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东省政府(1912-1925)推动教育事业发展

广东省政府(1912-1925)推动教育事业发展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四)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广东省政府重视教育建设。陈炯明并拟召集各县教育局长到省开教育行政大会,讨论教育事宜。在省长陈炯明和教育界知名人士陈独秀等人的努力下,广东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教育行政机关和独立的教育经费及其来源。虽在任未久,然教育上颇有一番新机,为“发展时期”。桂系入粤,经费锐减,气息奄奄,几与四五年度相仿佛。[54]广东的教育得到难得的大发展。

广东省政府(1912-1925)推动教育事业发展

(四)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广东省政府重视教育建设。在1920年的全省教育大会,陈炯明提议仿照南京高师男女同校成例,解决广东高师女生入学问题,得到教育会多数会员通过,但为省议会议员黄佩荃等70余人否决,未能实行。陈炯明对女子教育甚为重视,认为男女同校,有利无弊,特别训令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在预科各班中酌量增加名额,招收女生。[51]陈炯明还提出了普及教育计划,指出广州市儿童失学者半数,由广州市教育局分期筹办,实行强迫教育。陈炯明并拟召集各县教育局长到省开教育行政大会,讨论教育事宜。一面扩充国民学校,一面多设补习学校。

1921年2月,广东省政府公布了《全省教育委员会组织法》,撤销省教育厅,而代之以合议制的全省教育委员会,提高规格、扩大架构,由政务委员8人与事务委员若干人组成。政务委员中4人由省长任命,另4人由全省大学校长,中专门学校、师范学校校长及大学教授互选选出。委员长则由全体委员互选选出,委员长及委员均任期一年,但得连任。其职权有四: 1.编定全省教育制度; 2.检查全省教育成绩及监督进行; 3.掌管教育经费及办理预算决算; 4.任免省立教育机关人员。各县的教育局长也由省教育委员会直接委任。第一任委员长由省长陈炯明聘请北京大学教授陈独秀担任。

陈独秀担任省教育行政委员会委员长职务后,厉行教育革新,聘请中学校长和大学教授若干人为教育委员会的事务委员,并强调:“刷新教育,必先收罗人才,大学所在即人才所在,故须先行建设大学”。在陈独秀等人的努力下,广东教育界出现了新气象。按照陈独秀的计划,准备将广东教育分为三项:未成年教育、成年教育和专门教育,在成年教育中以社会教育为要,同时须努力普及工业教育,除高等专门及大学工科处,以设甲种工业学校、普及乙种工业学校为目的。[52]

1921年10月,全国各省教育联合会第七届年会在广州召开,广东省教育会提出的新学制草案获得通过,形成了“壬戌学制”(即“六三二四制”)。同时还建立了新的教育领导机构,如广东教育委员会、广东教育会(会长汪精卫)、检定小学教员委员会等。广东省政府确定了教育独立的方针,把教育交给教育当局全权办理,一段时期还专请陈独秀负责,还准备延请有名学者担当各种教育职务。规定有关规章制度,如视学员、劝学所长、督学局、各委员会工作规划及薪俸标准,还颁布《中学校校长任免章程》等。同时还积极筹建广东大学、扩张广东高等师范学校。(www.xing528.com)

在省长陈炯明和教育界知名人士陈独秀等人的努力下,广东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教育行政机关和独立的教育经费及其来源。李宗黄将广东省教育自民国以来约为分三个时期:胡、陈督粤,教育经费预算为62万余元(决算超此数),较前清时已增加不少,为“更新时期”。癸丑失败,官僚据粤,教育衰败,几至不可言状,每年决算不过30余万元,民国五年以来,朱庆澜长粤,下车伊始,即竭力提倡教育,增加经费至878,000余元,设立多种学校。虽在任未久,然教育上颇有一番新机,为“发展时期”。桂系入粤,经费锐减,气息奄奄,几与四五年度相仿佛。粤军返粤,改革机关,厉兴教育,民国十年度经费预算,除市教育、县教育不计外,由省财政厅支给者,骤增至1,538,000余元,为“兴盛时期”。[53]

陈独秀刚到广东之初,大受社会各界人士欢迎,后来却受到抵制。其原因在于“粤人之伦理观念实较强于各省,故办教育者必须道德纯洁,始足起一般社会之信仰;其次则为实学,故谈新文化者,必以实学为根底,若无实学,则最沦于思想破产,而为知识阶级所轻视。陈氏近被反对派时以此种论调在报端攻击,而社会心理亦遂为之变迁,对陈渐无好感。不独顽固者流视之如洪水猛兽,即民党一部分亦攻击不遗余力”。如凌铖就在报上讥讽陈独秀来粤两月并无何建树。[54]

广东的教育得到难得的大发展。到1923年,广东有小学2万多所,普通中学52所,师范学校18所,职业学校10余所,大专院校12所。[5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