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平:“我是一个希望把小说写成大说的人”[1]
程楚安
2003年,相对于许多人来说,也许是平凡的,但对青年作家李春平而言,却不平常,他的长篇小说《我的多情玩伴》出版后,作者受到了媒体的极大关注。仅12月8日至16日这几天,新华社、人民网、新浪网、《解放日报》、《法制日报》、《深圳商报》、《大连日报》、《南京日报》、全国20多家晚报等100多家媒体发了300多条消息,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发出这么多消息,这对李春平来讲还是第一次(尽管媒体近几年一直关注他)。最近他的新作《奈何天》出版,他的家乡紫阳县特为他举行了座谈会。离开家乡8年来,李春平面对众多的当地领导和文学爱好者,他显得很激动:“我的根在故乡,我的身上流着紫阳的血!”
李春平是个地地道道的生长在秦巴山区的紫阳人,他在高桥镇龙潭乡的农村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少年及青年的部分时光。这在他的中篇小说《巴山骟匠》里可以读到:“只做丑陋人,不做丑陋事。这是我的信条。不要看我丑陋,不要看我土气,不要看我不善言辞,也不要看我周身带着秦巴山地的泥土气息,可我却是以一位诗人的眼光看待我们大千世界的。”他的长篇小说《我的多情玩伴》的开首语几乎可以说就是李春平的自画像。
李春平于1995年10月到紫阳县驻上海办事处工作,此前他在县委、县政府当了11年秘书,利用业余时间创作了几十个短篇小说。到上海办工作后,浦东开发的热潮感染了他,也使他产生了创作冲动。第二年春天,他开始创作《上海是个滩》。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办事处的7名工作人员挤在一间20多平方米的小楼上打着通铺,楼下是不足10平方米的办公室。要在这样的环境中完成一部长篇小说的写作,难度可想而知。白天他跟大家一起出去谈工程业务,晚上回单位在床上写作,“几乎每写一个字都会听到周围各种不同的鼾声。如果楼下办公室深夜无人的时候,我又会从楼上转移到楼下办公室去写。这是我唯一能利用桌子写字的时候。那时,有一张桌子写字,就成了我最大的幸福。我特别羡慕能在桌子上写字的人。”直到现在李春平面对我说这话时眼睛里依然闪烁着神往的目光,那是一种对新生活的渴望而又令人心动的目光。
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1996年5月,这部反映浦东开发建设的长篇小说《上海是个滩》终于杀青。他给当时的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俊西写了封信,谈到了创作情况,第三天就接到上海市作协的电话,说尽快要见到小说稿。这样,李春平便将手稿送给作协。三个月后,接到通知,他们决定编入上海市委宣传部组织的“大上海小说丛书”中,并且给了他6000元创作资金。小说出版后,好评如潮,连续印刷了三次,并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连播三个月。迄今为止,这是唯一一部反映浦东开发的长篇小说。当时《人民日报》、《文汇报》、《文学报》、《解放日报》、新华社华东分社都发了消息。市委宣传部组织了签名售书活动。著名节目主持人杨澜给李春平来电来信说,《上海是个滩》是给她感触最深的一部小说。《解放日报》、《文汇报》都发表了整版的评论。2003年4月27日《文汇报》上发表文艺理论家戴翊的文章——《文学创作与城市精神》一文,文章说《上海是个滩》这部书对表现上海城市精神具有特殊意义。这个书名至今成为上海的流行语。
从此,李春平一发不可收,走上了创作道路。1997年,他发表了中篇小说《玻璃是透明的》,《小说月报》和《南京文化周刊》进行了转载和评介。当时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李洁非撰文说:1997年,我们应当记住中国文坛的这部小说《玻璃是透明的》。之后,北京电影制片厂决定将其搬上银幕,适逢中国电影集团公司成立,广电部投资了400万元拍摄该影片,2000年在全国各地公映,并在第8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上获得最佳导演奖和最佳新人奖。(www.xing528.com)
1999年春天,应上海辞书出版社的邀请,李春平开始创作史志性长篇报告文学《辞海纪事》,在上海市委宣传部和市委办公厅的支持下,他在40多天时间里采访了30多位学术界名流。前上海市委书记汪道涵先生为该书题签。该书出版后,受到学术界广泛好评,多家报纸进行了摘转。
几年来,李春平出版了长篇小说《情人时代》、《上海夜色秀》、《我的多情玩伴》、《奈何天》等6部长篇小说和30部中篇小说。2003年底出版的长篇小说《奈何天》是一部贴近现实的官场小说,著名作家王跃文为这部小说写的序言说“他的这部长篇,有着现实的大部分元素,近乎原生态,生动而激烈,令人扼腕唏嘘。”文学博士张啸风评介“这是新千年开局以来,在我国众多的社会小说中,一部不可多得的长篇佳作。”
面对众多的好评和荣誉以及成绩,李春平显得很冷静,他说:“尽管我在全国算是一个高产作家,创作题材也比较广泛,但是我的绝大部分创作素材的积累都是来自故乡紫阳,来自于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来自于几十年的人生经历。在上海,聚会场合都介绍我是著名作家,我从心里明白,自己根本就不是什么著名的。我一向也反对传媒用‘著名’二字介绍我,我的不足我是知道的。我之所以选择上海,主要是因为地域因素,上海是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是一个东西部文化交融的地方,我可以站在一个较高的立足点上,以更开阔的视野来关注人生,关注社会。作为一个从山里走出去的农民的儿子,在一个国际大都市里,许多在别人看来非常普通的东西,都能引起我的兴趣,并激发我的创作激情。”
是的,李春平的小说以其独特的语言形式和艺术感觉受到文坛瞩目和读者的青睐,他的小说的叙述方式让你一读便丢不下,直到不知不觉读完了还想再读一遍。当今中国有这样魅力的作家真是太少。“上海是一座经典的城市,经典的城市必有经典的女人,也必有经典的男人,当然也就有经典的爱情故事。现在,我们从经典美容院抓一把故事撒给你。”看了长篇小说《上海夜色秀》里这样的开头你说能不一直看下去吗?
李春平说:“我是一个希望把小说写成大说的人。所谓大,就是大视野,大境界,大痛苦,大欢乐。在《上海是个滩》中,我极力表现外地人参与浦东建设而不畏千难万险的大气魄;在《情人时代》中,我希望表现现代婚姻与爱情格局的大调整;在《我的多情玩伴》中,我极力表现友情、柔情与爱情的大欢乐;在《奈何天》中,我表现了一位非常出色的市委书记当权力到达顶峰时,经不起各种利益诱惑而导致人生大蜕变,最终自觉走向纪律检查机关的一种反省。”
回到生他养他的故乡,回到众多亲人、朋友、同事的中间,李春平的眼中闪着莹莹的泪光:“我的努力,除了个人的人生追求以外,我更多地希望,我作为一个紫阳人需要大家的认可,我希望别人看到的紫阳人是勤奋上进的、是能够拼搏的、是有进取精神的。我希望用我的作品告诉广大读者,有千千万万的紫阳人都跟我一样,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努力着,拼搏着,为建设紫阳奋斗着。如果我能为扩大紫阳的影响做出一点绵薄之力,这是我最大的荣幸。前不久,《沈阳晚报》记者电话采访我,问紫阳是什么地方?我告诉他:从地理位置上讲,紫阳在陕西南部的秦巴山区,是一个山好水好人更好,就是经济状况不很好的地方,是一个每一天都在前进的地方。记者说我趁机赞美故乡,我说我的根在故乡,我的身上流着紫阳的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