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河南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及管理调研报告

河南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及管理调研报告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河南省教育厅关于河南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调研的通知》精神,河南省教育厅高度重视,精心部署。三是组建专家组,研究分析情况,撰写调研报告。主要表现在校园网络文化对广大师生的思想和行为的形成具有导向作用。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是高等教育深化改革,不断向信息化调整发展的必然需求。

河南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及管理调研报告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河南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豫教社政[2007]187号)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调研的通知》(教思政厅函[2007]46号)精神,河南省教育厅高度重视,精心部署。一是建立机构。成立了由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訾新建为组长,省教育厅有关处室负责同志为成员的调研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工作。二是精心部署。印发了《河南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调研的通知》(教社政[2007]664号),对调研工作及时做出安排部署。要求各高校深入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以创新精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重要讲话精神,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调研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意义。由于调研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我们要求高校按照调研工作统一安排,组织专门力量迅速开展调研工作,做到组织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三是组建专家组,研究分析情况,撰写调研报告。从有关高校抽调5名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专家,组织召开座谈会,认真分析讨论、汇总调研情况,撰写调研报告。

通过调研,我们比较系统地总结了近年来我省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和经验,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研究分析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1.校园网络文化是一种新型的快速发展的校园文化现象。

网络文化是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物质基础,以现实人在电子空间中进行网上生活为基本内涵的社会文化形态。校园网络文化是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在学校这一特定的文化环境中,依据学校的特殊条件,在校园网络活动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的规章制度、组织活动和意识形态等。

校园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型文化,相对于传统校园文化,其结构发生了重大改变。从一定意义上说,校园网络文化由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的文化构成。物质层面的文化是构成校园网络的物质层面,相对应于我们常说的“硬件”;制度层面的文化是保证信息传递和处理的各种操作规程和信息处理系统,相对应于我们常说的“软件”部分;精神层面的文化是网络传输的信息、所表达的内容,以及因计算机网络所形成的人们的新的世界观和生活式。

我们认为校园网络文化具有以下几个功能:一是德育功能。主要表现在校园网络文化对广大师生的思想和行为的形成具有导向作用。这种导向作用是通过其体现的大学精神、大学环境和文化氛围,对广大师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心理素质等,起着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二是智育功能。校园网是大学生自主的进行规范性学习和极其广泛的非规范性学习的新型课堂,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大量信息包括图书馆所有的书籍、报刊的文化知识信息都进入了校园网络,大学生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取所需的信息。三是服务功能。校园网络文化的物质载体——校园网,是学校为师生提供各种服务的便捷窗口,许多服务项目都可以通过校园网络进行或完成。四是管理功能。随着高校办学规模扩大和教育改革的深化,利用校园网络进行学校管理的优越性不言而喻。

2.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校园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为传播信息、学习知识、宣传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拓展了新的渠道的空间,并发挥了积极作用。能否积极利用和有效管理校园网,能否真正使校园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师生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关系到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

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是“网络文明工程”和大学革命的需要。网络在加速信息交流、促进知识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开始显现。国务院有关部门于21世纪初开展了中国文化网站调查评估活动,对全国文化网站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发起了网络文明工程,号召“文明上网、文明建网、文明网络”。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作为网络文化在学校的发展和延伸,特别是高校师生作为网民中占较大比例的人群,必然成为“网络文明工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www.xing528.com)

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是高等教育深化改革,不断向信息化调整发展的必然需求。大学作为人类文化知识、传承和发展的基本基地,在信息时代,加快以网络化、数字化为主要支撑的信息化校园建设,是大学校园建设走上可持续发展的最经济最可行的方式。校园网络使校园内部的各种信息资源得到共享,并不失时机地增加各种新的信息资源,开拓高校更为广阔的办学空间,将会始终成为推动远程教育和终生学习体系发展的核心动力。因此,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不仅是“网络文明工程”建设和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文化建设的需要,而且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是大学革命的需要。加强校园网络文明建设,使校园网络文化步入积极健康的轨道,有利于提高高校师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扩大高校的教育和宣传思想工作阵地,有利于增强高校精神文明的辐射力和感染力。

3.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显而易见。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积极作用,一是校园网络文化极大地激发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了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校园网提供了一个跨时空、跨文化传统的大交流,其特点不仅是知识的传播,并能使大学生在交流中产生思想火花,大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文化的共享性这一特征实现“文化增值”;同时校园网络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学生摆脱了对知识权威的从众心理,更有利于创造性的发挥。二是校园网络文化能促进大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校园网络文化是一个各种信息融合在一起的资料库,包括有关政治、经济、教育、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信息的数据库充满在网络空间。大学生进入网络世界后,只需点击浏览器就能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网络文化的鲜明特征,能极大地增强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三是校园网络文化符合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能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当代大学生正处在身心成长的重要阶段,成人意识和独立意识急剧增强,自我意识和行为的自主性比较突出。这样,学习自主化便会成为一种趋势,表现为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教师、自主参加考试、自主决定学习进度和学习时间,更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发展,调动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校园网络文化在对大学生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一是校园网络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对大学生的道德、文化意识产生了冲击。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也是一个虚拟的系统,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人际关系信任危机。二是网络交流的匿名性使大学生缺乏直接的面对面的人际互动,人格和交往情境双重分裂的环境和氛围,容易使大学生放任自己不再关心现实世界,而一旦回到现实就会产生一种孤独感,从而使集体意识淡化,社会责任意识淡化。网上不良信息也使得一些约束力较差的学生人格滑坡、道德沦丧,传统美德受到严重的冲击和弱化,网络在给大学生带来大量信息的同时也带来了伦理道德上的困惑。三是校园网络文化中的垃圾信息也会对大学生的身心造成危害。由于网络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使用方便和难以控制的特点,一些庸俗、无聊甚至非法信息也趁机而入,一些自控力较弱的学生往往出于好奇心理去寻找不良信息,使得这些学生对网络极度迷恋进而发展成为病态的网络沉溺,对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和危害,甚至影响到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4.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管理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坚持积极利用、大力发展、科学管理,以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文化,促进和谐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基本原则:一是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一方面,必须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继承、发扬高校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另一方面,随着校园网络文化的发展,必须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途径等方面相应地变化,大胆创新,使教育的主体和客体、目标和方法、内容与形式等方面的校园网络文化背景下达到新的统一。

二是坚持趋利与避害相结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唱响网上思想文化的主旋律,努力宣传科学真理、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同时,不断加强管理、监督和引导,净化网络环境,努力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营造共建共享的精神家园。

三是坚持技术与人文精神相统一。在网络文化背景下,一方面我们要顺应科学技术发展变化,更新观念,不断创新,适应网络文化营造的新环境、发生的新变化;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互联网虽然发展迅速,技术先进,但也有其所不能,如果没有人文精神的滋润,网络作为一种技术和工具,终究也会枯萎。

四是坚持法律制约与道德约束相结合。对网上出现的各种不健康的东西,一方面,利用道德的力量进行约束,对那些散布不道德、不健康内容的人,组织网民进行道德声讨、道德谴责,充分利用网民的力量,打击这些网络捣乱分子;另一方面,也要运用法律手段,对他们进行全面调查,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给予严肃处理。

主要任务:一是加强校园网络物质文化建设。大学是人类文化、知识传承和发展的基地,建设和弘扬校园网络文化,是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大学迎接信息时代挑战的必然选择。要大力提高大学网络基础设施水平,加强校园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大力开发具有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娱乐性的中文软件,打破西方文化在网络世界一统天下的局面,让中国的文化信息资源在整个网络上产生重要影响。开设网络文化方面的课程,纳入教学内容,进行网络文化的传承、创造。要建设优秀校园网站,满足广大师生的精神需要,使网络起到凝聚人心、潜移默化、传播文明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