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青年职业农民的培育模式
一、对现代新型农民的教育培训
浙江省实施“扶千名人才、促千村发展”计划,2006年在211个欠发达地区乡镇招收25周岁以下、具有高中文化、从事农林业生产的贫困农民子女开展成人学历教育。该计划首批招收的95名林业技术专业学生由浙江林学院负责培养(其中两名学生因参军而保留学籍)。2006年2月23日,温州市选拔出的19名来自文成、泰顺、永嘉等偏远欠发达地区农民背负行囊,赶赴浙江林学院、开始了他们脱产两年的学习。《温州日报》记者杨斌英与他们的对话,将会给我们当代农民具有更多有益的启示:
郑月先:工作了,但还想再拿起书本,人生如舞台,不同的时间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我叫郑月先,是浙江省93位农民大学生之一,是来自温州泰顺柳峰乡梧村——一个欠发达的山村。在我们梧村,四周都是山,原本尘土飞扬的公路终于在去年铺上了柏油。这条路车来车往,从村里通向村外……
自小我就目睹和体验了作为农民的艰辛。在家里,我排行老三,五个兄弟姐妹,父母都是淳朴的农民,靠着几亩地过生活。他们最大的事业就是一生耕种在庄稼地里,辛辛苦苦把子女拉扯大。
原本,我的一生也该如此,但高中毕业的我在温州城里找了份文秘的工作。农村与城市的生活天壤之别,在城市里生活,尽管文秘的工作很简单,但周围的人却一点也不简单。他们有知识、有文化、懂电脑……工作中的我总想拿本书看看。后来,我的一位小学老师帮我争取了一个代课的机会——在邻村教学前班。我想,教书有更多的课余时间可以看书,重拾书本一直是我的梦想。
2005年对我来说是一个转折年,因为省里出了个“扶千名人才,促千村发展”计划,招收25周岁以下具有高中文化,从事农林业生产的贫困农民子女开展成人学历教育。我争取到了这个机会去参加考试,走过了全省统考的关卡,走进了林学院。
当我真正走进林学院那一刻,兴奋之余,更深感自己责任重大。林学院是一个理想的学习场所。以前总以为农民就是种种地嘛,没想到种地的学问大着呢!我们所学的课程都是院里为我们精心安排的,一周二十六节:气象学、植物资源学、植物营养与肥料等。学校针对我们的特殊情况,重点培养我们的实践技能,强调可操作性,实用性,让我们能真正学有所成。
至于说,我们与别的大学生有没有什么不同之处?在我眼里,大家毕业后都是为社会献一份力量的!只是我们是来于农村,将来要回归农村,扎根农村,要做一个新型的农民。我们的目的是学到技术,能够激活农村应有的活力,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实现农村快速发展的梦想。
未走入林学院之前,似乎生命的无奈早已洞穿了童年的憧憬。但现在不同了,我会一直勇敢地走向远方,因为我有知识,有梦想的指引。
王启城:我过上了大学生活
我,一个在泰顺山旮旯里的男孩子。读完高中后就去杭州城里打工了,原本一辈子也许都要过着“做一天是一天”的打工生活,唯一的改变我想是“多年媳妇熬成婆”,从一个酒店的小小学徒“熬”成一个厨师。然而生命的际遇总是那么奇妙。
2005年9月,我刚在杭州某酒店做学徒已经快三个月了。学徒的生活让我来不及思考,每天从早忙到晚,在厨房的油烟里迷迷茫茫。直到接到父亲的电话,说村支书来找他,有一个免费上大学的机会给贫困农民的子女,让我早点回家去报名。
我振奋了,我开始想着我以后的人生,不会在油烟里度过一生,而要在大学里实现我的梦想。我收拾行装,离开了杭州,回到了泰顺。没想到正值台风“泰利”肆虐,杭州到泰顺的车在泰顺的山路上停了下来,整整两天一夜。人被堵在路上,心却焦急地想飞回家。最后,我徒步了好几个小时的路,迫不及待赶去报名。
当我再一次踏上杭城的时候,我已经不再是一个打工仔了,真不敢相信,我已经是一名大学生了。大学生活和以前截然不同,虽然还是一样的忙碌,但忙碌的是自己的学业,累也开心。平时还有空和同学一起打打球,不再是一天十多个小时跟油烟打交道。但毕业离开学校有一段时间了,差距也难免,上课的时候,尽管竖起了耳朵,但还是会听不懂。听不懂的时候,我会告诉自己,我要再加把劲,我是农民的子女。
努力学习,这是我现在唯一能做的。这样,将来想为家乡创点小事业也就有心有力,把所学的用在我们那个并不发达的山村,让我们山村里多出几个农民大学生。
陈娟新:心中总有莫名的冲动
我来自温州苍南一个欠发达的山村。(www.xing528.com)
时间飞逝,转眼间已踏入了浙江林学院的门槛,成了其中的一员。每当想到这里,心中总会莫名地感慨——以前总是觉得读书苦,读书累,也因为家境不太好,不忍父母为每年的学费而愁苦,所以在学业上总有点漫不经心的。看着年近半百的父亲,每天为了我的学费而在家里不辞辛苦地忙碌着,就老想着早点结束学业,出来打工赚钱。
终于高中的生活在一个酷暑宣告结束,成绩可想而知不太理想,而我却如愿以偿地开始了我的打工经历。刚开始为了找份工作,到处打听,因为刚从学校出来,没有工作经验,处处碰壁,遭冷遇,后来通过朋友介绍,进了一家海鲜楼当服务员。当初还觉得放弃学业打工不会后悔,但渐渐地发觉自己的想法错了,每天早出晚归,上班下班,有时甚至忙到晚上十二点,一天到晚干十几个小时,而生活始终单调如一,周而复始。家里独女的我,还得随时听从顾客的召唤,一不小心,就得遭人骂。
很多深夜,我失眠了,觉得自己有书不好好读真傻,即使要打工也可以等自己完成学业,学好技术,到时再出来也可以嘛!年幼的我,也许是生命的眷顾给我送来了“后悔药”——去年八月底,乡政府来找我,说有一个让我免费读大学的机会,但要我自己争取。当时我就想,现在也不用父母为我的学费担心了,说什么也不能让这次机会溜走,一定要把握住。
终于,浙江林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来了,报名的那天,受到了老师们的热情招待,他们说,要教我们一些实用性的知识,让我们在这两年时间里学到本领,回去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听到这里,我心中又涌起了那种莫名的冲动,我知道我的生活从此不一样了,在这两年时间里,我的主要任务就是好好学点本事,这样两年后回家才能好好地为我们的农村服务。
这一批农民大学生学习时间为两年,前一年半,他们主要学习与农林业相关的基本理论技能和实用技术方法,比如森林病虫害防治学、经济果林培育学等。后半年将各自结合自己所在村农林产业发展的需要,策划一些促进村经济发展的项目,并与林学院专家建立长期联系,带动该村农业经济的发展。
这些正在接受大学教育的农民表现出对文化知识的渴望,以及他们对学习文化知识机会的珍视,充分表现文化知识对于当代新型农民的重要性。近年来,各地通过每年进行的农业科普大集、“三下乡”活动、农民季节性“一技一训”办班讲课、农业专家讲座等短期训练形式向农民传授科学种田知识,推广农业技术,对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我们忽视了对新型职业农民的系统培训,农村大量缺乏系统的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专职实用人才。培养新型的职业农民,要求农民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晓政策、建组织、讲文明的新型职业农民,首先在培训内容上符合现实生产、生活,符合农民的需求,也符合发展的需要。开展新型农民的培训,首先要从农民的实际需要考虑。北京市开展的农民培训调查表明,83.2%的农民决定的最缺的是农业专业知识和实用技术。其次在培训内容应与优势产业相结合。培训的重点是农业生产技术,但技术必须是与区域优势产业相结合,否则没有新引力,也没有实际意义。再次,要加强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技术的培训。在突出重点的基础上,要讲求培训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农民最讲究实用性,因此培训的重点是提高技术能力。即要重视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在以技术培训为重点的基础上,讲求系统培训,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而绿色证书工程,是在中国农村确立的“先培训、后上岗”的农民职业技术资格证书制度。这一创举,使得中国农业劳动者逐步摒弃“农业生产几千年,不懂科学也种田”的陈旧观念,逐步确立“接受培训——提高素质——掌握技术——致富奔小康”的现代观念。通过“一业一训”,为农村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验、会管理”的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骨干农民。
二、建立农业农民职业准入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人才评价制度逐渐与国际接轨,我国职业准入制度已初步确立,职业资格证书成为人们择业的“通行证”。到目前,我国已为23个行业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并明确规定了90多个必须持职业资格证书就业的工种。实施职业资格制度推动了我国人才管理制度与国际接轨。国家有关部门还在许多专业领域加快实施职业资格特别是执业资格制度,并逐步实现与世界各国进行执业资格互认,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完整的执业资格制度体系。农业的生产和经营实际上也是一种技术性非常强的工作,农民要真正迈向职业化,就必须参照其他技术性行业实施职业准入制度。
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的职业农民都建立了职业准入制度,例如在德国,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农民,就要经过严格的实践劳动锻炼和理论学习过程,德国有农民“合格证书”和“农场师傅证书”。德联邦法规定,进入农业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受教育之初,就要与有农业师傅人员管理的农场(或养殖场)签订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合同,并按法律要求在农业协会登记备案,在农业师傅的指导下参加农业实践劳动。在生产实践和理论学习达到联邦法要求的资格后,学生需要参加全德的农业职业资格考试,考试合格取得农业职业资格证书后方能成为农业工人。3年的农业职业教育毕业取得“初级农民”资格后,要经过5年的生产实践并通过国家考试,才能取得农业师傅资格,方能享有政府对农民实行的各种补贴政策。英国建立了农民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务农需持有“职业培训证书”和“技术教育证书”。法国有四种农民培训职业资格证书。加拿大推行“绿色证书”制度,不获得“绿色证书”不能成为农民,不能继承或购买农场。
我国国情与西方国家存在很大差异,那么在我国能否建立职业农民的职业准入制度呢?很多研究者认为,中国的农业本来就很脆弱,如果再实行职业准入,一是可能根本就没有效果,二是可能进一步冲击农业的基础地位。对于这一观点,笔者不能认同,原因在于,一方面,职业农民与传统农民存在质的区别。职业农民代表了一种高层次的职业,从内涵上理解,包括农业工人、农业商人、农业技术专家等,实施职业准入并不是覆盖所有传统农民;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的趋势不可阻挡,农业也是国家的基础产业,涉及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建立职业农民准入制度,有利于提高农业的地位和产业化程度,同时有利于国家对农业的扶植、监督和管理。只有建立职业准入制度,职业农民的教育培养才能具备有效的抓手。建立职业农民的职业准入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为此,国家有关部门需要从实际出发,借鉴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在深入研究和实践论证的基础上适时建立起这一制度。
三、加大政策支持和立法力度
职业农民作为一种制度安排进入农业产业化体系之后,已经引发了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制度的巨大变革。应通过律法确保农业后继有人,美国通过农业立法,保证每个州都有专门的农业培训教育机构,开发农村资源。在美国,不到2%的职业农民不仅养活了本国人,而且使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美国农业企业资产有9 000亿美元,年产值高达1万亿美元,比中国200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还多。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农业从业人员的职前职后教育培训及后备农民培养,形成了完整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不少国家通过法律手段,将农业生产经营、农场继承和管理与接受农业教育的程度挂钩,建立起了严格的农业就业制度,通过法规、政策资金引导,鼓励和支持农民提高自身科技文化素质。如英国从1981年到1995年先后发表和颁布了5个与农业职业教育有关的白皮书和政策法规,为本国农业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爱尔兰也有完备法律支持国家的农业和农民教育,1973年被接收为欧共体成员国以后,政府当年就发布了161号指令,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三级分支(大区、县、小区)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还制定了农场经营合格证书培训计划和有关的奖励政策,明确规定,农场经营合格证书是申请农业开发、设备安装补助(5600英镑)的唯一凭证,极大鼓励和调动了农民学农务农的积极性。
20世纪下半叶,韩国针对农村青年人数急剧减少,尤其是高学历、高素质的青年农民离开农村和农业的现象,在1980-1990年期间先后制定了《农渔民后继者育成基金法》和《农渔民发展特别措施法》,规定对农渔民后继者提供援助资金,提供精神教育和技术教育,将农渔民后继者基金更改为农渔村发展基金等,为培养农业后继者和专业农户从法律上提供了保证。韩国甚至还改修《兵役法》,将农业后继者定为“产业技能要员”而免征兵役。这些经验都可以成为我国职业农民培养的有益借鉴。当然,由于市场经济存在两面性,在政策立法支持职业农民教育培养的同时,也应该建立职业农民的约束机制,包括健全职业农民协会章程、合同约束、机构约束、偏好约束等,使之朝着健康的轨道发展。荷兰将农业教育与基础教育紧密结合,小学高年级阶段就开展预备农业职业教育。
四、职业农民的培育与大学生到基层农村去
农民的职业化过程是一个农民知识化的过程、农民的现代化过程,大批青年职业农民培育是新农村建设的希望工程。通过涉农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完善的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将青年农民培育成青年职业农民,这在幅员广大的农业大国是最直接、最有效、最根本的途径,是一种长久的战略举措,但目前面临着相当的困难。因为农民本身的文化程度有限,其层次与能力的提高和完善是一个相当长的渐进的过程。就现阶段而言,充分利用好现有教育资源,吸引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毕业生成为青年职业农民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路径选择。我国地方高校数量众多,毕业生资源丰富,地方高校毕业生面临着更多的就业压力,成为职业农民是就业选择之一。地方高校由于特定的社会历史及区位等因素,介于经济政治文化发达的大城市与经济政治文化落后的农村之间的特殊地理和文化心理位置,使之处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第一线,服务目标更为明确,服务工作更为直接,服务任务更为艰巨。地方高校服务能力、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益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社会问题。特别是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不断递增,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高校毕业生择业意愿过于集中加深就业矛盾、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大学生就业意愿集中。地方高校的大学生与重点大学毕业生相比,在大中城市就业整体上不占有优势,而这类学校农村籍大学生数量比例偏高,更加剧了这种竞争中的不利局面。由于人才市场不完善和用人机制不健全、城市门槛过高、各种社会资本相对缺少、就业期望值过高以及自身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等因素,地方高校学生面临着更多的就业困境。新农村建设为大学生提供了发展空间,成为职业农民就成为相当一部分地方高校大学生的一种理性选择。当然,要做一名合格的职业农民,是需要一定的训练和技能的,为此,地方高校必须实施针对性教育,使青年大学生在校期间为成为一名优秀的职业农民做好能力储备。
首先,对大学生进行农情教育。我国高校的大学生,即便是地方高校来自于农村的大学生,对农村、农业、农民的了解其实是支离破碎的、片面的、局部的。因为,改革开放以来,升学仍是多数农村学生首选。多年来,高校的农情教育,更是无从谈起。因此,许多大学生虽热爱家乡,但择业时却主观上一致选择城市,对投身农村这一广阔天地创业或者从事涉农事业普遍存在着不屑、担心甚至惧怕的心理。现有的大学生择业倾向表明,大学生就业还是盲目迷恋城市、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不是因为他们没有创业精神,而是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在新的改革背景下,农村正在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创业机会,给他们提供了发展的广阔空间。因此,高校必须承担起社会责任,对大学生开展农情教育。地方高校农情教育的内容应涵盖党和政府“三农”政策,“三农”问题历史沿革与现状,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知识化问题,群众工作方法,服务“三农”政治动员与理性选择分析等。至于具体实施,高校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有所调整和侧重,适应“三农”的现实需求和发展需求,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架起通向基层的桥梁。
其次,高校要充分利用自身资源,拓展教育领域,根据大学生的意愿、兴趣、专业特长等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准备培训。可以根据各校的生源情况、所在地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尤其是产业布局,举办有针对性的短期或中长期培训班、专题讲座等,对大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农业专业技能和创业培训。
再次,地方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要做好信息服务工作,逐步形成包括信息采集和发布、就业咨询、职业介绍、跟踪服务等等在内的社会化就业信息服务网络。另外,高校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大社会实践力度。高校可以在农村建立更多的实习基地,与基层开展共建活动;组织“模拟管理”,让有志服务于农村建设,意欲在农村创业的大学生有更早、更多的机会深入基层;充分利用寒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途径,让大学生肩负使命走进乡村,发现机遇。同时,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可以请农村创业明星、在服务“三农”中成功的校友等到高校造势,为大学生到农村去,成为优秀的青年职业农民创造良好氛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