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穆克登碑问题研究中的查边原则探讨

穆克登碑问题研究中的查边原则探讨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穆克登此行的任务,只为寻找这两条界河的源头,勘查界河发源地带界限不明晰的地段。20世纪以来,国内外学术界对中朝图们江边界问题进行了探讨,有的学者认为穆克登碑文中的“土门”不是图们江,而是其他河流,甚至坚持认为“土门”为松花江上源黄花松沟子。

穆克登碑问题研究中的查边原则探讨

2.3.5 对查边原则的考察

穆克登查边,始终都是在这样一个原则下进行的——两国界河是既定的,在此前提下寻找界河的源头,立碑、设标以区分无水陆地之间的界限。穆克登此行的任务,只为寻找这两条界河的源头,勘查界河发源地带界限不明晰的地段。

在查边、寻源,以及立碑的过程中,中、朝双方均明确,界河是鸭绿江和图们江。在这一前提下,穆克登确定了两江的正源,按照所确定的源头标示出界河不分明的地段的国界线。穆克登查边、立碑,不是在两国没有界河,或不知界河的情况下,需要新规定出哪一条河流为界河;也不是需要穆克登先将某一源头规定为界河,然后将该源头所归属的那条江河规定为界河。穆克登仅仅是去确定了鸭、图二界江的正源,用以区分界河发源地带的无水陆地部分,而不是去重新规定界河。穆克登立碑的目的,是为了标示出图们江、鸭绿江的源头发源于该处。“西为鸭绿东为土门”的碑文中,“鸭绿”和“土门”分别是既定的东、西两条界河的名称,而不是对所找到的界河上源的新命名。穆克登查边是“界河既定,寻定江源”的行动。

20世纪以来,国内外学术界对中朝图们江边界问题进行了探讨,有的学者认为穆克登碑文中的“土门”不是图们江,而是其他河流,甚至坚持认为“土门”为松花江上源黄花松沟子。笔者认为,这种看法之所以存在,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明确穆克登查边之行,是由双方既定的界河去寻找江源,而不是依据后来认定的某一江源去确定界河这一基本原则。后世绝不能够以臆断的某一所谓“正源”,就摒弃当事人的本意,把与既定界河毫不相关的某一支流以及该支流所归属的其它河流认定为界河,而凭主观意志去篡改历史形成的中朝边界线;更不能望文生义,随意地更改中朝两国既定的图们江界河。(www.xing528.com)

穆克登查边,是在界河已经明确下来的情况下,寻找了界河的源头,自此,双方界限不明的地域开始以该源头分界。所以,穆克登所立石碑具有定界的作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笔者所谓之“定界”,并不是说穆克登取缔了原有界河而对其重新加以规定,穆克登碑的作用,在于确定了东、西两条界河的源头。如果说穆克登碑是“定界”碑,那么更确切地表述,该碑应该是“定界河源头之碑”。它所标示的,是中朝图们江边界线的一小段;它作为一个连接点,在两条既定界河的发源处连接了这两条东、西背流之水。

退一步而言,即使穆克登的确错将黄花松沟子确认为图们江源,那么其错定的部分也仅仅是黄花松沟子最上游的发源处向东流的一小部分,也就是五月时穆克登所见的有水的一小段水流,而不能认为是整条向北延伸的黄花松沟子。

另外,中朝图们江边界争议案还遗留有穆克登所定的图们江正源究竟是图们江的哪一条上流、其正确性如何等问题。在明确了以上原则之后,即便穆克登勘定的图们江正源为何水这一问题仍需讨论,即便当时穆克登对图们江界河源头的部分勘查真的有误,也仅仅是“源头之差”,而非“界河之误”,并不能改变中朝两国界河“土门”是今图们江的事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