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农林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探索与实践
一、农林高校的办学特色
20世纪90年代以来,很多行业特色鲜明的高校加快了向多科性大学发展的步伐,以东北林业大学为例,已经从单科性的高校,建设成为一所以林科为优势,以林业工程为特色,农、理、工、经、管、文、法、相结合的多学科大学,建校以来,为祖国输送了大量人才,为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为林业行业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的学生遍布祖国林业事业的各条战线。尽管学科增加较多,目前却不可替代已有的特色鲜明学科。特色永远是立校之本,所以特别要注意处理好特色和多学科的特点,在重点建设特色学科的基础上发展相关学科。要大力促进传统优势特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强化新的特色学科,发展新兴学科,形成新的外延办学特色。内涵发展要求学科建设要加速发展,教育教学改革要深入进行,教育质量要稳步提高,教育资源配置要科学合理。按照强化特色学科、发展优势学科、扶持新兴学科、兼顾一般学科的原则,优先建设特色优势学科群,进而带动新兴学科和其他学科建设。以东北林业大学为例,在统筹安排下,利用“211工程”三期经费,以12个国家重点学科的6个学科群为中心,实施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计划,由有关部门进行具体管理,对计划进行跟踪和监督,使计划建设达到预期目的。积极组织各方力量参加建设工作,调动校内各类资源大力支持计划实施。
目前,我国农林类院校45所,农林科专业主要分布在全国的农业大学、林业大学、海洋及水产大学中,此外还有一些综合性大学。近年来,随着全国高校的扩招,各高校的农林科招生规模迅速扩大。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林科专业新发展的宣传推广,使人们逐渐意识到现代“农林科”已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农林科,是经过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科学技术改造、整合、提升了的新农林科,概念远远超过人们的传统的范畴,已经涵盖多方面的内容。同时,各高校也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来吸引优秀生源报考农林专业。例如,南京农业大学规定:“参加全国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一志愿报考我校,总分列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前5名者,可一次性获得4万元奖励;前6~20名者,可获一次性奖金5 000元;前21~100名者,可获一次性奖励金2 000元。”华中农业大学为吸引优秀生源,形成了“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奖学金、困难补助、勤工助学、减免学费”等“六位一体,联动助学”的激励和保障机制,而且承诺绝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而且学校针对学习成绩优异,综合素质突出、在某方面有特殊专长或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新生设立新生奖学金,最高金额达5 000元/人,鼓励优秀学生报考农林专业。政府的宣传和各高校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使得报考农林专业学生数逐年递增,重点线上第一志愿报考率逐年增长,生源质量显著提高。
(一)农林专业人才培养特点鲜明
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许多高校都对农林人才培养改革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和实践,农林人才培养呈现出如下主要特点:一是培养目标的应用性。相比其他学科专业显著特点是应用性强,不仅要有较深厚的基础知识,而且还要具备较强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二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生物性、综合性。农科与生物学紧密相关,又充分体现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分化和综合的特征。特别是计算机、生物技术、经营管理、开发推广等在农林领域中都得到广泛应用。三是教学过程实践性。农林专业建立在实验科学的基础上,实践教学在教学中占很大比例,实验室和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是农林高校一项重要的教学建设任务。四是实践教学的季节性、地域性强。农科各专业研究对象不同,实践教学时间上季节性强;五是教学环境自然性。农林专业主要面对“三农”培养人才,农林业为教学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研究领域和广阔的实践空间。实践证明,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实现“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培养目标,符合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趋势。
(二)社会对农科人才的需求
随着国家对农林业的高度重视以及高等农业院校学校自身实力、知名度提高,社会上对农林业的认知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大家逐步改变了原来的传统观念,农林专业呈现出蓬勃的上升之势,就业空间逐步扩大,职业地位和声誉显著提升。总体而言,我国农林业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总体还比较低,加之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有新的表现,我国农林业经济发展和农产品安全面临着新的冲击和挑战。而现代农林业以新技术(如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材料技术、航天技术等)的应用促进高效发展,以产业化和创汇农业促进经济之繁荣,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依据和根本目的来促进生态、经济的良胜循环与社会和谐发展,所有这些特征都离不开农科专业人才参与,农林专业人才在未来中国的发展中需求呈旺盛态势。
二、我国农林高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责任与使命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和时代背景下党和国家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和重大部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深刻反映了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和时代特征,集中代表了亿万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和历史任务,农林高校肩负着神圣的历史使命,这是历史赋予农业高校的光荣使命,也是新农村建设对农业高校提出的新要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农林高校掌握着先进的农业技术,拥有大量的农业科技人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高校的三大基本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农林高校在“三农”服务中已经形成了明显的传统优势与鲜明的办学特色。农林高校作为面向“三农”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等院校,在实践“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主要职能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自己的科教优势,整合优势资源,从智力支持方面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农业科技和管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主力军。农林高校具有服务“三农”的学科优势,在学科设置中始终是以农林学科为依托。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既是农林高校的应有责任,更是农林高校的优势。农林高校有一批全国的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一大批以农林学科为优势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点和硕士点,有一批以服务“三农”为优势的创新团队和创新人才,有实践多年并日渐成熟的举措,在服务“三农”问题上具有其他高校无可比拟的优势。农林高校与其他农业科研单位相比,除共同承担着科技创新的重任,更担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具有国内其他农业科研院所不具备的社会资源与优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高等农林院校应以服务新农村建设为立足点,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优秀人才为切入点,以进行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技术推广,扩大农民增收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为落脚点,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发挥自身优势,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高等院校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国家和社会是我国现代大学的优良传统。长期以来,我国农林高校主动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第一线,着力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教育部于2007年出台了《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农林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部署了农林高校服务“三农”的工作,并指出,要充分认识高等农林教育在我国农林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重要作用。我国众多农林院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建立机制、落实措施,以实际行动为高校履行服务社会职能做了有力的注解。
三、农林高校在倡导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实践与战略
(一)新农村建设给农林高校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www.xing528.com)
新农村建设涉及农业、资源、环境、人口、管理等各个方面,这些都与高等农林教育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而且,高等农林教育在培养这些人才方面更有优势。新农村建设对农业科技、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有巨大的需求。具体来说,面向新农村建设,高等农林院校主要培养以下三方面的人才:一是服务于农业教学科研的学科学术带头人。这是提高农业教学科研水平的重要基础,代表着农业教学科研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博士生和硕士生。二是服务于农村的农业科技推广人才。这些人才有利于加速农业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有利于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三是服务于农村地方经济建设并且能够扎根农村的具有农民身份的大学生。这些人才有利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同时能将所学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带去新的观念和信息,增强农村活力。要真正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达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以及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科教兴农”、“人才强农”仍是关键。在建设新农村背景下,农林高校要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为服务“三农”培养立足于当前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发展的需要,能够在农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专门实用人才和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带头人。农林高校要发挥学科门类齐全、相互交叉融合、人才荟萃的优势,突出办学特色,紧密结合“三农”实际加强学科建设,开展相关科学研究,积极投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充分发挥重要的主力军作用。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广阔天地,农林高等学校具有人才、知识、技术优势,完全可以大有作为。农林高校要发挥学科门类齐全、相互交叉融合、人才荟萃的优势,突出办学特色,紧密结合“三农”实际加强学科建设,开展相关科学研究,积极投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充分发挥重要的生力军作用。要努力探索各种有效途径,深入农村一线,广泛开展技术指导示范、成果转化推广、信息咨询传播等多种形式的服务,建立和完善示范基地,积极参与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要积极开展农民素质培训和农村文明建设等工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服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人才。农林院校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为导向,积极开展各类型、各层次的人才培养与培训工作,为服务新农村建设培养、培训了一大批高素质专门人才和留得住、用得上、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实用人才,以及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带头人。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严峻局面,东北林业大学采取订单合同培养的方法,为行业培养订单式学生。根据用人单位需要人才的要求,制订具有行业特色和管理内涵的培养方案,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动手能力,为企业发展和科技进步作出应用的贡献。另一方面,争取行业部门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毕业生面向基层,服务企业,改善大学毕业生不愿到基层,服务企业,改善大学毕业生不愿到基层就业的状况。行业部门要动员、组织各类企业为大学毕业生的工作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并把相关的政策条件落实在订单式合同内。在高校与企业之间,建立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有效机制,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开辟新的有效途径。中国农业大学实施“村官”计划,2006年和2007年共有包括28名研究生在内的234名毕业生到平谷、密云、朝阳、怀柔、通州、门头沟六个北京郊区县的村镇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四川农业大学近三年到农业产业化企业就业的本专科毕业生约占总数的60%,400多名毕业生参加西部计划,128名选调生到基层服务新农村建设。北京林业大学创造性地开展了以学生党支部与京郊农村党支部结对子和学生环保社团与京郊农村共建生态文明村两项活动为内容的红绿相映“1+1”实践项目,动员全校师生对口支持新农村工作。
(二)坚持“农科教”和“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方向
“农科教”和“产学研”紧密结合是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催生出来的新型教育模式,是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创新的重要主题,是大学逐渐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的必然选择。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是农林高校坚持“农科技”和“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方向。这就要求高校走出校园,主动参与到新农村建设的各个方面去,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知识和技术等科技支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设方案;将有限的和无限的、有形的和无形的资源转移到新农村建设中去;为新农村建设搭建政府、社会、高校和农村四位一体的工作新机制。高等农林院校积极参与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采取校企合作、校地联盟以及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中心)等多种形式,服务于区域农业发展。同时,教师聘任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的推进,激励广大教师从事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技术开发、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成果转化和创新活动,送科技下乡。高等农林院校面向农村经济发展重大问题,发挥科教优势,产学研紧密结合,围绕“三农”问题开展研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加强服务。
高等农林院校积极参与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采取校企合作、校地联盟以及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中心)等多种形式,服务于区域农业发展。同时,科技人员职务职称的评定晋升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的推进,激发广大教师从事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技术开发、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华中农业大学始终把服务“三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作为学校发展的重大举措。在实践中形成了“围绕一个领军人物,培植一个创新团队,支撑一个优势学科,促进一个富民产业”的办学模式,产生了一批以“六个一”为代表的、在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华中农业大学“一院带一村,辐射一个县”(简称“111”计划)服务新农村建设行动计划,将产业、合作村、农场与学校对接,依托学校学科优势,结合产业、合作村资源特色,形成了影响力较大的品牌动力优势;华南农业大学始终把服务社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作为学校办学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科技、人才、教育和信息优势,搭建与市(县)地方政府全面合作的科技平台开创了“科技绿舟”成果推广模式。在“科技绿舟”板块式科技成果推广平台基础上,华南农业大学以产业链为纽带,创新性地开展由教授领一个团队,联一个企业,兴一个产业,富一方农民的“四个一”工程。
(三)为新农村建设培训实用人才
四川农业大学主动承担四川省委大规模培训农村党支部书记的任务,2006年至今已在校内培训近7 000人;安徽农业大学实施农民素质教育工程,先后派出4 800多人次的专家和科技人员,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600多期,培训农民12万人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撑;云南农业大学结合云南生产实际需要,为当地培养大批乡土科技人才,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320余期,培训乡土技术人才25 000余人次;沈阳农业大学实施了“沈阳市农村青年科技人才研修工程”和“辽宁省农民技术员培养工程”,自2004年起,“研修工程”已实施三期,培育的学员中有131人取得了由农业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职业技能证书和农产品经纪人证书,学校实施的“辽宁省农民技术员培养工程”,通过政府出资、大学培训、农民受益的新模式,培养了大批的“蓝领农民”。2009年5月中国农业大学在曲周白寨乡创立万亩小麦玉米高产高效示范基地,学校相继与吉林梨树、黑龙江农垦总局开展了“双高”创建活动。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就一直把培训农民、提高农民的科技素养作为该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到一年,他们培训农民130场,约7 400多人次。
(四)校村结对帮扶,促进农村基层组织发展
中国农业大学开展一个博士生党支部和一个村党支部结对共建的“红色1+1科技行动”,每年组织1 000个学生党支部深入大学生“村官”所在的京郊农村,与农村党支部结对,通过提供日常信息支持,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暑期集中开展科技支持、文化普及、卫生服务、知识宣讲、文艺演出等对口支援活动,帮助大学生“村官”适应并开展农村基层工作,形成一个大学生“村官”背后有一个大学党支部的支援模式。北京林业大学创造性地开展了以学生党支部与京郊农村党支部结对子和学生环保社团与京郊农村共建生态文明村两项活动为内容的红绿相映“1+1”实践项目,动员全校师生对口支持新农村工作。学校与北京市平谷区、延庆县、门头沟区、怀柔区、密云县的11个村镇建立了绿色“1+1”生态文明村共建关系,共同开展“生态村庄规划”“、植树护绿”、“建设文明路”等活动。
(五)深化教育改革做好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战略规划
农林高校要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中,对如何服务新农村建设进行科学、合理和有效地进行规划。农林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方式和途径是多样的,这就显得进行规划是十分必要的。这就要求农林高校必须深入研究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历史任务、基本要求、主要内容和途径等问题的基础上,明确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科技等有效需求,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战略人才和科技支持;加强和政府、企业和社会进行合作,使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合力效果;要因地制宜、走区域合作特色产业发展之路,是高校人才和科技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只有从这些方面进行合理规划,农林高校才能更加有效的服务新农村建设。
但我们在看到农林高校在促进基层就业所取得的成绩时,也要客观面对其所存在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