时代精神,预示着社会进一步发展的方向。(4)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这里所说的人是全人类,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共产主义社会作为人类由自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是人类获得彻底解放的社会形态,是社会进步的理想标志。只有到这时,人才成为真正自由的人,也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这个意义上,以人为本就是以全人类为本,以全人类的福祉为最高目的。这里应当指出,马克思主义不否认人也是手段,但更强调人首先应该是目的,如果人不是目的而仅仅是手段,那就是人的异化。
2.人道主义的世界观
人道主义发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为了摆脱经院哲学和教会思想的束缚,提出了人道主义作为反对封建、宗教统治的武器,提倡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曾把人道主义的原则具体化为“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这种人道主义,承认任何具体的人都是人,在人格上无高低贵贱之分,都有人的尊严,都是平等的。因此,应该尊重人,尊重人所享有的基本人权,应该平等待人。资产阶级思想家用这样的观点来论证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认为之所以要用民主主义取代封建专制,是因为民主主义是符合人性、人道主义的,而封建专制是违反人性、非人道主义的。历史地看,人道主义无疑有它的合理的思想价值和进步性。
马克思主义不同于人道主义,但又与之有不可分的联系。一般而论,人道主义有两种含义或两个方面:一是作为处理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的人道原则,即人人平等的原则等;一是作为历史观的人道主义,即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人的异化和异化的扬弃的历史观。唯物史观的出现突破了人道主义历史观,但不意味着否定人道主义伦理原则。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发表《共产党宣言》以后强调无产阶级阶级斗争、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揭露和批判资产阶级所宣扬的自由、平等、人权和人道主义的虚伪性和局限性,但他们从来没有抛弃人道原则,更不能说他们是反人道主义者。
有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人道主义,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核心和归宿,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人的异化或人的本质的异化和异化的扬弃的过程。这种观点以青年马克思的人道主义尤其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道主义作为其最强有力的理论根据。它与卢卡奇开其先河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实际完全一致。这种观点显然有失偏颇。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对人道主义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肯定,而应有分析地具体对待。马克思主义包括人道主义,但不等同于或归结为人道主义。
3.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丰富的关于人的思想。儒家思想以“人”为本,侧重于从“人”的角度来观照人生、社会和自然,重视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孔子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儒家的核心思想“仁”、“仁爱”,也蕴涵和表征着人的生命的崇高意义和价值。它一方面肯定人具有内在的善性,一方面也主张强化外在的“纲常之礼”,强调两者的结合为人生之道:遵循纲常之礼以开显人的本然德性,进而达臻于人的完善境界,成为圣人。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也就是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哲学。
以“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为基本内核的民本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特别是儒家学说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例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孟子·离娄上》),“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管子·治国》),“君以民存,亦以民亡”(《礼记·缁衣》),“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礼记·大学》),“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左传·庄公三十二年》),“夫民,国之基也”(宋·宋祁:《杂说》),“与其得罪于百姓,宁得罪于上官”(《宋史·吴芾传》),“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明·王廷相:《慎言·御民篇》),等等。这里虽然包含着古代统治者把安民作为维护奴隶制度、封建制度的基本手段的内容,但其中不少思想观点,如主张民贵君轻、注意民心向背、重视民富和民乐等,至今仍有积极的意义。
儒家这种以人为本位、肯定人的生命意义和人性价值,以民为本位、强调百姓的社会基石作用的思想特质,可以概括为人本主义。包括民本思想在内的儒家人本主义传统以其巨大的作用和影响而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我们无疑应当研究和借鉴这一古代的民本思想,但同时注意不应当把古代的民本思想与今天我们讲的以人为本等同起来。今天的“人”并非昔日之“民”,而所谓“本”随着历史的变化也有了新的内涵。
二、“以人为本”的内涵特征
“以人为本”的内涵特征或显示其特征的内涵很丰富,可以从不同角度作出多种概括。这里,笔者提出主要的三个方面。(www.xing528.com)
1.“以人为本”强调“人”重于“物”
人类社会的发展迄今已经历三种经济形态,即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这三种经济形态同时也代表了三个不同的时代。在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时代,在生产力诸要素中,人们往往更关注的是“物”,包括土地、原材料、机器设备、资金和技术等,活生生的人往往只被视为物的附属品。例如,在泰勒制下,那时的人只被视为高速运转着的机器的一个齿轮或零部件而已,是整个物的生产体系中微不足道的一个部分,完全无视人的能动作用。可以说,这个时期的劳动对于劳动者而言是毫无兴趣的苦役,人性是被严重扭曲的。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后,由于知识资源的特性以及知识和人才作用的凸显,人被摆放在了首要的地位,人的重要性就变得非比寻常。比尔·盖茨坦言:“如果把我们公司20个顶尖人才挖走,微软就会变成一家无足轻重的公司。”这种“人”重于“物”的观念从日益人性化的现代企业文化中亦可窥见一斑,如联想的“办公司就是育人”,格兰仕的“人气,企业最大的财富”,荣事达的“营造‘和商’人文环境,规范员工行为”,TCL的“企业的竞争就是管理理念的竞争、人才的竞争”,长虹的“尊重每一个人。管理是管理者思维的管理,是管理者境界的管理,是管理者目标的管理”,等等。
当然,重视人,坚持以人为本,并非完全由于经济的发展,其实它也反映了人对自然的认识和人对自身的认识的深化,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整体进步。
2.“以人为本”强调对人性的理解和尊重
在全球经济迅猛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与人性的各个方面,包括人的主体性、人的实践、人的才能、人的权利、人的品质、人的情感、人的尊严、人的个性、人的管理和教育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能够反映“以人为本”内涵特征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强调对人性的理解和尊重。我们常讲的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便是对这一内涵特征的恰当的诠释。
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是现代新型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表现,也是建设新型人际关系的一个基本方法。所谓尊重人,就是要尊重人的人格和权利,平等对待每一个人;所谓理解人,就是要理解每个人的具体处境和个性,承认人们不同的性格、爱好和兴趣;所谓关心人,就是要对人满腔热情、诚恳宽厚,为人排忧解难。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主张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在不违反社会道德规范和公共行为准则的前提下,允许和鼓励个人的志向、爱好和追求,为每个人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环境和条件,尽可能使更多的人高兴、满意,让各阶层的人都能在国家建设和社会生活中各展其能、各得其所。即使对待人民范围以外的人,也要做到尊重其起码的人格和尊严等。毛泽东同志在战争年代讲到瓦解敌军的政治工作时就曾指出:“尊重已经放下武器的敌军俘虏的人格”,“对于日本士兵,不是侮辱其自尊心,而是了解和顺导他们的这种自尊心……引导他们了解日本统治者之反人民的侵略主义”。这展示了一种现代文明的气度和胸怀。
理解和尊重人性作为“以人为本”的内涵特征之一,也是建设现代文明的一项基本要求。这个要求看起来比较简单,但在全社会真正达到这个要求却也并非易事,因为文明发展的程度是受经济、文化发展的制约的。在我们这样一个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大国,发展又很不平衡,一些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文明程度还相当低。而不少地方,只要有了适当的政策和机遇,经济就可能在短期内起飞,但要提升文明水平却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这里举几个反面的事例。例一,一些地方关于计划生育的宣传标语写道:“结贫穷的扎,上致富的环”,“一人超生,全村结扎”,“该扎不扎,见了就抓”,“该扎不扎,房屋倒塌;该流不流,扒房牵牛”,“宁可家破,不可国亡”,“谁不实行计划生育,就叫他家破人亡”,“宁可血流成河,不准超生一个”,“一胎环,二胎扎,三胎四胎杀杀杀”。例二,某地一尼姑庵的墙外写着:“偷税漏税,来世罚做尼姑”。例三,某地普及义务教育的标语写道:“养女不读书,不如养头猪!养儿不读书,就像养头驴!”这些近乎野蛮的标语口号,不仅缺乏对人性的最起码的尊重,而且是与“以人为本”的要求完全背道而驰的,由此也可以看出我们的文明建设的艰巨性。
3.“以人为本”强调一切为了人
2004年全国“两会”的一个热烈的话题和突出的特点,就是以人为本。一是《政府工作报告》以人为本。报告强调政府必须全力接受人民的监督,必须认真着手解决社会弱势群体的问题,并排出了为群众办几件大事的时间表,提出了含金量很高的政策措施。这1.6万字的报告,突出了以人民作为一切事务之基础的工作思路,渗透着“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二是修改的宪法以人为本。本次修宪,首次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并将财产权上升为公民的基本人权加以保护。修改的内容与百姓越来越近,以法律的手段体现出对人的关怀。尤其是人权入宪并成为宪法原则,不仅对推动中国人权事业和社会全面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将为司法机关在面对不同领域利益时,作出有利于保护公民权利的解释提供宪法依据。三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是以人为本。不管是人大代表还是政协委员或其他社会各界人士,都是在更广、更深的程度上关注民生,关注法治,关注经济,对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行深刻的反思和讨论,而不再热衷于预测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以人为本成为基础和目的,经济建设也不过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所有这些,实际上都透着“一切为了人”的理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一切为了人,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反映了以人为本的本质特征。2004年2月21日温家宝总理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的讲话也明确阐释了这一内容。他指出: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按照这一要求,他还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当前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要进一步做好增加就业、加强社会保障工作,积极帮助城乡特殊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问题。要下更大的决心,坚决纠正土地征用中侵害农民利益的问题,坚决纠正城镇拆迁中侵害居民利益的问题,坚决纠正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中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坚决纠正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的问题,坚决纠正教育乱收费和药品购销、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对于这些方面的问题,各部门、各地区都要以对人民群众深厚的感情和高度负责的精神,抓紧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由以上内容不难看出,“以人为本”已融会于新一届政府的执政理念。它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赋予了新的内涵,它使“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工作思路更富有时代特征。当然,这里讲的“人”是有特定含义的,这就是人民群众。“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一切为了人”就是一切为了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这种“以人为本”的理念,必将对今后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必将日益渗透并广泛影响于人们的社会生活,必将有力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原载《中国政协》,2004(5),原题为《“以人为本”的两点诠释》;《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5),发表时题为《“以人为本”的内涵特征》)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1卷,5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