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影响农林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
大学生培养质量和结构决定着能否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因此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决定性因素。
一、高等课程专业设置不合理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农林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强调学科发展,忽视市场需求,专业划分过细,专业面太窄,过分强调培养高级“专业”人才,而忽视“宽口径、广适应”的“博才”教育(通识教育),从而导致了学生专业知识面较窄(如许多蔬菜专业学生不懂果树学,观赏园艺专业学生缺乏的果树和蔬菜学知识等),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现代综合集成的系统思维能力与触类旁通、驾驭不同知识的能力,组织管理经营知识能力较弱。
虽然已经从“教师是教育主体”转变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但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仍占主体地位。一是学生主体理念尚未真正确立。学生一切围绕教师、教材和课堂转,“一切为了学生”的先进理念只是宣传口号。二是学生个性发展理念未给予重视。注重标准化和一致性塑造,高度强调学生思想、意志和行为严格统一,忽视学生个性差异、个性特征和个性发展,没有重视学生独特性和创造性培养,阻碍学生身心的充分发展。三是全面素质教育尚未贯彻落实。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已成为社会共识。但大部分农林高校并未将素质教育真正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这样导致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欠缺、科学素养和人文素质匮乏。
我国“重知识传承、轻知识创造”的传统教育是以传授已有知识为目的的教育模式。课堂教学内容多以书本为主,知识更新较慢,与学科前沿的结合和与边缘学科的交叉都很少;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引导不够,学校的创新氛围不浓;教学方式陈旧,实践教学与社会现实的需求脱节。当前,我国大多数农林高校仍采用统一教学计划,统一学制,统一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忽视了不同类别、不同层次大学生的个性差异,并未按照新农村建设所需的人才规模、人才能力与素质进行针对性培养。这种教育培养模式会抑制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活力,不利于高质量人才的培养。主要表现在:一是专业划分过细,课程体系不合理。传统教育强调培养专才,使学科专业划分过细过窄;课程体系“专业本位主义”严重,专业课程多、通识课程少,人文社科课程严重削减。这阻碍学生知识面拓展和综合素质提高,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二是教材陈旧落后,教育内容创新缓慢。教学改革滞后使教材内容无法跟上科技进步趋势、知识经济步伐和学科专业动态。三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偏于形式化,不便于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严重影响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另外,现行考核制度重评价、轻引导,重结果、轻过程,注重知识和技能再现,轻视创新精神培养和创造性思维开发训练,忽视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力引导。
同时,农林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出现脱节,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专业课程开设较少或者没有开设。这说明专业设置中存在着设置标准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不互动现象。原因在于:一是专业设置过于盲目性,一味跟随社会潮流,忽视了学校的特色专业。因此设置专业必须根据农林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在平衡补偿短缺学科专业过程中,尽量避免因重复建设和低水平建设导致的学科专业性的失调,并且不要忽视学校的优势专业发展。二是高校对专业设置缺乏主动、前瞻认识及系统研究,缺乏定期的科学预测和规划,缺乏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和自我调整专业管理机制,致使学科专业结构未能形成鲜明的区域特色,难以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两点都是我国农林院校普遍存在的缺陷。
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差
由于学校课程设置的不尽合理,教学内容、方式、方法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农林科技人才的实际需要相脱节。在决定专业设置时,一方面往往不重视对实际情况的调研,也缺乏科学有效的专业论证和预测机制,不顾实际情况朝综合性大学发展,过分讲究规模、数量与速度,注重眼前利益,忽视长期利益。我国相当一部分农林院校原有的专业设置老化,专业设置重复,专业设置的层次低,专业划分过细,学生知识面过窄。另一方面又没有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没有形成与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相适应又立足于自身办学条件和办学特色的切实可行的专业发展规划,导致专业的设置缺乏灵活性、适应性与适用性。同时,大学生在校期间与社会和用人单位接触太少,社会实践经验欠缺,导致学生不能及时掌握最新的科技动态,学生实践能力欠缺,导致学生不能及时掌握最新的科技动态,学生实践能力相对较弱,造成了毕业生择业领域不广、就业竞争力不强的被动局面。而且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制度的最大特点是重知识传授,往往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全面素质教育,因而学生基本功扎实,但创新能力不够强。
此外目前高校在就业指导中存在就业心理指导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和能力达不到学生要求,同毕业生沟通和指导不够,毕业生信息来源渠道不畅,对学校就业政策、工作流程缺乏了解等问题。这些问题对于毕业生掌握就业技巧和方法,提高择业能力,实现充分就业将产生不利影响,无形中也降低了就业竞争力。
三、农林高校的人才培养的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有所削弱
农林高校的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有所削弱。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从上世纪90年代起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在中央决策下,除少数高校继续留在原主管部门管理外,其余国务院各部门主管的高校大部分划归属地管理,少部分独立或合并后划归教育部管理,基本结束了行业部门举办高等教育的历史。到1998年,教育部主管的高校由原来的34所增至44所,其中新增的10所具有行业背景的高校;2000年后,教育部主管的高校又进一步增至72所,其中大多数为具有行业背景的高校。然而在隶属关系变化后,如何在学科建设、科研基地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等调整与规划中保持和加强行业特色与优势,成为行业特色高校共同建设的重要问题。目前,在这些高校的发展中出现了趋同化的趋势,有的行业特色高校盲目追求综合化发展,对传统的行业特色专业进行了不科学调整,甚至有的专业被撤销,导致特色学科核心竞争力削弱。目前,在这些高校的发展中出现了趋同化的趋势,有的行业特色高校盲目追求综合化发展,对传统的行业特色专业进行了不科学调整,甚至有的专业被撤销,导致特色学科核心竞争力削弱。(www.xing528.com)
同时,随着隶属关系的变化,尽管教育部和行业管理部门与原行业管理部门采取了许多积极措施,签订了如共建等协议,但是实际上,行业主管部门与原行业特色高校之间的沟通不断被弱化,行业主管部门对原行业特色高校具有行业特色的学科建设、学术发展方向、科技创新能力的指导和扶持逐渐减少,影响了行业部门后续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新技术的创新。行业特色高校划归教育部或地方后,主管部门的变更和职能的变化,也使有些行业特色高校在为行业服务的意识上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弱化”现象,服务的主动性也有所降低,这样势必导致高校难以真正介入行业内的一些重大工程和科技创新活动,这样不利于高校参与解决行业共性关键技术,从而使高校难以发挥推动行业科技进步的作用。
新时期国家出台了很多关于农林方面的保护政策,国民产业中的一二三产业中对农林都有涉及。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农林高校培养目标似乎都不愿意突出其行业特色,各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其他非农林高校没有区别。农林高校对学生的培养大都建立在理论基础的学习上,很少把学生的知识应用和新农村建设联系。农林高校的培养模式过于单一,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和林区定向招生和培养模式被认为过时,而面向农林行业企业的“订单式”培养模式不能很好地开展。结果是新农村建设急需的高级人才十分缺乏,而本应去基层和农村就业的毕业生却在城市找工作,这种情况十分不利于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四、教育资源、经费投入等办学条件的不足
如前所述,行业特色高校来自原所属部委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明显不足,隶属关系的转变使得原行业部委对于这些高校的支撑弱化,直接投入迅速减少,政策的倾向性有所改变,经费的减少和政策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行业特色高校继续为所属行业服务能力的发挥和加强,进而影响并制约了行业特色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和综合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时,由于扩招,高等教育大众化导致生均实验室面积和仪器设备严重缺乏,教育经费紧张使部分陈旧老化的仪器设备无法更新,课外实践、实习和创业安排更是走走套路。大多数高校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师生比过低,再加上教师本身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任务繁重,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改革、教学研究和创新教育,难于保证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由于历史原因,农林院校相对于其它综合性大学而言,其基础设施、办学条件等都较差。再者,农林科的大部分专业是艰苦专业,学校为了吸引和鼓励学生报考这类专业,减免了这类专业学生的学杂费,造成了学校办学经费的相对不足,难以及时更新和改善办学条件。现在各高校都普遍反映教育经费的短缺及基础设施提供的不足,而充足的办学经费,良好的设备、仪器,丰富的图书资料,先进的通讯网络设施等对于培养适应新农村建设所需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五、大学毕业生非理性的就业观
社会需求瞬息万变,而高校招生与社会需求结合不紧密,使得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往往不吻合,社会急需的人才数量较少,而社会不太需要的又供过于求。具有专业优势的大学生对于就业可以信心十足,对工作的要求也就高些,而对于没有专业优势的大学生,就会降低要求,千方百计地去就业,甚至学无所用,影响正确就业观念的形成。另一方面,我国大多数高校招生实行“志愿定专业”制度,这种制度使不少大学生用宝贵的大学时间学自己不喜欢的专业,而后果往往是很难学好,以后面临着再次改变专业的问题,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巨大的损失。
高校毕业生只看到基层经济困难、工作条件艰苦等不利因素,而没有看到在基层工作的巨大发展空间。目前基层的人才储备几乎为零。以国有林区为例,在国有重点林区,目前在岗的大学毕业专业人才占林区人口的比例,平均不足万分之一。林区内一些专门人才的年龄已在半百左右,大多在领导岗位。对基层工作世界的不了解,成为影响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又一大因素。
另外,大多数农科毕业生来自农村,他们来上大学的目的大都是想“跳农门”,其就业取向不是基层(农村生产第一线);大多数毕业生缺乏艰苦创业、吃苦耐劳的思想品质,不愿到农村基层工作。即使有部分学生勇敢地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去工作,又由于理论和知识陈旧,实践知识缺乏(甚至于不如当地农民的经验)也难以胜任。农林类专业毕业生在基层的就业潜力很大,但是农林高校涉农涉林专业学生却不愿从事到基层从事本专业工作。加强对农林专业大学生就业教育,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扩招之后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必须有大众化的就业观念,大学生也不应“特殊”,不应过分强调要政府优先解决就业问题,而是应该像普通劳动者一样,凭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参与劳动力市场的公平竞争,按照市场竞争的规则解决就业问题。重心下移是大学生就业的总趋势,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下到基层,直接为生产第一线服务这是社会的客观需要。作为农业院校培养的人才也应该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要下到基层为生产第一线服务。当然,现在农村的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大学生下到基层后,工作条件、生活条件都很艰苦,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他们作用的发挥,这是一个值得十分重视的现实,但这并不是一个该不该下基层的问题,而是一个如何创造条件让他们发挥作用的问题,这个问题正是打通农业人才通往基层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使农林专业毕业生认识到,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发展的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可观,投身农业建设大有作为。当代大学生只有认清形势,树立起市场经济下的新的就业观,真正把择业观念纳入市场引导、自主就业的轨道上来,选择适当的就业切入点,认清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才能真正在社会中找准自己的位置。
六、缺乏创新、创业“双创型”能力的培养
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性思维,在任何工作岗位上都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开拓工作新局面的人才。对高等教育而言,创新精神的一个重要转化成果就是落实到创业上来,创业素质应该成为大学生必备的素质。然而我国教育模式一直以来都是应试教育,从小学到高中、大学再到研究生,都是通过考试的形式选拔。我们的素质教育提了多年,但是由于根本的教学目标没有改变,因此具体的实施不会落实到实处,高校评价学生的标准主要是学业成绩,“创新创业”双创综合素质因而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导致学生片面追求成绩,造成动手能力不强、实践能力弱以及为人处世等能力欠佳,最终在就业过程中应届大学生毫无优势可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