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运行机制
运行机制是指在人类社会有规律的运动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的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及其运行方式。是引导和制约决策并与人、财、物相关的各项活动的基本准则及相应制度,是决定行为的内外因素及相互关系的总称。各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要保证社会各项工作的目标和任务真正实现,必须建立一套协调、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如市场运行机制、竞争运行机制、企业运行机制等。对于推动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高校作为最主要的实施者,也应当作出切实的努力。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进一步加强对就业工作的领导,要加强高校毕业生的舆论导向和政策导向;同时,高校应为大学生提供合理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要推进改革,强化实践,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要对大学生沟通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锻炼,要加强指导,优化服务,进一步提高毕业生基层就业工作的水平等等。
一、对高校毕业生的舆论导向和政策指导的加强
如果需要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的转变问题,首先应该对他们进行“三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并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把自己的人生同社会的发展相结合,同国家的需要相结合,认识到只有把自己的人生和社会、国家的利益相融合,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有所作为,有所建树。高校作为毕业生的主要培养单位,应采取各种有利方式,有针对性地对毕业生进行宣传教育,帮助他们认清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面向基层就业,提高他们为国服务的意识,通过到基层工作以及与广大人民群众的亲密接触来丰富自己的阅历增长知识,让高校毕业生充分认识到在基层同样可以发挥自己的专长和聪明才智,实现自身价值。同时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和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树立热爱基层、扎根基层建功立业的思想。把自己的人生同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紧密结合,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远大目标。同时也应当正确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到基层就业的观念,让他们认识到,只有脚踏实地才能有所作为,切勿好高骛远,眼高手低。
学校可以邀请在基层表现突出的优秀毕业生回校进行专场宣讲并和在校生座谈,大力宣传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成功成才的先进典型,引导在校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地把个人理想同国家与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同时,营造有利于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良好社会氛围,充分发挥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多种媒介的舆论宣传作用,宣传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重要意义,宣传扎根基层建功立业的优秀高校毕业生的先进事迹,并在全社会营造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光荣的良好氛围。唱响大学生到基层、到西部、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主旋律,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
二、高校应对大学生进行合理职业生涯规划的制订
当前,绝大多数的高校毕业生对于自己的未来很茫,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规划,没有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而是盲目地去寻找工作。在他们积极响应到基层就业的同时,很多人的初衷也是多元的,更有一部分人是盲目的。有的人是为了“逃避失业”,不肯在家做“啃老族”,有的人是为了借助基层做为“跳板”以期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初衷不单纯,不代表没有能力,也不代表一定做不出成绩。即使选中了一些“逃避失业”或找寻“跳板”的高校毕业生也不必太担心,只要高校积极帮助大学生制订职业生涯规划,让他们了解即将从事的职业,以及政府对他们的期望,最终将引导他们走向成功。
高校毕业生必须结合自身因素,合理定位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从而通过多种社会环境中的有利因素,有目的、有计划、有策略地去实现这个目标。而高校毕业生也可以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和自己的兴趣爱好,不断地调整,以期获得一个满意的结果。而我国在对高校毕业生这一方面的教育还比较慢,对许多大学生而言,他们还没有树立这个意识。对许多高校而言,目前对大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还根本得不到保障,而合理规范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保证学生获取就业能力的关键因素。作为高校,以育人为主体,帮助毕业生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积极培养就业能力,坚决做到知己、知彼,合理选择职业目标和发展方向,并用实际行动去实现职业目标。而毕业生应当依据自己的才能素质进行测评考量,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与社会需求,从专业、就业、职业等方面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而作为在校大学生来说,应当“尽早明确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并以此为中心展开学习”。同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了解自己的职业个性,认识专业的需求及发展,明确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以后无论做任何事情,只要目标明确,一定能够实现。同时做到认真学习学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现在有一些学校已经完善了就业指导体系,不仅有专门的就业指导教师进行授课,而且还能结合学生个人实际给予合理定位。高校毕业生个人应该正确对待就业指导课,通过教师的帮助,合理定位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通过诸如霍兰德职业倾向测试、职业性格测试等,确定自己的职业性格。并且在充分了解自己职业性格的基础上,结合对专业学习的认识,建立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合理制定人生目标,正确面对基层就业。同时当代大学生,在就业观念上普遍认为自己在读大学时,在学习和生活中投入了一定的经济成本,相比没有上过大学的人来说,在心里即形成一种定式,就是高投入必须换回高回报,而追求高回报的同时就提高了就业预期。这样就在很大的程度上造成了就业难的出现,而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首先需要降低他们的对工作的预期程度。政府应当对加大对教育资金的投入,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等制度,最大限度地对高校学生在经济上予以支持,对于贫困学生进行适当补助,降低学生的机会成本。因而应当降低学生的就业预期,合理制订职业生涯规划,更好的吸引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去就业。
对于毕业生而言,应当对自我有准确的定位,就业期望值应当务实。如果大学生毕业不顾及自身能力,一味依恋大城市,在造成城市巨大压力的同时,既是一种人才的浪费,也也会引发个人与社会的一系列危机。因此,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对个人与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大学生在学习阶段,要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结合专业特点和职业规划的需要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要加强沟通交流,建立人际关系网络。加强自我效能感,争取求职成功。培育职业成熟度,促进职业发展。培养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为面向基层就业打下心理基础,培育实践能力。而这些,都是关系到大学生个人前途命运的就业基本知识。大学生在校期间,首要的任务应当是系统化地学习专业知识,将其直接转化成为实实在在的生存技能。如果忽略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势必影响其专业技能的掌握。而大学生在面向基层就业时,在最原始的积累阶段,不能脱离自身专业特长而从事自己所不擅长的行业。大学生务必认识到,专业知识和技能既是未来就业的基础,也是为未来的发展奠定深厚的知识积累。大学生应做好充足的心理调适,首先从心理上对于基层就业要正确对待和接纳。要对当前的基层就业形势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如国家目前正在推进的大学生村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特设岗位教师等面向基层的就业计划。做好思想上的准备和知识上的储备,为未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如大学生基层就业担任村官,可为新农村建设更新思想观念、增强执政水平、提供技术支持,能够有效改变基层党政人才不足的现状,为新农村建设注入生机和活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实施,及三支一扶计划,能提高基层教师、医疗等专业人员素质,解决教师、医疗队伍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的现实问题。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也能有效缓解当前大中城市严峻的就业压力。大学生投身基层,完全能找到利益的均衡点和施展才华的舞台,将能充分实现大学生的个人自我价值,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实现社会、高校、学生的多方共赢,对于推进基层社会建设和毕业生的未来发展,有着多重的深远意义。
三、高校要适应需求进行改革与创新
大学生去基层后,在基层工作岗位上能不能长期、持续的发挥作用,关键取决于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否适应基层建设的需求。所以,高校必须处理好人才培养与基层经济建设对人才需求的关系,这就要求各高校特别是农林类院校必须全面调研基层建设对人才需求的状况,根据这种需求状况调整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与基层需求之间的契合度,提升为基层经济建设服务的能力。高校应该从改变办学理念、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就业指导、重视队伍建设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首先,作为高校以育人为主体,应当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预测工作,及时发布社会人才需求指导信息。高校须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加快教育教学改革,应逐步放松对学生专业选择的限制,扩大学生在专业选择上的自主权,实行宽口径招生和厚基础培养模式,地方高校一方面可根据地方基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市场需求设置专业,加大对基层所需专业人才的培养,坚决打破传统的办学模式,建立结构合理适应市场需求、尊重基层需要,同时又要具有一定前瞻性的学科专业体系。另一方面乘势而上,增设适应基层需要贴近生产生活的新的专业,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做好开设新专业的准备工作,确保新设专业的教学质量。
其次,合理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根据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的相关要求,高校应该“依照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调整学科和专业设置”。追根溯源,高校专业、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是由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以城市为指向的高等教育体制造成的。因此,要想培养农村基层需要的合格人才,就必须对这种教育体制进行合理的调整。“高校要重视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就必须放弃原来以城市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教学内容的体制与方式,创新一种为农村、城市培养人才的均衡发展理念与模式,在高等教育的各环节增加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新体制、新机制”。因此,高校应该以市场为导向,根据社会的需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并结合学校自身的学科优势,合理设置专业和课程。对于那些有志于服务农村基层的大学生,高校要在深入调研农村基层需求的基础上,针对性地开设一些与农村基层就业相适应的专业、课程,尤其是农村基层急需的专业及课程。随着我国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项目的实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会有大批的大学生村官涌向农村基层。高校必须及时把握基层需要,开设相关课程和专业,培养农村基层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很多高校根据农村基层对农业推广人才的需要,设置了农业推广硕士专业。(www.xing528.com)
同时,高等学校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合理定位,多数高校应将高等教育的教育方式逐步从“供给导向”向“需求导向”转变,高校应结合实际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情况、特别要结合区域经济的需求情况,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在教育教学上,应改变现有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模式,重点进行基础和综合教育,积极重视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创造力。增加大学生到农村、到基层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使他们缩短与农村和基层的距离。并且应该将毕业生的就业教育、创业教育等作为加强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内容。为学生提供周到细致的就业指导,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课,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创业观,鼓励学生到基层、到艰苦地区就业创业。为促进大学生面向农村就业创业,高校在招生制度方面可进行改革。例如,黑龙江省近年来通过实施“村村大学生培养计划”,为全省新农村建设培养了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农村人才。从2004年开始到现在,黑龙江全省高校已培养“农村大学生”近8900名,近7成的行政村拥有了大学生,这种做法值得借鉴推广。地方高校可以从农村定向招收一部分学生,要求他们毕业后回到自己的家乡就业创业,这样既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多的实用型人才,又能缓解部分就业压力。
笔者认为高校教师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以专业知识为依托的综合知识,而且还要有一定的创业实践技能。这就要求高校要创造条件,一方面鼓励教师深入到企业中去,体验创业过程,潜心研究案例,提高创业教育能力;另一方面,学校可以聘请社会上成功的创业人士或校友为客座教授,为学生开展专题讲座,传授创业技能知识,使学生获得实际经验。
四、对大学生沟通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锻炼
高校应当致力于课程体系改革,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教学的同时为大学生提供系统化的就业教育培训。要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成功的就业是一个系统化工程,个人未来的成功与自身多方面的能力和知识储备密切相关。因此,大学生应当充分利用好在校时间,从进入校门起,就应当接触就业知识的相关培训。而非等到即将毕业时接触简单的就业指导课程。
在校大学生应当积极参与学校社团活动,增强沟通能力以及适应能力。通过丰富多样的社团文化活动为每个人的个人能力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大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充分锻炼了自身的沟通和表达能力。而沟通能力包括良好的口头交流技巧以及良好的倾听技巧。在刚刚加入社团时,作为一名新成员,要进行一系列的面试活动,这其中包括自我介绍以及未来设想等等。通过这个过程,充分锻炼了学生倾听的技巧以及与面试人员的沟通技巧;在参与社团工作的过程中,需要独自解决与老师和成员的沟通问题;组织社团工作的过程,更是一个锻炼自身能力、加强沟通技巧及倾听其他成员意见的过程。正是通过这些锻炼,如果以后到基层去工作,则为自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社团活动也增强了基层适应能力。学校的社团是一个有组织有保障的学生团体,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的问题,而作为大学生来说必须想办法去自行解决这些琐碎的、甚至超越了学生自身能力范畴的问题,这就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参与活动或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进行了创造性的思考锻炼,这样就可以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保证活动顺利的进行。创造性的思考无论在个体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是在组织团体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将这些作为以后到基层工作的宝贵经验,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到基层去工作必将更加游刃有余。因此,大学生要加强社团活动的参与,增强自己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性思考的适应能力,为以后到基层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加强对大学生的基层就业指导
首先,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农村基层就业观念的指导。一方面,加大宣传的力度和幅度,在高校中营造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的良好氛围。高校要在现有宣传力度基础上,积极探索农村基层就业政策的宣传方式,加大对农村基层就业政策的宣传力度。要提前对低年级的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到国家的农村基层就业政策,而不是在大学生面临就业的时候进行仓促宣传。加强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典型人物的宣传,如邀请在农村基层作出突出贡献的大学生先进人物到学校做演讲,用自已的切身经历来感化在校大学生,提高宣传的立体感。另一方面,加强基层就业指导的针对性。高校对大学生的农村基层就业指导既要注重广泛性,又要学会抓重点、抓关键,即“广发撒网,重点捕捞”。高校在广泛宣传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政策的前提下,还要认清到农村基层就业的主流群体是哪些,农村基层急需什么专业的大学生。从目前来看,农村基层急需的是教师、医生、农业技术人才和公共管理人才等。高校应该根据农村基层的需要,加强对师范专业、医学专业、农学专业、公共管理专业等基层就业取向大学生的基层就业指导,如举办基层就业政策讲座等,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高校的就业指导效率,还有利于把农村基层真正需要的人才输送到基层。
其次,要加强对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能力的指导。一方面,加强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指导。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欠缺是影响农村基层工作效果的重要因素。高校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比如,加强高校与农村基层单位的联系,在基层设立见习基地等。利用基层见习基地,高校在完成教学、科研项目的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而且让大学生提前接触到农村基层,消除对农村基层的陌生感。例如,“四川农业大学自1985年就与雅安市建立了校、地合作关系、并成为一种互动模式在长期地发挥作用;近两年,随着‘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兴起,四川农业大学每年都组织一批优秀的在校大学生到雅安各基层单位挂职锻炼”。另一方面,加强对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指导。很多大学生到农村基层之后,并非因为能力欠缺,而是由于对农村基层困难心理准备不足,造成巨大的心理落差,因而不能很好地适应基层工作需要,严重影响了工作效果。这就需要高校提前对有志于服务农村基层的大学生做好心理辅导,对农村基层的情况进行客观描述,让大学生对农村基层有一个全面的、正确的了解。对此,高校可以邀请一些村干部或者农村老教师到学校做讲座,让大学生认清农村基层的困难和潜力,鼓励大学生自愿到农村基层就业。
同时,为促进大学生创业,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素质,高校必须大力抓创业教育。我国当前的创业教育明显不足,很多创业教育课程都是拿西方的一些创业理论教条式的灌输给学生,与大学生进行实际创业的需要相距甚远,具体表现为针对性不强、指导性不够、实际功效有限。对于更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需要寻找身边的成功创业典型,他们需要具体的指导,包括如何与各种部门打交道。可是,这一切在我们的创业教育中很难找到。所以,高校在如何进行创业教育方面还需进行新的探索。
六、高校应对已赴基层就业的毕业生进行追踪回访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是每一位扎根基层的毕业生最引以为荣的标志。然而,到了基层去工作,如果没有人管,将其置之不理,再也无人问津,这将必然影响更多将要去基层工作的毕业生的决心。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应当从长远人才发展和基层建设的角度着眼,做好对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的跟踪回访工作。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以后,学校和政府应当以各种方式提供后续支持服务。如定期到用人单位走访,了解毕业生工作、学习、生活情况,帮助解决存在的困难。同时了解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听取单位对学校培养目标的意见和建议。总之要让毕业生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关心和支持。
同时,在基层建立健全对高校毕业生的管理制度。主要是因为绝大多数的应届毕业生阅历比较浅,“投奔”基层后,融入新工作和新环境需要较长时间,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与爱护,需要对他们不断地进行思想疏导、技能培训,需要不断提供学习与实践的机会,不断提高其工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并积极促进他们彼此之间的深入交流。对各级政府而言,更为迫切的是,需要进一步扫清影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制度性障碍和制约因素,为他们提供档案管理、人事代理、社会保险办理和接续、职称评定以及权益保障等方面的配套服务,切实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在基层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他们在基层创业、发挥真才实学创造良好的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