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 清方主张再次勘界
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三月二十五日,清军机处向光绪帝请旨,请求再勘中朝图们江边界。奏折中以翔实的论据阐述了中朝界河为图们江的历史事实,“《钦定皇朝通典》、《文献通考》均载明吉林、朝鲜以图们江为界;又,《钦定会典图说》载有大图们江出长白山东麓,二水合东流,小图们江出其北,二水合东南流来会……”,[1]回顾了穆克登两次查边的缘由和经过,总结出下次界谈时必须加以辨析的三个问题和需考证的五个方面。[2]
须辨析的三个问题是:
1.辨明“土门”、“图们”问题。“穆克登碑文明明以东、西二水对举,且图们之为土门,康熙论旨已然,他处地志亦屡见”,“土门”即图们江必须论证明确。
2.辨明图们江北岸朝鲜民所垦之地的归属问题。朝鲜国王来咨,声称图们江北岸为朝鲜领土,称过去由于地多人少,咸镜道西北空为瓯脱地带,朝鲜政府禁民垦种,如同“从前中江、呼兰等处封禁之山”,但近年来朝鲜地少人多,民众渐入开垦,所垦图们江北岸之地亦属本国领土,朝鲜并非“阴为拓地”。
3.辨明大、小图们江问题。吉林将军认为“红丹水即小图们江,西豆水即大图们江,蒲潭山即费德里山”,但根据《皇朝一统舆图》,“小图们江”应在“茂山迤北”,而红丹水在茂山之南,所以红丹水不应为小图们江;西豆水虽然在红丹水之南,但其发源于朝鲜内地的鹤项岭,所以西豆水不是“大图们江”;费德里山也不是蒲潭山。以上情况需勘明。
清军机处认为,以上三个问题均是图们江界争的关键所在,必须“佐证确实,方能定断”。
待考证的五个方面是:(www.xing528.com)
1.“茂山以西,上距分水岭穆克登勒石之地”之间的280余里地方,是1711年康熙帝圣旨所云“二江之间地方,知之不明”之界,应作为下一轮勘界的中心。
2.石碑是否曾被向北挪移过,挪移者是否为朝鲜越垦民?
3.《会典》中记载的“小图们江在大图们江内地之北”、“大图们江出长白山东麓,二水合流”,大、小图们江是否即为红丹水之二源。
4.据碑文分析,穆克登立碑意在“记二水之原委”,而并非分界。由此分析,穆克登立碑之处未必就是分界之处,为何朝方坚定地以此为据?石碑的实质意义应进一步判定。
5.关于江源的名称问题,鸭绿江的源头不是直接称作“鸭绿江”,而是称作建川沟,所以图们江上源也未必一定称为“图们江”,小红丹水亦是图们江源。
以上八点集中了清王朝政府对于图们江界务纠纷的观点和立场以及在“乙酉”勘界中所产生的疑问。
二十七日,光绪帝准奏,命吉林衙门咨照朝鲜,商讨举行下一轮勘界事宜,尽早解决界务纷争。[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