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定性阶段
本研究将采用案例研究和结构式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在这一行业,制度理论可以分析安全知识内化对于煤矿企业的重要性。案例研究可以拓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并适用于探索、解决复杂问题。案例研究并不是简单地运用案例和遵循某种规则来考察变量的,而是要对某一简单的事件(案例)进行深入、纵向的考究,并以系统的、全局的视角看待事件、收集数据、分析信息和得出结论;这样使研究者能获得事件前因后果的全面信息和指明未来研究方向,而且案例研究使这两者能产生和验证假设。同时,结构式访谈(也叫作标准访谈或研究者管理式访谈)是普遍用于调研的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该研究方法的目标是确保每个受访者会以相同顺序回答几乎相同的问题,以便研究者能进行归纳和进行组间比较或不同调研时期间比较。结构式访谈首先是一种为了统计分析而收集数据的方法,而后它也是最小化背景效应(context effect,要根据所处理问题的本质来回答)的主要方法。虽然背景效应不能避免,但这种方法确实能控制这种效应保持不变。
本研究访谈了五名在煤炭行业内从事十年以上并且具有丰富精细化管理经验的安全管理高管,并且每个煤炭企业访谈生产一线的安全管理者。这种研究设计是由于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者涉入安全管理的所有方面(精细化安全管理),而且会首先得到煤炭企业安全管理和精细化管理的全面信息。本研究的样本企业是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企业100强分析报告2009》中在安全管理中实施精细化管理较为优秀的煤炭企业。
数据收集和分析都是基于扎根理论建立技巧[3]。本研究主要通过面谈来接触受访的精细化安全管理者,并且告知与对方的此次访谈或调研是为了完成一项关于煤炭精细化安全管理的研究。开放式深度访谈会持续2~6个小时。在两个案例(杨河煤业和新密煤业)中,笔者有幸参观了该企业,并且可以自由访谈和观察他们的员工,而后与煤矿管理中高层共同探讨精细化安全管理问题。这些经历使笔者能得到关于中国煤矿企业精细化安全管理的一手资料,而且能深入了解精细化安全管理中的知识内化视角下的安全知识管理。访谈过程采用录音机结合笔记来记录访谈内容。
本研究分四个阶段。在研究的开始阶段,由两个先行访谈构成,这样可以让笔者了解访谈材料、访谈的表达方式以及重要事件的强调或频率怎样影响访谈的质量和准确性。(www.xing528.com)
阶段一:进行的是开放式中等受控访谈,而且进行了直接的实地观察。访谈过程受到细致的引导,这样可以在讨论中充分考察制度理论中安全知识内化在煤矿企业转化中的作用。如果受访者谈及很多企业转化成功的理由时,本研究试着让其进行关于制度理论的安全知识内化方面归因,如实用性、道德和认知三个方面的安全知识内化。为了提高访谈准确性,本研究使用非定向式提问来探寻敏感话题,如“您能告诉我这些事情吗?”“还有其他的?”或者“我很想了解一下其细节。”
阶段二:本研究对访谈资料进行有组织或个体的解码。首先,在制度这一更广泛的理论下发展出一个工作框架,然后在工作框架和访谈资料间来回修改。随着资料的丰富,从以往文献中得出的假设或保留,或修改,或去除,或添加。在这一阶段,本研究也对数据作了一般分析,数据分析显示本研究框架怎样来源于每个数据源。然而,如数据缩减方法,研究框架不可能解释所有的变异。
阶段三:通过与六名香港企业管理专家(5名香港城市大学市场营销系教授和一名香港煤矿企业咨询顾问)的讨论来获得结构效度。这样的讨论可以弥补本研究所获资料数据没有的需求特征和纠正访谈记录错误[4]。因此,由于本研究的样本多样化、访谈和档案资料的交叉检查以及规范的分析,本研究的应答偏倚(response bias)会很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