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基层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保障机制探析

大学生基层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保障机制探析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四、维护基层就业高校毕业生合法权益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为基层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参加社会保险的保证,并在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和接续等方面提供政策保障。

大学生基层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保障机制探析

第五节 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保障机制

保障机制主要是指通过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工作水平和整体素质,增加必要的经费投入,改善设施,从而更好地发挥服务保障作用。分为组织保障、制度保障、队伍保障和物质保障。

一、设立专门机构对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进行管理

最好成立专门的管理协调机构,专门从事对扎根基层的高校毕业生的管理安置工作,对这些有志青年纳入地方公务员范围进行管理,至少参照公务员标准管理。进一步完善已经出台的相关政策,并根据最新情况,以及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后的实际需要,制定新的实施细则,将激励政策做实、做细,如对于自愿扎根基层工作的有志青年可在工作年限上实行“参公管理”,即按照地方公务员标准进行管理,包括长期保障制度、对各种支边活动的长效考核机制等,切实体现、保障基层和大学生的真实意愿与现实利益。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对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公务员考试热的现状,同时也将对扎根基层的毕业生给予最优厚的政策支持。

二、人事管理部门适当增加基层地区的就业编制

人事劳动部门应当进一步优化基层就业环境,加大政策引导力度,适当增加基层地区的就业编制,特别是一些特殊岗位的引进人才数量,更好的引导高校毕业生扎根基层。高校毕业生能到基层去工作,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同时各地的人事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中的作用,推进以高校毕业生自主就业为主导的新格局的建立。并且逐步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改善创业环境,积极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www.xing528.com)

三、推进户籍改革消除阻碍人才流动的制度障碍

赋予市场主体平等的地位和平等权利,不应因户籍制度而改变。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使得人自出生以来就带有身份差别,城乡差别、区域差别和行业差别等,形成劳动力市场的分割,阻碍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更在高校毕业生的心理形成了阴影,造成基层就业“进来容易出去难”。现行户籍制度人为增加了城乡转换的交易成本,使得一部分愿意去基层就业者望而生畏。因此,要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就必须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彻底消除阻碍人才流动的制度障碍,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对于那些在实施高校毕业生义务支农、支教、支医、进村、进社区和农村特岗教师计划的高校毕业生,政府应当敢于创新,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同时全面推行基层服务人员报考公务员的加分政策,完善人才教育培养、人才市场、人才管理服务和创新“三个体系”。打破束缚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上的机制和体制性障碍,鼓励并组织当地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实习,帮助他们通过就业实习增加就业机会,营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和各类人才创业的良好环境。

四、维护基层就业高校毕业生合法权益

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为基层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参加社会保险的保证,并在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和接续等方面提供政策保障。加大劳动保障的执法监察力度,经常性开展基层企业用工情况检查,对各类用人单位使用高校毕业生容易发生的滥用试用期、不签订劳动合同、克扣或拖欠工资、拒缴社会保险等违法行为,要依法查处。建立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法律援助体系,提供无偿法律援助服务,切实维护基层就业高校毕业生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为基层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参加社会保险的保证,并在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和接续等方面提供政策保障。加大劳动保障的执法监察力度,经常性开展基层企业用工情况检查,对各类用人单位使用高校毕业生容易发生的滥用试用期、不签订劳动合同、克扣或拖欠工资、拒缴社会保险等违法行为,要依法查处。建立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法律援助体系,提供无偿法律援助服务,切实维护基层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合法权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